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書情觀察 >> 詳細内容

《最後的民間》人類的"通病"

http://www.CRNTT.com 2007-08-08 03:41:38
  叔本華曾說:土地越貧瘠,人的肌肉力量和生殖能力就越旺盛十足。陝北作家高建群最近以陝西方言,推出一本引人入勝的小說——《最後的民間》,間接證明了這個命題。小說開篇就講了個“心臟開花”的故事——

  田寡婦一大早在門口活靈活現地掃地,黃昏時兒子發現她直挺挺地死在床上。縣裏來了調查人員,人們湊上來看熱鬧,從六六鎮趕來斷案的張家山發現窯沿外那幾個光頭老漢神色不對……

  全書以拗口的“原生態”陝西方言、以張家山的活動為線索,把一個又一個讓人忍俊不禁又心裏泛酸的“原生態”故事連綴起來:“賀紅梅告狀”、“敲銀元”、“回頭約”、“凶咒”、“招夫養夫”、“三輪四輪”等等,這些花花綠綠的事情和案件,“都因‘性’的因由而發”(作者語)。

  人們是黃土地的寄生物,寓寄在黃土地上,辛苦中也有一些源自生命本能的展現,比如快樂、俏皮話、秦腔、信天遊、白羊肚手巾,這些都是人的個體意識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的某種證明和樂趣。而“性”,大概是這片廣袤的荒原上最受人關注、也最能展示激情活力的事。所以,“花案”也在這裏此起彼伏地發生著。

  被作者稱為“懷著中世紀夢想,去匡正社會”的主人公張家山,是黃土高原既普通又典型的一個老漢,他當了一輩子村幹部,他一生的腰板總是挺得很直,習慣於高視闊步,雖然並沒有多少知識和文化,衣兜裏總要別支鋼筆,以區別其他“攔羊老漢”。他老了,在“六六鎮”上開了個民事調解所。他不必守著窯洞幹活、曬太陽,而帶著個相好的女人“穀子乾媽”,還有個憨憨的後生跟著跑腿,整日裏一路招搖地在各村間判判案子,調解事端。這該是窯洞內外那些莊稼把式和婆姨們明裏議論暗裏羡慕的事啊!

  一般讀者對陝北作家的第一印象是,他們沒有多少文化,卻勤奮出眾;作品大多是結構單一的農村題材,但卻深深影響著當代大陸文壇。不過,同樣寫變革中的農人題材,美國作家福克納通過《去吧,摩西》,揭示的是種族歧視、人性的貪婪和佔有欲以及物欲對於人類心靈的桎梏等深層次的命題。《最後的民間》是“大西北三部曲”的第二部,書名似乎也在追憶緬懷什麼,因為“最後的民間”絕不僅僅只是些“花案”,但讀者被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畫和真實生動的場景事件吸引之後,卻難以感受到它應該具備的真正力量。作品的“悲天憫人”,是作者自己說出來的,也許他們那個文化圈中的評論家按這個思路去評論,但普通讀者不知有幾人能從字裏行間感受到那種來自天宇的心靈共振。

  作家要麼選擇虛幻的風雪或鬼怪,要麼選擇自己熟悉的鄉土或經歷,除此以外再沒有更多的選擇了。這本無可厚非。但黃土高原上,一定還發生著一些觸及人性人生的本質的事,更值得作為公共知識份子的作家關注,並藉以表達以現代文明為內涵的主體精神和價值理念,黃土高原絕不僅僅是“花案”和非得用方言講述不可的事兒。不過,人的大腦意識是人的身體的寄生物,所以,每個人都囿於自己的皮囊,每個人也同樣囿於自己的意識,這不是作家的不足,而是人類的通病。(來源:新快報)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