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書情觀察 >> 詳細内容

《我的千岁寒》安排"书托""畅销"排行猫腻多少?

http://www.CRNTT.com 2007-08-08 04:18:11 李菁
  几个月前,王朔高调复出之作《我的千岁寒》因“晦涩难读”“不知所云”收获了媒体的一大堆批评。近日,图书业界又对该书展开了专题讨论,导火索是一份名为“全国优秀畅销书排行榜”的榜单——《我的千岁寒》连续两月高居该榜单文学类图书榜首。不少业内人士和读者对这份榜单提出质疑,认为其中有虚假成分。

  真实性打问号

  图书业界某权威媒体最近整版刊发有关评论文章。业内人士指出,《我的千岁寒》排名如此之高,其真实性要打问号。目前市面上各种图书榜单甚多,但一般只有排名,并不公布具体销售数据,这为人们甄别排行榜真假增加了难度。不过,一些相关调查数据表明,近期肯定有一些其他文学类图书,市场表现不亚于《我的千岁寒》,而且很可能居于其前,如易中天的《品三国》(下)、郭敬明的《悲伤逆流成河》等。连这份“全国优秀畅销书排行榜”的数据来源单位提供的数字都证实,近几个月《我的千岁寒》尽管居于畅销书文学类前十名之列,但雄踞榜首却极为鲜见。更有一些人士进一步就“畅销”与“优秀”的关系严肃发问,认为《我的千岁寒》不具备“优秀”的特质:“作者公开声称‘就是要让人看不懂’,不将读者放在眼里的虚构类文学图书,会是优秀的吗?‘几近天书’和人们直讥为‘癔语’的作品,会是优秀的吗?文字不通、逻辑不清的作品,符合推出‘全国优秀畅销书排行榜’所公示的‘导向正确,内容精湛,具有文化传承作用’的标准吗?”

  “做假账”骗读者

  事实上,各式各样的图书排行榜,并非仅有统计功能,促销目的更为主要。由于人们普遍存在从众心理,上榜的图书会卖得更快,从而产生引导消费、“强者恒强”的现象。因此,许多出版单位和销售商特别重视排行榜,甚至不惜“做假账”,其中“买榜”就是具有隐蔽性的一种手段。所谓“买榜”,是指一些出版商发行了新书之后,花钱派人去各大书店批量购回该书,造成该书十分“畅销”的表象,带动不知情的读者跟风购买,既欺骗了消费者,也欺骗了书店。据了解,“买榜”的成本并没有许多人想象的那样高,有时候在一家大书城,同一本书一周买上几十本或上百本就可以把它送上榜。

  找“书托”很常见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图书促销的常用手段——现场签售,有时也存在猫腻。国内某青少年图书出版单位的一名市场人员不久前私下告诉记者:搞青少年图书签售活动时,找“书托”是常有的事。为了活动现场气氛火爆,更为了借活动一举打开销售局面、让出版的新书迅速登上书店畅销排行榜,他们会事先准备好一定数量的“书托”。具体做法是找学校,先跟老师搞好关系,再让老师安排学生到签售现场排队买书造势。买书款由出版单位预先交给老师,学生只要到现场跑一趟,就可以白拿一本新书,学生自然乐意。由于图书签售大都安排在周末举办,所以不会影响学生上课。

  曾有读者来信反映,上书店买书,琳琅满目,不知该买哪一本。有些名气很响的畅销书,市面上充斥着溢美之词,买回家后发现不过尔尔,而一些好书却默默无闻,销售不佳,乃至撤柜。幸亏,书业内部也在反思这个问题。任何一个行业,如果一旦放纵虚假掩盖真相、伪劣驱逐良品、奇技营巧取代脚踏实地,即便一时表面繁荣,但最终将难逃衰弱的命运。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