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書情觀察 >> 詳細内容

作為文學家的別爾嘉耶夫

http://www.CRNTT.com 2007-08-11 02:53:58 張 冰
  尼•別爾嘉耶夫(1871-1948)是俄國“白銀時代”一位重要的思想家。正是經由別爾嘉耶夫等人的活動,俄國宗教哲學開始具有國際聲望,並引起世界學術界的高度讚譽,被稱為俄國給予世界思想界的“第四件禮物”。

  別爾嘉耶夫不僅是個哲學家和思想家,而且還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文學家。在俄國,文學和哲學似乎有著天然的淵源,它們從來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俄國,文學哲學化,而哲學文學化,人們很難說出哲學家和文學家有何不同,因為他們原本就是同一種人。在俄國,幾乎所有作家詩人都是天生的自然哲學家,反之亦然。出身于俄國貴族家庭的別爾嘉耶夫也不會例外。他很小時就嘗試寫作,但他的智力似乎更多地偏于理性思維,年僅14歲便已通讀康得的《純粹理性批判》,及年長,對西方哲學和神學史上的大哲更是爛熟於胸。在哲學上的精深造詣在他那包羅萬象的宗教哲學著作中得到鮮明體現。

  作為文學家的別爾嘉耶夫,他的建樹並非表現在創作上,而是表現在他從特定哲學觀念出發而從事的文學理論和批評上。事實上,他的《創造的意義》和《創造、文化和藝術哲學》等著作,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學論著,其觀點可能有些偏激,但對理解俄國現代主義和世界範圍記憶體在主義的精神內涵而言,卻是十分寶貴的思想文化資源。其次,他的功績和其他俄國宗教哲學家(如舍斯托夫)一樣,幾乎是第一次面對世界思想界,揭示了俄國經典作家作品中的哲理內蘊,探討了其作品所蘊涵的深刻哲理思想,從而為俄國經典作家走向世界講壇鋪平了道路。在俄國經典作家走向世界思想舞臺的過程中,別爾嘉耶夫等人所作的貢獻,是不容抹煞的。如今,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瑪佐夫兄弟》這樣的作品已經走上西歐高校講堂,而於此同時,別爾嘉耶夫等人的論著,也相應成為文學批評史上的名著,彪炳史冊。

  文學要想獲得前進的動力,就必須把創作和批評當作前行的兩個車輪,並且要時刻牢記:兩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廢。眾所周知,19世紀俄國文學之所以能取得那麼大的成就,這和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杜勃羅留勃夫,以及後期的米哈伊洛夫斯基、格裏戈裏耶夫、烏斯賓斯基等批評家是分不開的。文學要想發展,必須借助於他者的眼光,而文學批評就是這樣的他者,是文學的鏡子,也是文學用以進行自我反思、自我反省的意識本身。如果沒有以上所說的那些批評家、文學家的貢獻,19世紀俄國作家很難自發地達到他們如今所達到的水準。也正是由於在創作與批評二者之間建立了合理的互動機制,才使得19世紀成為俄國文學的“黃金時代”,成為足以與歐洲文藝復興並峙的文化巔峰之一。正如“白銀時代”是“黃金時代”的繼承者一樣,別爾嘉耶夫等人也同樣是俄國19世紀大文學家、大批評家的繼承者。與前人不同的是,別爾嘉耶夫等人對文學的意識更加自覺,文學的個性意識更加強烈,經由他們的鼓噪,“白銀時代”俄國文化才成為當之無愧的俄國文化的文藝復興時期,走上更加崇尚個性意識的新時代。

  行文至此,筆者不僅想起在當下漢語語境下,似乎很少出現“文學家”這個詞兒。那麼,我國當代文學的疲軟是否和批評家的失職和失語有很大關係呢?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別爾嘉耶夫文集》,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出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