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書情觀察 >> 詳細内容

《康有為全集》人大社出版

http://www.CRNTT.com 2007-11-23 10:37:59
    近百年來收錄最為齊備的《康有為全集》近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在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1月10日聯合舉辦的《康有為全集》出版座談會上,戴逸、金沖及、李文海、胡繩武、龔書鐸等著名學者對《全集》的價值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康有為全集》的出版是學術界、出版界的一件盛事,對於研究康有為本人以及近代中國政治、思想、學術均具有重要價值。 
 
    復旦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康有為全集》主編姜義華介紹了全集的基本情況和編纂歷程。人大出版社總編輯周蔚華教授主持出版座談會。
 
    校長紀寶成代表學校對《康有為全集》的出版表示熱烈祝賀。他說,《康有為全集》的出版,必將進一步推動傳統文化的研究,為中華文化的繁榮發展和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作出新的貢獻。紀校長說,中國人民大學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也為傳統文化的研究、繼承和創新作出自己的努力。紀校長表示,《康有為全集》是一筆豐厚的文化遺產,希望全集的出版能夠進一步繁榮學術、推動文化創新。《康有為全集》具備了豐厚的精神立場,為我國文化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我們應該學習康有為的創造精神,善於弘揚中國文化,努力奉獻我們的智慧,給後世保存一份厚重的文化瑰寶,為中國文明的傳承書寫新篇章。 
 
  中國出版社協會主席于友先在講話中指出,《康有為全集》由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體現了人大出版社一貫的好傳統,既注重教學科研需要,也注重社會需求。他希望人大出版社能再接再厲,協調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相互關係,多出好書,為社會服務。 

  中宣部出版局局長張小影對《康有為全集》的出版表示祝賀。她希望人民大學和人民大學出版社能夠借全集出版的契機,綜合考慮、協調並進,處理好原典與研究著作的出版關係,通過全集的出版,推動康有為著作的出版、編輯和康有為的研究工作,為文化繁榮作出新的貢獻。 

  戴逸、金沖及、李文海、馬大正、胡繩武、王汝豐、龔書鐸、劉桂生、王俊義、劉志琴、王曉秋、孔祥吉、桑兵、熊月之、章清等著名學者圍繞《康有為全集》的編輯、出版情況給予多方肯定。專家學者指出,《康有為全集》內容豐富,該書的出版,將進一步為研究者提供較為完備的資料,推動康有為研究取得新成果;《康有為全集》編輯工作的嚴謹細緻值得稱道,按照時間順序處理康有為的作品,也有助於讀者清晰的把握康有為的思想發展軌跡。與會學者還進一步就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和文獻研究的相關問題作了深入探討。
 
    康有為是我國近代偉大的改革家、思想家和學者,在政治、思想領域具有開拓性的探索。他一生的著作以及他本人,對近代從政治、思想、學說發展的歷史具有重要的價值。但是長期以來都缺少一部匯總各類著述的康氏全集,這與康氏的歷史地位和作用頗不相稱,也不利於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的深入展開。 

    復旦大學姜義華、張榮華兩位教授積多年之功,在海內外廣為搜求,編成這部近千萬字的《康有為全集》,並被納入“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文獻叢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組織編輯力量,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經四年多的努力,終於將這部十二卷本的巨著一次推出。
 
    《康有為全集》以時間為序,收錄了迄今發現的康氏已刊和未刊的專著、書信、奏摺、遊記、詩作等。與之前出版的康有為作品相比,此次出版的《康有為全集》具有三個新特點:首先其中有一批珍貴的康氏未刊稿是首次刊佈,如原先分別收藏於北京、上海、臺灣和日本、新加坡等地的手稿,從未整理出版,此次收入全集中,得以與讀者見面。其次,通過系統全面地梳理康氏論著的版本異同及分佈情況,澄清了既往整理出版中一些錯訛、混淆之處。此外,在輯錄康氏著述時精心地選擇版本和細緻的校勘。選用底本以稿本或早期刊本為先,多種版本的則選擇其中較好的為底本,並與其他版本對勘,從而保證了全集中所錄文稿更為完善,更能反映康有為思想的全貌。
  
  (来源:人大新聞網)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