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書情觀察 >> 詳細内容

1716年11月29日 《古今圖書集成》定稿

http://www.CRNTT.com 2007-11-29 06:13:45
  我國古代把博采衆家之長、分類編輯具有百科全書式的資料彙編稱爲類書。編寫類書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輝煌的成就。宋朝時編寫的《冊府元龜》、《太平禦覽》等都是著名的類書。

  明朝永樂年間,先後動用了3000多人,編成22,937卷、共11,095冊的《永樂大典》,是部空前的綜合性的大類書。但是,《永樂大典》成書後,並沒有完整地留傳下來,大部分已經散失,現在留在國內的大約只有原冊數的百分之三。能與《永樂大典》媲美的是清朝康熙年間編纂的《古今圖書集成》。這部書是當時的大學者陳夢雷等人,從1700年開始編纂,歷時7年,於1706年寫出了初稿,取名《古今圖書彙編》,又經過10年多的辛勤勞動,把經過修訂潤色的定稿於1716年11月29日呈康熙帝審閱,他看後非常滿意。清世宗(雍正帝)時,命蔣廷錫對這部巨著再作加工整理,改名爲《古今圖書集成》。

  這部類書共分6編(曆象、方輿、明倫、博物、理學、經濟)、32典(乾象、歲功、曆法、庶征;坤輿、職方、山川、邊裔;皇極、宮闈、官常、家範、交誼、民族、人事、閨媛;藝術、神異、禽蟲、草木;經籍、學行、文學、字學;選舉、銓衡、食貨、禮儀、樂律、戎政、祥型、考工),每典還分若干部,32典分6109部。全書正文共1萬卷,目錄40卷。   

  《古今圖書集成》是繼《永樂大典》的一部內容豐富、篇章浩繁的大類書,也是我國現存的規模最大、篇幅最多、搜集最廣、內容最詳的一部大類書。1728年(雍正六年)以銅活字排印,共印64部。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