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持續6天的臺北國際書展結束,如同臺北連續一個多月的綿綿陰雨,書展會場交易冷清。雖然主辦單位統計今年參觀民眾突破40萬人次,較去年增加,但參展出版社數量及現場銷售都比往年下滑,出版社紛紛抱怨成本難以回收。
從2004年起,因長期的經濟不景氣、讀者閱讀習慣的改變,臺灣書業開始感受整體市場的變化,在書業上、中、下游各自針對營收發展調整經營策略,本以為可以咬牙渡過。但去年,連鎖書店金石堂爆發的財務危機、誠品書店的新供應鏈運作模式,在不景氣的寒冬下,讓許多人憂心臺灣書業體質的惡化,更試圖尋找未來的發展及可能的轉機。
2000年是臺灣書業的分水嶺
2000年之前,臺灣書業經歷了一個高峰期。1980年新書出版種類4565種,至2000年攀升至3.4萬種,出版社有7000家。
那時,島內的圖書零售管道也開始創新。80年代崛起的金石堂,以統一、明亮的店鋪設計,改變了人們固有的昏暗擁擠的書店印象。金石堂快速擴張成為臺灣書店管道的龍頭,後成立物流中心,開發連鎖店加盟系統,全盛期島內店數超過100家;1989年創立的誠品書店則結合文藝活動,塑造賣場氛圍,採用複合式商場經營模式,也在90年代中急速擴展連鎖書店。目前,誠品書店已成為臺北文化觀光的一處風景。
而自2000年以來,隨著網路科技的發展,新型態的娛樂、科技等支配著每個人有限的24小時,時間被用到新生活習慣裏,閱讀也被更新的娛樂所替代。有調查顯示,島內居民平均每週閱讀時間為2.72小時,只占上網及看電視時間的1/9。對書本的投資,2007年人均只花1375新臺幣(約合人民幣309元),遠落後香港的1316元。而島內居民平均一年唯讀2.8本書的閱讀率,遠遠低於日本的30本。
在此供需不平衡情況下,新書出版品並未減少,2007年新書種類超過4萬種,更高的退書率也就伴隨而來。
閱讀風氣不佳及閱讀行為的改變,加上外在景氣低迷、人口減少等因素,臺灣整體書市在2004年退書率持續攀高,2006年刮起更嚴峻的寒風,退書率甚而有高達50%。
網路書店的挑戰
除了讀者閱讀行為改變外,零售管道也得面對網路時代的另一波挑戰:網路書店的價格戰。價格策略往往是佔領市場最快、最有效的方式,亞馬遜成為網路書店同義詞時,全球各地的實體書店也紛紛感受網路書店帶來的威脅,更甚的是價格破壞。
亞馬遜如此,臺灣第一大網路書店“博客來”也如此。1995年成立的博客來,在創辦初期,臺灣的出版社對其營運模式存有疑慮,洽談合作四處碰壁。在2001年便利超市“7-11”入股後,採取網路下單,全台的便利商店付款取貨的方式,改變了讀者對網路購物先付款的疑慮;而超過5000家的便利商店,也拓展了網路購物的實體延展性。
大量的折扣優惠及新世代購物習慣的改變,2004年博客來的業績,讓其他實體連鎖書店初次感受威脅,那一年博客來的營收尚未突破新臺幣10億(人民幣2.24億元),和兩大連鎖管道商尚未構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但從暢銷書的銷售爆發力來看,網路書店發揮了其精確的打擊力。
去年,《哈利•波特》第七集在博客來單一管道銷售突破10萬本,預購初期創下每7秒售出一本的佳績,此時,網路書店的威力已非新聞。也因此,兩大連鎖管道紛紛加入折扣戰局,新書搭配折扣,已成為讀者買書的基本選擇。新書一進書店即以85折甚至79折的價格銷售。
但同時,由於紙漿成本上漲,2006年臺灣書價悄悄攀升,2007年部分書籍的定價比以往幾乎調漲了近30元新臺幣,低於200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45元)買本小說的時代已遠去。但羊毛出在羊身上,出版社調高了定價策略,讀者贏得的是書封上的折扣貼紙。
折扣戰帶來臺灣圖書銷售的“M型化”,即所有出版資源都投入能銷售上萬冊的暢銷書,除掉壓低折扣帶來的毛利損失,也可立竿見影回收成本。如此長期發展,嚴肅、小眾的市場勢必會遭到壓縮、排擠。
來源 :《環球》雜誌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