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嶺南文化應不斷自我更新

http://www.CRNTT.com 2006-11-09 11:07:00 周洪威 許蓓
  “珠江文化與嶺南文化”專題發表後,三位文化專家提出自己的看法——

  嶺南文化應不斷自我更新

  嘉賓

  黄樹森:廣東省文藝批評家協會主席

  范 英:廣東省社科聯副主席、省精神文明學會常務副會長

  李宗桂:中山大學文化研究所所長、博導

  8月27日本版專題《珠江文化能取代嶺南文化嗎》刊出後,引起了專家學者和市民的熱切關注。一位省直機關工作人員來電,希望能借本報表達他的意見,他説,《南方日報》對重大文化話題的關注體現了黨報的歷史使命和文化責任,廣東文化要提昇品位,增强影響力,需要傳媒發揮更大的作用。他説:“我不是研究專家,但作爲一個廣東人,親身感受了新時期以來廣東社會的變化、廣東人精神面貌的變化。”他希望專家學者們對改革開放以來發生在廣東大地上的變化好好地進行總結,讓廣東文化不斷進步。至於叫嶺南文化還是珠江文化並不重要,關鍵是要讓廣東文化在經濟建設、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讓廣東文化在全國發揮更大作用。

  這位讀者的看法正道出了編者編發這個專題的初衷。

  在本期專題裏,我們請來了省内研究文化問題的三位專家,從不同的角度,對嶺南文化的自我更新、嶺南文化的轉型問題進行討論,這也是對上期話題的深入。

  嶺南文化一直以來就以其開放性、務實性、平民性、重商性等品質,引領近現代中國文化的潮流,即使是在改革開放初期廣東被指爲“文化沙漠”,嶺南文化也依然是促進廣東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潜在支持力量,廣東人始終没有放棄自身的文化追求。20多年來,廣東向全國提供了許多經濟建設的經驗,也提供了一些文化發展的經驗。廣東的文化娱樂業、傳媒業、影視業、旅遊業、出版發行業、印刷業等領先全國,不同程度地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習慣和思維習慣。廣東社科理論界的學術成果也不同程度地影響着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進程。在改革開放的實踐中,廣東創造的現代文化已默默地滲透在中國文明進程的每一個脚步裏,滲透在中國人現代化的每一個閃光中。

  隨着信息時代的到來,文化的趨同、文化的全球化,使地域文化日趨式微,尤其是先進的文化形態迅速被各個文化圈所吸納、所共享的時代,文化的多樣正不斷被消彌着。嶺南文化也一樣,它的很多傳統特質已滲透在全國各地人民的生活和生産細節裏。但文化的先進性總是相對的,20多年來,嶺南文化在實踐中不斷創新、不斷自我更新,它在原有特質的基礎之上,又不斷有新的内涵生發出來,又有新的因子在萌芽。尤其是在建設廣東文化大省的今天,我們的學術理論界和文化工作者有責任將這些新的特質、新的趨勢轉化爲學術成果,一方面可以增强廣東人民争當排頭兵的自信和豪情,增强廣東人的精神凝聚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中華文化大家庭中平添一枝文化之花,爲文化的多樣性增加一抹光彩。 編者

  廣東文化應以

  大强活美爲目標

  記:在您看來,廣東文化應該呈現什麽樣的面貌?

  黄樹森(以下簡稱“黄”):當前,廣東正在進行文化大省的建設,我認爲對廣東文化的未來預期,可以從四個方面進行理解:一、從規模上看,是大的;二、從影響力上看,是强的,是能彰顯城市文化的精華和靈魂的;三、從市場規範上看,是活的;四、從文化内質上看,是美的,是有利於人文素質的培養和提昇的。所以,我認爲,大、强、活、美應該是廣東文化大省建設的目標。

  記:廣東文化的自我更新和文化轉型有何特徵?

  黄:前幾天,我應邀到陝西電視臺參加一個論壇的開壇特别專題訪談,來自京、滬、陝、粤的學者們對四地的城市文化進行比較,大家對廣東改革開放20年來的文化提出很多看法,我在大家善意的圍攻中展開了一輪舌戰,這也促使我對廣東文化進行了反思。我把廣東20多年的文化發展歷程總結爲三點:一是文化的啓蒙,即從封閉、愚昧向現代化的邁進。二是文化的轉型,即從政治型文化向經濟型文化的轉變。從只講政治轉向關注市場、關注大衆、關注讀者、關注世俗;以時尚的、多元的、流行的文化打擊僵化的、單一的、説教的文化,形成文化的熱帶雨林。精英文化、大衆文化、流行文化、先鋒文化等共同搆成廣東新的文化形態,但以大衆的、流行的文化爲主體。三是廣東的文化理念是以研究中國問題、現實問題爲主的,20多年來,廣東文化不像其它地方以對歐美文化的横向移植爲坐標,而是以研究社會和人的生存發展中出現的觀念問題、制度問題、人文問題爲出發點。

  記:20多年的廣東文化發展有哪些是值得我們驕傲的?

  黄:廣東的驕傲首先在於它在全國所引起的“鮎魚效應”,廣東是中國改革開放中的第一條“鮎魚”,它給全國帶來了活力、帶來了競争力。但因爲廣東理論界、傳媒對此總結、宣傳得不够,或者自己以爲“飯是鄰居家的香”,而没有很好地進行研究和推廣,使廣東現代文化在全國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我按照新人類們喜歡的數字玩法,將廣東文化的驕傲歸納爲“1111348”,即:一紅一白、一玉一雕、三電四曲八旦。“一紅”即紅綫女,她是粤曲的代表,在全國聞名;“一白”指劉斯奮的長篇小説《白門柳》,它是廣東獲茅盾文學奬的作品;“一玉”是指曲藝新生代樑玉嶸,她不僅在國内,而且在香港也有很大影響;“一雕”是指唐大禧的雕塑《猛士》,它是中國當代雕塑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三電”是指三部電影,《雅馬哈魚檔》是我國表現市場經濟、反映民營企業的第一部電影,俄羅斯、越南等國在改革初期都多次在電視臺播出,將其作爲改革的示範性教材,而廣東對它的研究和重視還是很不够的。另兩部作品《孫中山》和《鄧小平》是我國主旋律電影中的執牛耳者。“四曲”是指《走進新時代》、《春天的故事》、《彎彎的月亮》、《濤聲依舊》等四首音樂作品。前兩首被稱爲“新時代的《東方紅》”,在全國廣爲傳唱,對其進行理論上的研究和總結還没有。後兩首是中國流行音樂的開山之作,對中國流行音樂的創作有着重大影響。“八旦”是指八部電視劇:《外來妹》、《商界》、《公關小姐》、《情滿珠江》、《英雄無悔》、《和平年代》、《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深圳人》。這幾部劇集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清明上河圖”,它們從多層次、多方位、多角度記録了中國改革開放的變遷史。

  這幾項都是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的優質文化品牌或超級文化品牌,是從廣東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文化精品。我認爲完全可以、也應該理直氣壯地進行宣傳。

  新時期廣東人的思維和視野是最具現代性的,是與全球化、市場化勾連在一起的,這是廣東人在觀念革命、理論革命上的驕傲。廣東改革開放的實踐,提供了大量的文化研究資源。比如,廣東人“用足政策”的政策觀,“富了才能穩”、“有貪才有發”(這裏的“貪”指的是欲望)的財富觀,“搞市場就像吸毒,戒不了,只能往前走”的經濟觀,“靚女先嫁”的價值觀,“面子是别人給的,但要經常翻新、美容”的形象觀,“昇官破財”的名利觀等等,都是在改革開放中形成並已深植於廣東人心中的革命性觀念。對這些素材進行研究並拿出成果,對全國都具有很强的現實意義。

  記:嶺南文化的核心精神在新時期有何新發展?

  黄:傳統嶺南文化的核心是“變通”,新時期以來,這種變通性逐漸演化爲廣東人的“隨動法則”的文化核心。它與變通是一脈相承的。廣東人做事善於抓住現代人的心理語境,從人的欲望出發,有什麽欲望,就滿足什麽。變通和隨動的法則,是市場的,是長久不衰的,它是對北方有着很强輻射力和影響力的根本性的東西。在改革開放之初,當内地人還在懷舊、尋根的時候,廣東人就已經重視現代心理語境了。廣東是有欲望的地方,有欲望的地方恰恰是最有活力、最生猛的地方,當然欲望也會造成秩序的失範,但欲望造成的失範恰恰是爲萌生新一輪發展奠基的地方。

  記:廣東現代文化有什麽需要反思的地方?

  黄:我認爲廣東文化的發展已呈現馬鞍形的態勢。近幾年有向底部移動的趨向。這需要我們對廣東文化進行新的思考、總結和提昇,推動其重新崛起。我認爲有幾點是必須反思的:

  一、標誌性的、足以彰顯廣東現代文化靈魂的文化學術品牌太少。20年了,廣東還没有一部足以展示中國現代歷史重大轉折的史詩性的作品,這對廣東來説是個遺憾。

  二、對注意力資源的掌握有所弱化。近幾年來,一度紅火的廣東電視劇不再出現了,爲什麽?我認爲,在現代社會,有一種注意力資源,誰掌握了它,誰就佔有了文化市場。前些年,廣東文化人從審美和世俗關懷兩個方面都能抓住現代人的心理語境,其作品當然也能佔領市場。近幾年,廣東電視劇在失去題材優勢的同時,也失去了“隨動”這種嶺南文化精神,自然也就無法再跨越自身的文化成就了。

  三、從文化積累上看,廣東對文化人才吸引力的弱化是致命的。廣東在30年代是有成爲全國文化中心的機遇和底氣的,1933年,國學大師陳寅恪在給陳元的信中就指出:“中國將來恐只有南學,江淮已無足言,更不論黄河流域矣。”當時的廣東没有留住南來的人才,没有留住他們的學術,這是歷史的遺憾。同樣的際遇又出現在近20多年廣東現代文化的建設中,現在的廣東,有多少文化名人?有多少名藝術家?大家心裏都明白。

  四、文化品牌是發展文化産業的基點。文化品牌是文化産業建設的阿基米德支點。廣東曾有過陳寅恪、王季思等品牌,他們故去後,新的文化人的品牌、文化事件的品牌、文化成果的品牌却形成得太少、太慢。廣東的輕音樂開創了民族輕音樂的先河,吕文成在上世紀30年代創作的《步步高》比阿炳的《二泉映月》流傳得更廣、影響更大,但今天,人們都知道江南的瞎子阿炳,中國音樂史上連吕文成的名字都没有。像《步步高》這樣的超級文化品牌尚且如此,其它的更不用説了。我們在文化品牌建設上到底做了些什麽?文化品牌没了,建設廣東强勢文化就成了一句空話。

  我想,廣東文化只有打通學術與實用、經濟與文化、政府與民間等脈綫,才能將20多年的實踐資源變成全國的財富,才能讓廣東出現更多的“鮎魚”。問題在於,這些脈綫和資源由誰來整合、由誰來協調和規劃,這是需要機制保障的。形成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機制,形成實施文化品牌戰略的機制是建設廣東現代文化、促進嶺南文化自我更新的關鍵所在。

  要重視廣東學術文化

  的宣傳和推廣

  記:廣東主要有哪些重大的學術文化成果?如何利用好這些成果?

  范英(以下簡稱“范”):廣東人是有創意的,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廣東人在社會科學上的創新就十分可觀。比較突出的例子有:

  在經濟學方面有中國市場經濟理論的先驅卓炯,在上世紀60年代計劃經濟的大環境中,他的學術理論敢於突破,對實踐的指導和貢獻無可估量。華南農業大學的魏雙鳳教授是“綜觀經濟學”的創始人,其學説在中國經濟發展史上獨具特色,目前正準備申報諾貝爾經濟學奬。鐘陽勝博士的《追趕型經濟增長理論》是獲孫冶方經濟學奬的著作,在全國産生了重大影響。中山大學教授李江帆的《第三産業經濟學》(合著)一書也是獲孫冶方經濟學奬的著作。另外,廣東學者在營銷學、公關學、現代化研究等方面都走在全國前列。

  在人文科學方面,中山大學的劉嶸教授最早提出對毛澤東思想也要一分爲二的觀點,他的研究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從事中國社會主義辯證法研究的張江明教授,在全國都很有學術地位。本人在“精神文明學”方面的研究,也帶動了整個精神文明學系統的創建和發展。到目前已主編、撰寫出版了1000多萬字的著作。在倫理學研究方面,中大教授章海山、省委黨校教授吴燦新都很有建樹。在文化學領域,李明華、李宗桂等教授的貢獻都很大。

  總的來説,廣東在學術文化方面的人才很多,發展的潜力也很大,但對這些成果的重視程度和媒體的宣傳規模都不够,使得學術理論的張揚受到影響。另外,廣東人的務實,也往往只重應用學科,而忽視了對基礎學科的重視和宣傳,在學術文化上的建設力量也顯不足。

  記:您認爲應該如何讓廣東學術文化取得話語權,並借此推動嶺南文化的發展?

  范:廣東學術文化要争取自己的話語權力,首先要求學者本身有真才實學,提出的學術理論要經得起實踐的檢驗。其次,政府要敢於肯定和支持學術研究及其成果,在基礎學科建設和學術文化方面的資金投入必須到位。同時要敢於鼓勵學術争鳴,媒體必須大力配合學術文化的宣傳和交流,唱響地道的“廣東之歌”。

  發揮廣東文化的

  旗幟性作用

  記:如何發揮廣東文化的旗幟性作用?

  李宗桂(以下簡稱“李”):我想先説一下關於文化概念的問題,近幾年出現了珠江文化、珠江文明、廣東文化等概念,我認爲如果討論僅糾纏在“能否超越黄河、長江文化”問題上,那麽在學術上,它就只是個“僞問題”,没有太大的現實意義。只有將話題定位爲嶺南文化的自我更新和轉型,對文化的價值理念、文化範式的研究,才是有學術價值的。

  建設廣東文化大省是個系統工程,必須落實在建設具有現代意義的、具有當代中國特色的廣東“新文化”上。

  廣東省在經濟領域的成就决定其在所處地域範圍内的“文化號召力”,海内外對於“嶺南”、“珠江”概念的理解,都集中在廣東地區;而廣東人的生活方式,也得到了各地人們潜意識裏的認可。所以我認爲“廣東文化”更具凝聚力和向心力。“廣東文化”是以廣州、深圳爲中心、以珠江三角洲爲生長地,以“泛珠三角”地區爲腹地的文化價值主體。將“廣東文化”理解爲一種富有現代氣息的新的文化模式,既是對傳統嶺南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也是嶺南文化在現代意義上的自我更新和自我超越。這種提法對於廣東建設文化大省的目標有更明確的價值指向、典範性和示範意義,現代性更强,也更强化廣東文化的向外輻射力度。

  記:廣東現代文化如何更好地與經濟形成相互影響和滲透?

  李:我認爲廣東在這方面是非常具有示範作用的。比如以廣交會爲代表的會展經濟,作爲文化産業,在經濟方面的意義顯而易見,同時它也滲透着新的文化價值觀,體現廣東發達的商業文明。又比如廣州的酒店文化,對整個社會觀念産生了深遠的影響:白天鵝賓館是國内首家允許普通市民進入的星級酒店,它傳達的是商業文明中“人人平等”的價值觀念。廣東的商業文化和消費文化對傳統泛政治化的、等級化的價值觀有着巨大的衝擊和顛覆作用。

  記:您認爲對廣東文化的學術理論研究,從哪些方面和角度切入較可行?

  李:廣義的文化包括政治、經濟、生活方式等現存的一切物質、制度、思想觀念形態。在這個意義上審視廣東文化,必須考慮到社會的方方面面,要有本土意識,也要有現代意識,更要有全國觀念乃至全球意識。在强調文化地域性的同時,也要考慮如何融入主流文化之中,並致力於成爲其中的領潮流者。

  從研究的角度來説,我認爲應該從狹義文化尋找切入點和突破口。首先,有必要總結這樣幾個問題:廣東人如何在批判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借鑒港澳經驗,吸取西方文化精髓;廣東人在近代以來如何面對外來文化的衝擊,並作出理性回應;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廣東曾産生過哪些新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這樣的研究纔可能對整個中華文化産生長遠影響。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