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論文化的區域性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句中國諺語形象地、科學地道出了文化的區域性本質。廣義的文化,指人類社會在歷史的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是由多種多樣的因素並經歷了長期復雜的作用而逐漸形成的。由於不同區域的環境和條件因素的差异,使各地形成了千姿百態的文化風貌。本文着重探討了文化與地理環境的關係,中國文化的地域分异規律,並在此基礎上闡述了嶺南文化區在我國文化地域分异系統中的地位。

    一、地理環境對文化的影響

  在歷史發展的早期階段,當人類抗拒自然的能力還很薄弱、生産力水平處於十分低下的時期,地理環境往往是文化特徵及其空間分佈形成的基礎。在探討地理環境與文化關係的命題中,我們應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區位條件;二是存在於人類社會周圍的自然界。

  人們在研究中國文化的地域分异時,發現以長江三角洲和杭州灣沿岸爲依託的吴越文化,許多文化指標冠領群雄,水平最高。有學者對此進行了統計:明代全國儒生、文士江、浙兩省占全國的454%;到清代更占557%;又根據1990年資料統計出當時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今稱院士),籍貫屬江蘇、浙江的占405%〔1〕。可見,江浙地區已成爲我國人才輩出的淵藪,搆成吴越文化的重要特徵。我們考慮,這一特徵的形成,當有繼承性的一面,但亦與唐朝以來我國經濟、政治中心從黄河流域轉向江南,文化中心隨之轉向吴越,後又沿此繼續發展近千年的背景密不可分。歷史上這種由於地理區位的動態變化對文化的區域分异産生深刻影響的例子屢見不鮮。

  某些特定的區位條件對文化的意義相當重要。廣州作爲嶺南地區最大的中心城市,毗鄰香港、澳門成爲其最突出的區位特點,穗與港、澳的直綫距離都只有100多公里,穗港澳三地水陸相連,三地有着密切的地緣、人緣、政緣關係,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千絲萬縷、唇齒相依的人文關係,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互相影響、互相滲透,達到高度依存的狀態,使廣州處於吸納海外先進之風的前沿陣地。中外文化在此交流、融匯、撞擊的結果,使廣州作爲嶺南文化的中心地,開放、兼容、開拓、務實的文化特徵首先在此漸漸形成並得到體現,並由此而傳播出來。這是區位優勢對文化影響的一個典型範例。

  由於自然資源在地球上的分配與組合是不均衡的,所以不同的地理空間,其自然資源的厚薄及其結構也就不一樣。縱觀世界文明古國的地理分佈,我們不禁會發問:爲什麽無論是古埃及或巴比倫,也無論是印度或中國,都如一顆顆明珠鑲嵌在北半球,閃爍在北緯20一40°的中緯度地區?這是因爲在生産力水平十分低下的文化形成初期,先民們很難在寒冷的高緯度地區生存,因而也就難以創建人類的早期文化;在自然資源富饒的熱帶低緯地區,豐厚的水熱條件又助長了人類對自然界的過分依賴,從而削弱了對自然的鬥争意志,缺乏奮進、搏鬥,早期的文化也就無以緣起了。

  至於人類文明所依存的自然界,其内容更爲豐富,包括地質地貌、氣象氣候、文水、土壤、生物、礦藏等因素。這些因素無一不影響着各地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成爲各地産生文化的重要條件。

  人們長期生存在一定的地理環境之中,祖祖輩輩受其感染、熏陶。一方面,人類必然以周圍環境提供的物質作爲生存的基礎,在與自然界的交换中創造出先進的物質文化;另一方面,人類會從生理上、精神上有感於長期所處的自然景觀,進而創造出與自然環境相和諧、協調的精神文化。人類文化與地理環境的這種有機結合、和諧統一,正是區域文化形成與發展的重要基礎。

  在我國東半壁,地形以平原、丘陵爲主,土地肥沃,同時盛行温暖濕潤的季風氣候,因而形成了以農耕爲主的物質文化;而在西半壁,則以草原、沙漠、高山、高寒高原爲主,深居内陸盛行少雨乾燥的大陸性氣候,在此自然環境下,逐步形成了以遊牧爲主的物質文化。

  大量的文化藝術等精神文化的形成,與地理環境也存在着互應關係。内蒙古草原的牧歌,高亢、寬廣,使人聯想起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一望無垠的景象;五朵金花、猜調等西南民歌,高低頓挫,跳躍强烈,就象是對高山深谷,一山有四季、十裏不同天的寫照;江南水鄉的采蓮曲、茉莉花等民調以及越劇等戲曲,都具有婉轉、悠揚、圓潤、細膩等藝術特點,這些藝術風韵似與水鄉美景、園林風彩渾爲一體,融入到如詩如畫的天堂之中。

  以上可見,不論是物質文化或是精神文化,它的産生與發展,都與地理區位、自然環境息息相關,彼此搆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聯繫的整體。

  我們必須指出,區域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取决於多種多樣的因素,也是一個十分復雜的漫長過程。在此要明確,地理環境雖然爲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但創造文化的最終是人,具有科學智慧的人,具有社會屬性的人。總之,當我們討論二者之間的關係時,既不能無條件地信奉地理環境决定論,從而鑽進機械唯物論的死胡衕;但也不應當無視地理環境的巨大作用,從而陷入“地理環境虚無論”的泥潭。

    二、中國文化的地域分异

  從理論上講,任何地區的地理環境都具有獨特性,即它不會在地理空間上簡單地完全重復。中國的地理環境,包括地理區位、環境組成的諸要素及整體結構等,都具有獨一無二的特徵,這些特徵影響着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特色,使其在世界文化園地中顯示出濃厚的東方文化風貌。然而,由於我國地域廣闊,東西、南北的差异相同懸殊,民族的分佈又十分復雜,各地的經濟、社會、歷史等的發展又如此不同。因此,在全國範圍内必然形成了不同地理空間的、不同級别的形形色色的文化區域,這就是客觀存在的文化地域分异現象。由此可見,文化現象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既是全覆蓋的,又可依據一定的指標進行科學的、系統的、分級别的區域劃分。

  中國文化屬於世界文化之林的東亞文化,但在其内部,可根據文化形成的不同條件和文化類型的差异,進一步劃分出若干次一級的文化帶;在文化帶内,又可根據民族、語言、風俗習慣等指標,進一步劃出文化地區乃至文化區、文化副區;……。如此依據一定的指標,從大到小、自上而下地劃分出若干級别的文化區域,搆成了一個中國文化地域分异的科學系統。這個系統,將對我們認識和解釋各地區文化的産生、發展及其特徵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任何一個佔有一定地理空間的文化區域,都應該有自己相對獨立的文化起源、文化演變及文化特性;由於它是處在地域分异的系統中,所以它並不是孤立的,上有歸屬,下可分割,共同搆成一個相互聯繫、相互影響與制約的有機整體。

  在此要説明,文化區域的界限,是文化現象在地理空間變化的反映,但任何文化要素或它們的綜合效應,在空間上都是連續的、漸變的、過渡的,很少會出現斷絶,或突然跳躍。因此,任何兩個相鄰文化區域的邊界,都會出現模糊或叠加現象,在它們的交接地帶,出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區域界限絶不能理解爲“一刀切”,企圖以一綫來清晰劃定。還必須指出,文化區域的界限還具有歷史的可變性,盡管今天我們可以根據中國文化的地域分佈現狀進行嘗試性的區域劃分,但當進一步研究這些不同區域的歷史演變時,我們立即會發現,隨着時間的演替,歷史的變遷,這些空間單位其實是在不斷變化的。

  在一個地域分异的科學系統裏,任何文化區域内部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但這種相似與差异,始終是相對的。一般説來,級别越高、範圍越大的文化區域,其内部的相似性越小,差异性越大;而級别越低、範圍越小的文化區域則相反,其内部的相似性越大,差异性越小。爲什麽人們在研討華夏大文化的内部差异時容易得到共識,而在探討地方文化的内部差异時,極易産生分歧,認識難以統一?以上理論正好回答了這個問題。

  近年研究嶺南文化的浪潮此起彼伏,一浪高於一浪,這對認識南國文化起源、特質及地域分异有重大意義。其中出現了“珠江文化”、“廣東文化”、“廣州文化”等多種地域文化的提法。我們認爲,“珠江文化”、“廣東文化”、“廣州文化”等,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由於文化地域分异而産生的有科學系統、上下銜接的完整的文化區。“珠江”是一條河流或流域的概念;“廣東”、“廣州”是一個行政省、行政市的專名。它們的劃定與文化區域邊界的確定,其依據有着本質的不同。文化區域的劃定往往打破了流域或行政省區的界綫。珠江上源屬西南少數民族農業文化區,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海洋文化相去甚遠;長江流域的範圍更大,下游屬吴越文化區,中游爲荆楚文化區,上游屬巴蜀文化區,至青海省源頭已屬藏民族爲主體的遊牧文化區了。長江作爲“天塹”從相鄰的江蘇、安徽兩省中南部穿過,使江南、江北的經濟與文化發展的速度與風格出現了很大的差异,  自然地理景觀也迥然不同,因此就形成了蘇北與蘇南不同而與皖北相近,皖北與皖南有别而與蘇北相近的文化空間格局,蘇南與皖南盡管不同省,但同歸吴越文化區,而蘇北與皖北一起,則另有所屬了。由此看,對這些提法應理解爲衆學者在珠江流域、廣東省、廣州市等框定的範圍内研討其文化現象,正如《廣東文化地理》作者在書的前言所雲:“而廣東文化,則指嶺南文化在廣東的地域分佈,即其賴以存在的地域或空間。”〔2〕

    三、嶺南文化區在中國文化地域分异系統中的地位

  根據以上所述,文化的地域分异是客觀存在的。依據一定的指標,分析各地文化的相似與差异,並進行系統的區域劃分,是我們科學地認識各地區文化現象的重要手段。我們暫且以中國文化的地理分佈現狀爲認識基礎,同時吸納衆多學者對中國文化地理的研究成果,可以初步構建出中國文化地理區劃的基本框架,並可從中認識嶺南文化區的地位。

  考察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可以認爲中華民族文化的主體是農業文化。但由於其地域環境的巨大差别,使在廣義的農業文化之下,又形成了與地理環境相適應的不同的生産方式——農耕和遊牧。兩者大致沿大興安嶺——内蒙古南部邊緣——賀蘭山——青藏高原東部邊緣——雲南北部一綫作爲其地理空間的分水嶺。據此我國大體可劃分爲東部農業文化帶和西部遊牧文化帶。這是中國文化地域分异最高、最大的分野。這兩個文化帶在地理空間分布上,恰與我國的東部季風區和西部非季風區相對應。東部季風區温暖濕潤,降水充足,雨熱同期,加之地勢較爲低平,土地肥沃,有利於耕作業的形成與發展;西部非季風區屬大陸性氣候,比較乾燥、少雨,地形則以草原、沙漠、高山或高寒高原爲主,遊牧業相對易於形成。正是由於地理環境的巨大差异,形成了東部以農耕爲主、西部以遊牧爲主的不同的生産方式,從而導致了生活其中的民族的文化特徵與文化風格的迥然相殊,因此可作爲中國最高級别文化區域分异的重要依據。中國東西部形成的這兩個不同的文化帶,實際上是與在遼闊的亞歐大陸上自南而北依次形成的宗教文化帶、農耕文化帶和遊牧文化帶是相銜接的。前面已論述,文化帶、區的地域分野具有模糊、叠加、漸變的概念。因此,在西部遊牧文化帶的水土條件較好的河套地區及沙漠邊緣的緑洲地帶,一些少數民族也從事灌溉農耕業;而在東部農耕文化帶與西部接壤的地區,如東北和西南地區,也有從事狩獵和遊牧的民族,表現出濃厚的遊牧文化色彩。

  在文化帶之下可進一步分出文化地區。根據我國的具體情况,文化地區的劃分可以考慮以民族分佈及其文化特徵爲主要依據。造成文化地區的差别也與地理環境在地域上的進一步分异有很大關係。在西部遊牧文化帶内,北部主要是内蒙、新疆草原沙漠地區,生活着蒙古族、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等典型的遊牧民族;但南部却是世界上最年青、最高大的大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這裏既寒又干,致使生活在這裏的藏族同胞的風俗人情、衣食住行等明顯有别於北部遊牧世界的其他民族。而在東部農耕文化帶,同樣可劃分出以漢族爲主體的中國傳統農業文化地區和西南部以少數民族爲主體的少數民族農業文化地區。其中,以漢族爲主體的傳統農業文化地區地處我國東部季風氣候區,水熱條件相對充裕,且地形比較坦盪,土壤肥沃,自古就形成爲我國傳統的農業文化地區。由於該地區南北縱長數千公里,跨越了熱帶、亞熱帶、温帶等幾個氣候帶,地理景觀相差甚大,農業耕作制度、農業類型南北各异,人們的衣食住行、風土人情、藝術風格、欣賞情趣也各具特色,因此又可進一步劃分出不同的文化區。作爲文化區,其形成的地理環境及人文背景大致相似,區内的文化風格也大體相近。如近年學術界研究頗多的嶺南文化區、吴越文化區、荆楚文化區、巴蜀文化區、齊魯文化區、中原文化區、燕趙文化區、關東文化區等,都應該同屬東部傳統農業文化地區,是其下的同一級别的文化區。當然,文化區之下,還可進一步深入研究,根據文化地域分异更爲細小的指標劃出更次一級的文化亞區。

  在此,我們多用些篇幅來討論嶺南文化區形成的地理環境、文化特徵及其進一步的區域劃分。

  嶺南文化區位於南嶺以南。南嶺不僅是我國一條東西走向的著名的自然地理分界綫,同時也是一條重要的人文地理分界綫。嶺南地區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空間。它北接南嶺山地,南臨南海,形成一個向南方海洋傾斜、易於與海洋溝通的大斜面。西江、北江、東江廣集三方之水土,在中心地帶廣州匯流入海,大斜面又易於接納來自海洋之風,從而更增强了與海洋的親近力度。在古代生産力不發達的條件下,這種北依山地、南臨海洋的區位形勢,造成了南北封閉、相對獨立的區域,形成北與中原、南與海外都難以交往溝通的態勢。然而,南嶺實爲破碎的山體,嶺間有多處河谷盆地,隨着生産力水平的提高,經濟的日益發展,這些盆谷隘道逐漸被先人開通,使嶺南與嶺北及中原大地的交往日漸頻繁,梅關隘道、湞水谷地、武水谷地、連江水道、湘桂通道等,成爲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同時,隨着古代嶺南造船工業和航海技術的進步,使嶺南先人能在南海中馳騁,與東南亞、南亞乃至中東、非洲、歐洲等地區加强了聯繫,從海洋走向世界。可見,隨着生産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嶺南地區在不斷克服地理區位自身的封閉性,逐漸加强了區域的開放性,爲創造在原來越族文化的基礎上,融合中原文化,同時吸收多種外來文化精華的嶺南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環境,使嶺南文化具有開放、兼容、開拓、務實的顯著特徵。

  嶺南文化區雖有許多共性,但細緻考察其内部,仍存在相對的文化地域差异。按照筆者前面所及的中國文化地域分异系統,嶺南文化區屬第三級别,再往下劃分可命名爲亞區(第四級别)。關於嶺南文化區的進一步劃分,近年已在不少學者的專著中出現〔3〕〔4〕,劃分的原則與依據亦有多種提法。我們認爲,作爲第四級的亞區,空間範圍相對較小,基本上屬地方性的文化分异。亞區的劃分原則最重要的有三項:一是有大致相同的區域文化發展過程;二是在文化地域分布上連成一片;三是起碼有一個能代表區域文化特徵的中心點。嶺南地區山地縱横,河川密佈,由此阻隔而引起的語言和風俗習慣的不同,應該成爲劃分亞區的主要依據。由此,可考慮劃分出粤中廣府文化亞區、粤東潮汕文化亞區、粤東北客家文化亞區、瓊雷漢黎苗文化亞區。《廣東文化地理》在此基礎上還進一步細分出10個小區(原著稱亞區)。由於南嶺由五嶺組成,最西爲越城嶺。越城嶺以東,包括賀州、梧州、玉林、北海等桂東南地區,當今在行政上雖屬廣西壯族自治區,但在歷史上廣東、廣西兩省省界多次調整,廣府文化在此影響深入,故應屬廣府文化亞區。越城嶺以西則進入上述系統中的西南少數民族農業文化地區了。

  注 釋:

  〔1〕王會昌:《中國文化地理》,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

  〔2〕〔3〕司徒尚紀:《廣東文化地理》,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

  〔4〕袁鐘仁:《嶺南文化》,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

  (作者:唐文雅,廣州市地方誌辦公室。)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