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充分利用好廣州現有十三行遺迹遺址

  清代廣州十三行,是官方特許的外貿機構。尤其是在1757~1842年這85年間,廣州成爲中國唯一通商口岸,十三行獨攬中國外貿特權,在中外經濟、文化交流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對廣州、廣東的經濟文化發展有過很大的推動,在中國近代歷史進程中也起着很大的影響。其影響至今仍存,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仍存着很多相關檔案,歐美很多國家博物館、檔案館至今仍收藏着經十三行出口的中國外銷畫、外銷瓷、相關貿易檔案。很多外國人到廣州尋訪其先祖到廣州經商的足迹。廣州十三行,是中外交往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最輝煌、最震憾人心的一章。廣州有關方面也已逐漸形成共識:建立十三行博物館。原十三行所在地——今荔灣區,政府已成立了廣州十三行遺址開發利用促進會,召集各方人士共商擦亮和開發利用此歷史名牌之大計。筆者認爲,除了積極到外地尋找有關十三行文物來辦好博物館外,利用好至今仍有的與十三行有關的遺迹遺址,並開發成一條旅遊綫,將是一件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都很好的工作。近兩年來,筆者跟隨一些專家在廣州考察,發覺尚有如下與十三行有關的遺迹可供利用。

    一、原十三行地區一帶仍存的歷史地名

  因經歷了兩次鴉片戰争與多次大火,原十三行地區一帶的行商的商館、夷館均已盪然無存,僅遺留相關的歷史街巷名。而隨着20世紀80、90年代的舊城改造,一些街巷也已拆爲平地,從地圖上消失。2001年,筆者到該實地調查,發覺仍有如下與當年十三行商館區有關的街名:

  十三行路(在十三行商館北側,是1777年開闢專供洋商購物的商業街)

  豆欄東街(僅剩南段,北段原與豆欄上街相對,已拆平)

  豆欄上街

  故衣街(原爲商館區北側的故衣專業街)

  寶順大街(對應原天寶行行主樑承禧的經官行)

  普安街(對應原廣利行行主盧繼光的茂官行)

  怡和街(對應原怡和行行主伍秉鑒的浩官行)

  在籌建十三行博物館的同時,可否考慮把這些舊街巷,發展成延續當年十三行中外文化交流特色風情的中外特産、旅遊品銷售專區。

  二、錦綸會館

  錦綸會館始建於清雍正元年(1723年),是康干盛世的産物,也是與十三行鼎盛時期息息相關的行業行會。屈大均先生咏十三行的竹枝詞中有:“五絲八絲廣緞好,銀錢堆滿十三行。”可見當時絲綢出口在十三行出口貿易中所占的比重之大。錦綸會館也是目前廣州唯一較完整保存的清代行業會館建築(清代錦綸會館在今珠璣路小學内僅存前座)。館内仍有十多方完整的清代石刻,記述建館、擴建、重修等過程。該館現已被定爲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在建設康王路的過程中,政府有關部門聽取了專家建議,以整座平移搬遷的方式,既完整地保護了文物,又讓出了地方開路。搬遷後的錦綸會館,與鄰旁的反映中印文化交流的華林寺以及近代的繁華商業街的代表——第十甫、上下九路相呼應,可用作廣州絲織業發展史展覽館,結合展示十三行的絲綢外銷,同時可與現代商業建築荔灣廣場一起搆成了一個歷史自然形成的廣州古代、近代、現代商業建築博覽區。

  三、十三行行商故居

  十三行行商,昔日多居住鄰近十三行商館區一帶,或爲對岸河南(今海珠區),或爲荔灣、泮塘。至今仍存留較好的僅在今海珠區。

  一爲今同福路栖栅街的潘家祠道,此處有同文行創始人潘振承建造的潘家祠(潘能敬堂)。該處原祠堂正面立面保留較好,但因被某廠用作職工宿舍,瓦頂已大部分被更换。祠堂隔鄰仍由潘家後人居住的住屋,則保留基本完好。由樑、柱及兩進間的小花園,仍依稀可見昔日的富豪氣派。離此不遠,在龍慶北街,有其孫潘正煒的新潘家祠(潘鬆順堂)。該祠經幾代人努力,至民國時期,已是三開間四進的大宅。縱深已達七八十米。除中間部分爲祠堂外,大部分是住宅。至今天,該大宅除中部被新房攔腰切斷外,前後部分均保存較完好。其中後部與原潘正煒聽風樓天井之隔的後宅二樓,仍保留有18、19世紀十三夷館建築流行的木百葉窗建築特色,體現着昔日中西建築文化融匯的特色。前部則仍被某廠佔用。相隔不遠還有十三行行商盧氏所建之盧家祠,前座尚保留原樣,後座則已拆除,成爲現某中學校園。筆者以爲,修復好此幾處行商現有故居遺址,作爲廣州十三行一日游的旅遊綫上之一景點,將是有意義的。

  另一處爲今海珠區黄埔村内的行商樑經國致富後在其家鄉建造的左垣家塾,這座祠堂式私塾至今仍結構完好。加上此處瀕臨的珠江河段,即昔日十三行外商船泊靠之古碼頭所在。此處也可成爲十三行一日游之景點。

    四、黄埔長洲島竹崗上的外國人公墓

  在今黄埔長洲島竹崗(昔日此處與長洲島分離的一小島)上,有18、19世紀各國來廣州船舶上不幸去世的船長、船員公墓。由於經過“文革”衝擊,此處雖經文物部門修葺,仍僅有墓碑約30件。但這些墓碑上的當年刻下的外文墓刻,就是記述了當時歷史的石檔案,很有研究價值。有關部門最好能把每件墓碑中的人與事整理出來,公之於世,並可考慮逐步把該處開發成一旅遊景點,作爲十三行專綫游上之一景。

  利用好廣州現有的十三行遺迹,藉助海内外力量建好十三行博物館(博物館建設是一門較高深的學問,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廣州十三行,將有望成爲廣州的一個旅遊名牌項目。

  (作者:胡文中,廣州市荔灣區地方誌辦公室。)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