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談談廣州伊斯蘭文物史迹
廣州是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從秦漢時期起,廣州一直是嶺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又是二千多年來我國唯一長盛不衰的對外貿易港市。同時,特殊的地理位置又使廣州成爲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而文化交流又往往以宗教文化的傳播爲先導。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蘭教即通過海上絲綢之路來到中國的東南沿海,也來到廣州向中國各地傳播。
據歷史記載,中國與阿拉伯早有交往。《史記》稱阿拉伯爲“條枝”,“在安息西數千裏,臨西海,暑濕,耕田,田稻。”〔1〕而《後漢書》記載:“條枝國城在山上,……臨西海,海水環其南及東北,三面路絶,唯西北隅通陸道。”〔2〕兩漢時期,我國與西域各國的貿易往來已有一定的規模。通過西北的絲綢之路和南方的海上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綢、鐵器等遠銷羅馬帝國及阿拉伯,而阿拉伯的乳香、奇珍异寶等也輸入中國。
伊斯蘭教創建於公元610年。在唐代,中國與阿拉伯的交流日益頻繁。其通道仍然是西北的絲綢之路和南方的海上絲綢之路。唐代稱阿拉伯爲大食。來華的大食人多爲商人、工匠,還有旅行家。唐代中期後,由於西域的吐蕃勢力擴張,西北的絲綢之路一度受阻,而南方的海上絲綢之路則更爲通暢,因此,從海上絲綢之路來華的阿拉伯人更多。
當時,廣州作爲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和東方大港,來廣州的大食人和波斯人爲數很多,他們還在廣州居住和經商。廣州人稱他們爲“蕃客”,並劃出一塊地作爲他們的居住地,稱爲“蕃坊”或“蕃市”。爲了更好的管理對外貿易和税收,唐政府在廣州首設市舶使,這是類似於今天之海關的官方管理機構。
據傳,爲鼓勵穆斯林弘揚正道,增進知識,先知穆罕默德發出一條著名的“聖訓”:“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知”。遵照先知的教誨,穆罕默德的信徒阿布·宛葛素奉命來華傳教,定居廣州,在廣州修建了中國第一個清真寺懷聖寺,還在寺中建了一座阿拉伯式呼禮塔——光塔。而阿布·宛葛素在廣州逝世後,教徒爲他修建了著名的“清真先賢古墓”。據唐代大食地理學家蘇萊曼《中國印度見聞録》記載:“廣府……這是阿拉伯商人薈萃的城市。”他還指出,唐代廣州有蕃人12萬。史稱廣州城漢人與“海中蕃夷、四方之商賈雜居”,廣州的光塔路四周,有“蕃漢萬家”。廣州市内至今仍保存着明代修建的濠畔清真寺和小東營清真寺及回教三忠墳等伊斯蘭教文物古迹。
爲進一步保護和研究廣州伊斯蘭文物史迹,增進廣州有關的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的研究,我們把廣州留下的伊斯蘭教史迹,介紹於此供有關學者研究參考。
懷聖寺光塔
在光塔路,建於唐初。懷聖寺是伊斯蘭教傳入我國後最早建立的清真寺,爲紀念伊斯蘭教“至聖”穆罕默德,又名懷聖寺。〔3〕因寺内有一光身柱形塔,故又稱光塔寺。這是一座禮拜寺,是穆斯林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唐代大食人蘇萊曼在其遊記中曾記述,他在廣州時曾見禮拜寺一座,是否是懷聖寺仍有待考證。但懷聖寺爲唐代所創建,已爲大多數歷史學家所認可。懷聖寺在元至正三年(1343年)曾毁於火,至正十年重建;其後明成化、萬曆,清康熙、道光、同治年間先後重修;現在的禮拜殿爲1935年重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歇山頂,緑琉璃瓦頂。臺基及月臺爲明代遺物,砂岩打制。新中國成立後,政府曾3次撥款進行維修。
懷聖寺坐北向南,占地面積2966平方米,在主軸綫上依次建有三道門、看月樓、禮拜殿和藏經閣;光塔在寺西南角,還有回廊和碑亭。
大門的門額用阿拉伯文書“中國第一座清真寺”;〔4〕二門門額書“懷聖寺”;三門門額書“教崇西域”。
看月樓是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重檐歇山頂,面寬5.98米、進深4.88米,墻身爲紅砂岩石砌築,厚0.77米,有收分,四面各開一拱券門,東西拱券門連接回廊。上檐施三跳斗拱,設棋盤形天花;下檐施四跳斗拱,風格承明制。
光塔始建於唐代,高36.3米,青磚砌築,塔身圓筒形,向上有收分,表層涂抹灰砂,塔身開長方形採光小孔,塔内設二螺旋形樓梯,雙梯繞塔心盤旋而上,各自直通塔頂。塔頂原有金鷄,可隨風旋轉以示風向,明初爲颶風所墜。頂部用磚牙叠澀出綫脚,上砌尖形頂,爲1934年重修的。此塔爲國内現存伊斯蘭教建築最早最具特色的古迹之一。
寺内3個碑亭,均爲歇山頂,清初重修,仍保持早期的特點。
1996年11月國務院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真先賢古墓
古稱“回回墳”。位於解放北路桂花崗(今蘭圃西鄰),是著名的伊斯蘭教早期古迹。
墓園爲庭院式建築,門額上横書“清真先賢古墓”,進門後過了“高風仰止”石牌坊便是墓地。墓室坐北向南,形制上圓下方,寬深約6米,地板砌黑白相間的小瓷磚,東西墓壁各有一小窗,墓壁極厚。室内築成拱頂,作穹窿形,猶如懸鐘,在室内誦經或講話,回聲響亮,故又稱“響墳”。墓署唐貞觀三年(629年)所建,墓室正面開一小門,門額上書“宛葛素墓”。門前增建一座拜亭,四周繞以石欄杆。
墓園占地面積約2200平方米,園内莊嚴肅穆,整潔幽雅。周圍廣植花木,墓室西南面還建有拜殿、茶亭、休息室、接待室、蓮池等,墓園四周還有幾十座歷代知名伊斯蘭教徒墳墓。
相傳唐貞觀二年(628年),先知穆罕默德派遣宛葛素(又譯蘇哈白賽)前來廣州,後轉泉州、杭州到達長安,翌年,復循原路返扺廣州後逝世,葬於此,先賢古墓是極爲珍貴的早期伊斯蘭教勝迹。
1962年7月廣東省人民委員會公佈爲文物保護單位。
蕃坊
中國的海上交通和對外貿易發展到唐代,已是相當發達。外國商人到廣州通商的很多,聚居之所叫“蕃坊”。當時,廣州是我國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一個國際性的都會。來此貿易的蕃商起初因爲等候季風、倉儲貨品或其他原因,在珠江岸邊灣泊之地暫住。後來,有些蕃客久居不歸,開始在城内建立居處。唐政府成立市舶司管理外貿以後,外商的利益得到有效保護,來廣州經商和居留的人數大爲增加,居住區域不斷擴大,形成了頗具規模的蕃坊。這些留居廣州的外國僑民,以大食(阿拉伯)、波斯人居多,還有不少天竺(印度)、獅子國(斯裏蘭卡)、真臘(柬埔寨)、占婆(越南)等國人;有商人和他們的家眷,也有作勞力的奴僕;“家資數百萬緡”的富翁比比皆是,一貧如洗無力返回家鄉的窮人也有一些。外僑人數在廣州居民中占相當大比例,數量驚人。據大食地理學家蘇萊曼《中國印度見聞録》記載,唐末廣州有蕃人12萬,又説有20萬。到宋代,隨着商品經濟進一步發展,蕃坊達到最盛。史載,廣州漢人與“海中蕃夷、四方之商賈雜居”,光塔路一帶,已有“蕃漢萬家”。有些蕃客久居蕃坊,與當地人互通婚姻,在廣州落地生根。
唐政府在蕃坊建置蕃坊司,設立蕃長,蕃長在外僑中選任,負責處理蕃坊事務和招請外商貿易,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權力。宋代,隨着僑民的增加,蕃坊内又設“蕃市”和“蕃學”。蕃市供外僑交易,蕃學由地方政府興辦,供外僑子弟學習中國文化。
濠畔清真寺
位於越秀區人民中路濠畔街378號,又名濠畔寺。濠畔街是古西澳(即南濠)邊之街道,故稱濠畔。廣州在唐宋時期,由於對外貿易的發展,西城已形成一大片繁華地區,外國商人源源不絶地來廣州進行貿易和居住。所以政府爲了便於管理,便在城西一帶設立“蕃坊”使之居聚。當時蕃人約達12萬,日進船約20艘。因此,西澳便成爲船舶碼頭。據《南海縣誌》稱:“歸德門外濠畔街,富賈巨商,列肆櫛居,舟楫貨運,由西水關入,至臨蒸橋(在濠畔街尾),絡繹不絶。”
明朝平定天下,一千多回回軍進駐廣州,爲了方便回族軍眷作膜拜,於成化年間(1465—1487年)集資興建了幾所清真寺,濠畔寺爲其中之一。該寺建築按南方園林布局,結搆精美,占地面積工49l平方米,成爲廣州穆斯林經商、聚禮、傳教、辦學之所。清康熙四十五年(1709年),因歲月滄桑,殿宇破敗,伊斯蘭教徒傅雲峰慷慨解囊,捐獻厚資進行重修,大殿以東南亞采購的珍木爲梁柱,殿内造工精細,裝飾華麗,上有進士王澤宏書題寫的“主恩咫尺”横匾。濠畔街是江南客商聚居之地,其中有不少爲伊斯蘭教信徒,對濠畔清真寺多有捐贈,故該寺過去寺産較豐厚。
1949年後,伊斯蘭教主麻聚輪逥在此舉行,後因歷史原因,古寺日漸頽破,寺内月樓、南北廊、承房等被拆掉,建起了廠房,現僅存寺門和大殿。1993年被列爲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4月大殿修復後重新向穆斯林開放。大殿坐西朝東,寬18.8米,重檐歇山頂,殿内飾卷草花紋,漆金木雕刻飛罩。兩側山墻各開三個拱房門,均爲六抹頭菱形花心隔扇。重新粉飾後嫣紅翠緑,金碧輝煌。
回教三忠墳位於廣州解放北路先賢古墓的東側,是明末駐守廣州的回族將領羽鳳麒、馬承祖、撒之浮三人之墓。清朝建立之初,在廣東曾建立有南明政權以抗擊清軍。順治七年(1650年),平南王尚可喜率清軍進攻廣州,爲南明鎮守廣州的羽風麒等率將士拼死扺抗清軍,浴血奮戰,與清軍相持近兩個月,後因城中糧盡,羽風麒知廣州城不保,自縊身亡,馬承祖等戰死沙場。廣州的穆斯林人士爲他們三人建墓於流花湖附近,稱爲“回教三忠墳”。1955年,廣州市回族人民在墳前立碑,碑文如下:
回族三忠墓碑記
回人羽鳳麒、撒之浮、馬承祖,明末殉國之三忠也。根據明史所載,三忠屢建豐功,而以鳳麒爲著。在憲宗成化年間,三忠奉調來粤,率領回兵四營與俱駐衛廣州。綏靖地方,治安賴以鞏固。熱愛人民,昇平得以復見。粤人感之,同聲稱頌。奈當時明室積弱,清兵進逼曰甚,京畿告陷,明帝出奔,中原無法立足。廣州亦爲清兵所困,三忠孤城抗敵,浴血以赴。然以苦守無援,戰至彈盡糧絶,旋知大勢已去,咸抱犧牲之念。乃同登城内拱北樓,原址即今永漢北路,戎服面西,一死殉國。死後城破,廣州慘屠城,罹難而死者甚衆,紹武君臣終歸泉壤。三忠正義彪炳,浩氣凛然,其英勇不屈之精神,誠不失軍人之天職,迨後粤人追慕英雄,乃安士於流花橋外先賢清真寺前,築亭立石,顔曰回族三忠墓,以誌悼思。當今人民政府以三忠歷史足爲後人矜式,乃資助回族人民重建碑亭,以安窀穸而慰忠魂。因以爲記。
東營寺
在越秀區越華路,始建於明朝,是由當時居住在廣州的外省回族軍士所建。歷代的廣州穆斯林曾捐款進行維修和擴建。由於廣州穆斯林殯葬的需要曾集中在此寺舉行喪葬儀式,然後再送到廣州市郊的回族公墓葬埋。
節烈流芳牌坊位於廣州解放北路清真先賢古墓北側,是爲紀念當時廣州陸路提督蔡金章將軍的如夫人孫氏而建造的。牌坊建於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花崗岩石砌築,衝天式三間四柱,明間寬2.3米,次間寬0.95米,牌坊前後所刻文字一樣。明間額坊上竪刻“聖旨”匾,上額刻“節烈流芳”,次間石額分别刻“鐵性”和“冰心”,明間上分别刻“是忠臣家烈婦誓死殉夫日下彤雲頒鳳誥”、“真女子中英雄舍生取義嶺南青冢荷鸞旌”,次間柱上刻“故將軍勞瘁捐軀豈料泉臺來眷屬,如夫人從容就義果然巾幗出英雄”,牌坊裝飾簡檏,柱前後立有抱鼓石。
蔡金章將軍,廣州穆斯林,於任上身亡,坊上刻有“軍門戰功卓著,積勞成疾,遠歸道山。”又刻有“如夫人時年二十有七歲,痛以身殉,事聞於朝”,奉旨準建“節烈流芳”坊於古墓石路中央,以表彰蔡金章如夫人的節烈貞操。蔡金章將軍曾於光緒十年(1884年)在廣州的五座清真寺中立碑,碑文内容是重刻干隆皇帝爲伊斯蘭教一樁冤案平反的聖旨。
清順治七年(1650),清軍攻克廣州,當時廣州城守將、穆斯林羽鳳麒率官兵頑强扺抗,以死報國,被史家稱之爲“忠烈偉丈夫”,後葬於先賢古墓側“回教三忠墓”内。此後的一百餘年,廣州回教徒受到清廷的殘酷壓迫。及後壓迫情况逐漸緩解,但回人人數已經驟减,經濟衰落。蔡金章將軍所立碑文其實是回民爲維護其宗教信仰所采取的一種和朝廷巧妙鬥争的方式。
由於蔡將軍當時在廣州地位顯赫,而其如夫人孫氏的貞烈事迹亦轟動朝野,所以在當時廣州回民的極力争取下,朝廷頒旨準建此坊,這也從側面上反映了當時廣州回民和朝廷的關係已有所緩和。“節烈流芳”牌坊是廣州市唯一保存完整的伊斯蘭貞節牌坊,具有相當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
有關伊斯蘭文物史迹開發利用的幾點建議:
伊斯蘭教的東傳得益於海上絲綢之路的暢通,而廣州在伊斯蘭教東傳中起了重要作用。懷聖寺光塔和先賢古墓不但在國内的穆斯林心目中佔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國際上也有不小的影響。許多來廣州的伊斯蘭國家政府官員都會前去瞻仰、禮拜。每年的春秋兩届廣交會,更有衆多的伊斯蘭商人來到廣州,懷聖寺和先賢古墓也是他們禮拜瞻仰之場所。令人遺憾的是,歷經滄桑的這些極爲重要的伊斯蘭教古迹,附近的歷史風貌大都未能保存,周邊的環境變化太大,一些伊斯蘭古迹被掩蓋在現代的“石屎樹林”中,使許多人並不知道廣州保存有不少伊斯蘭教文物古迹。因此,爲提高歷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應加大力度宣傳和保護廣州的伊斯蘭史迹,進一步搞好開發龢利用。初步建議如下:
1.修復光塔,搞好懷聖寺的保護和開發。光塔是我國保存最早的伊斯蘭古塔。但光塔的外墻批蕩大面積脱落,塔身、塔頂也較殘破,應盡快進行搶救維修,使其恢復原貌。懷聖寺是伊斯蘭教傳入中國興建的第一個清真寺,它是我國和阿拉伯國家友好往來的重要文物史迹。但是,其寺外環境很不理想,懷聖寺四周都是一些雜亂無章的民居,旁邊没有緑化帶,影響了古寺的景觀。建議對懷聖寺周圍進行環境整治。現今古寺的範圍太小,在條件許可下應進一步擴大,在寺内籌建一個“海上絲綢之路和廣州伊斯蘭教陳列室”。這樣,既可以宣傳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又可以爲國内外穆斯林提供一個優雅的活動場所,這對加强和促進我國與伊斯蘭教國家的友好關係,將會産生重大影響。
2. 整治先賢古墓周邊環境。古墓原先在廣州城外,但現在已成爲鬧市,受蘭圃公園和其他建築的前後夾擠,先賢古墓更顯得零落。在伊斯蘭界中,有穆罕默德“大賢”四人於初唐來華傳教之説。“一賢”(先賢)到廣州,“二賢”到揚州,“三賢”、“四賢”到泉州〔5〕。廣州的先賢古墓,是早期伊斯蘭教史迹,近年來,愈來愈爲國内外穆斯林和史學界所注重。建議對古墓的周邊用地進行控制和規劃,把保護和開發利用先賢古墓這一重要古迹列入廣州城市建設“十年一大變”的總體規劃,使先賢古墓成爲伊斯蘭重要的聖迹。
3.有條件恢復部分“蕃坊”。“蕃坊”是唐宋時期外國人在廣州興建的居住街區,是中外友好往來的産物,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歷史見证。它和舊中國的外國租界有着本質的區别。一個是國力昌盛的主權國家對异邦他國的僑民的主動接納,另一個是經濟落後的半殖民地弱國受帝國主義列强的强暴被迫割讓;前者蕃漢一家,自由交往,和睦相處;後者界綫分明,國中之國,令人蒙羞。但是,作爲租界,我們還保留了不少,如廣州沙面的大部分英法建築都保留下來,而“蕃坊”却消失了。建議在蕃坊舊址今光塔路一帶有條件恢復部分“蕃坊”,和懷聖寺連在一起,即可以恢復古寺的歷史風貌,又爲廣州增添了一處頗有特色的文化旅遊景點。
4.進一步修復濠畔清真寺。古寺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但在近代曾作爲工廠和倉庫使用,在省、市人大、政協多方努力和市政府支持下,工廠等近年已將濠畔清真寺産權交還伊斯蘭教協會,並於1997年進行重修,恢復開放。但目前僅修好了大殿等,還有一些的附屬建築還未有修復。應進一步抓好濠畔清真寺的全面修復工作,爲歷史文化名城增添一處完整的伊斯蘭勝迹。
作爲一座歷史上長期對外開放的城市,廣州自古以來就與海外文化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從唐宋時期起,伊斯蘭文化隨着穆斯林的東來傳入中國,許多阿拉伯商人,一手拿着《可蘭經》,一手拿着貨物,沿着海上絲綢之路來到廣州,在進行貿易往來的同時,也帶來了伊斯蘭文化。海上絲綢之路在中國和阿拉伯國家之間架起了跨越國界、民族、文化的友誼橋樑,廣州作爲中阿貿易和文化交流的橋頭堡,留下了不少伊斯蘭勝迹。今天,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次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之機,加大力度保護宣傳和開發利用廣州伊斯蘭文物史迹,使它們成爲廣州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文物景點。它將進一步提高廣州的歷史地位,也有利於發展廣州與伊斯蘭國家和地區的友好關係。
注 釋:
〔1〕《史記》卷123《大宛列傳》。
〔2〕《後漢書》卷88《西域傳》。
〔3〕懷聖寺建於唐代,可參見龍非了:《唐建廣州懷聖光塔寺建築文化寺》;中元秀:《廣州懷聖光塔寺唐建説》:載《廣州伊斯蘭古迹研究》一書,寧夏人民出版社。
〔4〕懷聖寺正門門額阿拉伯文全文如下:
這是中國第一座清真寺,是先賢宛葛士(求真主慈憫他)奉聖命(求主賜祝他給他平安)來中國傳教時所建,後經後人多次重修直至現在(求真主看守他)。它在中國是經學的源泉,中國穆斯林應當以優美的建築裝飾其外表,以聚禮和辦學來充實其内容,尤其是本地甘共苦的穆斯林更應珍惜它。祈求真主幫助我們伊斯蘭教不受侵犯。阿敏
蘇萊曼·本·阿布杜勒卡利毛值理
摘自《廣州伊斯蘭古迹研究》68頁。
〔5〕明代何喬遠:《閩書》卷七,《方域志·靈山》載,“(穆罕默德)門徒有大賢四人。唐武德中來朝,遂傳教中國。一賢傳教廣州,二賢傳教揚州,三賢、四賢傳教泉州”。
(作者:黄淼章,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