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詩中境,心中意



  高一(19)班  黄彩梅

  “在心爲志,發言爲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詩歌是詩人真情實感的咏唱,是心靈對現實的應答。每當我讀過一首詩,我會不由自主地感受到詩人心靈的世界,領悟到詩中的意境。

  我個人比較喜歡“樂府詩”,是因爲它是來自於民間,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會矛盾的詩歌,這與詩歌“六藝”中的“風”特點相同。我上學期學過一首詩,它能表達“風”的特點,就是《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首詩寫出了牛郎織女相隔一方的故事,抒發了人間那種思婦無奈的感情。從哪裏描寫他們相隔一方?詩中已有幾句可以形象描繪出銀河的闊:“迢迢牽星,皎皎河漢女”,用了叠詞,融合到現代社會上,那才是真讀詩。

  你讀到《孔雀東南飛》這首詩歌嗎?它是我國古代最早最長的長篇叙事詩,與北朝《木蘭詩》合稱爲“樂府雙璧,它也是古樂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劉蘭芝知書達禮,才藝雙全、聰 明、勤勞、善良、温柔、任勞任怨、孝順、剛强、愛情忠貞專一,具備這麽多優點的女子,她的命運竟是如此坎坷。詩中描寫她命運順序:首先由她自己自訴,然後被遣、逼嫁、投水、化鳥。還没看詩時,一看詩序,就知道這是悲劇。我最喜歡的就是劉蘭芝在被遣之前,打扮自己那段:“鷄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綉裌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這段描寫了劉蘭芝打扮,其實是表達了她爲了自己的尊嚴而精心打扮,也表達了被毁滅對象的美好。這就是悲劇,這就是詩人所要表達的意思,他要把悲劇展現在人們面前,把人性中美好的東西毁滅給人看,這就是詩人的目的。詩人的目的很明確,也很耐人尋味。因此,讀必須讀出味道,讀出那種意境。

  所謂的“詩中境,心中意”,就是人在讀詩時聯想到自己仿佛在詩人作詩的意境,心中萌發的一絲絲情意,領悟到的真理,覺察到的事實。詩是詩人的完美工具,詩人利用這工具來叙述人間故事,有舒暢的,有歡樂的,也有悲痛的。不同的人去讀同一首詩所領悟到的真理是一樣的,與詩人的目的是一致的,那麽,你就是讀懂了這着詩,因爲你可以處在詩人作此詩時的意境。所以,第一次讀詩時你只能理解詩的大意,第二次讀詩時你只能處於意境,到第三次讀詩時,你就會覺悟到詩中所要表達的感情。“啊 ”詩原來如此。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