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韵——游梁園記



  知小惟

  緑蔭深處映清流。

  路上淫雨霏霏,曾一度擔心這次的旅途會不會因此而受阻。春雨瀝瀝,總是來去匆匆。在到達梁園時,雨也停止了。

  在今天的佛山,到處是經濟發展的痕迹,梁園這一安恬之地,似乎也受到了一種無形的壓迫感。

  作爲清代遺物,梁園已略顯滄桑。作爲南粤園林的代表,梁園仍有一種久遠淳檏之美。

  來這裏,希望尋找一種被遺忘的珍寶。我嘗試去探求甚麽是美。

  也許是由於剛下過雨的緣故,灰色的墻壁顯得深的淺的不太均匀。與近代的紅磚墻和現在用的混凝土磚墻比較起來,這種石磚顯得更爲深沉,不突兀,而更親近大自然。

  也許石墻石屋都非活物,清新的春雨爲梁園帶來了生氣。用以採光的天井,在雨過天晴之後,顯得亮堂堂的。石階上殘餘着的淺淺的水迹,使正正方方的階級變得平易近人。

  角落裏那口古井,含着清凉的春水,此時也靈動起來。俯下身去探視,撲鼻而來是泥土的氣息,夾帶着青草的芳香。

  覺得活着是最美好的。不僅是人,萬事萬物存在這個世上,無時無刻不在創造美。美本身是一個瞬間,只有新生之美不斷涌現,才能形成視覺暫留。生命成了美的基礎。

  空氣中也凝聚着生機,又怎麽能否認連無形的空氣也是美麗的呢。

  舉目却見到斑駁的木門,黑漆經歷瞭風吹雨打,終於開始脱落。

  所以的生命都將有消亡的一天。世間之物没有可以永生的。時光飛逝,是不是美也會隨萬物的凋亡而消逝呢。

  如果是這樣,實在令人傷感。愛美的人總是期望美可以延續下去。但没有了生命,誰去創造美呢。

  觀賞過樑氏宅第,來到草堂,面對秋爽軒。古時才有這種圓形的門口,或唤之洞口。從一頭望進去,園門一個個並列在一起,有隔開了一系列空間的錯覺。

  走過長軒,似乎就是穿越一個又一個不同的空間。造物主並没有創造死亡。只是把人移到了另一個遥遠的地方。

  多麽悲哀。人在有生之年所創之美,竟會隨一死而一了百了。

  因此更應該珍惜眼前的美景了。人所能感知的美,是非常有限的。不僅因爲生命的短暫,更是由於我們在多數情况下對美視而不見。

  人很應該隨時隨地去尋求美。這才是享受人生。

  鄰近清明時節,春雨會有意無意得灑一把。這時細絲一般的雨又開始淅淅瀝瀝地下起來。但這無阻賞玩石庭的衝動。

  石庭是梁園的小花園。花艸樹木都是討人歡喜的。比起房屋,花園顯得更和藹可親。細雨把萬物輕刷得略感模糊,朦朧之中,花木間那方亭的一角仍隱約可見。

  通向方亭的是藏在草叢中的石階,極力模仿自然的鬼斧神工,把階級塑造得有稜有角。這的確是一個人爲的小自然。

  剛才還在疑無路,這時只有感嘆别有洞天。還是有路的。雖然萬物没有誰能永遠地創造美,但是在有限的時日無私地奉獻美,難道不也是在完成一個偉大的使命嗎。

  不斷創造,使美不斷昇華,不正是生命最美的體現嗎。

  春風在這時開始把雨簾收起。面前的風光再度明朗起來。既然每時每刻都在超越,又何需惋惜時光流逝。那些光陰根本不曾被浪費。

  穿過石庭,就是梁園最美的地方。後花園。

  凡窗前書韵,堂中琴韵,與夫茶韵在鼎,鐸韵在檐,泉韵在川,若遠若近,無不紛集橋樑上下。

  這是韵橋之名的來由。站在韵橋之上,包覽梁園一起美景。水本是討厭的,但此刻橋下平静如明鏡的湖水,却呈現着水的迷人韵味。

  這是美。

  湖邊一排勒杜鵑,在此春暖花開之際綻放,似湖畔燃起的一團烈火。有燃到盡頭的花瓣不時落入湖中,驚起一圈圈漣漪,盪漾開來。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户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似乎應該是淡泊寧静之景。問花花不語,爲誰落,爲誰開。自開自落,雖説是自然規律,不值一提。

  但是,空山無人,流水花開,那份孤獨與寂寞,怎能讓人不傷感呢。不是自然規律就是理所當然,而不值一提的。

  人是最容易被人感動的。所以出生的時候,你在哭,身邊的人在笑,而當你走時,你面帶微笑,但周圍的人却在哭。

  事物都是在流逝的。擦肩而過的陌路人難道只是你我世界裏的一個匆匆過客麽。萬物都在創造美。美的消逝是令人傷感的。

  美是用生命作墨來繪製的畫卷。進一步接近美就是進一步靠近死亡。死並不是可怕的,更不是毫無價值的。死是一位必須面對的故人。

  人應該在最光輝的季節離去。

  忽然湖水泛起更激烈的波瀾。在湖的另一側修築的石舫裏,有兩個小孩子在餵魚。鯉魚争相奪食,使湖水愈加不平静了。

  忽然明白到,還有後來人。

  美又怎麽會斷絶呢。

  梁園的確是一個美麗安恬的地方。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