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蒲鬆齡與《聊齋志异》



  蒲鬆齡(1640年—1715年),清代著名文學家、短篇小説家,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淄川區)人,蒙古族。

  蒲鬆齡出身書香門第,自幼聰慧,學識淵博,19歲即考得全縣第一名,取中秀才。但以後參加科舉考試,屢考不中,盡管其學識名聞鄉里,但追求功名却始終没能如願。直到71歲,才按例補爲貢生(清代對考了一輩子都没有取得功名,而年齡超過七十歲的考生的安慰性的功名)。四年後,蒲鬆齡去世。

  在科舉考試中和官宦仕途上,蒲鬆齡屢屢受挫,終生不得志。爲生活所迫,蒲鬆齡只好去做私塾先生。他對仕途失落的同時,便把精力轉到寫作上去了。他一邊教書,一邊開始了文學創作。從20歲起,蒲鬆齡就開始收集、寫作誌怪小説。

  科場仕途的失敗使蒲鬆齡滿腔悲憤,一生的窮困潦倒使他接近龢熟悉勞苦平民,身不在官場,反而使他對科舉和官場的黑闇腐敗有了深刻的認識。他滿腹實學,却屢不中舉,他牢騷滿腹,却無處可發,於是他把牢騷悲憤寄託在《聊齋志异》的創作中,這本書就成了蒲鬆齡“觸時感事”、“以勸以懲”的孤憤之書。

  到蒲鬆齡40歲時,他的代表作《聊齋志异》一書的大部分已經完成,此後他還不斷有所增補和修改。可以説《聊齋志异》這部小説凝聚了蒲鬆齡一生的心血,是他文學創作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國古典短篇小説的高峰。 

  所以有人説:若是蒲鬆齡中舉了,最多多一個清官,但中國文學却少掉了一個里程碑,世人也無人知曉蒲鬆齡。禍福就是這麽難於理解的轉换,這也是有所失才會有所得。

  除《聊齋志异》外,蒲鬆齡還有不少詩、詞、散文、俚曲,他的作品還有:《聊齋文集》、《聊齋詩集》、《聊齋俚曲》以及《歷家文》、《農桑經》、《藥崇書》等關於曆法、農業、醫藥等通俗讀物,著有《宋七律詩選》和長篇白話小説《醒世姻緣傳》。

  蒲鬆齡墓位於現在淄博市淄川區蒲家莊,墓前立有茅盾撰寫的《蒲鬆齡柳泉先生之墓》碑。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