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心理學中著名的效應
張瑞平
在心理學中有許多著名的效應,現將這些效應列出,希望能對大家的學習和生活有所啓發。
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裏的塞浦路斯國王,他愛上了自己雕塑的一個少女像,并且真誠的期望自己的愛能被接受,這種真摯的愛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動了愛神阿芙狄羅忒,就給了雕像以生命。
1968年,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來到一所小學做了一次實驗:聲稱要進行一個“未來發展趨勢測驗”,並以贊賞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老師,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其實他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因爲名單上的學生根本就是隨機挑選出來的。8個月後,奇迹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各個成績有了較大的進步,且各方面都很優秀。顯然,羅森塔爾的“權威性謊言”發生了作用,因爲這個謊言對老師産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師對名單上學生的能力的評價;而老師又將自己的這一心理活動通過自己的情感、語言和行爲傳染給學生,使他們强烈地感受到來自老師的熱愛和期望,變得更加自尊、自愛、自信、自强,從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尋常的進步。後來,人們把這一現象也稱之爲“羅森塔爾現象”。
人們通常這樣來形象地説明皮格馬利翁效應:“説你行,你就行;説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個人發展更好,就應該給他傳遞積極的期望。
投射效應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假設他人與自己具有相同的屬性、愛好或傾向等,常常認爲别人理所當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心理學家稱這種心理現象爲“投射效應”。
心理學家羅斯做過這樣的實驗來研究投射效應,在80名參加實驗的大學生中徵求意見,問他們是否願意背着一塊大牌子在校園裏走動。結果,48名大學生同意背牌子在校園内走動,并且認爲大部分學生都會樂意背,而拒絶背牌的學生則普遍認爲,只有少數學生願意背。可見,這些學生將自己的態度投射到其他學生身上。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一種典型的投射效應。當别人的行爲與我們不同時,我們習慣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别人的行爲,認爲别人的行爲違反常規;喜歡嫉妒的人常常將别人行爲的動機歸納爲嫉妒,如果别人對他稍不恭敬,他便覺得别人在嫉妒自己。
爲了克服投射效應的消極作用,我們應該正確地認識自己和他人,做到嚴於律己,客觀待人,盡量避免以自己的標準去判斷他人。對方並非如我們所想象,只有嘗試了才會知道。
羅米歐與朱麗葉效應
莎士比亞的名劇《羅米歐與朱麗葉》描寫了羅米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悲劇,他們相愛很深,但由於兩家是世仇,感情得不到家裏其它成員的認可,雙方的家長百般阻撓。然而,他們的感情並没有因爲家長的干涉而有絲毫的减弱,反而相愛更深,最終雙雙殉情而死。
在現實生活中,也常常見到這種現象,父母的干涉非但不能减弱戀人們之間的愛情,反而使感情得到加强。父母的干涉越多,反對越强烈,戀人們相愛就越深,這種現象被心理學家稱爲“羅米歐與朱麗葉效應”。
爲什麽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這是因爲人們都有一種自主的需要,都希望自己能够獨立自主,而不願意自己被人控制,一旦别人代替自己做出選擇,並將這種選擇强加於自己時,就會感到自己的主權受到了威脅,從而産生一種心理抗拒,排斥自己被迫選擇的事物,同時更加喜歡自己被迫失去的事物,正是這種心理機制導致了羅米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故事一代代的不斷上演。
心理學家的研究還發現,越是難以得到的東西,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越高,價值越大,對人們越有吸引力,輕易得到的東西或者已經得到的東西,其價值往往會被人所忽視。
第一印象效應
第一印象效應是指最初接觸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對我們以後的行爲活動和評價的影響,實際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響。因而我們必須通過提高自身修養來整飾自己的形象,爲將來的成功奠定基礎,搭好臺階。
心理學家認爲,由於第一印象主要是性别、年齡、衣着、姿勢、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徵”,一般情况下,一個人的體態、姿勢、談吐、衣着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個人的内在素養和其它個性特徵,不管暴發户怎麽刻意修飾自己,舉手投足之間都不可能有世家子弟的優雅,總會在不經意中“露出馬脚”,因爲文化的浸染裝不出來的。
但是,“路遥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僅憑第一印象就妄加判斷,“以貌取人”,往往會帶來不可彌補的錯誤!
定勢效應
心理定勢指的是對某一特定活動的準備狀態,它可以使我們在從事某些活動時能够相當熟練,甚至達到自動化,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和精力;但同時,心理定勢的存在也會束縛我們的思維,使我們只用常規方法去解决問題,而不求用其他“捷徑”突破,因而也會給解决問題帶來一些消極影響。
不僅在思考和解决問題時會出現定勢效應,在認識他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也會受心理定勢的影響。
蘇聯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經典的關於“心理定勢”的實驗:研究者向參加實驗的兩組大學生出示同一張照片,但在出示照片前,向第一組學生説:這個人是一個怙惡不悛的罪犯;對第二組學生却説:這個人是一位大科學家。然後他讓兩組學生各自用文字描述照片上這個人的相貌。
第一組學生的描述是:深陷的雙眼表明他内心充滿讎恨,突出的下巴證明他沿着犯罪道路頑固到底的决心……
第二組的描述是:深陷的雙眼表明此人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此人在認識道路上克服困難的意志……
對同一個人的評價,僅僅因爲先前得到的關於此人身份的提示不同,得到的描述竟然有如此戲劇性的差距,可見心理定勢對人們認識過程的巨大影響!
社會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們對某一類人或事物産生的比較固定、概括而籠統的看法,是我們在認識他人時經常出現的一種相當普遍的現象。我們經常聽人説的“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實際上就是“刻板印象”。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居住在同一個地區、從事同一種職業、屬於同一個種族的人總會有一些共同的特徵,因此,刻板印象一般説來都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刻板印象畢竟只是一種概括而籠統的看法,並不能代替活生生的個體,因而“以偏概全”的錯誤總是在所難免。
暈輪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戴恩.伯恩斯坦曾經做過一項實驗,給參加實驗的人一些人物相片,這些相片被分爲有魅力、無魅力和一般魅力三種,讓實驗者評定幾項與外表無關的特徵,如婚姻、職業狀况、社會和職業上的幸福等等。結果,幾乎在所有特徵上,有魅力的人都得到最高的評價,僅僅因爲長得漂亮,就被認爲具有所有積極肯定的品質。這就是暈輪效應。
所謂暈輪效應是指我們在對别人做評價的時候,常喜歡從或好或壞的局部印象出發,擴散出全部好全部壞的整體印象,就像月暈(或光環)一樣,從一個中心點逐漸向外擴散成爲一個越來越大的圓圈,所以有時也稱爲月暈效應或光環效應。
典型的例证就是我們通常所説的“愛屋及烏”,暈輪效應掩蓋了人的本來面貌,容易産生對人的盲目崇拜或全盤否定,從而影響人際關係。
暈輪是美麗的,讓我們在其美麗的光環下,冷静、客觀地透視人生,把握交往。
巴納姆效應
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認爲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經有心理學家用一段籠統的、幾乎適用於任何人的話讓大學生判斷是否適合自己,結果,絶大多數大學生認爲這段話將自己刻畫得細緻入微、準確至極。下面一段話是心理學家使用的材料,你覺得是否也適合你呢?
你很需要别人喜歡並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傾向。你有許多可以成爲你優勢的能力没有發揮出來,同時你也有一些缺點,不過你一般可以克服它們。你與异性交往有些困難,盡管外表上顯得很從容,其實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時懷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確。你喜歡生活有些變化,厭惡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獨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議如果没有充分的證據你不會接受。你認爲在别人面前過於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時外向、親切、好交際,而有時則内向、謹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負往往很不現實。
這其實是一頂套在誰頭上都合適的帽子。
一位名叫肖曼·巴納姆的著名雜技師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説,他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爲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鐘都有人上當受騙”。人們常常認爲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心理學上將這種傾向稱爲”巴納姆效應”。
有位心理學家給一群人做完明尼蘇打多相人格檢查表(MMPI)後,拿出兩份結果讓參加者判斷哪一份是自己的結果。事實上,一份是參加者自己的結果,另一份是多數人的回答平均起來的結果。參加者竟然認爲後者更準確地表達了自己的人格特徵。
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來説,很多人請教過算命先生後都認爲算命先生説的“很準“。其實,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點。當人的情緒處於低落、失意的時候,對生活失去控制感,於是,安全感也受到影響。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賴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時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於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會感到一種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來再説一段一般的、無關痛癢的話便會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霍桑效應
霍桑效應的發現源於一次失敗的管理研究。
1924年,以哈佛大學心理專家梅奥爲首的研究小組在西屋電氣公司的霍桑工廠搞了一項試驗。他們試圖通過改善工作條件與環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勞動生産率的途徑。研究小組選定了繼電器車間的6名女工作爲觀察對象。然而,令他們遺憾的是,不管外在因素怎麽改變,試驗組的生産效率一直在上昇。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結果,是因爲當這6個女工被抽出來時,她們就意識到了自己是特殊的群體,是這些專家一直關注的對象,這種受注意的感覺使得她們加倍努力工作,以證明自己是優秀的,是值得關注的。
霍桑效應告訴我們:從旁人的角度,善意的謊言和夸奬真的可以造就一個人;從自我的角度,你認爲自己是什麽樣的人,你就能成爲什麽樣的人。
旁觀者效應
所謂旁觀者效應是指旁觀者介入緊急事態的社會抑制。正是因爲在一種緊急事件中有其他目擊者在場,才使得每一位旁觀者都無動於衷,旁觀者更多的可能是觀察其他旁觀者的反應,因此世人不能主觀地判斷這些人存在病態的性格缺陷。
1964年3月,在紐約的克尤公園發生了一起震驚全美的謀殺案。一位年輕的酒吧女經理在凌晨3點回家的途中,被人殺死。這名男子作案時間長達半個小時,當時,住在公園附近公寓裏的住户有38人看到或聽到女經理被刺的情况和反復的呼叫聲,但没有一個人下來救她,也没有一個人及時打電話報警。美國大小媒體同聲譴責紐約人的人性异化與情感冷漠。
然而,兩位年輕的心理學家——巴利與拉塔内並没有認同這種説法。對於旁觀者們的無動於衷,他們認爲還有更好的解釋。爲了驗证自己的假設,他們進行了一項試驗。他們讓72名不知真相的參與者,以一對一和四對一兩種方式,與一假癲癇病患者保持距離,使用對講機通話。在交談過程中,當那假病人大呼救命時,事後的統計數據出現了很有意思的一幕;在一對一通話的那組中,有85%的人冲出工作間去報告有人發病;而在有四個人同時聽到假病人呼救的那組,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