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kpic.crntt.com/cbspub/images/cbs_005.gif)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寸草難報三春暉
高二(8)班 連雪琪
孝爲德行之本,教化之源。
——題記
百善孝爲先,但是寸草難報三春暉。即使難報,我們也無怨無悔地孝順父母。只要有誠意,即使“寸草”,父母也將視爲“珍寶”。《孝經》裏:“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我們應當“好飯先儘爹娘用,好衣先儘爹娘穿。”
孝是一種犧牲。古時候王祥卧冰救母,用活鯉魚救活病重的苛刻自己的繼母。面對惡毒的繼母,王祥寧願犧牲自己也要救繼母,爲她盡孝,實在難得。
“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言。”父母喜歡我,對他們盡孝有什麽難;父母厭惡我,仍然孝才是賢德。
孝是一種報答。李密幼時常常生病,幸虧有祖母對他悉心照顧,祖母晚年常生病在床,李密推遲了朝庭封任的官職,堅持要撫養照顧祖母,讓祖母度過了一個安樂的晚年。李密雖然很想爲朝廷盡忠,但是他辭職了,爲的是要報答祖母劉氏的養育之恩。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我們只能用“孝道”來報答父母對我們的恩情。
孝是一種美德。漢文帝劉恒,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她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試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百善孝爲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其實寸草難報三春暉。讓我們從我做起,將它不斷發揚光大,傳承孝的薪火。
(指導老師:歐陽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