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kpic.crntt.com/cbspub/images/cbs_005.gif)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神奇的貨幣
高二(12)班 馮思瑩
説起錢,話就多起來了,在現今這個五光十色的物質世界裏,什麽也離不開它。人們爲它而去工作,爲它而去學習。但誰都不肯承認是它的奴隸,而它却無時無刻不在約束我們的生活。
我們從一出生起,就與錢打交道。啊不,我們尚在媽媽的肚子裏時就與它有瓜葛了!想與它脱離關係簡直是“天方夜談”。錢仿佛是上帝,它能令人快樂如上天堂,也能令人痛苦如下地獄。品德再高尚的人,也要靠它生活;思想再敗壞的人,也要在它面前變乖。難道你能説它不神奇嗎?
我是一個普通的學生。雖然還只是一個消費者,還没有嘗試過打工一族賺錢的辛酸滋味,但我已經懂得: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須學會節儉!這個道理,是我昇上高中時才領悟到的。因學校離家較遠,所以我申請了在校住宿。每個星期,媽媽都會把固定的生活費交到我手上,一周只有幾十元使用,如果按照我以往的花錢方式,不出星期三,口袋準會空空如也!所以,我學會了“精打細算”,這樣不僅天天有錢花,一周下來還有剩餘的錢呢!從那時開始,我再也不鄙視那些吝嗇、一毛不拔的人了,因爲我也成了他們中的一員。
有時候,我覺得錢能够緩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前不久,我在家和媽媽因爲一些鷄毛蒜皮的事而吵架了,我的肚中一團氣,媽媽臉上一面火,誰都不肯認輸。我當時真的下過决心,以後不理睬媽媽!可是,身爲一個消費者的我,哪有這麽巨大的“骨氣”?!當天下午,我收拾好東西準備上學,却發現有件重要的事情未完成——拿錢。爸爸還没有下班,辦法只有一個了:問媽媽要。可有何辦法?只好低聲下氣向媽媽認錯。你看,錢把我這個倔女子也屈服了,你可以説它不神奇嗎?
俗話説:“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雖説没錢是不行的,但是貪念大了可不該。我經常在電視上見到一些大官,因爲動了歪念收取了很多不法利益,結果受到法律的嚴懲!所以,我們應該做守法的好公民,合法與錢打交道。
政治書上稱錢爲“神奇的貨幣”,你不覺得很有道理嗎?
(指導老師:藍世輝)
正確認識金錢
高二(3)班 陳瑞珊
有些人把金錢與幸福等同起來,認爲金錢是萬能的,有錢就有幸福,有錢就有一切,因而,爲了金錢,不惜“赴湯蹈火”,結果碰得頭破血流,身敗名裂。
有些人視錢財如糞土,視錢財如身外物,貧賤不移,富貴不淫,甘貧賤以守其志,居高位不改本色,浩然之氣,不爲任何力量所摧毁。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金錢觀,都取决於你對金錢的認識。
馬克思説過:“作家當然要挣錢才能生活、寫作,但是他决不應該爲了挣錢而生活、寫作。”就如錢鐘書那樣,愛書不愛錢。有一次,美國普林頓大學曾開價16萬美元,邀請他去講學半年,食宿全包,可携夫人前往,而且該大學只要求他一周授課一次,每次40分鐘,半年只講12次即可。如此優厚的待遇,幾乎令人咋舌。可錢鐘書不爲所動。法國政府要授予錢鐘書勛章以表彰他“對中法文化交流的貢獻”,也被他堅决推辭了。國外出版商給他稿酬,他不取現金,而是開出一大串書單子,要求對方以實物支付。錢鐘書對待遇不在乎,只愛書如命,正因爲他正確認識了金錢,淡泊了名利。
我們要正確認識金錢,不做金錢的奴隸,學習愛因斯坦不追求金錢的高尚品德。愛因斯坦成名之後,金錢、榮譽如潮水般涌來,但是,愛因斯坦對這一切都很淡泊,他説:“人們努力追求庸俗的目標——財産、虚榮和奢華,從青年時,我就覺得是可鄙的。”因此,他對金錢、虚榮向來不追求。後來,愛因斯坦在學術界擔任高職,但對薪金却要求很低。他曾把洛克菲勒基金會的一張價值1500美元的支票當書籤用,有人見了大爲驚訝,他却平静地説:“重要的不是這個,而是科學。”
從那些著名的人物身上,我看到了錢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對信仰的追求。
但在這個社會,有人錯誤地認識金錢,出賣了自己的靈肉。金絲姬是一位演員,13歲的時候,她就在影片《隨你的便》中嶄露才華,以後又赴美進行深造。在《苔絲》一片中她飾演女主角,轟動了世界影壇。然而,誰能相信,這位芳齡才19歲的她,爲了金錢,竟赤身裸體,讓蟒蛇纏住全身,拍了一張色情照片,出賣了自己的靈肉。
在這21世紀,盡管錢對我們十分重要,鄧小平也曾説過:“有錢不是萬能的,但無錢就萬萬不能。”可是,面對錢,我們總不能失去理智,而是要正確認識錢,永保正氣,才不至於成爲金錢皮鞭下的奴隸。
(指導老師:劉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