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長煙落日孤城閉
一騎快馬,在驛道上飛馳着,身後卷起滚滚烟塵。馬上那人日夜兼程,由西北延州趕往京城。
大宋天子宋仁宗高居殿上正在傾聽文武大臣的奏章。突然,殿外高聲傳報,一名大内侍衛匆匆進殿,跪地奏道:“延州告急。”大殿上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衆文武先是被這突來的消息驚住,隨後便交頭接耳地議論起來,仁宗龍顔大怒,一拍桌案,道:“延州統帥是如何搞的,自從西夏犯我陝甘,三次派將派兵皆不得力,難道我大宋竟敵不過他趙元昊! 我定要撤掉他延州知州的職。”大臣見皇上怒了,皆肅立兩旁,殿上一片寂静。這時一位老臣走到玉階前,奏道:“啓奏萬歲,依老臣之見,眼前頭等大事是解延州之急,而要解這燃眉之急,還需派得力之人呀。”仁宗覺得此話有理,遂問道:“你看這滿朝文武派誰好呢?”老臣沉吟片刻,躬身道:“皇上,老臣保舉一人,此人定能勝此重任。他便是當今饒州知州範仲淹。”仁宗不滿,説道:“此人結集朋黨,擾亂朝廷,難道還要我重用他。”老臣直言禀奏:“範仲淹有治國安邦之才,政治上頗有建樹。他在士大夫中聲望很高,解延州之急,非他莫屬。望皇上明察。”仁宗聽罷此言,略一思考,降下聖旨,速召範仲淹回京。
範仲淹火速趕回朝廷。聖殿之上,仁宗親授旨意:“範仲淹,此番召你歸京,任命你與韓琦同往陝西出任經略安撫副使,緩解延州軍情,安定西北前綫,不得有誤。”範仲淹階前叩首,道:“希文效力朝廷,捨生忘死。但請皇上恩準臣一個請求。”仁宗道:“説吧。”範仲淹奏道:“希文已身負重任,但望皇上準我兼知延州。這樣軍政統籌,纔可事半功倍,效力顯著。”一番話説得有理有據,範仲淹還未上任,仁宗已對他有了三分滿意。
退朝歸來,範仲淹不顧連日來旅途疲勞,又連夜向延州趕去。年已五十的範仲淹老當益壯,騎在駿馬上,霜染的兩鬢更加襯托出他的英雄氣概。
範仲淹與韓琦一到任,就采取一系列軍政措施,很快解除了西夏對延州的威脅。朝廷爲此嘉奬陝甘官兵,並先後幾次提拔範仲淹,又讓他知耀州與慶州兩地。但範仲淹不爲一時戰果所滿足,他與韓琦日夜操勞,希望徹底擊退久久不肯退去的西夏軍隊,解除後患。烈日下,他與兵卒一起加築城池、修復廢砦;寒冬裏,他親自訓練士卒、演習陣法。不到兩年,陝西、甘肅一帶兵精馬壯,能攻能守;百姓安居,民族融洽。範仲淹已在邊區軍民中樹立起威望,就連西夏人也不敢小看了他,稱贊説:“範老子胸中有數萬甲兵”。
這一日,勞累了一天的範仲淹暫放下軍機要事,緩步走出大帳。此時,他已以諫議大夫、樞密直學土的資格充當了環慶路經略安撫招討使、兵馬都部署。繁重的事務使這位過了花甲之年的老人愈顯衰老:曠野的寒風在他臉上刻下深深的印記,塞北的冰霜將他的鬚髮浸成銀白。軍帳外已籠罩在暮色之中。一片寧静的氣氛不禁令範仲淹一時忘却了西夏部隊與宋軍對峙、久不退兵的憂慮,沉浸在大自然的安寧之中。範仲淹一面四處巡視,一面回想起兩年多來征戰邊疆的日日夜夜,不知什麽時候才是個頭呀。想到這裏,他不禁嘆出聲來。忽然,從遠處傳來悠悠的羌笛聲。範仲淹不禁一振,抬頭望,明月當空,幾顆閃亮的星星鑲嵌在遼闊的天幕中,一閃一閃;遠處,守城官兵的身影凝立不動,刀槍映射出道道寒光。範仲淹心頭熱浪滚動,一首《漁家傲》已然做成:
塞下秋來風景异,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泪。
它道出了邊疆將士報效國家的雄心壯志,訴説了離家萬裏的憂思。
1043年,西夏終於與宋朝講和了。範仲淹因守邊有功,被提昇爲參知政事,重新回到朝中。仁宗也更加器重範仲淹,多次要他提出治國安邦的方案。而範仲淹的這首《漁家傲》也以其蒼凉沉鬱、雄偉壯闊的氣勢流傳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