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四百多年來澳門人口的變動
澳門是中國的領土,屬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珠海市)管轄。很早以前是一個小漁村。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早就在這裏生活、勞動和繁衍。根據有關歷史文獻資料的記載,南宋咸淳七年(1271),蒙古族人定國號爲元之後,大舉南下滅宋。德祐二年(1276),元軍攻陷宋都臨安(杭州),俘虜宋恭帝,祥興二年(1279)滅了宋朝。在此國破家亡之際,南宋抗元大將張世杰簇擁幼主趙昺,率領皇親國戚、文武大臣向南逃難,幾經周折,來到澳門的凼仔、路環一帶海面。是年12月5日,“颶風大作,舟敗,幾溺,帝驚悸成疾。”〔1〕只好上岸栖身。元將劉琛率兵襲擊澳門,圍攻宋帝。宋軍以媽閣山、氹仔、路環爲三角陣地,並列水兵於十字門,與元軍生死决戰,擊退元軍。從此之後,來澳門活動和住居的人就日益增加了。但此時澳門人口若何,殊堪考據,難以稽查。澳門最早有人口數字記録者是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以後斷斷續續有所記載。現根據有關資料先作一統計表如下,再作説明。
上表所列澳門人口的統計數字,明清時期的統計數不一定完全準確,但近現代的統計數比較可信。我們姑以此爲據作如下説明。
第一,從上表看出,430年來,澳門人口的變動有時高時低的現象,但總的發展趨勢是不斷增長的。其增長的原因,除了自然繁衍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澳門海外貿易的發展和外地人口的遷入和遷出所致。明朝後期,隨着澳門海外貿易的蓬勃發展,澳門由一個小港口迅速形成和發展爲一個商業繁榮的港市,人口日益增長。明朝萬曆六年(1578)突破萬人大關;崇禎十三年(1640)增至四萬人,比嘉靖三十四年(1555)增長了百分之一百。清前中期,由於澳門海外貿易的式微,人口隨之减少。但辛亥革命前夕,海外貿易又有所發展,人口又猛增,1910年達到75866人,1924年激增至184456人。抗日戰争時期,澳門未遭戰火波及,社會比較安定。華南大片土地包括廣州、香港相繼淪陷,於是内地居民大量遷入澳門避難,市場百商雲集,一時呈現出畸形繁盛,海外貿易總額鋭增,由1936年的2488萬元激增至1945年的34916萬元,增長了13.6倍;人口也由1936年的12萬增至1938年的24萬,繼而增長至1942年的30萬,六年間增加150%。抗戰結束後,不少内地居民紛紛重返家園或遷往香港,於是澳門人口税减,1945年只有15萬人,减少一半。以後,澳門海外貿易又出現了上昇趨勢,1947年進出口貿易總額爲19279萬元,1948年增至45222萬元,增長了1.34倍。於是人口也增至1949年的18萬人之多。1949年以後,澳門居民有的回内地工作和昇學,有的到其他國家定居,於是澳門人口又呈减縮,1960年澳門人口僅169299人,比1950年减少18473人,十年减少了9.8%,平均每年遞减1%。七十年代後人口直綫回昇,增至1985年的45萬人。近年來澳門人口大增主要是内地居民大批移澳定居的結果,如1978年後突然增加十萬人。
第二,從上表還可以看到,澳門人口以中國籍占絶大多數,葡萄牙及其他國籍人口占極少數。例如嘉靖四十二年(1563),中國籍人口爲4100人,占總人口的82%,葡萄牙人爲900人,占18%;1910年,中國人爲71020人,占總人口的94.9%,葡萄牙人爲3601人,占4.8%;1939年,中國人爲239803人,占總人口的97.8%,葡萄牙人爲4624人,占2.2%;1982年,中國人爲388000人,占總人口的97%,葡萄牙人爲12000人,占3%。在中國人當中,最早來澳門定居者是福建莆田和廣東潮州、汕頭的商人。 據趙元菁在《重修澳門媽祖閣碑記》中説:“凡閩省、潮州及外地之經商作客航海而來者”。“聖迹起於宋而大顯於今(1898年),發於(福建)莆田而光於鏡海。”〔2〕據説,最古老的媽閣廟即爲福建商人所建。但近代以後,來澳門定居者則多爲廣東省沿海各縣人,其中又以中山縣(今中山市、珠海市)人爲最多,其次是新會人、陽江人、電白人、順德人、南海人、東莞人等。中山人在澳多經營魚業、銀業、洋貨;陽江人多是漁家,澳門海面上最流行的一種船稱爲“陽江艇”,與之有關。澳門另有華僑五萬多人,其中大多數是東南亞各國的歸僑,約四萬人;其次是非洲各國(馬達加斯加、留尼汪、毛裏求斯、坦桑尼亞等)歸僑,約四千人;美洲國家的歸僑數百人。就國家而論,緬甸歸僑8000-10000人,柬埔寨歸僑5000人,印尼歸僑2500人,秘魯歸僑300人,美國歸僑250人。〔3〕外籍人主要是葡萄牙人,其中多數是在澳門出生的,澳門稱爲“土生”,而且相當一部分是葡中兩國人結婚的混血兒。據1970年統計,該年有葡籍人7467人,其中澳門“土生”者爲6647人,占葡人總數的89%。最近統計,有葡人15000人,而真正來自葡萄牙的只有4500人,占全澳門人口的1%。其他各國在澳門定居的有印度人、安哥拉人、莫三鼻給人、英國人、法國人、意大利人、美國人、加拿大人、墨西哥人、秘魯人等。據1970年調查,這些國家在澳門定居的只有1161人,占全澳人口不到0.5%。
這裏有必要講一講“土生”的淵源。因爲它在外籍人口中占的比例較多。在16世紀五、六十年代,澳門的“土生”多是葡萄牙人與馬來西亞人、印度尼西亞人或日本人的混血兒。到了1564年以後,隨着中國内地人到澳門定居日益增多,於是一部分葡萄牙人開始與信仰天主教的中國婦女通婚,開始出現了葡中混血的“土生”。到了16世紀末期以後,“土生”主要是葡萄牙人與中國人的混血兒了。有一個叫做阿倫索·桑切慈的神父,於1582-1585年兩次到澳門訪問後説:
葡萄牙人最喜歡娶中國女人爲妻,認爲他們遠遠勝過其他國家的婦女。
1625年有一位耶穌會士報告澳門的情况説:
當地的葡萄牙人的妻室大都是中國人和具有中國血統的人(As Mais dellas sāo Chinas ou tem parte disso)。〔5〕
顯然,葡萄牙人與中國人通婚的後代“土生”,就是葡萄牙人與中國人的混血兒。到了近代和現代的“土生”葡人,有相當多的人已經是“土生”的“土生”了。
第三,澳門人口的分佈,絶大多數人口集中在澳門半島,氹仔、路環兩島的居民稀少。明清時期,氹仔、路環的人口數難以稽考,我們將1910年後澳門半島與氹仔、路環人口作表如下,可見其分佈之一斑。澳門半島的居民,各個時期分佈也不一樣。明代,中國居民多半聚住在竹子室村一帶,以後逐漸散居在火船頭街、白鴿巢山以西海邊一隅。葡萄牙人多住在南灣沿岸新馬路南面。抗日戰争時期,居民多集中在西岸白鴿巢以南、司打口以北、大砲臺以南的新馬路、泗孟街、營地街、治安街一帶地區。這是商業最繁榮的地方,人口密度最高。其次是西環下環、中部水坑尾、荷蘭園及北部筷子基臺山等地。南部南環、松山西麓、塔石、望厦及青洲一帶爲人口稀疏區,各山頂如松山、東望洋山、蓮峰山爲人口最疏區。近年來,新馬路兩側商業繁華地區及祐漢新村是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凼子的人口集中在中南部,路環的人口則集中在西岸的地勢低平的地區。
第四,澳門的人口密度各地區有高低之别。按1981年統計,澳門半島每平方公里達到49000人(現在超過五萬人);氹仔每平方公里1600人;路環每平方公里693人。全澳門平均每平方公里25118人,比香港每平方公里5200人高四倍;比新加坡每平方公里4047人高五倍;是全世界的高人口密度的地區之一。據1987的聯合國統計,澳門人口密度爲平方公里爲55167人,居世界第一位,香港爲14185人,居第2位。
注 釋:
〔1〕《宋史紀事本末》卷108。
〔2〕碑立於澳門媽閣廟,1984年筆者到澳門時鈔録。
〔3〕《澳門概况》(三),《人口》。
〔4〕黄漢强主編:《澳門經濟年鑒》第11頁,1983年版。
〔5〕參看C·R·博克塞:《十六——十七世紀澳門的宗教和貿易中轉港之作用》,載《中外關係史譯叢》第84頁,上海譯文出版社1991年版。
(原載《南方人口》198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