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卷 首 語

  本刊編輯部

  早些時候熱播的《大國崛起》第一集,向我們展示了歐洲西南端一個偏僻的地方,名叫“羅卡角”。15世紀,一支葡萄牙的船隊由此出發,開闢了歐洲人的“海上之路”,從而開創了一個海洋時代,也就是大國相繼崛起的時代。羅卡角成爲葡萄牙乃至整個歐洲人的驕傲,正如矗立海邊的紀念碑上所書:“陸地在這裏結束,海洋從這裏開始。”

  從葡萄牙的羅卡角,我們聯想到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的徐聞,以及“扼江海之交”的合浦。漢朝使者率領的船隊,由此出發,遠航至南亞各國。這次遠航,比葡萄牙人早1500多年。它所開闢的“海上絲綢之路”,開創了中國走向世界的時代。隨着時光之流逝,滄桑之巨變,它們失落昔日的輝煌,淡出人們的記憶。

  然而,海上絲綢之路並没有失落。它不僅輸出絲綢陶瓷,而且輸出中華文化;它不僅輸入海外奇珍,而且輸入海外文化。7世紀,一位珠江人正是將海上絲綢之路傳入的佛教與中華傳統文化相結合,創立了中國禪宗,締造了珠江文化的輝煌,也開創立中國文化儒、道、禪並立的新格局。他,就是在大英帝國國家博物館廣場上與孔子、老子並立的思想家惠能。

  “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這個“圈”便成爲20世紀中國的“羅卡角”,成爲中國崛起的新起點。

  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劉長樂先生説得好:“文化認同的核心是利用自身文明的成就創造新的價值觀,而不是簡單的‘回顧’,‘回憶’。”(《文化自信與創造性姿態》)本期發表文章重温2000多年前的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重温1300多年前創立中國禪宗的惠能,重温28年前在中國南海邊的那個“圈”,等等,都是爲了發掘並利用珠江文化自身文明的成就,創造新的價值觀。有了新的價值觀,珠江文化就能得到認同,就能走向世界。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