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雷州民俗文化遺産



  文/陳志堅

  雷州,顧名思義,是個多雷的地方。雷聲激烈磅礴,萬物蘇生。多雷的特殊自然環境形成的人文歷史,所産生的民俗文化帶有濃重的“雷”字號色彩,這是雷州民俗文化區别於其它地域民俗文化的特色。雷州民俗文化,是雷州歷史社會與地理自然條件的産物。它是土著文化、越楚文化、漢閩文化與海洋文化交融凝聚的結晶。

  雷州民俗文化的歷史淵源

  上古的雷州屬南交,“禹貢屬揚州爲南徼荒服。”[1]是古越族聚居之地,古越族的俚僚人崇拜雷神,他們是黄帝的親族,嫘祖的後裔,雷公的後代。“黄帝居軒轅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爲螺祖。”[2]“俚人屬羌人的一支,與黄帝族是親族。他們由西向東遷至黄河中下游,夏商時族類繁多,後遭商朝征討,一部分俚人逐漸南遷至長江以南,與百越族係混合。”“嶺南的俚人還有一部分定居於雷州半島。”[3]俚人遷徙雷州與土著越人聚居成爲雷州的先民。他們崇敬雷神,善於鑄造雲雷紋銅鼓以酬雷。1989年在雷州市英利覃典村出土一件北流型漢代銅鼓,鼓面中心有太陽芒紋、雲雷紋,鼓身都有雲雷紋。1999年雷州西南的邁熟村出土一件萬家壩型春秋時期的銅鼓,鼓面有太陽芒紋與雲紋,鼓身有網紋,鼓脚有雲紋一圈。他們建雷公廟,用銅鼓舉行祭雷酬雷儀式,以表對雷神的崇敬。雷州如今遺存有雷公廟、雷祖祠、中國雷皇廟、南天宫、辛天廟、鄧巡宮、帝帥廟、雷龍朱帥廟、鎮海雷祠等奉祀雷祖雷神部將的古迹。家家户户都奉祀三天,即萬天雷首鄧辛張天君、宣天玄壇趙副亞天使,都天靈官馬朱陳天君,還有雷門山、擎雷嶺、擎雷水的自然景觀。古代雷州先民奉祀雷神代代傳承的民俗,以至衍生流傳着不少美麗的雷神傳説。

  唐·沈既濟《雷民傳》記述:“嘗有雷民畜畎犬,其耳十二,每將獵必笞狗,以耳動爲獲數,未嘗五動。一日,諸耳畢動,既獵,不復逐獸。至海旁,是中嗥嗚。郡人視之,得十二大卵以歸。置於室中,後忽風雨若出自室。既霽就視,卵破而遺甲存焉。後郡人分其卵甲,歲時祀奠,至今以獲得卵甲爲豪族。”雷神誕生的傳説是古越族人對自然多雷的崇拜,逐漸發展爲社會神權的代表形象。至南朝隋唐初時,就有雷祖誕降的記載。雷祖陳文玉誕降,雷震地奮,兩手有文,左曰“雷”右曰“州”,乃萬古神奇。“雷祖刺史本州,諸賊皆懼,遂自相率歸峒遠去,至莅任曰,猺老獞老復來貢獻方物,求勿捕剿,自是雷無賊患,其教養並行,民皆富庶,難以枚舉,貞觀八年具疏改古合州爲雷州。”[4]刺史陳文玉恩威教養,團結各族人民,建立了雷州社會的和諧統一。他仙逝後,雷民建雷祖祠奉祀,是社會共融,民心歸向。祠内有翰林院編修陳昌齊的楹聯:“生於雷、仕於雷、爲明神亦於雷,知顧德歆馨不忘桑梓;宗稱祖、族稱祖、合衆姓並稱祖,視别聲彼色總是子孫”。雷祖祠山門有進士周植撰聯:“霹靂開天南一祖,聲名爲海北同尊。”可見雷祖陳文玉在雷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自漢末至五代,中原避亂之人多家於此。”[5]中原釋道儒多元宗教文化與雷民俗文化相交融。宋代以後閩南人大量遷雷,媽祖文化在雷州廣泛傳播,除了沿海口岸有獨尊媽祖廟外,多爲雷神、媽祖與觀音三神合一的廟堂,形成了一種多元載體的民俗。但是,敬雷祭雷的民俗仍然存在。每年正月中旬至二月中旬,城鄉村莊依照供奉神明的誕期舉行游儺,儺舞的主體是雷首公與五雷公將.稱之“雷儺舞”。“自十二日起曰‘開燈’,連至十五夜。每夜彩幻,或三四百爲一隊,或五六百爲一隊,放爆竹燒烟火,妝鬼判諸雜劇,絲竹鑼鼓迭奏,遊人達曙。城市爲最,各鄉圩間有之,是曰‘儺’,謂之‘遣灾’。亦有至二十八日或二月十二日乃儺者。”[6]記述了雷州民俗文化傳承發展的歷史性淵源,植根社會而在民衆之中的濃厚色彩。

  上古的雷民崇敬雷神,建有雷公廟,每年二月“開雷”,六月廿四日“酬雷”,八月“封雷”,每年新造連鼓雷車置廟内致祭。古老的雷民崇敬雷神的民俗發展至隋唐之時,雷祖陳文玉的神奇誕降,在雷民的心裏成爲至高無上的雷神。於是,出現了過去一年三次祭雷的儀式,自然而然地改成雷祖陳文玉羽化昇天的正月十五日,每年正月十五日舉行盛大的祭祀雷祖的游儺活動。敬祀雷祖的盛會,成爲雷州的全民性、民族性與鄉邑性的活動。

  正月十一日雷祖出遊雷城,先從雷祖祠出發至麻扶雷祖公館停留片刻作早參,再出發巡遊。從南門市二橋街向龍舌街轉至南亭街從城南門登上城樓(今從蘇樓巷經人民大道中轉鎮中街游至東門外天福廟),巡遊東門、北門至西門城樓(今人民大道北路),轉向巡遊府前大街到東門天福廟做午參。午參後巡遊回東城内經大新街至北門校場,轉回廣朝北街、廣朝南街出南門順曲街到真武堂作晚參。晚參畢,順巡向城外關部、南門市回白沙雷祖公館小憩作參。完畢,雷祖回祠端坐,時間爲一天。雷祖游城完後,十二、十三、十四日三天爲各方神聖游城,這幾天鄉邑土民進城觀瞻,雷城萬人空巷。十五日府縣官員齊候祠内致祭,把新鑄制的大銅鼓置於祠堂,各民族酋首庶民亦把自家鑄制的銅鼓擺子祠中致祭爲明器,設酒席與民同樂,各族人民人擺雷鼓陣,擊鼓酬敬雷神,演雷舞、儺舞、蛙舞、龍舞、鶴舞、散花舞等敬雷形式的宗教活動,人山人海,盛况空前,乃至有天下四絶之首“雷州换鼓”的記載。雷祖是雷州歷史發展過程中所造就的最完美、最偉大的形象,宙祖的偉人感召力,成爲雷州人民的共同信仰。

  雷州民俗文化的主體内涵與形式特色

  雷州古老的“雷儺舞”民俗,它是源自古代雷州古越族人對雷神的崇拜所舉行的敬雷儀式。每年正月廿八日是雷首公的誕辰,誕期節慶,雷州城鄉舉行盛大的舞雷儺活動。鬆竹鎮東角村、仙排村、塘仔村傳承着古老的雷儺舞,雷儺舞的主體是雷公與五雷公將6個儺面具。正月廿八日早上4時左右,村民就在鄧巡廟設壇敬祭雷首公,道士念咒經,奏請雷首公巡遊遣灾。占卜允許後,人們抬着雷首公,戴着雷公與五雷公將的儺面具,穿着五色衣服,雷首公左手拿鑿,右手舉斧,指揮雷公、五雷公將到各家各户“遣灾”。各家各户庭院中備供品待迎,雷公、五雷公將排着隊,左手叉腰右手高舉作“香火訣”,徐徐而進,站立庭院中間,頭左右擺動,右手不停地轉動,脚步上下踏跳,不時地發出“呼”的聲響。雷公站在庭院後中間,出斧舉鑿踏步向前後進退狀,舞儺動作原始古檏獨具風格。各家各户表演一番,全村舞儺遣灾畢,回到廟前廣場,慶祝遣灾成功,氣氛熱烈高潮迭起時,人們不斷地擎起雷首公連連高喊:“呼!呼!呼!”古稱“舞呼”。敬雷遣灾逐家逐户地進行,又稱“舞户”。

  由於歷史的沿革,民族的遷徙,民族民俗文化的融會,古老的敬雷儺舞活動,形成了民俗文化的多元性。但它依然保留傳承着古老的敬雷崇雷的動作特點。漢唐以後中原漢人爲避戰亂多遷徙居雷,尤其是宋元明之時,閩南人大量遷至雷州,他們帶來了白己民族的宗教文化,融匯雷州的民俗,儺舞的活動時間有的村莊是正月十五日,有的仍然保持正月廿八日,儺舞内容又充實了許多,從五雷公將增加有土地公、土地婆。土地公扶着拐杖,手提財寶,意在招財進寶;土地婆手抱布娃娃,意爲喜送貴子。他們跟隨着五雷公將遣灾,招財送子。不管社會歷史如何發展,各種宗教文化的交融,儺舞的主體内容仍是保存着雷神部將。

  鬆竹鎮山尾村的三寶堂,供奉着菩薩、玄壇雷首與三山公,每年正月十三日游儺舞的主體却是雷首公與五雷公將,兼有二艄公婆、二土地公婆共計10個儺面具;儺舞的程序有:1.奏請,在三寶堂庭院中設壇桌供奉玄壇雷首,桌上供品擺着:五盅茶、五盅酒、五個福禄壽猪鷄米餅、五個五穀豐登、五碟餅乾、五小碗米飯。道士唸經啓奏上天帝主舞儺遣灾,手執尚方寶劍舞動脚步:右步、左步、上步、轉身跳步、向前反復動作二次,面對神靈雙手合掌,食指反扭扣住無名指展開出現“凸”字形,口含酒默唸咒訣敕法點畫鎮符、鞭、劍、盅酒諸物付之法力。即遵旨點將奉命,五雷公將、艄公婆、土地公婆到位表忠,插鷄血點十盅酒,各將飲一盅灑誓盟“齊心協力,忠於職守,嚴禁受賄”,繞壇桌走六圈受檢閲訓練。2.誓師,玄壇雷首指揮五雷公將、艄公婆、土地公婆往村前路口點將壇前集中,道士念咒語,用唱雷歌的形式宣誓:“五方五雷英雄將,奮威武揚懲邪踪,不許徇私受賂賄,驅遣灾邪一掃完。船頭艄公嚴守撑,船尾艄婆要用功;押運邪灾下江海,揚州埠頭任邪行。土地公婆慈善像,賜予家門福無疆;全心爲民保康順,國家太平萬古長。”各將繞壇走三圈後高呼“盡職盡力”,即奔赴遣灾。3.遣灾,玄壇雷首指揮五雷公將到各家各户驅除邪惡,各家各户設供桌迎接,五雷公將驅除邪惡到船上由艄公婆押走,隨後土地公婆進入送子孫送財寶,賜福平安。4.押灾,玄壇雷首指揮五雷公將、艄公婆把邪惡押運到村外溪河邊,設壇桌,玄壇雷首檢閲五雷公將、艄公婆、土地公婆在遣灾過程中是否忠於職守盡力遣灾,各自檢查,繞壇桌走六圈,舉手高呼“全力以赴”,完畢,嗚三門鐵砲,燒紙錢,將紙船放到溪河上點火燃燒押運邪惡下揚州。玄壇雷首率領五雷公將、艄公婆、土地公婆班師凱旋,儺面具朝轉背後,以示警戒邪惡。5.慶功,玄壇雷首率領將土凱旋三寶堂,設壇慶功,道士唸經文讚頌各將武功老練,勞苦功高,犒賞酒一盅,各將繞壇桌走六圈,卸下儺面具服裝,玄壇雷首回廟堂寶座。舞儺遣灾從早上五時開始至下午六時結束需要一天時間,可知其中勞樂相乘。

  白沙鎮東嶺村的雷麥陳三殿宫,雷王誕期九月初一,麥王誕期正月十三,陳王誕期正月十五,該村於正月十四日早上八時許游神,隊伍龐大,有八寶、六國旗、飄色、舞龍、舞獅、螺娘、鑼鼓圈、龍虎旗與五色旗等;深夜過火山,令人驚心動魄。過火山有四個程序:1.安火,十四日夜晚8時開始,用三噸的木柴堆在一起,道士在柴堆邊念咒敕法於符上,用盅仔蓋住符,安置於柴堆中,把全新的犁頭封上符放置於柴堆中,即點火燒。2.試火,木柴燒至6個小時後,差不多燒完;道士即派三人敲着鑼鏘從廟裏來火場取火,每隔半小時取火一次,反復三次。3.煉火(咬犁頭),木柴幾乎燒盡,道士親自來到火場,從火堆中取出燒得通紅的犁頭,道士對着犁頭念咒敕法,然後用木條插進犁頭舉起,用牙齒咬住犁頭尖,繞火堆走三圈即回廟裏。4.踩火(過火山),四位經過净戒七天的男漢,光着身與脚(只準穿内短褲),抬着陳王從廟裏直奔火堆,冲散火堆,火花飛揚四濺,非常驚險緊張,激烈壯觀,圍觀的群衆高喊“呵!呵!呵!”以助威,反復冲走六次左右,就回去廟裏。各家各户拿一點火炭回去放在家門口避邪保平安。十五日早上舞儺遣灾,人們抬着雷王到各家各户遣灾。主體是雷公與五雷公將,没有儺面具而是畫臉譜。

  雷儺舞的内容與形式,隨着社會歷史的發展而不斷演變。南興鎮下田村帝帥廟供奉北帝、南極、天罡、玄壇與上元,正月十五日游儺,儺舞的主體是玄壇與五方雷將及天罡與五方天將共12個儺面具。道士唸經奏請上帝准予舞儺遣灾後,插鷄血點酒,道士念咒敕法於鎮符、血酒中,雷將天將各飲一盅酒,身佩一張鎮符。道士把法酒噴灑各將身上,揮動尚方寶劍與法鞭操練各將,順走三圈,逆走三圈反復六次,高呼“武功嫻熟,全力遣灾。”即奔走各家各户遣灾保平安。儺面具木質,己有600年的歷史,是南北民俗文化融合的典型。

  南興鎮塘尾村三天通王宫正月廿八日游儺,儺舞的主體是三天雷首與五雷公將共8個儺面具,儺面具屬罟櫓質,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南興鎮山尾村帝帥廟正月十五日游儺,儺舞的主體是四方雷公將與四方天神將共8個儺面具。雷高鎮雷高村供奉雷祠三殿,正月十二、十三日夜游鯉魚燈,十四日游神,十五日游儺,儺舞的主體是用牛皮製作的五雷公將5個儺面具。附城鎮東門外天福廟供奉雷祠三殿與張天師,二月十五日游儺,是仿傚張天師向各家各户散發驅除邪疫靈丹與符法,但舞儺的主體是雷公與五雷公將,儺舞面具是用牛皮製作的。附城鎮榜山村的雷祖古廟正月十五日游神舞儺,儺舞是畫臉譜的雷公與五雷公將。

  太平鎮東岸村供奉三官公、關聖公與觀音,家家户户奉祀雷首公。正月十五日早上舞儺遣灾,占卦是誰家的雷首公,就抬誰家的雷首公遣灾,主體是有儺面具的五雷公將以及畫臉譜的繳斃、土地公婆,還有公曹。道士念咒奏請、敕法等一系列程序後,各將身佩一張法符,奔赴各家各户遣灾。經過一天緊張的遣灾,把所有的邪惡都押在紙船上,押送到海濱燒掉,意謂把邪惡滅絶,趕下海洋。晚上過火山,道士先念咒訣,用盅蓋住雪符放在柴堆中,再把一張雪符壓在全新的犁頭上放在柴堆中。點火燒柴時,抬着雷首公繞柴堆走三圈,火勢越燒越旺。柴燒成火炭後,先踩火後翻火。踩火是男人光着脚在火堆上走來走去;翻火用全新的草席裹着光身的男人,從火炭堆這邊翻過那邊,又翻過來。翻過火堆的草席拿回廟裏公用。編織草席的婦女必須是月事净清後的,編織的草席才能用。

  太平鎮調浪村奉祀萬天雷首保運天君、五顯火輪華光大帝、英武、觀音與梓童諸神,正月廿八日夜踩火山,道士先在火場念雪符咒訣一、二次後,用盅蓋住雪符、鷄頭與銅錢,抬着英武公與雷首公繞火場走幾圈,用力抖動稱“顛神”。然後點火燒柴,從傍晚7時燒至深夜3時,柴燒到完全是火炭爲止,則開始咬犁頭過火山,人們争搶鷄頭與銅錢,獲得者則一年大吉大利。

  值得一提的是太平鎮麒麟村二月十二日年例民俗“上刀山”。麒麟村供奉興武、鄔王、白馬、雷首諸神。法師先唸經敕法於36把光亮鋒利的刀上,然後捆綁在兩條長18米的木柱上,形成刀梯。準備就緒,值中午,燃放三響鐵砲,法師手持火把帶領神轎隊冲進廣場,繞着刀梯跑,用力顛簸震動,稱之“顛神”。圍觀人聲沸騰,鞭砲聲鑼鼓聲驚天動地。12時正,首事頭髮令竪刀梯,八條繩纜分八個方向把刀梯拉住扎穩。刀梯頂上插着兩面“帥”旗,頭人執着令旗,指揮光着脚的少男魚貫地登上刀梯,觀衆贊聲陣陣,喝彩助力。延至下午3時左右,上刀山的民俗活動在三響鐵砲聲中宣告結束。麒麟村年例舉行上刀山民俗,有雷首公參與,究其淵源亦是古老祭雷遣灾儀式傳承的變异。

  還有湖光鎮的舊縣村,每年正月十五日在泰山府前舞儺,儺舞的五將是車、麥、李、劉、洪與土地公婆,其中車、麥兩將爲康王部將,李爲雷壇福主高天雷祖,劉、洪爲雨壇福主神將,仍然是以雷神爲主。舞儺旨在驅除邪惡,祈禱風調雨順。儺舞面具爲人臉譜,没有睁目獠牙生角的古怪奇异之狀。舊縣村泰山府的儺舞是中原宗教信仰與雷州崇雷文化相結合的形式。

  雷州的雷儺舞活動分佈於雷州市的南興、鬆竹、白沙、雷高、附城、沈塘以及麻章區的太平、湖光等鎮的村莊。不論廟堂供奉的神靈誕期如何,舞儺的主體是雷公與五雷公將,有木質、纖質、皮質儺面具與畫臉譜。儺舞的名稱從“擎雷舞户”、“走成倀”、“走清將”、“舞六將”的變易,記載了雷儺舞演變的歷史、民族民俗文化的融合與社會民俗的作用。我們通過儺舞的儀式活動,考證雷州人自古至今對雷神的崇拜。也就是説,雷州人對雷神的崇拜,從雷儺舞的民俗活動中得到傳承與發展。

  除此之外的還有各種熱鬧的廟會,也是敬雷崇雷的不同形式。二月初九調風鎮南天宫的廟會是紀念火雷婆的誕辰,七月初二日鬆竹鎮北山仔的辛天廟,是紀念雷府判官辛天君,皆爲盛大的節慶。雷州人至今誠心奉祀雷神,是古雷州人敬雷崇雷的歷史傳承。一年一度的三月廿二日井尾坡的集市,三雷的人都挑着竹器傢具趕來交易,這天購買的傢具經久不蝕。山坡上盡是人群,各方婆祖都在此游儺,十分熱鬧。三月廿三日雷城夏江天後宮的盛大誕慶,敬奉的人群摩肩接踵,十分熱烈而隆重。

  八月十五日烏石港舞蜈蚣,人們用一條60多米長的大麻繩纜,每相距1.5米左右横扎一條3米長的小麻繩,繩的兩端係住一人,人戴着草竹笠,笠上插着香火,大麻繩纜頭端係着一位壯漢,壯漢頭戴大竹笠,笠上插滿香火;後面有兩位壯漢手扎大麻繩纜協力拉動,大麻繩纜尾端係着一人,頭戴竹笠,笠上插滿香火,身背着一個插滿長香火的猪籠,喝得酩酊大醉左右擺動,人們吆喝着沿街巷驅邪遣灾。

  雷州還有雷壇齋、撒花舞、目蓮舞等民俗活動,它的獨特性與廣泛程度,體現了濃重的民俗性,既是民俗也是歷史,民俗中包含着歷史,而且是歷史的活化石。它是無形的也是有形的,形式中傳承着無形的文化,不能與封建迷信活動相提並論,是不可忽視的珍貴文化遺産。

  民俗文化的和諧因素與保護價值

  雷州民俗文化是中華民族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是雷州地方特色的民俗,它包涵有形文化與無形文化的兩大部分。無形文化由有形的載體爲依託,是物質的東西;有形的載體内藴無形文化作支配,爲精神。無形與有形二者是相互依存的文化遺産。雷州民俗中傳承産生的無形文化就是雷州文化之魂,無形文化是人們通過參與感受或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承的民藝與民俗;是前人從生活中産生與使用,並經過歷史的汰劣存真的民俗精華,是一種珍貴的共享文化資源。

  民俗文化是通過民俗活動,産生共同的社會意識而爲人們所接受,自覺與不自覺地參與社會約定俗成的民俗形式活動,達到一定的社會作用。社會控制與自我制約,是一種高層次的社會教化,民俗則是一種潜移默化,使人的日常行爲逐步符合社會道德的規範,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有效方式。封建制度政體曾利用民俗爲其調和社會,示以政治清明。“因作廟於斯,塑雷祖神像,又塑侍從十二軀、應十二方位,各飾神冠,執劍、刀、斧、鉞之類;至了雷公、電母、風伯、雨師、雷車、雷鼓、電火等物,各以板圖藏於廟内,令郡民每歲當裏役者,依樣修造,上元日齊候文武各官送入廟致祭,名曰:‘開雷’。”[7]記述雷州府文武官員正月十五日在雷祖祠與黎民百牲敬祭雷祖,設酒席同飲盛况。顯示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文明局面,是搆成社會和諧的一個重要因素。“立春先一日,所屬有司至東門外迎春公署祭芒神,畢,小民各裝雜劇前導迎春以入,老樨咸集通街看土牛,或灑以菽稻曰‘消疹’。至交春時,置春牛於署前,禮畢鞭之曰‘打春’。”[8]這一系列官府主持的民俗活動,體現民俗文化對社會和諧的凝聚力。

  白沙鎮黎郭村的山裏宫敬祀天曹聖娘,神乃明代憲宗年間雷州府海康縣四都徒閔村民女馮婷。同時代的明憲宗海康知縣莫卿撰寫《馮婷序言》碑頌:“馮婷天資聰穎,識醫理,關照庶民,爲凡解厄。赴往深山采藥,疾心獻身功德,爲民解患,藥到疾除之靈驗也。”馮婷是平凡民女而尊爲神,與宋代福建蒲田湄洲島的林默娘媽祖一樣,是有大功德於庶民。雷州城鄉建有天後宮奉祀媽祖,宮門楹聯曰:“閩海恩波流粤土;雷陽德澤接蒲田。”清順治年進士郡人洪泮洙《天師廟記》載:“故北府曷爲乎存也,曰伊土民愛戴之。故神有福於國則祀之,有庇於民則祀之。”[9]又嘉慶六年雷瓊道蔡共武《重修江公廟記》曰:“祀典以忠於王事者爲最重,御灾捍患者次之,有功德於民者又次之,然據其一己足享祀不忒,未有兼衆美著,靈异皇皇譎譎如江公者。”《郡主辛天宮田園碑》記:“聞之祀典有功德於人則祀之。”雷城西郊白沙村的醫靈堂東厢房供奉宋代爲雷州人民興修水利,德澤於民的何、戴二公。雷州城鄉村莊供奉靈岡白馬,清代雷州知府張賡雲《靈岡白馬廟記》考證:“白馬神,姓董諱晋,東晋時人……師許旌陽學道斬蛟立功……以救灾除害爲務,雷郡三面環海,海濱多怪,昔時或爲蛟螭所窟穴,神於此必有大功於民。”康王廟供奉的是南宋抗金保國的英雄康保裔。關帝廟奉祀的是三國時蜀國的五虎將之一關羽,他很講義氣,被仕民奉爲仁義聖帝。大凡神者乃古代有功德於民之英賢,民感其恩立祠廟奉祀,非臆造之物矣。是封建社會政體,除了用正統的孔孟之道進行政治教育外,另用神生前的美德,以一種特殊的形式,宣揚“真、善、美”,進行社會教化,維護社會道德體系,釀造和諧的社會氛圍,達到以德治家,以德治世的治國平天下的目的。

  民俗文化是一種潜移默化的社教,是一種效應的民心警鐘,唤起心靈的覺悟。形成一種社會制約與自我行爲的約束,使之符合社會道德規範。是一種社會制度下的準外化,即是正統教育之外的社會民俗教育。民俗節慶儀式的活動在封建歷史時期的政治制度下是允許的,而且政府官員都熱心參與各種節慶,目的是利用節慶的民俗唤起民心向背,達成一種團結友愛的社會風尚,昌啓民族精神文明。

  自古以來雷民傳承的民俗,藴含着一種特殊的文化内涵。這種民俗文化的特殊内涵,成爲雷州人民團結互助的凝聚力,創新拓展的推動力,繁榮昌盛的生命力。我們必須加以保護,以達到世代相傳承繼,從而弘揚民族民俗精華,振奮民族精神,實現民族的復興與繁榮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湛江市各市縣區每年正月元宵節都舉辦不同形式的民俗文化活動,稱之“文化節”。2005年9月份,湛江市委、市政府組織舉辦首届湛江市紅土文化藝術節,大規模地展示民俗文化藝術:人龍舞、高蹺龍舞、醒獅舞、雷儺舞、蜈蚣舞、飄色、舞鷹雄等40多個項目,成爲檢閲保護、弘揚民俗文化遺産的空前盛會,爲今後民俗文化藝術發展提供保護的平臺。

  雷州有五千年的發展史,智慧而勤勞的雷州人鑄就了豐富的雷文化與濃重的民俗風尚,是建設文化大省的一份厚重的文化資源。雷州人雷厲風行、敢爲人先的進取精神,海納百川、勵志圖强的博大胸懷,開拓着雷州歷史發展的新局面。

  (作者單位:湛江市博物館)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