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梅州文化特徵與農業經濟



  梅州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面積185萬平方公里.四百三十多萬人口,轄梅江區、梅縣、蕉嶺、大埔、豐順、五華、興寧、平遠七縣(市)一區。

  梅州地處五嶺山脈以南,全市85%左右的面積爲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這裏氣候温和,雨量充沛,資源豐富,山川雄奇險秀,終年滿山碧緑,四季瓜果飄香。梅州自然風光秀美,人文景觀頗具特色。梅州古稱嘉應州,是客家人聚居之地,是名聞遐邇的“客家之都”。鄉土氣息濃郁的客家歷史文化、客家風土人情、客家村落民居都凝聚着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

  一、文物由來第一流

  客家祖先,始自中原。從秦漢東晋幾次南遷,定居嶺南。當中原已昌明於世時,嶺南此乃“魑魅爲鄰”的“瘴癘之地”。客家的祖先憑藉勤勞的雙手、黄河的文化和智慧,披荆斬棘,從東晋大興四年(320)下詔承認“客户”制度,至宋仁宗嘉祐年間(1060),“客户”超過當地越、畲、瑶等族“主户”,到南宋建炎二年(1128),反客爲主,“主户”被同化了。客家先民以其勇敢和智慧,傳播和創造出燦爛的文化,把“蠻夷之地”建成“文化之鄉”。早在宋代,“梅人無植産,恃以爲生者,讀書一事耳”。教育事業很發達,“弦誦之聲,達於裏巷”。晚清愛國詩人黄遵憲、丘逢甲等鼎力提倡新學,設立“嘉應教育會”,成爲推動新教育的機關。1905年廢科舉,興學校,梅州教育事業爲全省之冠。偉大的革命先軀孫中山曾到鬆口、三河壩等地進行革命活動,並稱贊“梅縣地方人才輩出,名不虚傳”。客家先民把中原的語言、戲劇、音樂、繪畫、工藝、烹飪等文化帶到嶺南,結合自己的鄉土,自成一體;以嶺南自然景觀形成嶺南園林和適於自己生活習性的庭園。客家圍屋,堪稱漢族民居建築最高藝術,“光禄第”、“南華又廬”、“六杠樓”、“四點金”(如李惠堂祖屋)、“聯芳樓”和“萬秋樓”是其中佼佼者。唐宋以來建造的靈光寺、萬福寺、千佛塔、元魁塔、獅雄山塔、“泮坑公王”廟等古建築、名聞遐邇;黄遵憲故居“人境廬”,是嶺南庭園與日本園林合壁建築結構(面積500多平方米),堪稱廣東清代第五名園(珠江三角洲水鄉有清代四大名園)。1965年6月中旬,郭沫若偕同夫人於立群旅梅,得悉梅縣地區將於7月1日成立,欣然命筆題詩,盛贊梅州“文物由來第一流”。

  二、客家山歌與農耕活動

  客家人自中原南遷到嶺南定居後.傳播中原漢族文化和生産技術,因受地域、民族、風情、習俗的影響,兼容並蓄,消化吸收嶺南地域文化藝術之精華,經歷代演化和發展,形成客家民間藝術獨特的風韵。

  客家山歌,是我國著名的民歌之一。它的産生和發展與客家人居住山區、開山劈嶺的農業勞動和語言、文化、風俗相關。《淮南·道應訓》:“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勞動時的呼喊聲),後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説明人們在勞動中很自然地流露出互相鼓勵的歌聲。山歌是勞動者在勞動中縱情逸意之歌。明代葉盛在《水東日記》寫道“吴越耕作或舟行之勞,多謳歌以自適,各唱山歌”。明末詩人屈大均所著《廣東新語·粤歌》中指出:“粤俗好歌”。嶺南地區就是歌謡的國度,如客家地區的山歌,白話地區的采茶歌,潮州地區的秧歌,……“皆以比興爲工,辭纖艷而情沉,頗有風人之遺。”客家山歌常用比喻、比興、雙關、叠字和尾駁尾等手法,並有多種唱腔,如鬆口原板、梅縣山歌、興寧羅岡山歌、蕉嶺長譚山歌、大埔山歌等。例如“入山看見藤纏樹,出山看見樹纏藤,樹死藤生纏到死,藤死樹生死也纏。”這首山歌没有“愛”字,而用山區樹藤相纏的現象,比喻男女忠貞不渝的愛情。又如“河唇洗衫劉三妹,借問阿哥哪裏來?自古山歌從(鬆)口出,哪有山歌船載來。”把濃烈的泥土氣息,鮮艷的山區色彩和圓熟的比興手段,融化在客家山歌的藝術特色中。晚清愛國詩人黄遵憲的《山歌題記》中,盛贊客家婦女“因念彼岡頭溪尾,肩挑一擔,競日往復,歌聲不歇者,何其才之大也”!當代著名詩人郭沫若,1965年夏到梅州時寫有“健婦把犁同鐵漢,山歌入夜唱豐收”的詩句。

  50年代以來,山歌活動由過去在高山僻坡獨唱、對唱,發展到大庭廣衆中唱、聯唱、合唱,甚至把山歌搬上舞臺,形成以山歌唱腔爲主的“山歌劇”。“山歌劇”亦稱“客家戲”,最爲客家人所喜聞樂見,因而演出活動遍及梅州各縣和汕頭、惠陽、韶關地區以及江西、福建的部分市縣。80年代以來,山歌還隨訪問團唱到香港、泰國、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美國和毛裏求斯等國家和地區,廣大僑胞説:“山歌帶來的鄉音、鄉情,連結了僑心。”

  爲繼續發展客家山歌傳統藝術,從1983年秋起,每年在梅城舉辦群衆性的“中秋山歌節”活動,鬆口、丙村、白宫等鄉鎮群衆每年都舉行“中秋山歌打擂臺”,吸引海内外鄉親。具有山歌皇后譽稱的徐秋菊(祖籍廣東蕉嶺)於1991年10月底在廣州友誼劇院舉辦她的個人獨唱音樂會,悠揚山歌扣人心弦。1989年12月在梅州舉行世界客屬聯誼會期間開幕的客家藝術節,有山歌劇和山歌擂臺的藝術表演。1994年12月初在梅州舉行的“世界客屬第十二届懇親大會”期間,還演出大型音樂舞蹈《客家春秋》,再次將客家山歌、漢調音樂和廣東漢劇等客家藝術風韵弘揚。

  三、客家民居與農業經濟

  中國古建築的結構、組群布局、藝術風格等都在世界建築之林獨樹一幟。建築的目的無非是製造一個環境,有陽光但不受曝曬,有水流却避免水淹雨淋,空氣流通却遮擋狂風。

  客家多聚居粤東山地、丘陵和河谷平原地帶,屬高温多雨的亞熱帶氣候,夏長冬暖,日平均在20℃以上占全年的3/4。春夏吹東南風,冬季吹東北風。

  客家的村落多按宗族姓氏關係組合而成,按傳統的要求和防禦的需要,使客家形成聚族而居的習俗。總體布局上多有統一的考慮,采用集團式的擺佈方法,把幾十户或上百户同族人家組成一個村落。有的一幢屋就是一個姓氏,較大的自然村,常由幾個集團住宅組成,把幾個圍龍屋或多堂屋散座在低丘崗地之間,相距數百米,便於到農田間勞作,背山面田,前低後高,以利排水和通風透光,屋前多有半圓形池塘,屋後是叢林和草地,作爲取薪、牧牛等副業生産用。村頭和村間多種有“風水林”,圍合村界,各村有生産、生活範圍和小環境氣候。屋(村)間多用2米寬的田間路串通,然後是銜接通往圩鎮或縣城的干道。建築群體(村)前,多有一溪泉水從屋前流過,岸邊種植竹、果樹、芭蕉,屋(村)前是一片陌縱横的田野。客家圍屋(村)掩映在緑色世界裏,充滿田園詩韵。

  由於客家民居是與農業(種植業與飼養業)生産相關,因此圍屋座北朝南、依山傍水,房屋的主體群建築與圍墻之間的露天部分呈半圓形,稱爲“花臺”主體群。房屋中,正中有龍廳、上堂(祖堂)、中堂、下堂,左右兩邊及中間的露天部分叫“天井”,還有北廳、上廳、下廳、花廳,又有騎馬廊、伸手廊、門廊、後廊。房間有正堂間、横屋間、圍龍間、枕杠間、老人間,還有若干曬樓、厨房和浴室。大門前有禾坪、池塘、照壁、中間正屋内的上、中、下堂,平時用木制隔扇屏風關着,遇喜慶節或紅白事人多時,方拆下使之成爲通堂大院。

  圍龍屋布局有住房、畜舍、農具間、厠所的設置,主次分明,清污隔離。圍屋前低後高,多層次的天井,有利於通風、採光和排水。大門前的禾坪供晾曬、活動和乘凉。池塘蓄水防旱防水、養魚及净化污水,塘泥肥田,是自然生態的小循環,是農村勞動、生活的好環境。禾坪、池塘設置,襯托圍屋,可陶冶人們愛美情操。葉劍英元帥故居和葉氏宗祠是一座大圍龍屋。梅縣隆文岩前村華僑興建的秉彝莊大圍屋,占地12畝,有12個廳堂,近百個房間。1982年,中央電視臺專門拍攝,介紹其建築藝術特色。還有“走馬樓”、“四點金”(五華縣李惠堂祖屋)、“五風樓”等客家民居建築。

  隨着時代發展,圍屋的建築造型也吸收西方建築特點,把客家傳統的房屋結搆結合西洋的建築藝術裝飾建造的混合型,如梅縣白宫鎮旅印尼華僑於1935年建造的“聯芳樓”圍屋,上面是三個凸起“鐘樓式”大門,屋内有“十廳九井三堂四廊”、110多個房間。布局巧妙,富麗堂皇,仿如一座藝術宫殿。

  1984年和1985年,由美國建築學會委員、波士頓州建築事務所著名建築師、美籍華人孫鵬程博士率領美國民間建築考察團,兩次來梅考察客家圍屋,認爲“是世界上建築藝術的一顆明珠”,建議把“聯芳樓”及其他獨具風格的客家民居建築,要當作國家文物來保護。美籍華人殷先生則希望梅縣辦一個客家民俗特色的旅遊區。孫博士題詞寫道“客家民居是中國傳統建築的精華,它的獨特風格對現代世界建築亦有重要的貢獻”。日本建築學會副會長青木志郎教授參觀梅縣星羅棋佈的圍屋後,興奮地題詞稱譽“梅縣天國”。

  四、客家山歌如何運用高科技條件發展

  歐洲各國在80年代,由於激光技術的運用,舞臺上的勁歌勁舞就沸騰起來,適應中青年快節奏,卡拉OK風行世界。

  客家山歌源於農耕社會,是“慢”節奏。從山崗到平原,從鄉村搬到城鎮舞臺上,並形成以山歌唱腔爲主的“山歌劇”,爲客家人喜聞樂見。然而,歷史進入21世紀,是高科技、電腦、網絡時代,仍然用舊的形式表現,難與當今快節奏環境氛圍合拍。根據江總書記“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的指示,筆者建議:

  1.在梅州成立“客家山歌”研究中心(方案略);

  2.建議在嘉應大學昇爲本科後,籌劃客家文化學院;

  3.聚集海内外“客家山歌”研究專家,譜寫《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會歌》(供第十六次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審定),要像奥林匹克等體育運動會那樣,有自己的會歌;

  4.搜集、整理、出版海内外“優秀客家山歌”“客家山歌名歌手”、“名劇”等地方優秀文化成果。

  由於經濟困難,對客家文化(包括客家山歌)研究,受財力所限,出不了新成果。筆者認爲:

  成立客家山歌基金會,向海内外大中型企業、社團和熱心支持人士募捐,實現企業辦文化(方案略)。

  在籌款基礎上,建議“客家山歌研究中心”。先做幾件實事:

  (1)在1~2年内完成《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會歌》創作;

  (2)筆者建議在葉帥故居與陰那山之間,籌建“客家文化風情園”(大型主題公園,占地約10平方公里),“中心”也爲創作“園歌”作準備;

  (3)在5年左右,條件成熟時,舉辦《客家春秋山歌大聯唱》,將歷代、海内外各地“優秀客家山歌”匯報演出,展示客家山歌文化畫卷。對於1994年12月在梅州舉行的第十二届懇親大會演出大型音樂舞蹈《客家春秋》,缺少“客家山歌”貫串,深表遺憾!筆者手頭就有描繪當年客家先民經梅州→鬆口(小船)→三河壩和潮州(中船)→汕頭(大船)往南洋時“送别”的山歌:

  “妹送親哥到三河,十分難舍涯親哥”;

  “妹送親哥到府城,湘子橋下得人驚”;

  “潮州搭船到汕頭,住在旅店二層樓”;

  “汕頭出海七洲洋,七日七夜水茫茫”

   ……

  筆者1995年在《廣東人談旅遊文化》論文中,也提出了開展客屬華裔尋根游(即韓江一綫游),再現祖先出洋圖發展的滄桑。

  

  (作者:陳廣萬,華南師大地理旅遊專業)  

  參考資料:

  1.陳廣萬:《廣東省旅遊志·梅州市志》(1990年鉛印稿)。

  2.黄尚文、陳廣萬:《梅州風情》,廣東旅遊出版社1992年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