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梯雲嶺——古道文化的畫廊
文/許化鵬
東漢建武二年(公元26年),桂陽太守衛颯主持開鑿了一條從英德浛洸經乳源至湖南宜章北上西京長安的道路,史稱“西京古道”。在歷經2000年的歷史變遷之後,遺存至今的已爲數不多。而自古以來堪稱“扼要之區”的梯雲嶺,至今保存有約3公里,而且古文化遺存累如串珠,從2000年前鑿山開通的石級路面,到明清時期重修的凉亭驛站,簡直是古道文化的畫廊。
一、梯雲嶺是西京古道必經之地
乳源地處南嶺山脈騎田嶺之南麓。梯雲嶺位於乳源西北30多公里。嶺之西是南嶺山脈核心地帶的五指山,五指山南北走向,綿亘起伏的高山大嶺,莽莽群山均在海拔千米以上,横跨廣東湖南兩省,最高峰石坑崆海拔1902米。最高峰下西麓是湖南宜章和廣東陽山地界。嶺之東是瑶山山脈,東西走向,主峰狗尾障海拔1685米。瑶山山脈跨越樂昌峽緊接九峰山,連綿向東與南雄大庾嶺相接。梯雲嶺是介與西起最高峰下的陽山,東至大瑶山這道延綿横亘200多公里天然屏障之間的底谷山坳。
歷史上,乳源縣地包括今樂昌市的雲岩、梅花、秀水、老坪石等地,梯雲嶺在乳源南北交界處攔腰横亘,成爲乳源南北地域的分界嶺。因此,自古就有“梯上”和“梯下”之分。“梯上”即嶺北,屬石灰岩高寒地區;“梯下”即嶺南,屬丘陵和小平原區。梯雲嶺既是乳源南北的分界嶺,又是南北交通的咽喉要區,即古代所謂的“扼要之區”。這裏所指的“要區”,筆者認爲“要”的含義主要有二:一是惟一必經之要地。這是由梯雲嶺地理形勢所决定的。横亘於乳源西北部的高山大嶺,方圓二三百裏之内,古道從何處通過?没有比從梯雲嶺通過更近直,山坳更底谷,開鑿工程更省時省力。因此,梯雲嶺是西京古道必經之地。二是崎嶇陡峭之險要。從“梯雲嶺”之名,足以給人感到攀登斯嶺之艱難。實際上,從梯雲嶺脚下至嶺上,逶迤盤曲3公里。步步石磴,如躡陡梯,十分險要。關於梯雲嶺爲西京古道之要區的記載,自古以來,文獻、碑刻多有叙述。其中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縣誌》就有4處關於梯雲嶺險峻的記載,如:“梯雲嶺,縣西五十裏,高出雲漢,昇躡如梯,路通梅花”。“梯雲嶺路,嶺高百仞,盤曲險峻”。縣城“西南至於臘嶺風門關,折而走北以至梯雲嶺、白牛坪、梅遼、武陽司扺於楚之宜章三百二十裏,層山叠嶂,若登梯然。”“縣北舊有西京路,世久道湮,崎嶇蒙蔽,行者畏之”。在留存至今的古碑刻中,也有不少關於梯雲嶺崎嶇險要的記載。另外,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縣誌》還附録了多首描寫梯雲嶺的詩詞。其中明萬曆十一年至十二年(1583—1584年)任乳源知縣的趙佑卿的詩中有“層巒叠嶂路漫漫,雪嶺猶存馬迹寒”等生動之句。清順治十八年至康熙二年(1661—1663年)任乳源知縣的裘秉鈁詩中有“蕭蕭匹馬萬層梯,過客傷心武水西”的真實寫照。清康熙二年乳源縣參政任可容還專門寫了《九日上武豐梯二首》,詩雲:“九日登高躡武豐,征軺遥指翠微中。盤空共訝廽車坂,陟蹬潘驚落帽風。信有五丁開莽互,擬將一劍倚崆峒。離亭更酌茱萸酒,紫氣行看度嶺東。深山一逕蔽蓁蕪,復嶺猿啼怯畏途。忽報青驄馳峻坂,遂令飛鳥詫前驅。臨卭除道名堪續,單父鳴琴續不孤。行旅漫愁瀧石險,好從浴水向康衢。”
從諸多的古文獻、古碑刻以及古詩詞的描寫中都足以證明梯雲嶺是西京古道途中的“扼要之區”。
二、歷史上關於開鑿、重修西京古道和梯雲嶺的記載
梯雲嶺,是西京古道的“必經之地”和“扼要之區”。自東漢以來,歷經2000年的漫長歲月,經歷朝歷代官府龢民間的無數次重修。據目前掌握的資料,關於開鑿和重修西京古道和梯雲嶺的文字記載,有歷史文獻和碑刻兩種。
(一)歷史文獻中有關開鑿和重修梯雲嶺的記載。
1、《後漢書》卷七十六,循吏列傳有關桂陽太守衛颯鑿山開道的記載:“衛颯,字子産,河内修武人也,家貧好學問,隨師無糧,常備以自給。王莽時,仕郡歷州宰。建武二年,辟大司徒鄧禹府,舉能案劇,除侍御史,襄城令,政有名迹,遷桂陽太守。郡與交州接境,頗染其俗,不知禮則。颯下車,修庠序之教,設婚姻之禮。期年間,邦俗從化,先是浛洸、湞陽、曲江三縣,越之故地,武帝平之。内屬桂陽,民居深山,濱溪谷,習其風土,不出田租。去郡遠者,或且千裏。吏事往來總發民乘船,名曰‘傳役’。每一吏出,徭及數家,百姓苦之。颯乃鑿山通道五百餘裏,列亭傳,置郵驛。於是役省勞息,姦吏杜絶,流民稍還,漸成聚邑,使輸租賦,同之平民。颯理恤民事,居官如家,其所施政,莫不合於物宜。視事十年,郡内清理二十五年,征還,光武欲以爲少府,會颯被疾,不能拜起,敕以桂陽太守,歸家。後卒於家。”
2、《資治通鑒》第四册,卷四十六,關於大司農鄭宏開鑿桂陽嶠道的記載:“帝以侍中會稽鄭宏大司農。弘奏開零陵、桂陽嶠道,自是夷通,遂爲常路。(賢曰,嶠,嶺也。夷,平也。餘據武帝遺路博德伐南越,出桂陽,下湟水,則舊有是路,弘特開使夷通。)”
3、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簡明廣東史》第四章第二節之二《密林深谷的開闢和鐵器牛耕的使用》中寫道:“東漢初年,桂陽郡太守衛颯在曲江諸縣鑿山通道,全程五百多裏,沿途設驛站。章帝時,大司農鄭宏主持開鑿一條穿過臘嶺直至臨武的山路作爲運送南海貢品的通道。”“曲江諸縣鑿山通道以後,遠離縣治的偏僻地方也出現了新的村落和農田。”
4、清光緒二年(1876年)《韶州府志》有關西京路和梯雲嶺的記載。十四卷,輿地略:“西京路,縣(乳源縣)西大富橋上臘嶺謂之西京路,由臘嶺過風門關下至燕口,相傳唐武德間開,歲久蓁蕪,嘉慶十二年義民劉俊等以石砌坦,萬曆三十三年知縣吴邦俊斬蓁鋤石,自臘嶺至宜章計二百餘裏”。“小梅關,在縣(乳源縣)西北二十裏,地名馬頭連,舊傳開元前西京通路”。“梯雲嶺路,嶺高百仞,盤曲險峻,康熙元年知縣裘秉鈁捐資開鑿,遂成坦途。”
5、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縣誌》有關西京古道和重修梯雲嶺的記載。
卷四,建置志:“吴邦俊曰:西京路,舊傳唐武德年間未必然也,唐太宗建京太原,嶺南朝貢俱從大庾至,元宗時,張相國開梅嶺。西京之名何取焉?意者元宗幸蜀南粤使臣或由此朝貢,肇此名耶。”
關於“西京路”之名起於何代,至今尚没有準確的文字依據證明。上文是距今330多年前,知縣裘秉鈁修《乳源縣誌》時,對於“西京之名何取焉?”也只能提供作爲參考的意見。
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縣誌》卷十二,藝文志,録自曾於清順治四年至五年(1647—1648年)任乳源知縣的郭弘纘於清康熙二年(1663年)撰寫的《梯雲嶺記》載:“梅遼上三都,尚聲教未暨,然郡城三大鎮,擁厚兵,屢趨進剿梅遼,餘惴惴然恐荼毒生齒未忍也。力止發兵之舉,議者亦以上三都,崇山峻嶺,憑險恃危,如梯頭一逕,猶峭崎嶇,只身而上,傴僂而攀。害之大者,有暴負隅,丸泥可封;害之小者,往來行李,陟降爲難。”
“餘思欲開鑿之,而有志未逮焉!私計曰:‘前之人皆避其難,後之人必有賢者以辦此也。’果於康熙改元之吉,裘明府始捐資開鑿,遂成坦途。而達其道路,則梯頭之阻,孰爲大焉!而道路之達孰爲先焉!此司土者之責也。今不佞已鏟其險而達其阻矣。是役也,有三善焉!險阻既達,不軌消萌,功在社稷,一善也;道路既平,往來自適,德在來世,二善也;催征輸納,六裏均一,便在賦役,三善也。即向所謂害之大者,丸泥可封;害之小者,陟降爲艱,今日去其害而觀其美矣。”
(二)今存古碑刻中有關西京古道和梯雲嶺的記載。
西京古道沿途保存有摩崖石刻碑和碑刻兩種。其中摩崖石刻碑位於梯雲嶺雲梯祠前鑿山開道石級裏邊石壁上,有3處,分别爲高55厘米、寬67厘米;高40厘米、寬38厘米;高56厘米、寬50厘米。這3處摩崖石刻碑,因年代久遠,字迹風化無法辨認。對於這3處摩崖石刻碑,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縣誌》載:“梯雲嶺,縣西五十裏,高出雲漢,昇躡如梯,路通梅花,至湖南宜章,石壁殘碑,訛不可讀。”
碑刻,西京古道沿途均有保存,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的有如下幾通:
1、今存梯雲嶺雲梯祠遺址、立於清干隆五年(1740年)的《重修梯雲記碑》,碑文載:“嘗思老子之世,九月除道,十月成樑,故其時人樂康衢而□至意也。夫雲梯者,上通荆楚,下接連陽,昔人創結,數百餘載也。路途階級不盡如舊,兼之做桁條者,請人出木,各有鎦珠所致,任意肆丢。日積月累,石磚冲脱,崩壞不堪。葱□等發薄捐金修整,外結石墻,以杜後來肆丢之人,勒石爲記。”
2、今存猴子嶺心韓亭、立於清干隆十八年(1753年)的《猴子嶺石亭叙》碑,碑文記載:“自縣城逾臘嶺過風門五十裏許而上梯雲之山,又四十裏許而至通濟橋村,其前望壁立直上,崎嶇最難行者,則俗所呼猴子嶺也。是嶺也,上通三楚,下達百粤,必由之路”。
3、今存梯雲嶺亭、立於清干隆四十七年(1782年)的《重修梯雲碑記》,碑文載:“縣治之西北,逾臘嶺而上有嶺焉,故曰梯雲,乃乳邑扼要之區。其勢巉岩峻險,上出雲霄,拾級而上如躡梯,然古人因地命名,良不誣也。昔唐昌黎韓公,官游嶺南,道經此地,迨後地以人傳,名賢經過雲區,並其地而俱馨。至國朝康熙年間,有邑侯裘公,嘉此地之靈秀,尋名賢之芳迹,曾建祠於梯之顛。雖碑殘碣斷,殊難閲稽,而山石依然,韓迹可吊,此誠乳邑之勝景也。可勿繼前而重修歟?從前總用石填砌,僅用散石,其中或陡突崎嶇,或覆如龜背,窩如仰瓦,瞻後同道不啻如猿門聳拔,雁基逶迤,殊令往來續舉步維艱。又梯嶺之上距亭不數步有橋曰蘆竹,岸石散碎,橋石屢折,必用磚石固結,幫大橋面方可久遠。盛等近居善士倡募重修。一倡好善樂施,上下同心。邑侯縣尉不恤捐俸施□之資,豪士仁人慨輸寸金尺璧之費,爰命工鞭石,平其陡突崎嶇,易其龜背仰瓦,舉全梯重修之。經始於辛丑之秋,告竣於壬寅之夏,將見千層萬級焕然改觀,往來行人忘其崎嶇,樂其垣易,無憂梭足而躑躅焉。路成橋亦與之俱成。不惟登山無峻險之嘆,而且臨流免褰裳之憂。”
4、今存白牛坪仰止亭、立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建仰止亭碑載:“嘗謂亭者,停也。道路所舍,可以停驂而息駕也。昔衛太守鑿山通路,列亭置郵,以利行人,由來舊矣。我鄉白牛坪大路,上通兩湖,下通百粤,來者來,往者往,熙攘交錯,累如貫珠,多歷年所。”
三、梯雲嶺路段之現狀
梯雲嶺路段,從嶺脚“雲梯石級”至嶺上的蘆竹石橋,全程約3公里,路面基本保存完好。進入古道,鑿山開道古迹猶存,西風瘦馬遺韵宛在。古道的建築結構主要由兩大部分搆成,一是“鑿山”,一是“通道”。
(一)鑿山。所謂“鑿山”,就是根據道路經過之需要,一是把攔路之石鑿開打平,使之與路面平整。梯雲嶺以石灰岩爲主,路途中要開鑿的攔路石多多,今沿途隨處可見經人工開鑿打平作爲路面的山石。二是在崎嶇陡峭的石壁上開鑿出如樓梯般的石級。這種石級,今梯雲嶺存有二處,古人所謂的“雲梯”,實際上指的就是這二處。二處石級一處是梯雲嶺亭南面,離凉亭20多米外,崎嶇的石壁,古道在石壁上開鑿出來。此處,因山體是砂岩岩石,石級經千百年的人行馬踏,凡脚踏處都已經嚴重磨損。磨損的石級因爲是從原山體石壁開鑿而成的,不比活動石板可以更换,因此,這些重要部位磨損下陷有的達20多厘米,已難以區别原先那種臺階式的級别。“雲梯”石級的另一處,是在雲梯祠古廟前,即梯雲嶺脚往上攀登的第一條“雲梯”。該處是一段從懸崖上開鑿出來的石級,在山脚往上仰望時,宛如一架“天梯”斜靠在懸崖上,難怪古人攀登“雲梯”,讚嘆雲梯石級“擬將一劍倚崆峒”,寫下了“陟石登驚落帽風”的詩句。此處雲梯石級,其山體是石灰岩石質,從山脚至雲梯祠古廟之坪,懸崖峭壁,石級古道長100多米,大部分是從懸崖峭壁中開鑿出來的,共有200多級,步步攀緩,石級最寬處達4.1米,最狹處也有2.8米。石級每個臺階的縱深,最深者50厘米,狹者30多厘米。石級的外邊是懸崖,有原山體鑿成和另取石磚砌築相結合砌成的護欄。石級臺階的立面和路内石壁,道道鑿痕雖經千百年風雨剥蝕,表面長滿層層蘚苔,但鑿痕歷歷在目。石壁中還有3處摩崖石刻碑,但因年代久遠,碑文被風雨侵蝕,風化漫漶而無可辨認。對於這3處摩崖石刻碑,早在340多年前的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縣誌》就有“石壁殘碑,訛不可讀”的記載,這説明在340多年前,先人們已經考證過這3處摩崖石刻碑,但終因“訛不可讀”而未曾留下碑文的内容。
(二)通道。通道含有將道路接通之意,高低不平之處,將泥土剗平鋪上石板,使之成爲坦途。梯雲嶺路段,連接“鑿山”開出來的石級,全部用青石板鑲鋪。石板有大有小,大塊的一塊有達長寬1.5米,小塊的也不下五六十厘米。路面寬者三四米,狹者也不少於1.5米,平整而寬敞。梯雲嶺,雖然崎嶇陡峭,但因路面寬闊,自古以來,便於騎馬者,抬轎者,肩者,負者,商旅往來順利通行。
四、梯雲嶺的古文化遺存
梯雲嶺,既是西京古道的“扼要之區”,至今保存的古文化遺存,足可證明其昔日輝煌的歷史。
(一)古遺址。梯雲嶺約3公里的古道旁邊,今發現有4處古遺址,有的尚留殘墻斷壁,有的僅存石脚屋基,從這些古遺址中,我們可以找到西京古道歷史文化和商旅往來的點點滴滴。
1、郵亭遺址。在梯雲嶺亭北面約1公里古道邊,遺址面積約400平方米,荆棘叢中的墻基横竪錯雜,墻基以石塊砌築,有的高出地面五六十厘米。遺址還遺存一道長20多米的青石石磚墻基,石磚以青石打制而成,每塊長一米多,寬、厚三四十厘米。每塊重一、二百公斤不等。郵亭遺址南面靠山,東面臨路。建在梯雲嶺頂的平地裏,從遺址可見其郵亭之寬敞,從厚重的石磚可見其建築之牢固。從寬敞的建築基址和牢固的建築材料推斷,郵亭的建築很有可能是兩層以上建築,至少可供路人100多人左右同時圈馬食宿。
2、公館遺址。據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縣誌》記載,西京古道北段沿途有5個公館。公館是專門接待官方公務人員旅途食宿的處所。梯雲嶺北面,距今石角塘村南約一公里,地名叫“公館下”的地方,就是古乳源縣城北去第二個公館“均豐公館”。均豐公館因新開公路房基倘然無存,惟一尚存的只有公館旁邊的天然水井,井水涓涓長流,至今不涸。均豐公館所在地方,地名約定俗成,至今一直叫此地爲“公館下”。
3、茶亭遺址。茶亭,是地方好善樂施之人建在古道邊爲過往行人無償提供茶水之處。茶亭多設在凉亭的旁邊,當路人在凉亭息肩小憩,避雨納凉時,即可到茶亭飲用熱茶水。據今存猴子嶺心韓亭的施茶碑記載,西京古道道途艱險,“昴店月斜,板橋霜重,長亭芳草,渺渺堪憐,古道驕陽,炎炎可畏。”爲解决行人“熱不息惡木蔭,渴不飲盗泉水”,由地方鄉民自發設立施茶會,並捐款建立茶亭,購置或由行善者捐出部分田地,作爲施茶會的固定産業,安排專人管理,以保证茶亭的長期正常運作和開支。梯雲嶺茶亭設在梯雲嶺半山腰處,即梯雲嶺亭南面路邊,今房屋已毁,僅存殘墻斷壁。據遺存的殘墻還可分辯出原茶亭分3間,每間面寬4米,3間共12米,進深均6米,建築面積約70多平方米。
4、古廟遺址。位於梯雲嶺脚“雲梯石級”上面。此處是一塊平地。據當地人稱以及遺存的石碑記載,此處原有古廟,叫“雲梯祠”。遺址今存古碑7通,其中有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修造雲梯》碑,清干隆五年(1740年)的《重修梯雲記》碑等以及門墩石,四脚石香爐等遺物。據碑載,雲梯祠始建於明,是當地鄉民爲紀念一位朱姓郎中(排行第七,人稱七郎)而建的廟宇。因廟宇建在古道險要之處,又傳説七郎是專爲人治傷除病的神,自廟建立以來,香火非常旺盛。古廟坐北朝南,背靠巍巍梯雲之山,面朝茫茫梯下之地,座鎮古道,大有爲日夜兼程的過往客商避禍降祥,迎來送往,庇佑行人一路順風之意。修造雲梯碑載:“雲梯勝境,乳地名區,青山聳翠,緑水清流。……嶺半有祠,顔曰雲梯祠,神威赫濯,有禱必靈。其最著者,有如七郎尊神,凡官宦旅商賈皆受庇焉”。2005年,由地方鄉民集資,在遺址建起一間簡易的廟宇,以對流傳於梯雲嶺方圓數百裏家喻户曉的朱姓七郎的祭祀。
(二)南朝古墓。在今石角塘村南公館下今坪乳公路進入梯下公路約200米處的公路内坡,墓爲單室拱券墓。墓葬於開公路時挖出墓室,大部分被毁,今存墓室一截,殘長1.7米。墓爲東西向,墓室内空寬150厘米,通高160厘米。墓拱由74塊火磚砌成拱券形。墓磚爲青磚,磚長33厘米,寬16厘米,厚6厘米。拱磚爲刀磚,除刀刃部厚5厘米外,其長、寬和磚背的厚度均與其它磚無异。磚的紋飾有葉脈紋、魚紋、幾何紋等。墓葬爲南朝古墓,位於原西京古道邊,南距均豐公館遺址約300米。墓室寬闊,造型講究,墓磚紋飾美觀,這些情况表明,墓主生前是具有一定經濟基礎或具有較高身份之人。墓主是當地富貴之人,抑或途經西京古道時死亡的他鄉過客,無從考證。但如此規模的南朝古墓出現在高寒石灰岩地區的“梯上”古道旁,却給西京古道昔日的繁華又提供了一份物证。
(三)凉亭。梯雲嶺亭建在梯雲嶺半山腰處,是清干隆二十一年(1756年)由地方鄉民集資興建的一座石室古亭。凉亭南北走向,拱券式造型,拱圈石縱聯砌置法搆築,進深8.2米,面寬4.6米,高4米。兩端門同時築成拱券式,通高3米,寬2米。北門兩邊有行書陰刻碑聯:“挑負宜息肩,何妨濡滯停步脚;來往當思路,切莫蹉跎誤前程”。亭頂覆蓋厚土,亭内用青石板鑲鋪,四邊擺放條石,供路人休息小坐。凉亭建築材料全部使用人工打制成長80至150厘米、寬約30厘米、厚約40厘米的長方形條石,使用干砌壘築的建築方法建造而成。凉亭建築在山石峻險的梯雲嶺半山腰,西京古道從亭中通過,亭今保存完好。凉亭選址半山腰,又一律用青石石磚築成拱形,入歇亭中,清凉宜人,暑熱頓消。亭南邊又設有茶亭爲過往行人提供熱茶開水,故此,經過梯雲嶺者,此亭必爲歇脚之處。亭内今存建亭和修路石碑2通。
(四)石板橋。西京古道梯雲嶺路段原有2條橋,一條是梯下拱橋,一條是梯上蘆竹石板橋。梯下拱橋,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重修,因1958年南水水庫蓄水,拱橋被水淹。今存蘆竹石板橋,位於梯雲嶺亭北面一公里多,此處屬梯雲嶺頂平地,叫蘆竹,蘆竹山坑水自東北流經西南。清干隆四十七年(1782年)地方鄉民連同修梯雲嶺路段重修此橋。《重修梯雲嶺碑記》載:“梯嶺之上距亭不數步有橋曰蘆竹,岸石散碎,橋石屢折,必用磚石固結,幫大橋面方可久遠……路成而橋亦與之俱成。”蘆竹石板橋長210厘米,橋面是用兩條長260厘米,寬60厘米,厚20厘米的石板并排架設,橋兩岸用長約80、寬50、厚40厘米的石磚砌築。蘆竹石板橋,橋雖不長,但却爲西京古道必經之處,橋經歷代重修,今存的蘆竹石板橋,乃清干隆四十七年(1782年)重修,距今225年。
(五)無祀碑。無祀碑是地方善信爲過往行人遭遇不測而死亡者立的祭祀碑。今梯雲嶺路段存有2個,一在梯雲嶺亭北約300米處路的西邊,一在蘆竹橋北面橋頭。立在蘆竹石板橋頭的無祀碑是用青石雕成一條方形石柱,柱頭雕成圓球形狀,四面分别刻“東方無祀鬼神,南方無祀鬼神,西方無祀鬼神,北方無祀鬼神”字樣。立在梯雲嶺亭北約300米處路旁的是用青石雕成墓碑狀,單面刻“五方無祀鬼神”字樣。無祀碑意爲祭祀在路途中死亡的遊魂野鬼,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日,當地人就會到無祀碑前焚香燒紙,施茶上供以祭祀。西京古道自古以來屬於南北交通之要道,南來北往之人日以繼夜不絶於路。路途中,有遭毒蟲猛獸毒害而亡者,有病痛突發醫治不及而死者,有遭其他不測而途中斃命者。在封建傳統的迷信説法中,凡這類死亡的屬“半路亡”者,爲使這些“半路亡”者遊魂有一個固定的歸宿,有人因此在路旁立無祀碑以祭祀。
五、梯雲嶺凝聚着豐富的古道文化
梯雲嶺是西京古道保存至今最完整的段落。而就在這約3公里的古道段落,古遺址、古墓葬、古亭、石橋等文化遺存有11處之多。這些穿越時空的文物,無不印記着歷史的滄桑,凝聚着豐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西京古道選擇從梯雲嶺經過,無論從經度或緯度而言,其地理位置都是一個最佳選擇,也是惟一的選擇。這裏除了最近直,開鑿工程量比較省時省力外,地勢十分險要,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自古華山一條路”之要。它與今天的京珠高速公路分分合合并排而走,實乃歷史之巧合。二是此路的開通,從此“中原之聲近矣,然後五嶺以南人才出矣,財貨通矣,遐陬之民俗變矣”,中原人隨之流入嶺南,許多“偏僻的地方出現了新的村落和農田”,同時他們又把當時先進的生産技術和文化帶入嶺南,從而推動了嶺南社會經濟的向前發展。2000年,在今乳城鎮侯公渡澤橋山發現並清理的125座東漢至宋代的古墓群以及在梯雲嶺發現的南朝磚室拱券墓等墓葬和出土文物,有力地證明了當時嶺南與中原商貿往來與文化交流的頻繁景况。三是西京古道梯雲嶺段比較完整的保留至今,現仍便民行往,具有永恒的實用價值。古道初爲運送嶺南龍眼、荔枝等貢品進京的通道,之後,朝廷免嶺南三鮮進貢,古道成了溝通南北商貿往來的道路。中原的絲綢一部分通過這條路源源不斷地運送到海邊上船,再運往世界一些國家和地區。從國外進口的有些商品以及嶺南的物産也經此路運往中原。西京古道曾經是“上通三楚,下達百粤”的“必經之路”,是一條連接海陸的絲綢之路。四是西京古道隨着時代的變遷,雖然失去了其往日的繁華,然而,散落在沿途的古文化遺存,仍然静静地向世人“訴説”着昔日的輝煌,極富旅遊開發價值。
(作者單位:廣東省乳源縣經貿局)
參考文獻:
[1]《後漢書·循吏列傳》卷七十六。
[2]《資治通鑒》中華書局編,1976年上海市印刷六廠印刷。
[3]《簡明廣東史》第四章。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4]《韶州府志》清光緒二年(1876年)段錫林等纂修,韶城萬竹園承刷。
[5]《乳源縣誌》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張洗易纂修,1983年8月復製。
[6]《乳源縣誌》清康熙二年(1663年)裘秉鈁纂修,1957年10月廣東省中山圖書館復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