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寄望李登輝倒扁是幼稚的



  罷免陳水扁案未能通過之後,臺灣的社會輿論突然關注起李登輝與陳水扁的關係來,因爲李扁之間産生了尖鋭的矛盾衝突,已經公開化。特别是李登輝對陳水扁的厭惡之情,完全表露無遺。李與扁切割個人關係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於此下結論,或者寄望李登輝扛起倒扁的大旗,推翻陳水扁政權,則是不切實際的政治幻想,是十分幼稚的寄望。 

  李登輝政治勢力與陳水扁政治勢力的關係是什麼?可以用唇齒相依、唇亡齒寒來概括。不管誰是唇誰是齒,兩位一體是李扁勢力之間的關係結構,誰出了問題,都會影響另一方。李的核心支持者與扁的絶對支持者,雙方有何區别?沒有,都是少數的極端意識形態政治力量。李與扁之間個人可以有各種恩恩怨怨,但是政治利益是焊接在一起的,誰也不可以切斷。所以,用牙齒咬掉嘴唇,或者用嘴唇磨平牙齒的現象,不可能在李扁勢力之間發生。 

  從目前演繹的李扁勢力恩仇記來看,也可以發現李扁勢力關係的不可動搖性。一,兩者爭奪的是緑營內部的政治利益。二,兩者的主要矛盾是陣營內部的矛盾。三,李勢力對扁勢力的政治方向沒有不同意見,只是對扁的個人品格有看法。四,陳水扁已經成功地與民進黨捆綁在一起,政治勢力沒有減弱。 

  從哲學的角度來分析,李勢力與扁勢力之間的矛盾,不是人民與陳水扁政權之間的矛盾,不是藍緑政黨不同政治路線的矛盾,不是政黨政治不可調和的矛盾,所以不是主要的矛盾。李勢力與扁勢力其實是一致的,他們的對立面是民意、是國民黨。李勢力與扁勢力之間的矛盾,是政治集團內部的矛盾,是爭奪領道權的矛盾。 

  臺灣中國時報昨日發表的小社論一針見血,説,李扁之間最近昇高的矛盾,不是清廉與貪腐之戰,也不是真本土與假本土之戰,是深緑領道地位爭奪戰。 

  但是,不可排除的因素是李登輝與陳水扁個人之間在爭奪領道地位時産生不可調和的矛盾,道致李勢力與扁勢力反目,乃至由內部矛盾轉化爲外部矛盾。 

  聯合報日前的社論分析道:李登輝的政治生命現在面臨了雙重的威脅:一,單一選區兩票制,使臺聯瀕於泡沫化的危機;二,陳水扁顯然已轉回深緑,更借罷免案進一步鞏固了深緑地盤,如此一來,即使陳卸任,也將與李爭奪臺獨旗手的地位,對李登輝是重大威脅。也就是説,對李登輝而言,他與陳水扁的戰爭,不止是在陳的一年十個月餘任,更是在陳水扁卸任之後。因此,李登輝必須將陳水扁定位爲「貪腐」,並摘去他臺灣之子的「本土冠冕」,將他逐出「本土」的宗廟。李登輝若將李扁的鬥爭,推昇到這種高度,一旦出手,就沒有回棋的餘地。如今的態勢,儼然已有八九分了。 

  聯合報的這個觀點,就是指出了李扁個人矛盾轉化的關鍵因素,但是這種因素能否轉化爲不可調和,實在不可以太樂觀的。 

  爲何不可以太樂觀呢?第一,當陳水扁發現矛盾衝突道致危機發生的時候,完全可以退一步,避過危機。過去,陳水扁就是這樣做的。第二,李登輝的「本土」地位,不是靠鬥爭得來的,而是靠妥協得來的。李與扁的鬥爭目的歷來是爲了雙方之間的妥協。第三,當陳水扁拋出新的臺獨議題,刺激兩岸關係的時候,李扁矛盾必然淡化,甚至兩人之間有可能産生新的合力,再結同盟。 

  所以,如果臺灣的民意期盼李登輝出手倒扁,那是民意的善良的表現。如果國民黨與泛藍陣營也有這樣的期盼,那是幼稚的政治表現。

  

  2006年7月4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