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泛珠三角經濟圈需珠江文化支撐
——答《人民日報》記者問
最近,廣東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文化大省的奮鬥目標,讓文化界深感鼓舞。就此話題,筆者專門訪問了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黃偉宗。
珠江文化與黃河文化、長江文化比肩而立
黃偉宗教授研究珠江文化已有好些年了,頗有社會影響。他結合現實研究文化,用發展的眼光將歷史跟現實銜接,在歷史中找到亮點。
他認為,在人們的觀念中,廣東是南蠻之地,是文化沙漠。這是不公平的。中國不是以海洋文化為基礎,而是以江河文化為主體,江河一體、江河海洋的交融。這種交融體現在哪里呢?就是體現在珠江文化。珠江是中國第三大水系,有八個出海口,擁有的海岸線也是最長的;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該流域也最多,有徐聞、廣州等多個地方,福建只有泉州和廈門,浙江則只有寧波。文化學家和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地理學家、海洋學家等共同考證出始於中國的海上絲綢之路,這一發現駁斥了西方學者認為中國不是海洋大國,海洋沒有影響到她的文明的謬論。海上絲路就是海洋文化的標誌。珠江文化體現的不僅是江河文化,而且還是海洋文化。這一點往往為人們所忽視。
黃偉宗說:“從文化淵源上看,黃河文化的始祖是黃帝,長江文化的始祖是炎帝。那麼珠江文化呢?我曾在《嶺南文史》2002年第一期發表題為《珠江文化的始祖——舜帝》的文章,考證出珠江文化的始祖是舜帝。舜帝曾到過嶺南,並仙逝於斯。也正是在這片土地,舜帝首次提出了‘中國’的概念。他又是第一個開發珠江流域並將其納入中國版圖的帝王。舜帝開發南方的進程,也是運用德教和詩樂之力開化嶺南的進程。”
中國文化深受孔子、老子和惠能各自代表的儒道釋三家的影響。黃河文化偏重於孔子的儒家思想,長江文化崇尚老子的道家思想,而珠江文化則是推崇惠能的禪學,強調“空”與“靜”。在後世禪學的發展中,也都能看到其中具有珠江文化的烙印,從另一層面也證實了惠能是珠江文化古代哲聖。所以,黃偉宗說:“無論從文化淵源上說,還是從思想領袖上說,珠江文化不是游離于中原正統文化的,而應該是與黃河文化、長江文化比肩而立的。”
珠江文化有助於磨平地方觀念
現在西方流行的現代文化學有許多學派,有種種不同的文化觀,其中最受歡迎和使人接受的是水文化觀,其核心是水決定人的生命、生存、生產、生活,以及人的意識、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並認為海洋是廣闊的、開放的,而內陸國家是封閉的、保守的。
黃偉宗認為,文化包涵兩個意義,第一個是當今世界現代文化學,它貫徹的是水文化理論,強調生存條件決定意識;第二個是水域文化學,強調文化的地域性,與以山定位不同,它是以水定位的。水文化是世界性的,在中國也是早就存在的,這可以從古代的山水詩、山水畫等找到佐證。對珠江文化的研究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新發現,證實中國早就通過海洋與外界進行交流和貿易了,提升了廣東的歷史文化地位,擴大了她在海內外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廣東提出要建設文化大省,需要以海上絲綢之路和珠江文化為兩大支柱。
他說,廣東要建經濟強省,打造泛珠三角經濟圈,文化上必須予以支撐。鄰近各省區都在大珠江流域輻射之內,通過珠江文化可以將它們聯繫起來,在同一水域範圍內進行合作。此外,廣東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外省人的辛勤耕耘。而這些外省人大多來自鄰近省份,水域文化概念上的珠江文化有助於磨平保守的地方觀念,也有助於消除觀念上的隔膜。同時,對加強粵港經濟關係也有促進作用。
珠江文化也要揚長避短
黃偉宗在不少文章中提到,珠江文化研究是多學科交叉的立體文化工程。它涉及到地理學、水文學、氣候學、水域經濟學、歷史學、考古學、民俗學、海洋學、語言學等眾多學科,單憑一人之力顯然是無法勝任的。
對於珠江文化的優點和弱點的判斷,他提出,要揚長避短。珠江文化的優點很多。比如說,爭先性,講求“飲頭啖湯”,求新,求異,不墨守成規,靈活;講究實效性,即講究實際、實用、實惠,講究效益、效率、效能;具有相容性等。南方的禪宗派在唐武宗“滅佛大難”中得以倖存,而且向北方發展,成為中國佛教的主流。這種做法正表現了珠江文化的實用性、相容性,同時也是平民文化意識的體現。而珠江文化的弱點主要表現在:浮動性,即活躍、易變、不穩定、不持久,不斷更新,不斷變化,往往新潮乍到,風行一時,虎頭蛇尾,很快便以新的更替。
他表示,廣東搞改革開放20多年了,成功的經驗很多,但就是沒有好好地總結並發展成理論。洪秀全搞太平天國運動,打到南京,攻陷半壁江山就不思進取了;康、梁領導的戊戌變法只持續了 100天就宣告失敗;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雖推翻了滿清政府,但很快被袁世凱篡權。這些例子都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珠江文化不徹底性的弱點。所以,既要弘揚珠江文化優秀先進的一面,又要克服它的負面影響。
本文作者是梁榕夥,發表於2003年11月20日《人民日報·華南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