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嶺南英都——英德
粵北英德,古名英州。何以冠“英”?有待查考。丙子隆冬,寒潮剛過,日暖風和,有幸同一班多學科的專家教授,為考察珠江文化源流,重行這個令人銘心的地方,舊貌新顏,現實歷史,情境並生,象與神遊,對“英”名之由來及其文化內涵,有所感悟。
位於英中的雲嶺獅子山,形狀活似剛睡醒的獅子。冬黃的山草,錯落有致地生在黑灰色的崖石上,晨露沾潤,朝陽輕鍍,熠熠生輝;陣陣晨風吹過,山草苑若獅頭羽毛,閃閃飄拂;山洞儼如張開的獅口,似吼非吼,似乎正欲躍向面對的北江河洗漱,活現一派英姿氣度。然而我們至此卻不是為欣賞這山的巍巍英姿,而是考察嶺南原始人的棲生處所。因為在這洞穴裏,考古學家剛於月前發掘出一顆人牙化石,60年代于曲江馬壩獅子岩發現人頭骨化石以來,在粵北的重大發現,填補了距今12萬年的馬壩人之後嶺南人類進化和文化發祥歷程資料的空白。由此證實了從曲江到英德的北江流域,是嶺南原始人的棲生地帶,是珠江文化發祥的源流之一。考古學家甚有風趣地說:這樣的坐北向南,“兩房一廳”的洞穴,冬暖夏涼,住山近水,十分適宜居住。可見早期人類已有“風水”文化。在大家的笑聲中我偶然想到:從曲江到英德的原始人,都居住在位於江畔的獅頭形的山(岩)洞裏,如果說中國人對龍的崇拜是水文化觀念(江河蜿蜒之形似龍)體現的話,那麼對獅的尊奉不也可說是對山的膜拜意識之體現麼?山與水對於人類生存具有不可分割的意義,獅與龍的觀念意識同樣主使著嶺南人的行為。對於山區人來說,對獅的尊奉尤重,像傳統的舞獅習俗,莊重建築的柱基和正門兩側多用威武石獅子的形象,就是明證。古人將這原始棲居之地取名獅子山,恐怕也有這文化內涵;山姿又活如其名,英姿威武,興許這正是英州之姿的緣由和體現吧?
英石是我國著名傳統四大園林石之一。這是一種自然形成的岩石,產溪水中,有黑白青綠諸色,大如小山,小如拳指,峰巒聳拔,玲瓏峻峭。如用於製作盆景,袖珍的峻峭英石,穩坐于無水卻似有水的白玉石底盆中,微微的片點綠葉紅花輕嵌石縫,山光水影,巍峨靜諡,活似立體而有動感的山水畫。這是英德特產的藝品,是英石的藝術再現,我看也是英德風景名勝風格的縮影凝現。我們中午所游的城郊南山風景,正是如此。南山主峰,巍峨峻峭,既像文人學士之筆鋒,又似武將之刀尖戟刃,直刺藍天,威風凜凜,一付硬骨正氣!這個由粼粼疊岩構成的主峰,有古時舜帝於此奏樂的傳說,其實樂聲是因風吹岩孔發聲之故。曲折蜿蜒的北江,靜靜流過山腳,將對岸的赭紅古塔(文鋒塔)和黑黝黝的南山峰影,並現於淡綠的江面上,汽船鳴笛而過,可謂有聲有色,有文有武,有動有靜,有剛有柔,真是一番蘊藏著多層次的對稱美和交融美的醉人景象,洋溢著一種以岩石山峰為主骨的陽剛之氣!這種感悟,在我們途經連江口真陽峽時,已開始有所感應,因為這裏更是自古著名的“嶺南奇峽”,是“兩粵孔道,南北門戶”,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秦始皇南征嶺南,“樓船將軍”楊僕在此一戰,始奠勝局;趙佗稱南越王,于此設匡浦關,設“萬人城”,屯兵扼守。縣誌雲:英州之名,本緣於在此重巒疊蟑的英山和湞山,又在於峽中有座孤峰巨石,英姿威武,被稱為將軍山、將軍石,並有將軍欲助盲仔而守候於此的傳說(故又稱盲仔峽)。此峽與南山勝景,實是沿江一線,所以其景也緣於一脈,同有陽剛之氣。由此也使我感悟:英州之名,雖與英山有關,實則是緣于英德山水中以石岩石峰為主幹的特有格局,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柔中有剛的硬骨正氣,也許這就是“英骨”、“英氣”之所在吧?
據同行的文史專家說:北宋的蘇軾和岳飛,曾先後被封任英州知州和英州刺史,雖均未到任,但這兩位中國古代的文武泰斗均被冊封於此,恐怕是偶然而又有某些並非偶然的因素。古語雲:人傑地靈。英德自古以來,出過不少文武英才,然而為數更多的恐怕是曾到此地的文武精英,尤其是失意者和被放逐者。這些精英來到英德,一是因為“轉”,一是因為“窮”。“轉”是指旅途(包括仕途)上的中轉;“窮”是指在這裏自古貧困,歷來被貶官員常被放逐於此。真可謂英才羈旅、龍虎沉浮之地。兩者的根本原因是這裏的地理條件,也即在於其山其水:古代交通主要靠江河船舟,英德地處北江中樞,峽道艱險而又風光峻奇,使客旅常不得不而又樂於在此暫住,偷閒賞景,吟詩作對,產生了古代的旅遊文藝,就是明證。山區風景雖好,但土地貧脊,物產不豐,經濟滯後,人民生活貧困,掙扎生存,卻也煉出錚錚硬骨,浩然正氣,更煉出一派玩世曠達氣度。像宋代詩人楊萬里寫的《出真陽峽》:“未必陽山天下窮,英州窮到骨中空;郡官見怨無供給,支與真陽數石峰”。清代學者袁枚過真陽峽也欣然作歌:“水裹山,山裹舟,真陽峽中浪不休,石如人立看人遊,我若不吟被石笑,石若吟成被我偷。世間奇景豈空設?半使行人愁,半使詩人收。我老無愁好吟詠。且撤四面篷窗,掉白頭”。曠達的硬骨正氣,躍現於調侃的詩句中,絕大多數在此留下的名人詩文,都具有如是風格氣度。由此使我感悟:英骨英氣所在,主要是其山其水而磨煉歷代文武精英的人文精神。
使我對此感悟尤深的是思及“文化大革命”的災難歲月。當時我所在的《羊城晚報》被“四人幫”誣為“造謠放毒”而被封閉,後與《南方日報》、《廣州日報》合併,大部分人員連同廣東電臺和電視臺、黨校、出版社和社科所等新聞出版界共約“八百秀才”下放“五·七幹校”,地點在英東的黃陂畜牧場;廣東文藝界和中山大學的“五·七幹校”則設在剛從勞改場改成的英德茶場,也有近兩千人。當時幾乎所有嶺南第一流的名作家、名藝術家、名教授、 名學者、名編輯、名記者都被作為“走資派”或“反動學術權威”而下放幹校勞動,一時使英德成為聚集嶺南英才最多的地方。這也許與英德過去有甚多文人流放至此的歷史有關吧?然而照我看來,這時期被下放至此的文人數量,不僅大大超出歷代流放英德文人數之總和,也不知超出整個嶺南自古以來流放文人總和的多少倍,而且生活環境和勞動條件也艱苦得多。在黃陂畜牧場住的是馬房、牛棚、豬欄,在茶場住的是不久前關押囚犯的牢房,我曾親見老報人黃文俞、楊奇、丁希淩在北風呼嘯中挑泥鋤土,延安新華社第一代女播音員田蔚在冷雨中種菜,散文大師秦牧扶著眼鏡追趕著他負責養的一大群牛,名編輯家黃秋耘、岑桑像往時編稿那樣嚴謹地做木工,名作家林遐、周敏手抱冷冰冰的泥漿打泥磚,比往時寫稿(劃四方格)還認真,名記者許實(微音)等人半夜抬送剛病逝的老報人陳潔的屍體,老學者陳健、孫孺帶病摘花生……在茶場,我還見到名作家歐陽山、陳殘雲、周鋼鳴、吳有恆,名演員紅線女、林小群、羅品超、羅家寶,名畫家關山月、余本、楊納維、黃篤維,名電影家陶金、王為一,名音樂家周國瑾、陸仲任、施明新,中山大學的名教授蒲蟄龍、張宏達、端木正、容庚、王季思等等的勞動身影……我在深切的痛苦辛酸之餘,還從這些在逆境中仍然頑強生活的名家身上,看到一股硬骨正氣。迄今想來,這與眼前所見的英德山水及其內涵的人文歷史精神,不正是一脈相承的英骨英氣麼?這場“史無前例”的災難已結束20年了,當年落難于此的名家,有的已經仙逝,更多的是經受災難後取得更大成就,有的當年尚未成熟之輩現已成為著名專家或世界名人。當年在英德幹校勞動的其他戰線(軍區、公安、工交等)幹部和知識青年的情況也大致如此。由此又使我感悟:這個當年“牛鬼蛇神”的落難地,恐怕也是藏龍臥虎、甚至是生龍養虎之地吧?
當我們乘坐的汽車經過英紅茶場的時候,看到熟悉而又陌生的茶山,當年稀疏矮小的茶樹,已成長為又密又高的樹行,像條綠色的巨龍,環山盤繞,冬中未顯枯黃,而是一派蒼勁的深綠,別有一番清新而又沉實的風韻,在淡淡的朦朧山氣籠罩下,沁發一種特有的茶葉與泥土氣息溶合的清香,使我從苦澀的歷史回憶中清醒過來,轉入尋味初飲著名的英德紅茶時色美香醇的醉入境界:當開水沖下盛有茶葉的玻璃杯時,片片如米大小的茶葉隨水位的上升而歡跳躍起,像大海的翻騰魚群爭先躍出水面,當杯滿水停,片片茶葉卻又象整齊的魚群似的,層層串串地沉人杯底,黃紅的茶色從淡而濃,從下而上地層染杯中,陣陣香甜之氣隨水氣溢出杯面,慢慢飲入口中,香氣入鼻,甜味入喉,醇氣入心,色美入眼,真是妙不可言的立體的綜合享受。英德綠茶和新出的品種:花茶、白茶、黃茶、苦丁茶、鐵觀音,色味各有千秋,各成一格,但卻又有著相通的剛勁韻味。這種品嘗英茶的風味,也似乎與眼前的茶山風韻相通,並且與英石、英岩、英山、英水、英峽相通,即既多姿多彩而又同有剛勁的風格和品格。茶者,英也。英茶自古著名,色味卓絕,今又品種多樣,恐這也是“英”名之緣由並是“英色”、“英味”之所在吧?
我們這班遊客,既是觀光,又是考察,每到一處,每個學科的專家各從自己專業和經歷發表觀感,邊游邊談,邊看邊議,匯多學科學識於一景點探究,寓科學研討於旅遊行程,生動活潑,妙趣橫生。尤其在漫遊名為寶晶宮的岩洞時,更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地質學家面對遍佈洞中千奇百怪的鐘乳岩,考究的是它的形成年代,地理學家從洞中的地層考察其史前地貌,考古學家則津津樂道不久前在這裏發現史前人類遺址,古生物學家從這裏發現的動物化石看生命起源,人類學家從這個三層溫度不同的岩洞看人類早期生存環境,民俗學家從洞中的地下河遺址探索古代民間傳說的環境淵源,文史學家則從幅幅神奇魔幻的景觀探究英德自古以來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關係,美學家則從洞中景觀的整飾和燈光探究旅遊點的美學建設……如此多姿多彩的議論和千姿百態的地下奇觀,使我感到像是進入英德的內在世界:文化悠久,物產豐富,精神與物質的寶藏都深厚而豐富多彩,整個英德的內在也即是一座“寶晶宮”!這就是英州的心臟形象吧,但當我遊過緊聯著的另一景點——碧落洞後,似又有更深的感悟:這個活似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寫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勝景,像是凝現了被稱為英德自古設治以來有史可查的第247位“縣令”——當今的市委書記江惠生所描繪的英州古今形象那樣:英德自古在地理、氣候、交通、經濟、文化都是嶺南中轉性、聚匯性的地方,古代和現代眾多文武精英于此中轉聚匯,自古著名的英石、英茶正轉入新的發展臺階,豐富的旅遊景點將隨北江的整治煥發新的英姿,北江也將變成德國萊茵河似的美景,要在20世紀轉入21世紀的中轉年代,繼承發揚聚“英”傳統和剛勁精神,塑造出英德的新形象!這種精神和氣魄,使我感到:這是英州心臟跳動的主旋律,是英姿、英骨、英氣、英色、英味的生長脈絡,是英景、英才、英茶、英石的文化內蘊。這種感悟,使我真正理解“英”名之來龍去脈,激動不已,信筆題付對聯:顯古今聖境于一水,產天下佳茗於一地。橫批:嶺南英都。
1997年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