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嶺南“龍”都——梧州
庚辰八月,立秋剛過,夏末秋初,暑尾涼頭,我登上了廣西梧州市的“市肺”白雲山。在這海拔370公尺的高山之巔,極目南天四野,俯瞰古蒼梧大地,頓時發現這個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從自然地理到人文內蘊,竟然是嶺南首屈一指的“龍”都。
到達白雲山頂的雲峰亭時,雖已是日出時分,但絲毫未見朝霞之影。只見滿天白霧茫茫,籠罩萬山遍野,若隱若現,無邊無際,令人油生“天蒼蒼,野茫茫”之感慨。約莫半個時辰,淡淡陽光現出,群山崢嶸始露,原來座座山巒都是條條連綿起伏的山脈,像條條正在蠕動的巨龍似的,自北向南湧來;而在西江對面的群山,則是自南向北的走勢,從而構成南北兩面的群山,既以西江為界而有不同走向,而又聚會于西江始端之景觀。有趣的是,在西江河道中,有一座小島,是自古以來最大洪水都不能淹沒的小島,名為系龍洲,真乃名副其實。這個小島正像逢年過節所見的舞龍時引頭的龍珠那樣,起著吸引群龍競奪的作用。同行的本地人小莫告訴我:西江北面的群山是“逶迤騰細浪”的五嶺引伸而來的餘脈。西江南面的群山則是十萬大山從南向北延續的山系。如此看來,梧州不正是嶺南兩條主要山脈的交匯點嗎?正如《水經注》所雲:“九嶷(即五嶺部分山脈)盤基蒼梧之野,峰秀數郡之間。”眼前所見的景象正是如此:自白雲山的雲峰亭眺望,所見四野青山不僅像條條青龍,都正向著位於市中心的系龍洲蜂擁,而且環繞于座座青山之腰的白雲,也像條條白龍在群山之間遊動,並都是向系龍洲的方向湧去;由此形成了千萬條青龍與白龍交叉漫遊,競爭龍珠的景觀。這是嶺南主要山脈匯合的景觀,稱之為嶺南“龍”都的景觀,不是很貼切嗎?
更為奇妙的是,從山頂看群山之間,又有幾道河流從三面湧向這座古城,這就是自北而來的桂江,自西而來的潯江,以及兩江在此匯合而發端的西江,由此形成三江交會之勢。而每條蜿蜒流來的碧綠江水,又似條條自地面悠悠遊來的碧龍,那高空白雲化成的條條白龍、青山脈脈現出的條條青龍,聚會於古城江岸,真可謂三種顏色之群龍並舞,盤身錯尾,交叉縱橫,像是七色彩虹,從地上舞到天上,撲朔迷離,多姿多彩,又似寬大無比的彩練在人間天上盡情揮舞,誠天下奇觀也!這不正是傳說中的群龍會之神奇景象麼?
當我們下山走到西江交匯處的河岸時,又發現另一天下奇觀:縱向而來的桂江水呈深綠色,清澈碧透;橫向而來的潯江水,淺綠帶黃,略顯渾濁;兩水交匯,因水色不同而形成一條徑渭分明的水線,人們給這奇異景觀取了一個甚有詩意的名字——鴛鴦江。這個景觀同毗鄰廣東封開縣城的賀江與西江交會處的景觀是相似的。這使我想到《水經注》記載的一個被人們遺忘的地名——廣信的所在地,正是這兩個鴛鴦江之間的地域,即這古書所雲:賀、桂兩江於廣信入郁(西江)。而廣信,正就是漢武帝于西元前111年 (元鼎六年)統一嶺南時所設的交趾部(統轄蒼梧、南海、合浦等九郡)的首府所在地。廣信包括梧州和封開部分地區,可見這裏正是當時的“龍首”所在。宋代時,又以廣信為界,稱廣信之東為廣東,廣信之西為廣西,可見這裏又是兩廣分界之地。像鴛鴦江水似的,兩龍交匯而又各有其道。從自然地理到人文歷史,更顯出這個山水會聚的古城的“龍”都內涵和氣息。
梧州市的名勝古跡,簡直可以說是處處都有“龍”氣。位於江畔的龍母太廟,是古代百越族女首領的神化紀念地,她生五個龍子守衛江河,造福人類的傳說體現了由眾多江河交匯而成的西江和珠江文化的特有意識和精神;市郊的龍岩,是一個好似長龍的溶洞,洞中有一孔洞,仰頭即見藍天,故又稱通天岩,頗有巨龍“破壁而飛”的韻味;白雲山下的“龍船沖”,怪石嶙峋,瀑布奔騰,正是名副其實的“龍泉飛瀑”。位於市區的白鶴觀和西竺園,有悠久歷史,影響深遠,各領道佛風騷。而作為民主革命的勝跡,也都深含著“龍”氣;這裏是推翻滿清統治的辛亥革命中全國最早宣佈“獨立”的城市(1911年10月29日),是改組後的國民黨在全國最早建立的一個黨支部(1924年1月);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在1921年為籌備北伐,曾三到梧州主持軍事會議;孫中山逝世後,梧州最早建立中山公園(1924年)和中山紀念堂(1928年動工,1930年建成)。早年追隨孫中山革命的北伐名將李濟深,是梧州人,是建國後首屆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他的故居也正是在洋溢著“龍氣”的“五馬歸槽”的山口上……這些人文歷史之“龍”氣,又似乎化於當今梧州的經濟和文化生產之中,在各個領域起著“龍頭”作用,如:世界上最大的人工飼養黑葉猴種群、世界上數量最大的寶石加工基地、世界上生產規模最大的松香生產林產化工企業、中國最大的動植物酒生產企業、全國最大的蛇園……。這些世界和全國之“最”,數量之多,領域和品種之廣,恐怕不僅是廣西之最,也是嶺南之最。這種從自然地理、人文歷史到名勝古跡、生產和經濟都是“龍”氣十足、“龍”首群集,不正是名正言順的嶺南“龍”都嗎?
改革開放使梧州日益發展和增添了許多新的“龍”氣,還表現在城市建設和交通狀況的巨變,過去主要靠水路運輸和單條公路運輸的狀況,已被陸海空的立體交通格局取代了。四通八達的現代公路既是從城區向外噴射,又像是條條灰色的巨龍向市中心彙集;兩江兩岸,新的民居魚貫而列,層現櫛比,也似條條彩色巨龍奔來聚會。過去全城只有一條過江橋,近年竟接連興建,共有八條之多。這些橋跨越桂江、潯江和西江流經的市區,將這座本是為山水所隔的城區連成一片,這些橋也像條條卷起的巨龍似的,在市區穿越著,使古城本有的山龍、水龍、雲龍交會的彩練當空飛舞的天下奇觀,增添了新的“龍”種和色彩,增添了現代的“龍”氣和內容,從而構成了更新更大的天下奇觀,也因此而使得梧州這個自古的嶺南“龍”都,變成了現代的嶺南“龍”都。
2000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