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玩金錢外交嗎?
溫家寶總理訪問斐濟,出席「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合作論壇」首屆部長會議開幕式。這是中國總理歷史以來第一次踏上南太平洋島國的土地,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因為台灣與太平洋島國關係密切,在台灣的26個「建交國」中,6個在太平洋島國。所以,國際輿論有這樣的認為,中國大陸之所以重視太平洋島國,並進行「金錢外交」,主要是為了驅逐台灣的勢力。這樣的解讀,恐怕是對中國的嚴重誤解。
英國BBC在作相關評論時就指稱,太平洋島國中的一些國家在台北和北京之間反復來回承認,承認哪個全在於誰給的錢多,其文章的標題結論就是:北京台北「金錢外交」爭奪太平洋島國。
不可否認,如BBC所言,某些國家確實如此,通過承認這種手段來獲取利益。台灣花了不少錢,畢竟「金錢外交」是台灣在國際困境中的有效武器,對於急於見效的小國來說吸引力尤為巨大。但是,中國大陸的作為也是「金錢外交」嗎?
我們注意到,溫家寶總理昨日在論壇上致詞時,回答了這種問題,他說,發展與太平洋島國的友好關係,不是中國外交的權宜之計,是戰略決策。
所謂的權宜之計是什麼?就是急用的,對自己有利未必對別人有利的,利用性的,暫時的,總而言之,是短視的。「金錢外交」肯定屬於權宜之計的一種吧!從溫家寶總理的公開表態中可知,中國大陸是揚棄這種行為的。事實如此,中國看中的是太平洋島國這個區域的整體戰略利益。要實現戰略決策,不是用一點錢可以買來的。
中國大陸如何處理與太平洋島國的關係呢,也像台灣一樣靠花錢買關係嗎?
沒錯,中國是加大了對太平洋島國的援助。溫總理宣佈,中國將提供一攬子援助項目,包括未來3年提供3.7億美元的優惠貸款,但是,其意義不是所謂的「金錢外交」能代替的。
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的關係能放在長遠的戰略決策中進行定位,所以,中國不是急於在短暫的時間裡得到政治回報。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合作框架構建成功,中國是太平洋島國論壇的對話夥伴。中國倡導的「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合作論壇」正式啓動。因此,中國大陸要著重考慮的是與太平洋島國的全面、深入、長期的合作,而非僅僅著眼於一時的與台灣的外交鬥爭。
中國對太平洋島國採取的戰略決策,最重要的内涵是什麼呢?
一、最主要的是加強與太平洋島國的經濟貿易合作,兩者之間產生互利,共同發展,而非單向地向太平洋島國輸送利益,獲得暫時的政治回報。目前看來,形勢可喜。2005年,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的雙邊貿易總額達8.38億美元,同比增長達58%。至去年底,中國在太平洋島國投資設立企業70家,協議投資1.1億美元,而今年3月27日,中國在巴新的一項投資達6.5億美元。由此可見,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的合作利益,已非「金錢外交」可比擬的,戰略決策的主要内涵,是促進兩者的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二、中國處理與太平洋島國的關係時,堅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開放、共同繁榮的原則,所提供的援助不帶任何政治條件,而且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的關係是開放的,沒有任何排他成分。所以,中國努力要達到的目的,還是要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推動區域合作。這樣的戰略決策,沒有雙方的互信基礎是實現不了的,也是「金錢外交」無能為力的。
三、中國發展與太平洋島國的關係,不是又要與美國爭鬥什麼。美國及其盟國已經在90年代就關閉大使館,逐步淡出這個地區,說明美國並不看中這個地區,認為這個地區是美國的負擔。中國進入此地區,沒有任何排擠美國的意圖。
當然,中國大陸一定會在發展與太平洋島國的關係中,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反對台獨,這是不會妥協的,與台獨勢力在太平洋島國的鬥爭也不會停止。但這絕對不是中國大陸發展與太平洋島國關係的唯一目的,或者主要目的。中國大陸看重的是未來,看重的是雙方的國際地位和作用。
2006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