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珠 江 文 珠



  在宛若金鷄報曉形狀的中國地圖上,有許多標誌江河的緑綫,密密麻麻地縱横交叉着,遍佈整幅地圖,像是雄鷄的血脈,網貫全身。在這些緑綫中,又有好些標誌大江大河的特大緑綫,從西到東或者從北至南穿連海邊,突現了毛澤東詩詞所寫“茫茫九派流中國”的生動形象。

  在這些特大緑綫中,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標誌黄河的緑綫,這也許是由於從童年時代起,即知道黄河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摇籃,又是在《黄河大合唱》的歌聲中度過青年和中年的緣故,對它格外注目,聯想甚多:我似乎飛到華夏族開始形成的年代,隨着黄河文化的始祖軒轅黄帝在河南周口店漫遊,認真領會他發明指南針的原理,辯認剛從結繩變爲刻在甲骨片的初形文字;我又似乎飛到了春秋戰國年代,跟隨黄河文化的哲聖孔子從山東曲阜走至渤海之濱,旁聽他在給72弟子講授“四書”、“五經”之餘,着重講出人類最早的文化學原理:“近山則誠,近水則靈”。我又似乎跟着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大軍,從西北黄土高原啓步,一直沿着黄河東進,浩浩盪盪,所向披靡。呵,這條進軍路綫與地圖中的黄河何等一致,這不就是一條巨龍的形象麽?也許,傳説黄河是條龍,黄河的兒女是龍的傳人,是由此而來的吧?

  我的視綫自然轉移到地圖的中部,發現標誌萬里長江的粗大緑綫,從青海巴顔格拉山發源,即向東南延伸,中段呈弧形狀,末段翹高,有似鳳頭,匯入東海,整條長江圖形,宛如鳳鳥形象。龍和鳳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圖騰,黄河似龍與長江似鳳,正是這兩種圖騰的自然寓現,即是兩種文化的標誌,也即是黄河文化與長江文化的標誌性區别所在。其原因在於各有不同的特性與風格,李白詩所寫:“黄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神聖、莊嚴,正是龍的風格;蘇軾詞所寫:“大江(長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氣派、風流,正如鳳之神韵,顯然迥然有异,各有千秋。俗稱龍鳳吉祥,其文化内涵是對黄河與長江兩係發祥文化結合的歌頌與祝福,如同以炎黄子孫統稱中華兒女。所以,我們也不應忽略與黄帝幾乎同時創造長江文化的始祖炎帝。也許是這種心情驅使,在眼前的地圖上,正是如鳳展趐的地方,我似乎看到這位又被尊稱爲神農氏的老翁,艱苦地行走在蒼茫的神農架原始森林帶上,一步一口地遍嚐百草,爲人類尋找農耕和治病的五穀及草藥;接着,我又似乎看到與孔子齊名的老子,也漫步在長江之濱,一手抱着他的精心之作《道德經》,一邊躑躅吟誦他的名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所爲,有所不爲”!這位長江文化哲聖同稍後的莊子共創的老莊哲學,使中華民族文化不僅有歷代尊崇的儒學,還有道學等等的多家文化,以多元多樣的態勢而顯出燦爛輝煌!

  我的視綫自然地移到地圖的下端,即祖國的南方,頓然發現作爲中國第三大河的珠江水系,與黄河、長江迥然不同:它好像是蜘蛛網,覆蓋了整個南中國;它在祖國西南部發源的主幹流西江,從雲南、貴州、廣西直下廣東,分别從湖南、江西發源的主幹流北江,自北向南貫串粤中南;發源於江西的東江,與發源於福建的韓江並行,流遍粤東大地;最近才發現的南江及其相鄰水系,均各自南海邊向北貫流,從粤西南湧向它的心臟——珠江三角洲(含廣州)。如果説,這些分别來自西、北、東、南的珠江主幹流像是四條巨龍,那麽,珠江三角洲則似多龍争擁的龍珠(正如粤曲曲牌“賽龍奪錦”之形態);如果説,珠江三角洲像是光芒四射的寶珠,那麽,珠江的東、南、西、北江,則是寶珠向四方噴射的巨大光芒。珠江這樣的形象不是明顯與黄河、長江的形象不同、同時又具有其龍其鳳的神韵麽?這些從水系態勢而産生的聯想,使我感到珠江文化的特質,也正如其態勢所寓現的那樣,是多元性、競争性、迸射性的,同時又是平等性、包容性、開放性的,并且是有自身系統和發展歷史的。我發現:珠江文化的始祖是在黄帝、炎帝之後的舜帝,因爲在開創華夏民族的“三皇五帝”中,唯舜帝“巡狩”南方,將南方納入中國版圖並開啓中國之稱謂,死後又“葬於蒼梧之野”(見司馬遷《史記》);并且,珠江文化也有自己的哲聖,即創造禪學的佛釋六祖惠能。這位被西方思想界稱爲與孔子、老子並列的“東方三聖人”之一,不僅因爲他是珠江水哺肓成長的“中國佛教領袖”(毛澤東語),更主要他在《壇經》中創立的“下下人有上上智”的思想,道出了珠江文化之精髓和特質。我們還發現,珠江文化的發端,雖遲於黄河、長江文化,但也是原始人類馬壩人、柳江人、封開人化石的先後發現,使珠江人的歷史不斷提前,與北京猿人開創黄河文化的歷史時期步步接近。

  我從地圖上發現:珠江不僅是多條江河總匯於珠江三角洲,而且有許多出海口(粤語通稱之爲“門”),僅珠江三角洲即有8個門,其餘沿海河口更是多得難計其數。這是珠江與黄河、長江最大的地理區别之處。這個特點,使得珠江三角洲之自然環境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是江海一體的。“嶺南第一詩人”張九齡詩雲:“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可謂將這特點寫透,將其海洋性、寬容性、共時性等特性及其風韵,寫得象外有象,意境無窮。

  也許是品味張九齡詩受到啓發,我發現地圖上有兩種藍綫在廣東沿海邊境特長、特密,即:一是海岸綫,一是海外交通綫。這説明海港多,與外國的交往多,海上貿易多,而且交往的活動面廣、歷史長。參照歷史地圖,我果真發現早在漢武帝平定南方的時候,即派他的黄門驛長從當時嶺南首府廣信(今封開和梧州)出發,由雷州半島的徐聞出海,經北部灣的合浦至越南(當時稱日南)到印度洋,首開了海上絲綢之路,與張騫通西域開始的陸上絲綢之路的時間相距不遠,匡正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始於南宋之誤;我還發現在南海沿岸,從東到西都遍佈有自漢至清各個朝代先後開始的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證實了我國的海上貿易不僅時間早,而且從未間斷,歷代不衰,不過是各個港口各有不同的枯榮期而已。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也佐证了珠江文化的海洋性、寬容性、共時性特質的源遠流長。

  珠江水系的地理態勢及其自身的和海洋的歷史,决定並佐证了珠江文化的形態和特質,也是多龍争珠或珠光四射型的,無論是多龍所争之珠,或者是光芒四射之珠,都是珠江文化精華的結晶集萃,是珠江文化之珠,即珠江文珠。珠江文珠的光芒,我既在眼前中國地圖顯示的珠江水網縱横的地理態勢和貫通世界的交通網絡看到了,又從珠江文化的代表人物在歷代發出的巨大影響看到了:西漢的陳欽、陳元父子創立“古文經學派”;東漢牟子寫出首部佛學論著《理惑篇》;晋代葛洪在羅浮山寫出道家名著《抱樸子·内篇》;唐代賢相張九齡以《曲江集》開一代詩風;惠能以《六祖壇經》創中國佛教;唐宋韓愈、劉禹錫、包拯、蘇軾等名人入粤增創文化輝煌;明代陳獻章創“白沙學派”;清末民初,更是文星燦爛,首魁紛涌:林則徐治粤爲“眼看世界第一人”,洪秀全是首位以洋教(海洋文化)主道農民起義的領袖,康有爲是維新變法第一人,樑啓超是現代中國第一大儒,容閎是現代中國第一留美博士和留學倡道者,孫中山是中國第一大總統,……如此等等光芒四射的文珠,數不勝數,而清末民初以來開創中國近現代文化“第一”者特多,正是珠江文化的海洋性、現代性特强,在近現代中國文化史上影響特大的體現。

  由此又使我看到:改革開放在廣東“先走一步”,在深圳、珠海、汕頭、厦門等沿海城巿辦經濟特區的文化根由,正在於珠江文化具有海洋性、現代性;同時,我更看到:改革開放之“天時、地利、人和”,使珠江文化更增添新的生命力,使廣東和特區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發展,當上了全國的排頭兵,取得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具有世界性的影響;特别是,最近從被稱之爲“珠江之珠”的珠江三角洲合作,擴展爲粤港澳携手的“大珠三角”合作,又擴大爲“泛珠三角”(9+2省區)合作,更清晰地顯現了多龍争珠或珠光四射的珠江文化神態,使珠江文珠的光芒更燦爛,更輝煌!

           (2005年春節)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