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粤劇起源、形成問題初探



  張力田 郭英偉 李 穎(張力田,廣州市振興粤劇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郭英偉,廣州市振興粤劇基金會副理事長,廣東八和會館常務主席;李穎,廣州市粤藝中心檔案室負責人。)

  對於廣東第一大劇種——粤劇的起源時間,文化理論界多有分歧。“800年説”、“400年説”、“300年説”、“200年説”、“100年”説等多種觀點分庭抗禮,形成了一派百家争鳴的熱鬧景象。

  經過多方搜集資料、查閲文獻,我們對粤劇的起源、形成時間問題,進行探討和研究。

  一、 粤劇定義的界定

  探討粤劇起源時間,應明確探討對象——粤劇的基本定義。對“具備什麽屬性和特徵方能被定義爲粤劇”這一問題的不同結論,將直接影響對粤劇起源時間的推論。

  賴伯疆、黄鏡明的《粤劇史》曾指出:“對於地方戲曲來説,唱腔音樂是成爲區别地方戲曲劇種的重要標誌之一。”〔1〕這一觀點爲我們如何界定粤劇概念提供了思路。粤劇作爲一地方性劇種,首先應該具備有别於其他地方劇種的唱腔體系。目前,人們對粤劇具有以梆子、二黄爲主,輔以南音、木魚、鹹水歌等廣東民間音樂元素形成的音樂唱腔體系的認知基本上是一致的。粤劇之所以爲粤劇,而不是以“二黄”、“西皮”組成唱腔體系的京劇、也不是以“崑山腔”演繹的崑曲,就是因爲其具有上述富於個性的唱腔體系。

  其次,《現代漢語詞典》對“粤”字的解釋爲“廣東、廣西”〔2〕。“粤劇”這一名稱,本身就包含了一個地域範疇的意義。粤劇應該是兩廣特有的劇種。某劇種爲某地所特有,就應該具備形成於該地,以該地爲主要演出地點,在該地形成數量相當的演出群及觀衆群,並以該地方言演繹等屬性。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爲粤劇下如此定義——形成於粤地,以粤地爲主要演出地點;在兩廣,特别是廣東,形成了數量相當的演出群體及觀衆群體,具有以梆子、二黄爲主,輔以南音、木魚、鹹水歌等廣東民間音樂元素形成的音樂唱腔體系並以粤方言演繹的劇種。

  我們就是針對這樣一個對象,去探討其起源時間。因此,我們認爲粤劇的起源時間應該以這一劇種初步具備其定義中包含的基本屬性爲界定。

  二、“800年”與“400年”——粤劇形成歷程的蓄勢醖釀階段

  
在理清了粤劇的定義以後,我們可以結合粤地的演劇歷史,對粤劇的起源時間進行推論。

  粤地的演劇歷史可以上溯到唐宋兩代。據《廣州府志》記載:唐宋兩代廣州城北的將軍廟“歲爲神會作魚龍百戲,共相睹戲,簫鼓管弦之聲達晝夜。”〔3〕

  又有南宋時人劉克莊寫的《廣州即事詩》:

  東廟小兒隊,

  南風大賈舟。

  不知今廣市,

  何似古揚州。

  廣州作爲古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其經濟重鎮的地位到了唐朝,尤其是市舶使設立以後得到了進一步彰顯。中原人與粤人商貿交流日趨頻繁,而文化交流往往伴隨着經濟交流發生。中原日漸成熟的演劇文化隨之入粤,到南宋時期在廣州形成了“何似古揚州”的繁榮景象。然而,這個時期演劇活動在廣州極爲興盛,但並不具有粤地本身的個性和特色。賴伯疆對劉克莊詩中提及的“小兒隊”作如是解釋:“宋代小兒隊,是盛行於汴京的百姓隊伍,擁有歌舞雜技,及簡單的戲劇表演。”由此可見,此時廣州的演劇活動不過是中原演劇活動的簡單復製品,並不具備稱“粤”的條件。因此有學者因佛山祖廟有建於南宋末年的石戲臺,而推斷粤劇起源於南宋末年,距今有800年曆史,顯然是不够準確的。

  經過元一代的發展,雜劇與南戲成爲中國的兩大戲劇體系,分别盛行於北方與東南沿海。中國迎來了演劇活動的一個高峰時期。已有唐宋兩代演劇文化積澱的粤地自然不會置身於這個高峰之外。成化十七年(1482年)佛山石灣《太原霍氏族譜》有“……七月七之演戲,世俗相尚,難於禁革……”的記載,嘉靖四十年(1561年)《廣東通誌》也有:廣州府“二月城市中多演戲爲樂,諺雲正燈二戲(正月張燈,二月演戲)”的記載,並有“搬戲難成器,彈弦不是賢”的俗語。及至萬曆年間(1572年—1620年)“佛山鎮大基尾創建了早期的戲劇行會組織‘瓊花會館’。”〔4〕從上述記載,我們可以肯定,演劇已在明一代成爲廣東民間極度盛行的重要文娱活動。“瓊花會館”的成立更可以體現其時已有數量相當的群體在廣東專職從事演劇活動。賴伯疆等學者的以“瓊花會館”成立爲標誌,提出粤劇起源於明代萬曆年間,距今有400年曆史的觀點,却值得商榷。

  “有數量相當的群體在某地專職從事演劇活動”無疑是地方劇種形成的重要條件之一,在“富於地域特色的個性唱腔形成”、“以地域方言演繹”等其他條件同時成立的情况下,可以被視爲地方劇種形成的標誌。但“瓊花會館”的成立之於粤劇的形成却在這種情况以外。

  嘉靖時人徐渭《南詞叙録》作如是説:“今唱家稱弋陽腔,則出江西、兩京,湖南、閩廣用之。”據文獻記載,萬曆至崇禎年間,廣州有一名爲張喬的蘇州籍歌伎擅唱崑曲,大受歡迎。又有崇禎年間,廣東博羅人張萱私蓄戲班,其中有個名叫黛玉軒的戲子能以《太和正音譜》唱曲,張萱特爲之刻《北雅》一書。從這些可以推知,明代粤地的演劇活動主要演唱當時東南沿海盛行的南戲四大聲腔中的“弋陽腔”和“崑山腔”,不能因爲其演出地點在粤地就理解爲粤地本身特有的藝術形式。正如李門在《粉墨集》中説,元明間流行於嶺南以餘姚、海鹽、崑山及弋陽等腔調爲主的劇種均非粤劇。而當時的“瓊花會館”應該是這些南戲演出群體的行會,因此其成立不足以標誌粤劇的形成。如果我們可以承認明代粤地與東南沿海其他地區相若的南戲演出是粤劇,我們同樣可以承認南宋時期不具備粤地個性的“小兒隊”演出是粤劇,那麽成立的將是“800年説”,而不是“400年説。”

  唐宋時代粤地的演劇活動、明代南戲“弋陽腔”、“崑山腔”在粤的盛行、“瓊花會館”的成立都不足以被看成粤劇形成的標誌。但這些因素却爲粤劇的形成奠定了基礎,“800年”、“400年”其實也可以理解爲粤劇形成歷程中的蓄勢和醖釀階段。

  三、“200年”——粤劇形成歷程中的形成階段

  清代蘇州人緑天遊宦粤東,其《粤游紀程》(書前有雍正十一年,即1733年,李元龍作序)内有《土優》一文:

  “廣州府題扇橋,爲梨園之藪。女優頗衆,歌價倍優於男優。桂林有獨秀班,爲元藩臺所品題,以獨秀峰得名,能崑腔蘇白,與吴優相若。此外俱屬廣腔,一唱衆和,蠻音雜陳,凡演一出,必鬧鑼鼓良久,再爲登場。至半,懸停午牌出然而止,掌燈再唱,爲婦女計也。……榴月朔(農曆五月初一),署中演劇,爲鬱林土班,不廣不昆,殊不耐聽。探其取本,只有《白兔》、《西厢》、《十五貫》,餘俱不知是何故事也。内一優,乃吾蘇之金閭也,來粤二十餘年!猶能操吴音,頗動故鄉之愴。” 〔5〕

  從上述文獻看,清雍正年間,粤地的演劇活動在南戲“崑山腔”、“弋陽腔”流行的基礎上出現有别於其他地方演劇活動的地域特色。“廣腔”的出現是粤地演劇活動地域特色形成的重要標誌。

  “崑腔蘇白”以外的“廣腔,一唱衆和,蠻音雜陳”。可見,“廣腔”是在“由一人獨唱,衆人幫腔,用打擊樂器伴奏”的弋陽腔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廣州土語、民謡的穿插運用又使其呈現出“蠻音雜陳”的特點。“廣腔”其實就是粤化了的弋陽腔。

  唱腔開始呈現與别不同的地域特色無疑是一個地方劇種形成的先兆。加上唐宋元明以來,粤地形成的濃厚演劇氛圍及數量相當的演出群體、觀衆群體,一種粤地特有的演劇活動呼之欲出。但我們並不能把這種活動籠統理解成爲“粤劇”,而把“廣腔”的出現時間斷定爲粤劇的起源時間。

  回顧本文第一部分給粤劇下的定義,我們要討論其起源時間的對象——粤劇,是以梆子、二黄爲主要唱腔體系區别於其他劇種的,並不是以“廣腔”作爲區别。對於唱“廣腔”的演劇活動,我們可以理解爲粤劇形成以前的準備形態。

  在演出地點、演出群體、觀衆群體、粤方言演繹(“蠻音雜陳”)等條件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我們確定粤劇的起源時間,就該從其標誌性的“以梆子、二黄爲主要唱腔體系”的形成時間着手。

  商業、手工業一向發達的粤地在資本主義萌芽的明清兩代,成爲中國南方的經濟核心地帶。頻繁的經貿往來,又一次極大地促進了兩廣與内地的文化交流。在粤地流行“弋陽腔”、“崑山腔”的同時,西秦梆子、徽調、漢調等外地唱腔紛紛入粤。“干隆二十四年(1759)……本地班向外江班汲取聲腔和表演藝術的養料,使用的聲腔起了變化,出現從以弋陽腔爲主到梆子腔爲主的演出風格。演唱時除鼓板外,還用上木魚,使梆子的唱法更富於廣東特色。” 〔6〕“清中葉,二黄入粤,爲混合班所吸收。弋崑腔爲之所取代。梆、黄結合的粤劇聲腔形成。” 〔7〕由此可見,清雍干時代(距今約200年),粤地形成了“以梆子、二黄爲主要唱腔體系”的演劇活動,它形成與粤地,以粤地爲主要演出地點在兩廣形成數量相當的演出群體及觀衆群體,並開始夾雜着部分粤方言進行演繹,是我們目前探討對象粤劇的最初形態。所以“200年”應該是粤劇形成歷程中的形成階段。

  經過推論,我們認爲“粤劇起源時間爲200年”的觀點較爲科學,符合粤劇的定義的界定。但由於我們水平有限,論证過程未免有偏頗之處,懇望賜教!

  注 釋:

  〔1〕 《粤劇史》,  賴伯疆、黄鏡明,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88年。

  〔2〕《現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  1998年。觀近百年曆史,粤劇在廣東的發展更爲蓬勃。本文主要以廣東作爲主要地域界定,對粤劇的源流形成歷史進行探討。

  〔3〕《廣州府志》,一百六十三卷,  戴肇辰,  廣州越秀書院 , 清光緒五年。

  〔4〕同〔1〕

  〔5〕轉引自《粤劇春秋》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0年。

  〔6〕〔7〕《廣州市志》, 廣州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廣州出版社。

  

  參考資料:

  1.《粤劇史》,  賴伯疆、黄鏡明,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88年。

  2.《現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  1998年。

  3.《粤劇春秋》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0年。

  4.《廣州府志》,一百六十三卷,  戴肇辰,  廣州越秀書院,  清光緒五年(網絡資源)。

  5.《粤劇概念的模糊與粤劇史斷代分歧》, 李日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