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萬家萌潘氏



  沙井的北部原是一片港灣,茅洲河從這裏注入合瀾海,海水直達大鐘山(今萬豐大邊山)的山脚下,是天然的避風港,很多祖籍爲陽江、番禺、順德、南海等地的蛋民到此躲避臺風,這裏逐漸成了蛋家人的聚居場所,人們稱它爲蛋家萌。

  蛋家即是蛋民,又被稱爲“龍户”或“艇户”,他們以船爲家,在港灣和江河沿岸過着捕魚及航海的水上生活。在鹽民的眼裏,這些人就像他們測試鹽滷的鷄蛋,長年累月浮於海上的,故被稱爲蛋民。人類學證實,蛋家人不屬於一個獨立民族,是南方歷代流散入江海里的人群逐步融合演變而成,是一個複合體,經民族識别被確定爲漢族,改稱水上居民。蛋家不被陸地的居民所接受,白天可以上岸出售魚蝦,晚上是要回到船上睡覺的。由於許多蛋民到岸上固定的場地出售魚蝦,一時間成爲了遠近聞名的海鮮市場,叫蛋家萌墟。

  元代,從南方元朗的屏山一支鄧姓的人家看中了這個風水寶地,遷到這裏定居。這支鄧姓是元朗一帶的名門望族。據《鄧氏族譜》記載,鄧符協於宋雍熙乙酉二年登進士,授廣東陽春縣令,卸任後,遊覽至新安岑田圭閣山下(今香港錦田)一帶,因感其風景秀麗,遂定居於此地,被尊爲錦田一世祖。南宋年間,符協公之重孫從光(萬裏公)遷徙到元朗的屏山。元代,其分支繼遷歸德場蛋家萌。隨著人口的繁衍,家族日益强大,蛋家萌就變成了鄧家萌。後遷至福永塘尾,繁衍至今。

  現在萬豐村後山北坡處還有鄧氏四世祖益遜公墓,坐南朝北,於清乾隆甲子末冬重修,墓葬前部爲半圓形拜臺,直徑6米,中間爲三級矩形案臺,後部爲近圓形祭臺,南北進深2.5米,東西寬約2.7米,墓葬總進深約9.4米,寬約6米,祭臺後部中間有清乾隆甲子(1744年)未冬重修墓碑。碑立於清乾隆甲子年(1744年),圭首長方形,高約1.2米,寬0.6米,厚約0.2米,碑文爲陰刻楷書,自右而左共六列:“公諱益遜,乃萬裏公次元禎之孫也。宋舉選貢,授新州儒學教授,階從政郎,元配置宜人廖氏,男光大,居原石井,係出皇姑,孫勤可、敬可、宗可暨宜人同穴,墓於本山子向兼午之原。四世祖考益遜鄧公,妣廖氏宜人之墓,乾隆甲子未冬穀旦,東新裔孫重修立碑”。

  據《寶安懷德潘氏族譜》記載,南宋之際,潘仲鑑自南雄上朔村遷至南海,繼徙東莞靖康,終卜居東莞學前。元代,潘英甲由學前遷居福永懷德鄉,篳路藍縷,開基立村,被尊爲寶安潘氏一世祖。潘英甲,字鬥宇,號昌南,娶徐氏,生有四子:潘文峰、潘章峰、潘彦峰、潘遐峰。

  潘文峰娶鄧氏,生潘宏子。潘宏子,號榜山,娶陳氏,生四子:潘禮和、潘禮敬、潘禮智、潘禮信。

  潘禮敬,號樂静,娶何氏,生潘觀察、潘義察,繼配陳璉姑母陳氏,生潘文察、潘理察、潘順察。潘禮智,號龍屏,元末遷鄧家萌,開基創業,惜無子,過繼潘禮敬次子潘義察爲嗣。

  潘義察(1382—1460),號淡軒,天性廣淳,篤守天經,薄於世味,日以教子讀書,篤農耕稼爲務。當時沙井等地海濱豪右多爲海商,無不噬弱肉以肥其身。義察獨不齒其行,專以勤耕力作,取農桑之值,安然自足,衣食而外即用以供子弟讀詩書明禮義。凡國賦課税,必率先繳納,民間義舉,必盡心盡力,深受人們欽佩。東莞縣令蕭毗陵舉爲鄉賓,每年例邀參與鄉飲,以其儀型爲人表率。娶樑氏,生潘毅,女七,均嫁入當地名門望族。

  潘毅,字以仁,號竹溪,娶陳氏,生潘轅、潘軫。

  潘轅,號東莊,娶王氏,生潘山。潘軫,號盤澗,爲官香山,遂遷居香山沙尾村。

  潘山,號鬆巢,娶靖康場戴江月之女,生潘楫、潘相、潘模、潘楠。四子分鄧家萌四大房,鬆巢因而有“四房祖”之稱。

  潘楫,號鐘岡,潘鬆巢之長子,是個文質彬彬的學者,不管到哪裏,他都穿着得整整齊齊,還是非常重信義的人。作爲一個學者,潘楫以治春秋爲本,爲入仕之道,他是一個邑廪生,他的治學態度,曾得到當時令尹春湖公(孫學古)的賞識。後來潘楫果不負厚望,著有《鐘岡詩集》、《文房餘稿》、《監議》等行世。

  潘楫參加《東莞縣誌》的修撰,其功不可没,載入縣誌。他還組織鄉人修族譜,集資建祠,以光宗耀祖,鼓勵後進,但事未完成,竟終天年。他教子有方,其子潘甲第得父教,也治春秋,於嘉靖戊午(1558年)以春秋鄉試(舉人)。潘楫以其子累贈鄉進士文林郎。最大的成就是研究音樂,著有《律吕圖説》行世。律吕是古代正樂律之器,有十二律,陽六爲律,陰六爲吕,爲著此書,他上溯至秦漢,下至朱程,經不懈努力,終著成此書。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夏,中奉大夫、廣東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游應干偶見此書,閲後深有感觸,作序贊道:該書“有真見,可以破千古不决之疑,可以索千古不傳之結”,參議大夫、翰林院編修袁昌祚也欣然爲之作序。

  明萬歷元年(1573年),分東莞縣立新安縣。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縣城設立鄉賢祠,經當時知縣王廷鉞批准,潘楫入祀鄉賢、文廟,成爲新安縣當之無愧的理學鄉賢。村裏建有鐘岡公祖祠紀念他,沙井鎮人民政府於2000年公佈爲鎮級文物保護單位。

  當時村中鄧姓、潘姓、葉姓、廖姓、莫姓、鄭姓雜居,且常有姓氏之争。萬歷年間(1573—1620),潘甲第改鄧家萌爲萬家萌,意爲大家和平相處,共謀發展。後來,鄧家的子孫遷到福永塘尾,其它姓氏也陸續遷往他處,萬家萌成了只有潘姓的單姓村。

  清康熙元年(1662年)實行遷界,萬家萌村民被迫背井離鄉,外移他處。康熙八年(1669年)始復界返鄉。解放後,在合作化時期,潘植增、潘九根與陳樹洪等人共同協商,將萬家蓢村改名“萬豐”,取年年豐收,永世興旺發達之意。

  福鎮圍始建於明代,圍内原建築大多已被現代住宅所替代,僅存中軸綫的中巷及盡端的廟宇、圍墻一段和建在墻上的箭樓一座。中巷路面的石板鋪面已改成了水泥路面,位於北端的廟宇是一個單開間的單層小廟,清代風格。圍墻現高約3米,殘長5米,厚1.2米,箭樓殘高約3米,均爲青磚壘砌,從磚的規格和形制來看,應是明代圍寨墻原物。其防範作用與土樓相仿。歷史上凡遇有天灾人禍,由各房派人駐守,以保衛家族的安全生存。情況嚴峻時,全族人集中於裏,備戰備荒,誓死相守。2000年公佈爲鎮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上爲防戰亂,天灾和人禍,也爲節約土地,各房群集一處居住,形成一個大的自然村落。歷史上各房之間的界限仍很明確,不但居住相對集中,有“街”“道”相隔,而且各房還建有各自的祠堂和活動中心。房不但是家族内的血親單位,也是經濟和社會事務的管理單位。以後幾經變動,房之間的各種界限逐漸淡化,但歷來的行政建置,如解放後的生産隊、小村和小村合作社基本上仍以居住相對集中的房爲基礎。只有第五村情形較爲特殊。由各房雜合而成。(程建)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