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正值迎新送舊之時,來聊聊生之事,該是吉祥納福之舉。人生不滿百,扣除年幼無知,年老無力,睡眠無識,和生病無能等消耗之時間,人一生真正「為人」的時日,恐怕是區區可數。況且生命好像是一潭潛伏的源泉,能用心去開發,活出意義來的人實在不多。結果是大部分的人們,一生渾渾噩噩的過日子,一天又一天,直到死神招手時,才猛然覺醒,悟昨日所作所為,竟皆鏡中月,水中影。惜為時已晚,生不再來,死後也不知是否另有天地。唉!唉!唉!一生就這麼去了。
既然了解了生命是股源泉,我們必會試著去選擇一條最為理想的方法,來探究這個源泉是在何方。試圖找到源泉所在,汲取飲之,以充實生活。因為生命是有恆的,而生活是無常的,如果沒有生命源泉的灌溉滋潤,生活就會像大海的波浪,受到貧富貴賤和成敗得失的起伏不定駕御而終結一生。果真如此,我們當如何來開發生命的源泉呢?古今哲人與高僧大德已尋找甚久,各人各家亦都有創見和可行之法。如佛之禁慾苦修以成正果,道之少私寡慾以脫倒懸之苦,儒之明明德親民以止於至善,墨之兼善天下以利眾生,和耶之慈善濟世信主以得永生皆是。
問題在於,這些古老的智慧,能否給活在當今的我們,提供任何啟示和可依尋之法呢?當今社會瞬息萬變,一日內的進展抵過古早百年千年的速度,交通和傳播科技的發展,已把國界突破,不同國度的人民互訪的機會大增,移民潮與日壯闊,商業交易國際化,多元文化的社會結構也比比皆是。換句話說,如今整個地球已變成一個村莊。這些古老智慧,還能對地球村裡的生活方式起任何作用嗎?
我仔細思考一番,發覺答案是肯定的。生命的意義是亙古不變的,千年前之為人和千年後之為人的本質是一樣的。殺人放火,欺世騙民,千年前之社會所不容,千年後的今天社會亦是不許的。要點在於,如何才能依古之理,在當今地球村社會,尋出一條生路,活出一片亮麗之天空呢?我用了自己的思考框框,融匯古聖先賢的部分智慧,試著描繪出一個在當今地球村活出意義的架構,與諸位共享,若能得拋磚引玉之效,則大幸矣。
首先,我發覺了解和實踐「新生」的意義與內涵是命中鵠的之鑰。「新生」是宇宙萬物運轉過程中的一個契機。湯之盤銘有「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語。不斷革新求變以適應時代環境,新就是進步,我們必須能夠新生,才不致在時代變遷的洪流中不知所措,而慘遭滅頂。「新生」包涵了四項要素﹕新的認識,新的反省,新的適應,和新的人生。
新的認識意謂著身處當今地球村社會裡,我們必須儘力認識區別多元文化和傳統文化社會的差異,並進而重新認識人的意義和所處的地位。時代潮流給人類帶來的巨變告訴了我們﹕無論來自何方,身為地球村的一份子,我們就必須學習多元文化的生活方式。學習如何尊重文化的差異以和平共存,並更進一步建立和增進個己生活的情趣與意義。
有了對時代周遭環境客觀的認識和了解之後,我們必須進而培養新的反省能力。反省是自己對內在的一種投射,這種了解自我的能力是烘培出生命的價值與生活意義的基石。像雷射光掃射一樣,心的反省要求吾人以內在心靈的那股靜力,來觀照自己的真面目,觀察鏡中反映出的自我像個什麼,時時捫心自問﹕我是誰?是個多元文化社會河裡隨波逐流的一葉扁舟?是個地球村裡迷失自我的羔羊?亦或是個充滿著希望,篤定有信心的新人類?
有了新的認識和自我清晰的觀照能力,下一個需求是對新時代環境的適應能力。活在當今這種一日千變的社會,我們必須要有足夠的勇氣和毅力,才能找出一套有效的適應方式。否則一生受制於變,中心無主,不知所向,把生命弄得毫無意義可言,可見適應乃是一般生活層次的落實。綜觀人間世的生活網絡,無論中外古今,不外乎修身,待人,和處事三項目。縱使生活在地球村裡,古聖先賢的智慧,也能提供我們一些可借鏡的適應之道。譬如,先人理想的修身之道,在於建立一個完美的人格。如「知足知止」可協助我們不耽溺於眼花潦亂的科技產品裡;「安時處順」可幫我們不盲目追求潮流與名利;「謙沖自牧」可教導我們不因各種差異,而彼此歧視或排斥。先人理想的待人之道,則在於維護對方的尊嚴。如「守中崇德」要求不妄加批評論斷他人,而惹事生非;「積德忘我」要求不分種族,文化,性別,年齡,力求協助他人之急;「至誠無欺」教我們待人如待己,不妄言,不妄為;「心廣重才」教我們不因同文同種,而在用人取才上有所偏頗不平。先人的理想處世之道,則在於培養一個自然無礙的環境。如「和光同塵」可使我們不標新立異,浮誇不實;「從容出處」教我們不因己之利,而斷他人之機;「薄藏遠識」則能助人之饑溺,眼光長遠有目標。
最後,經由認識,反省,和重新適應的過程,自己乃能建立起一個新的人生,培養出一種安然遊走於多元文化地球村的生活態度與方式。因此,這種新的人生,具備了四項特色﹕嶄新的生活觀,博厚的時代價值觀,至堅的新信仰,和至高的人生修持。果真能達到這個境界,我想不論時代如何改變,吾人定能游刃有餘,如庖丁解牛,生活充滿著節奏,生命充滿著意義。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