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心 法

  心法者修心之法也。每一個文化,除了有其對宇宙大道運行與人倫秩序看法與遵行的道統之外,必同時具有一套指導精神修行的最高法則。這個法則即心法也。由此可見,道統和心法乃是一個銅版的兩面,為文化生存與群體延續生命所不可或缺。

  中國古時候為帝王統治的社會,道統的延續與心法的修持,皆掌握在聖人與帝王的手裡。《史記》記載軒轅黃帝修道後鼎湖升天,顓頊繼帝位,再傳帝嚳,有「既執中而偏天下」之語。到帝堯有「允執厥中」,帝舜又增為四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人心危險不可測,道心微妙不可識,要精專貫注,勤於守中以得道心)。這個中字,顯然就是中國安身立命的心法基礎。不過這個中道心法在禹之後即已失傳,到了老子和孔子的時後才又給提到。譬如,《道德經》有「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之語;《易經》有「黃中通理,正位居體」之說;《中庸》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之論。可惜之後無人以繼,一直到近代才有王寒生教授,有系統地整理研究心法之說,出書闡揚早已失傳的中國心法。

  王寒生教授認為,心法是揭發宇宙的奧秘,啟迪人心的玄機。中國心法具有幾項特色﹕第一,心法是聖人功果的結晶。多年的苦修研究,聖人們以一個「中」字總括所思所想之精華,供後人學習修煉。第二,心法是民族精神的冶爐。它造就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形態與內涵,持續不斷地陶冶中華民族之精神。第三,心法是人生活動的指標。心法的準繩,在宗教為戒律,在倫理上為訓戒,為人生的生活準則。第四,心法是貫通天人的寶筏。經由中道修心法,可「誠於中,形於外」,可至「萬物皆備於我」的境界,得到精神之超脫,心靈之解放。最後,心法可以成為二十一世紀的宗教。它是人生最高的指標,可彌補科技發達在近代所帶來的精神空虛,頗具有宗教的功能與特質。

  既然中道是心法的內涵與實踐心法的準則,那麼中道到底是什麼,而且如何來守中道呢?首先讓我們來看看中道的意義。一九七二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的第一號漢墓裡掘出的《黃帝經》裡的〈十大經〉篇中的首段有詳細的記載﹕「昔者黃宗質始好信,作自為相,方四面,縛一心,四達自中,前參後參,左參右參,踐位履參,是以能為天下中」(大概的意思﹕古代黃宗具有原始的本質,並且變化多端,我們可約略指出它的外貌﹕就如一個方形,設一個中心,往四面發展,均得透過中心點。前面、後面、左邊、右邊、橫的、豎的、斜的都是三。所以這個中心點就是天下的宗主)。這段文字描繪出一個以三為基本數的方陣圖,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謂的九宮圖(其形狀就是一個「田」字。這個平面的田字立體化之後,就像是一個魔術方塊)。「黃宗」這個專有名詞,應該就是指圖裡那個任何運動都必需經過的中心點,也就是「黃中」(《易經》的坤卦裡就是使用這兩個字),也正是古代所稱的「中宮」。「宗」者,祖也,道也,主也,與「中」字同義。因此「中」即是中國心法的準則。

  《易經》六十四卦中至少有三十卦裡用到中字。其中以坤卦的說法最值得重視﹕「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矣。」人能執中,則內外理通,無所不順,真是美極了。發展到儒家,孔子曾言,「執其兩端,用中於民。」執此中則能調節平衡天人之間的矛盾,而達到《中庸》所說的「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庸》乃孔門傳授心法之書,以「誠」入中﹕「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因此,至誠而中能如神「善必知之,不善亦必知之」,能「寂然不動,感而遂通。」這是自我的升華與升化,是大我與小我的合一,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心法雖然是儒家的用語與傳統,但自古百家同出一源,因此道家亦不乏對中道的闡釋,尤其在修煉的部分,比儒家記載得更加詳細。如《黃帝經》就是道家重要的經典。書中以「逆形」來形容道之化成人身的肉體,以「順形」形容經由修煉把肉體再化為道(即老子講的「歸真返樸」)。守中就是由逆形轉成順形的過程。守中和老子的「玄同」,莊子的「齊物」與列子的「委化」相近。這些都是達到「執大象」與「懸解」等境界的過程。在這個總體的境界裡,沒有天塹與樊籠的束縛,沒有差別相,人的潛能發揮無礙,內外於是合一,天人於是一體。這種無為而無所不為的全然解脫的境界,和孔子「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不逾矩」有異曲同工之妙。再深入察看,中的境界相等於整合了莊子所謂「七大」的境界。這「七大」包括大一(不貳之本體)、大陰(寂滅之解脫)、大目(徹見之本源)、大均(玄同之平等)、大方(無邊之自心)、大信(不爽之徵驗)、與大定(無動之至靜)。

  那麼如何來守中以得心法之效呢?歷來各宗教或聖賢哲人皆有諸多陳述。譬如佛家的禪定,耶教的靈修禱告,儒、道家的臥談、坐忘、心齋等皆是。其中又以佛家的禪定方法最為普及與系統化。儒、道的修練方法因年代久遠,沒有好好傳承下來,幾乎流於湮沒的地步。幸虧王寒生教授終身埋首鑽研整理,再度掀開了心齋的面紗。王教授不僅整合了心齋的道理與程序,也鼓勵現代人能在煩忙之際,別忘了擇心齋簡而易行者行之。行之久矣,必能使精神統一,心情安定,煩惱減少,並進而延年益壽,健康祛病,增進智慧。我年輕時跟隨王教授多年,對其思想學說有深刻之體認,因此不敢掠美於前,在此不揣翦陋地把王教授的心齋述說略加融合解釋,與諸位讀者共同分享。

  雖然古籍失傳無從考證,但心齋之說由來極遠。黃帝、廣成子等修道升化,皆經由心齋的過程得之。傳說中黃帝的臥談之道,莊子書裡提及顏回的坐忘之方,和大學一書所論述的止、定、靜、安、慮、得六段功夫(「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應該都是屬於心齋的一部分。依照道家的說法,心齋的目地在於調節均衡心、氣、神三個存在於人身的粒子與它們之間互動的關係。道教修習丹道過程所使用的「築基」觀念,可以借用來解釋欲使心齋行之有成的先決條件。「築基」就是指修道之前所應具備的基礎功夫。修習心齋的築基要素有四項﹕止、正、健、願。「止」意謂著心中有個堅定不移的信仰,譬如宗教對此就頗有建樹。「正」意謂著有顆清白之心。心地宛如田地,必須素而不染,才能種值耕作,以期豐收。「健」指生理之壯碩與心理之健全。心法乃精神之修持,須有正常之生理與心理機能做為底盤以調心養性。「願」則意謂著不屈不撓之決心,發大願致力克服從事心法過程所可能遇到之困難。做為心法修持的方法,心齋的實行則可分四種﹕止,專,守,虛。這四種方法雖然具有階段性與連續性,但是它們可依個人需要分開修習,不過能從第一階段分開修習起最佳。

  「止」是息心的功夫,就是排除雜念,使精神統一。心念統一乃是所謂的「一志」或「至誠」。這是老子所說的「載魂魄抱一,能無離乎」的意思。也就是亢倉子提出的「體合於心」的境界。統一精神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以「念」與「觀」兩種方式最為簡易普遍。「念」對有宗教信仰的人很容易實行。靜處時,無論行、住、坐、臥,心情放鬆,呼吸平穩自然,保持細長均勻,眼睛微閉,正視前面一點或凝視鼻尖,口念聖讚或咒語(如「阿彌陀佛」等自己所信託之語)。無宗教信仰者,或可採用禪修慣用的數息或莊子所說的聽息法,重複由一數到十,以到雜念盡除,進入隨息而止的地步。以「念」得止之過程,為了防備昏然欲睡的現象,可用「觀」法續之。譬如可作如此觀﹕「XX在前,XX在左,XX在右,XX在上,XX在我心裡,我與XX合一。」至於觀玄關、心竅、丹田、或觀佛相、外景種種方法,皆因個人信仰或喜好不同,可擇適者行之。「念」與「觀」的目的不外乎駕御心猿,達到體心渾然合一的境界。練久了,自然會脫胎換骨,身心氣質皆入美境,體明心正,智慧也油然而生。

  「專」是制氣的功夫,就是調外息以制內氣,使氣安定不浮燥。這是老子所說的「專氣致柔,能嬰兒乎」的意思。也就是亢倉子提出的「心合於氣」的境界。一呼一吸叫做一息,呼吸就是我們所謂的外息。氣是一種內息,一種促使我們的心成為變化中樞的動能。氣能專一,心海自然平靜無波。道教認為氣為「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是推進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動力。又說丹田藏精,氣海藏氣。這個氣海大約是指丹田之上夾脊關第三節左右之處。專氣之法在於調整自己的呼吸,如止息的做法,不急不徐,沉長細柔,像嬰兒呼吸一樣的均勻無礙。「專」是一種有意識有條不紊的調息制氣法。由於呼吸與血行有密切關連,制內氣可因而調整血行與心脈。氣既然可以專之導之,故孟子的「浩然正氣」是可以培養與發動,而產生驚天地動鬼神之大義之舉的。氣若分散不專,也會形之於色。人若血行不順心脈不穩,其「氣色」必然欠佳。諸若心術不正,盡行傷天害理之徒,「邪氣」、「妖氣」或「衰氣」滿溢其表也就不說自明了。

  「守」是進一步守神使之不散。這就是廣成子所說的「守神以靜,形將自正」的意思,以及亢倉子提到的「氣合於神」的境界。道教認為神室藏神,神室的位置約在肺部之下心臟之上,也就是中醫所謂位於華蓋穴和玉堂穴之間的紫宮穴旁邊的神藏穴。從生理學來看,這是胸腺的部位,是一個對人體免疫系統產生重大功用的淋巴器官。故守神可促進身體各種官能的正常發展。守神之要在於斷慾。或說神是宇宙最小的微粒,隨時隨處飛散,只要有感於中,其神必損。因此慾念一起,即是其神一傷。一個人若失了神,則心立即失去了變化,氣也失去了動能。若能以靜的功夫,懲憤制慾,返觀自守,可使清氣上昇濁氣下降,於是心平氣和神寧,體、心、氣、神合而為一。

  「虛」者無為也。這是心齋的最高境界,就是莊子所說的「惟道集虛,虛者心齋也」,與亢倉子的「神合於無」之階段。心齋達到「虛」境,體、心、氣、神、我、和一切全然忘之,突破玄關而進入了宇宙總體的混元境界。這個總體,原是體、心、氣、神的共同體,渾然合一之後,不再有體、心、氣、神之分體存在,而總攝之為「道」。道為無為虛。但老子言「無為而無不為」,莊子言「虛室生白」,因此無與虛是萬物自然生成的總源。故守虛就是守中,生命的源泉在此得以暢通無礙,天塹彌合,樊籠消失,桎梏解放,回到天人一體的老家。這是結束生命流浪,卸下人生負擔,還我本來面目的安靈之所。

  理論上,這四個方法有其階段性,但其行使方法似乎差別不大。「止」為前階,但呼吸講求自然,不妄加控制。「專」與「守」兩個階段則必須有意識地以意念操控呼吸,再進一步專或制氣與守或護神。這意謂著對生理結構部位,如丹田、氣海、和神室,的運作。這種修煉法,若無師長指導而獨自摸索行動,很容意走火入魔,傷害了自己。身處當今日日為生活奔波的情況下,我個人建議當以修「止」為主。時日久了,自然能夠進入「虛」的境界。有些智慧高或道心強的人,短時間之內即可一開始就從「專」或「守」入手,但這種上上智之人才畢竟不可多得。

  總之,實踐心法的的方法很多,心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換言之,心齋只不過是心法實踐的一小部分。吾人修心齋之時,不可不知心法之理。以俗話來說,心齋只是藉洗塵(經反省以求清白之身心)之功與斬賊(消除雜念慾望)之力,來達到體明、心正、氣專、與神守的「中」或「道」的境界。小修小得,多修多得,大家何不也來試試?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