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日益興盛的德國中文學校
200年9月筆者到德國開展僑情調研,走訪了幾間中文學校,並參加了個别學校舉辦的活動。德國中文學校日益興盛發展的情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德國中文學校的歷史與現狀
中國人在19世紀中後期開始移居德國,但由於兩次世界大戰等原因,德國華僑人數一直很少,1970年前只有數百人,因而没有中文學校。1970年後,印支華人陸續移民德國,部分印尼及臺灣地區華人到德國留學及居留,華僑華人人數躍昇,1978年時達到2萬人左右。隨着人數的增加,中文學校開始萌芽,1973年在漢堡誕生了由漢堡中華會館創辦的德國第一所中文學校——漢堡中華學校(也叫漢堡華僑子弟學校)。1980年至1990年,中國人移居德國人數迅速增長,1990年德國華僑華人達到4萬人,華文學校逐步在一些華人較多的城市誕生:1984年4月,不來梅的柳志成、黄林芝夫婦聯繫僑界人士創辦了“不來梅中文學校”;1985年,慕尼黑的“西德華人聯誼會”和越棉寮華裔聯合會聯合創辦了“慕尼黑中文學校”;1985年9月,波恩的彭煒邦等一批僑界熱心人士創辦了“波恩華僑中文學校”;1986年,“杜塞爾多夫中文學校”創辦。此外,還有若干個中文學習班,如萊茵區華僑子弟中文班等。這時期的華文學校規模都很小,學生只有幾十個人,學校多是義務教育性質,辦學經費由華僑社團和熱心人士捐助。1990年後,通過留學和其他渠道進入德國並居留的華僑華人猛增,到2004年底達15萬人左右,比10多年前增加了將近10萬人,增長近4倍。華僑華人人數的數倍增加,使華文教育問題成爲德國華僑華人的迫切需求;加上中國經濟持續强勁發展、中德經濟關係日益加强,華文經濟價值提昇,促使近10年來德國中文學校迅速發展,並逐漸呈現出興盛的局面。據瞭解,德國目前有中文學校70多所,分散於各個地區。其中,巴伐利亞州有7家(其中慕尼黑3家);柏林地區有10家(其中柏林市6家);漢堡地區有9家,波恩地區有13家,法蘭克福有超過5家。
在這些學校中,1985年創辦的波恩華僑中文學校是歷史較早、比較規範和成熟、較富盛名的一間中文學校,現有11個班近200名學生;1992年創辦的柏林華德中文學校是“後起之秀”,是發展較快、學生人數最多的一間中文學校,現有23個班450名學生。在慕尼黑,1995年創辦的巴伐利亞中文語言學校,現有13個班160多個學生。此外,法蘭克福的美茵茨中文學校、漢堡的漢華中文學校、埃森的德華中文學校等也是主要的中文學校。
上課時間和地點:德國的中文學校都是週末學校,基本上只有周六上課。德國没有唐人街,華僑華人社團没有自己的會所,因此中文學校一般租用當地學校的教室上課。
經費來源:向學生收取一定的學費,用以支付教師薪酬等,個别學校輔以華社的一定捐助。
運作方式:第一種是校長負責制。如巴伐利亞中文語言學校,就是由中華文化協會註册辦學,協會的主要業務是辦中文學校,協會負責人任校長。第二種是實行校長領導下的教務長負責制。如柏林的華德中文學校,校長現由青田同鄉會會長傅春平擔任,主要負責學校的行政管理,教務長林希負責教學管理。第三種是成立家長大會,選舉理事會管理學校。家長大會是學校的最高權力機構,理事會負責學校的日常管理,如法蘭克福的華茵中文學校。第四種是實行校董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如波恩華僑中文學校,校董會主體是中餐業主,負責籌措資金;校長由校董會聘任,帶領教師們開展教學活動,管理學校,開展對外交流。
教材和課程:普遍采用國僑辦贈送、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教材,按册數劃分班級。一般有10個左右的班級,每個班級有10至20個學生。除了中文課以外,還開設中國地理、歷史等文化知識課,中國舞蹈、書法、繪畫、剪紙、武術、樂器及電腦等興趣班。有的學校還開設成人德語課和漢語課。一些與臺灣“僑委會”關係密切的學校,則使用臺灣方面提供的教材。
師資力量:一般來説,德國中文學校師資基本是新移民或留學生,素質較高,學歷在大學本科以上,很多人有教學經驗。師資來源也很充裕,以柏林華德中文學校爲例,報名輪候當該校教師的有幾十人,學歷在大學本科以上,其中許多是國内師範大學畢業的本科生,有些是碩士畢業生,也有在讀博士生。由於教師資源充裕,擔任該校教師需具備三項條件:一是國内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二是在中國有中小學教學經驗,三是有一定的德語水平,並對德國的教學法有所瞭解。
與華僑華人社團和地方的關係:由於德國華僑華人社團普遍實力不强,一般很難單獨辦學,或者難以長期單獨維持學校的經費,因此,德國的中文學校雖與華僑華人社團有一定的聯繫,在創辦過程得到華僑華人社團的幫助,但它們一般不依附於某個社團,甚至獨立於社團之外。由於辦校要租用當地學校的課室,因此華僑華人都重視與當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學校的溝通聯繫,以及與當地居民搞好關係,獲得他們的支持。
有少部分創辦較早的中文學校得到臺灣“僑委會”在經費、教材、師資培訓等方面的扶持和幫助。在臺灣“僑委會”的推動和支持下,2001年3月5日,“德國中文學校聯合會” 在漢堡成立,由漢堡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生倪鳴香女士任學術顧問,不萊梅中文學校、漢堡中華子弟學校、法蘭克福德華中文學校、慕尼黑中文學校、斯圖佳中文學校、萊茵臺北中文學校、柏林中文學校及明斯特中文班的負責人等是該會主要成員。“聯合會”理事成員任期兩年,每年舉行一次會議,同時舉辦教師研習會。
德國中文學校在近10年雖然有較大發展,但目前仍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有:
——教室難求。這是制約德國中文學校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由於德國華僑華人居住分散,經濟實力不强,加上德國土地、建材、人工的昂貴,在目前情况下華僑華人尚無力建立獨立的中文學校校舍,而只能租用當地的學校。這使學校背上不小的經濟負擔,教學和發展都受到制約,也使學生没有“根”的歸宿感。如柏林的華德中文學校就遇到了課室不足的問題。該校現租用柏林工業大學的校舍上課,近幾年來學生人數增加快,希望增加教室,但校方没有答應。中文學校由於没有屬於自己的長期、穩定的校舍,無法建立自己的圖書室和實施多媒體教學,這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學校的發展和學生中文水平的提高。華德中文學校校長傅春平最大的願望是中文學校能有自己的教學樓,集資爲中文學校購買一處房産是他多年的宿願。然而,從目前德國華僑華人的實際情况看,這個願望要變成現實談何容易。
——教材不足。在德國,有關中國的書籍可謂鳳毛麟角,中文讀物更是鮮見。因此,中文學校教師的參考書、教輔書十分缺乏,學生更缺乏適合的課外讀物,特别是多媒體中文讀物。
——缺乏組織。德國雖有“中文學校協會”,但其成員主要是與臺灣“僑委會”關係密切學校的負責人。其他中文學校則缺乏組織,相互聯繫溝通不多,這樣就難以形成合力,共商華教大計,提昇華教水平。
二、久負盛名的波恩華僑中文學校
波恩華僑中文學校是在德國華社享有較高地位和較大影響的中文學校,長期以來成爲德國華教界的一面旗幟。
波恩華僑中文學校位於波恩市巴德——歌德斯堡的奥古斯特街8號福裏德利希·李斯特職業學校内。創辦於1985年8月,是波恩市教育局正式承認的6所外國學校之一,也是德國唯一掛牌的中文學校。該校學制10年,每星期六開4個課時,學生係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的華僑華人子女。建校初期,設兩個班,只有學生60人、教師4人和校董12人;1991年增至5個班,1994年8個班,1995年9個班,2004年11個班,近200名學生,校董發展到60多人,成爲在德國乃至歐洲頗具影響的中文學校。
學校的發展,既是當地華社長期努力及我駐德使領館和國内僑務部門支持的結果,也與當時波恩作爲西德首都的地位有關。創校近20年,波恩華僑中文學校一直成爲華社關注的焦點,當地政府也給予關心。1991年7月德國總理府特地邀請波恩中文學校師生代表參加總理府舉辦的德國統一後首届兒童游園會。1999年國務院僑辦授予該校“優秀華文教育集體”奬。該校不僅是華僑華人子女學習中文的基地,而且是華僑華人聯誼交流的平臺和陣地,對團結華僑華人、凝聚僑心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響。
探討該校成功的經驗,主要有幾個方面:
1.有德高望重的領頭人和一批熱心人。波恩華僑中文學校的創辦和發展,當地僑界知名人士彭煒邦先生功不可没。彭是較早融入主流社會的華人,在東西德統一前,與西德政黨領袖在内的很多政經界要人成爲要好的朋友,前總統馮·魏澤克博士稱之爲“我的好朋友”和“一位没有遞過國書的大使”。1995年,他又加入了以科爾總理爲黨主席的基督民主黨,同年作爲唯一華人代表當選波恩市外國人顧問委員會委員,並在1999年連任。彭對社會公益之事和華文教育很熱心,1980年寫信給中國駐德國大使張彤提出辦華僑學校的想法,得到大使館和國務院僑辦的支持,1985年9月波恩華僑中文學校成立,他被公推爲校董會主席。在他的帶領下,波恩華僑中文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教育教學事業蓬勃發展。除彭煒邦外,中餐館業主文建立也是一個重要人物,自波恩華僑中文學校董事會成立以來,他就一直擔任副主席,2002年董事會换届,他接任主席,身體力行,出錢獻力,繼續把中文學校向前推進。此外,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波恩華僑華人對華文教育形成了共識,把中文學校當成自己的事情,不做旁觀者,積極參與學校的事務或活動,在當地形成了華文教育的良好氛圍,積聚了一群華教熱心人和中堅力量。
2. 有效的運作機制。建立校董會和實行校董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校董會主席和校長分任,形成穩定的組織領導架構和行政管理層,這是波恩華僑中文學校一個重要的成功因素。學校從籌辦開始,就成立了校董會,校董會主要研究决定學校的辦學方向、有關重大事項及籌措資金,不具體負責學校管理及教務。在資金方面,校董每月定額捐款,加上重大活動和重要節日時校董的另外捐助和企業的贊助等,基本上可以滿足辦學的經費需求,解除了後顧之憂,爲學校的發展奠定了經濟基礎。因此,一直以來,該校是全德極少數免費中文學校之一,教師基本上是盡義務,只領取少量“車馬費”。 近幾年來,由於德國中餐業不景氣,華僑華人經濟滑坡,籌款出現一定困難。因此,除了熱心的校董堅持捐款外,學生也繳納部分費用,每學期70歐元。
校長由校董會聘任,全面負責學校的日常管理和教學活動,以及開展對外交流。現任校長盧康樂博士,已受聘擔任該校校長10多年,由於其熱心華文教育,學歷和知識水平高,富有教學和管理經驗,加上爲人謙和,與華僑華人關係密切,深得校董會的信賴和家長、教師、學生的好評,把學校的教學帶上了正確的軌道。
3. 豐富多彩的教學内容。波恩華僑中文學校在致力發展中文教育的同時,還積極舉辦多種文化活動,以豐富學生、家長及華僑華人的文化生活,增强學校的凝聚力,弘揚中華文化。如爲活躍學生的文娱體育生活,以及吸引更多華人青少年到該校學習,學校向市教育局申請借用體育館,在放學之後組織學生和華僑舉行球類運動。此外,學校還在暑假開設中國民間舞蹈班,邀請中國教師授課。並組織學生參加歐洲華裔青少年夏令營和“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等活動。學校每年還舉辦春節、中秋節聯歡會,邀請校董、當地政要、學生家長等參加,聯歡活動成了當地華人家庭甚至社區的熱鬧聚會,進一步擴大影響,增强學校的凝聚力。
4. 素質較高且比較穩定的師資隊伍。校長盧康樂博士移居德國近20年,在中德兩國受教育,比較瞭解中德兩國教育制度和學生的行爲心理,加上年富力强,對教師、學生和家長頗具親和力,能有效地進行學校管理,帶領教師們開展教學活動。學校的20多名教師,均具有大學學歷和相應的教學經驗,許多已任教多年,具有比較豐富的教學經驗,在教學實踐中探索出適合當地學生的教學方法和編寫輔助教材。
5. 良好的公共關係。首先是與當地政府的良好關係,這使得學校的教學地點問題得到了很好解决。通過彭煒邦等人的關係和努力,争取到波恩市政府批准將福裏德利希·李斯特職業學校的教室免費(1996年以來)提供學校使用,允許在教學大樓門口掛牌,並在樓下開闢圖書館和電腦室。這不僅解决了教室不够、經費不足的問題,也使學校成爲華社的活動中心和基地,使華人學生産生歸宿感。其次是與歐洲華教界的良好關係。該校與歐洲華教界特别是主要中文學校聯繫密切,關係良好,並相互支持與配合,積極參加或舉辦(承辦)歐洲華文教育研討會、國際華裔青少年夏令營和有關比賽,從而擴大學校在歐洲的影響。三是與我駐德使領館和僑務部門的良好關係。學校一直得到我駐德使領館和國務院僑辦、廣東省僑辦的重視和支持,僅廣東省僑辦就公費邀請該校組織了4期華裔學生夏令營到廣東活動。
(注:本文與張蓉合作,收入吕偉雄主編、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海外華人社會新透視》2005年11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