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淺談華人華僑的世界性組織及其活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特别是近一二十年間,海外華人華僑社團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最顯著的變化之一,是成立了不少世界性組織。本文擬就所掌握的資料,對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的基本情况作些介紹,並對其成立的原因、作用、發展趨向等作一初步分析,期望能起抛磚引玉的作用。

  一、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的基本情况及成立的原因

  
(一)基本情况

  華僑華人成立社團,已有很長的歷史,但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的出現,却是近20年的事。據筆者所知,“世界華商貿易會議”和“世界中文報業協會”,是較早出現的華人華僑的世界性組織。其後這類組織不斷出現,據筆者掌握就有數十個,如:世界五大洲華人團體聯誼總會、世界華裔青年聯誼總會、世界越棉寮華人團體聯合會、世界廣東同鄉懇親大會、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國際潮團聯誼年會、世界廣西同鄉聯誼會、世界福清同鄉聯誼會、世界福州十邑同鄉會、世界海南鄉團聯誼年會、世界仙遊同鄉會、世界華商貿易會議、世界金融聯誼會、世界中文報業協會、世界華文詩人協會、海外華文女作家聯誼會、世界華語教育協進會、世界中山各中學同學懇親大會、世界賴羅傅宗親聯誼會、海外李氏宗親總會、世界陳鰲山宗親懇親大、世界游氏宗親總會、世界郭氏宗親總會、世界至德宗親總會、世界潘氏總會、世界林氏懇親大會,等等。

  這些組織大多在80年代成立,較集中於80年代初期(1982、1983)和後期(1988、1989)。其中大多數屬地緣性組織,其次是血緣性組織,再次是業緣、文緣性組織。從地緣性組織看,其成員的祖籍地主要在沿海的廣東、福建等省,其中尤以廣東居多。一般來説,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是自發成立的民間組織,它們有着比較共同的宗旨,目的都是爲了聯絡宗鄉(或同行)情誼,加强團結合作,發揚傳統文化,造福鄉親事業,促進當地繁榮。

  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舉行活動的地點,主要集中在東南亞的新、馬、泰及美國和港臺地區。這與華人華僑的分佈情况是相吻合的。至於在港臺地區舉行活動較多,是由於香港社團和臺灣有關方面與海外華人華僑社團關係密切,並能在經費和會務上給予支持。

  華人華僑的世界性組織,一般都有較完整(有的甚至還較嚴密)的組織機構,有些組織並設有經常性的聯絡點。組織的負責人一般由各國(地區)宗鄉社團的負責人選舉産生,並規定任職期限。基本上每一、二年舉行一次大會,主辦單位一般爲舉行大會所在國家或地區的宗鄉社團或總會。

  華人華僑的世界性組織規模(指加入組織的社團、人員及其分佈的國家或地區數目的多少)都較大,參加大會的人數少則數百人,多者達到2000多人。由於規模大,影響也較大。目前已有一些組織回祖(籍)國(地)舉辦活動。

  (二)成立的原因

  近一二十年間,華人華僑的世界性組織不斷出現,這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

  從外部原因看:首先,是受到國際大氣候的影響。二次大戰以後,國際政治、經濟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在經濟方面,出現了許多跨國公司、世界性的經濟集團,它們在進行經貿合作和維護自身利益方面,顯示出優越性和獨特的作用。在這種大氣候的影響下,華人華僑社團也紛紛籌組世界性組織,以加强團結,共謀合作發展。

   其次,是由於我國與有關國家關係的改善及對華人華僑政策的調整。近10年來,我國積極推行改革開放政策,糾正了過去許多“左”的錯誤,正確處理了與有關國家共産黨的關係,使東南亞國家逐步消除了對華僑、華人的戒心和對中國的恐懼心理,出於本國政治、經濟發展的需要,他們逐步調整對華人華僑的政策,想方設法利用華人華僑的資金、人才爲本國建設服務,因而允許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在當地成立或舉行活動。由於這些原因,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的成立及活動,在東南亞地區顯得十分活躍。   

  第三是受海峽兩岸的推動或影響。臺灣當局出於其政治、經濟的需要,推動成立了一些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如“世界華商貿易會議”、“世界華裔青年聯誼總會”、“世界五大洲華人團體聯誼總會”、“世界華語教育協進會”、“世界越棉寮華人團體聯合會”等,這些組織現仍受臺灣當局的控制。在國内方面,一些市、縣政府對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的成立也給予了支持,如“世界中山各中學同學懇親大會”在祖籍地中山市成立並舉行第一届懇親大會,這與中山市有關方面的支持和推動不無關係。

  從内部原因看:華人華僑社會的發展,爲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的成立作了準備。新中國成立以後,國際威望大大提高,華人華僑的地位也相應得到改善。華人華僑的文化知識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現了一大批專業技術人才及在世界上享有盛譽的專家、學者。華人積極融入主流社會,參政意識不斷增强,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發揮着更加重要的作用。華人華僑經濟有了長足發展,華人企業從傳統的個體式、家族式、封閉式經營向集團化、國際化方向發展。華人華僑社團出現了全國性甚至區域性組織,並打破了地緣、血緣、善緣等傳統局限,出現了業緣、文緣及綜合性、政治性組織。這些爲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的成立提供了基礎和可能。

  同時,成立世界性組織,也是華人華僑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當今時代,是政治、經濟國際化的時代。華人華僑要提高自己的地位,就必須融入國際社會。特别是華人經濟,想要取得更大發展,就必須進一步參與國際的分工、交流與競争。因此,成立世界性組織,加强鄉親之間、同業之間的聯繫、合作,互通資訊,取長補短,就成爲華人華僑的共同需要。

  另外,華人華僑之間的相互影響也不容忽視。因受傳統的影響,海外華人華僑容易産生從衆心裏,當某個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成立並顯示一定的作用後,會對其他華人華僑社團産生衝擊和影響,並起而效之。

  總而言之,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的出現並日漸增多,並不是偶然的現象,而是華人華僑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這也表明,傳統的華人華僑社團不僅没有像一些人所説的那樣失去了昔日的光彩,相反,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他們又焕發了新的活力。這是很值得引起重視和研究的。

  二、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及活動的作用、特點和發展趨向

  
(一)作用

  從成立的宗旨及舉行活動的情况看,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的成立,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

  1.聯絡鄉情,促進團結,擴大海峽兩岸的合作交流。地緣、血緣性組織召開大會或舉行活動,大多安排各國代表團作“鄉倩報告”,介紹各國鄉親的情况及家鄉的情况,以增進瞭解。此外,還組織參觀考察,舉行文藝活動和聯歡等,增進彼此之間的聯繫和感情。世界性組織的活動還程度不同地扭轉了華人華僑由於政治等原因存在不團結的現象,對於和平統一祖國起到了推動的作用。世界客屬第九次懇親大會時,海峽兩岸代表團首次相遇,就出現了同臺“和”唱山歌的動人場面;《國際時報》的一篇評論説:“海峽兩岸組團參加懇親會,在鄉親大聯誼、大聯歡宴會中,破除四十年隔閡……携手合唱山歌,臺灣與中國大陸‘統一’於客屬同胞的山歌裏”。

   2.傳播中華文化,發揚民族傳統。近年來,正宗客家山歌、潮劇、閩劇等都曾在世界性組織的活動中大放异彩,出現了老一輩華人華僑“山歌聽罷泪滿襟”的情景。舉行家鄉民歌、歌舞演唱會,這既是聯絡鄉情的一種獨特方式,也是傳播發揚中華文化的具體表現。

  一些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還熱心於對民族精神、民族傳統的研究,在活動中安排專題講座。如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就專門安排了有關“客家精神”的演講,通過對客家精神的弘揚,達到凝聚世界各地客家鄉親的目的。

  3.合作交流,共謀發展。如世界海南鄉團聯誼會成立時,就表明要集中海南鄉團與鄉親的力量,集資從事經濟活動,以提高海南人的經濟和社會地位。國際潮團聯誼會的歷届年會在進行討論時,均分金融投資組、工商貿易組進行專題討論,以便互通工商貿易及投資信息。世界客屬第十次懇親大會籌委會,爲加强鄉親會後的聯繫、交往,特意安排了工業、農業、旅遊業等多個經濟研討會。世界福清同鄉聯誼會更作了實質性的嘗試,該會秘書處根據各地福清同鄉多從事工商業的情况,認爲“若能將鄉親間的情誼提昇至經濟上的合作,把各地福清商家更有系統地組織起來,交换彼此的經驗,擴大同鄉經濟網,那將是一件深具意義、刻不容緩的工作。”因此,他們將新加坡福清大厦首層辟作“世界福清同鄉商品展銷中心”,專供世界各地的福清廠家、商家陳列各種産品、商品以及有關圖片,並作爲貿易洽談場地,以溝通彼此的商務,擴大貿易範圍。該中心已於1989年9月開幕,標誌着世界福清人在經濟合作方面邁向新的里程碑,也標誌着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從聯絡鄉誼的層次提昇至經濟合作的領域。

  一些專業性組織則在業務上進行切磋、交流,如世界中文報業協會,其活動多是圍遶華文報業的發展、新聞業務研討、新聞從業人員培訓等方面進行,這對海外華文報業的發展起到促進的作用。

  4. 擴大影響,提高地位。參加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活動的代表人數衆多,來自許多國家和地區,其中不乏知名人士。因此有關國家十分重視,一些政要人物甚至國家元首致電致辭祝賀,有的國家甚至把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在該國(地區)的活動作爲大事來對待,並期望通過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的活動,擴大該國的影響,推動旅遊和經濟事業的發展。如新加坡社會發展部政務部長莊日昆説,新加坡福清會館的理事們“毅然發起成立世界福清同鄉聯誼會,以及定期出版經濟特刊《融情》。這兩項措施都具有深遠的意義,有助於加强新加坡作爲一個環球性的金融、通訊與貿易中心的地位”。馬來西亞沙巴州元首敦賽德認爲,世界客屬第十次懇親大會“得以在沙巴召開,對促進國際共識、建立和發展國外代表與本地代表之間的親善有極大幫助。”“懇親大會適逢政府傾力對外促銷我國知名度的期間召開,無形中已爲政府作出了可貴而且實際的配合。”由於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的活動可以促進有關國家的旅遊和經貿事業,因而它受到了有關國家、地區政府的重視。活動的成功,無疑會擴大當地華人華僑及其社團的影響,提昇他們的威望和地位。

  (二)特點

  比較是瞭解事物的一個方法。要瞭解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及其活動的特點,就必須進行比較。

  1.與非世界性華人華僑社團的比較。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與非世界性的華人華僑社團既有共同的一面,又有許多不同之處。共同的地方是,它們都以聯絡鄉情親誼、增進瞭解團結、發揚中華文化、加强合作交流爲目的。但是,它們確實又有很大的不同,這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1)組織規模: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及活動的規模一般都較大,而非世界性組織的規模相對較小。

  (2)成員的搆成:參加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及活動的人員,許多是各國或地區僑團的代表人物,其中不少人在政治上有地位、經濟上有實力、社會上有影響,因此在整體上層次比較高,而非世界性社團,除了一些業緣、文緣、綜合性、政治性社團的成員層次較高外,其他社團的成員素質參差不一,因此在整體素質上不及世界性組織。

  (3)活動情况: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主要是“務虚”,而非世界性華人華僑社團則重在“務實”。非世界性華人華僑社團一般都有固定的活動場所,有實業作爲基礎,有經常性的活動。許多社團還開辦華文學校、舉辦義山,並常舉辦文體活動,資助困難的鄉親,奬教奬學,以及幫助新移民謀生、接待家鄉來訪的客人,等等。而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則大多没有固定的活動和聯絡地址,有些即使有,也是依附於非世界性華人華僑的宗鄉會館。世界性組織没有實業作基礎,活動經費普遍不寬裕,舉行活動的時間間隔較長(一般2-3年舉辦一次),經常性的聯繫及活動也不多,加上還没有建立經濟上的密切關係,因此,除了舉行大會期間能産生一時的轟動效應外,平時則没有很大的影響。

  (4)活動的影響:由於世界性組織成員來自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規模較大,因此比非世界性華人華僑社團具有更大的影響力,更受到有關國家和地區政府的重視。

  2. 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之間的比較。現已成立的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雖有許多共同之處,但又有不同的特點,現將它們的情况作一比較:

  (1)規模和影響:地緣性組織和部分血緣性組織規模和影響較大,業緣、文緣性組織的規模和影響相對較小。在這些組織中,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國際潮團聯誼年會、世界廣西同鄉聯誼會、世界海南鄉團聯誼年會、世界福清同鄉聯誼會、世界越棉寮華人團體聯誼會等是比較重要,值得高度重視的世界性組織。

  (2)活動的内容:地緣性組織的活動、内容、範圍較廣泛,包括聯誼、經貿、文化等方面;血緣性組織的活動則主要集中於聯誼,經濟的因素不多;業緣、文緣性組織的活動,其内容比較單一,主要是某一方面問題的研討和交流。

  (3)與中國的關係:成立時間較早的世界性組織,一般都受臺灣當局的控制,存在反共傾向,或與我隔膜較深。而近年成立的組織,大多態度中立,其中一些與家鄉有着比較密切的關係。

  (三)發展趨向

  1.建立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的熱潮將繼續發展。由於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比非世界性組織有更大的活動範圍、作用和影響,因此,預計華人華僑籌組世界性組織的熱潮將會繼續發展,90年代新出現的世界性組織將超過原有的數量。地緣性組織由於以國内祖籍地爲聯結,有共同語言、文化、風俗,加上華人華僑較强烈的鄉土觀念和國内祖籍地的影響,因此,未來新出現的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中地緣性組織仍將占主導地位,除了廣東省一些市、縣的旅外鄉親會成立世界性組織外,這種熱潮也將影響到祖籍爲内地省份的華人華僑。此外,由於世界“漢語熱”的興起,成立“華人經濟圈”的呼吁,等等,估計華文教育(學校)及經濟等方面的業緣性組織會有一定的發展。

  2. 現有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的發展趨向。從目前的情况看,現有的世界性組織將主要向以下三個方面發展:

  (1)將逐步從“務虚”走向“務實”。所謂“務虚”是指聯絡鄉誼,“務實”則主要是指經濟上的合作交流。根據原定的宗旨,聯誼仍將是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的主要目的。但是,如果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只局限於聯誼的範圍,將會大大降低其吸引力和失去活力,對這些組織的生存發展是不利的。近幾年來,海外不少有識之士已指出了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活動的局限,並對結合經濟開展活動作了呼吁。世界客屬總會理事長林保仁先生認爲,現階段“花大量人力、物力開懇親會,如果只爲着見面、問候和聯誼,已大可不必”。“今後客家社團活動的目的,自應往互助合作、共謀發展,以滿足實際需要方面,才有時代意義,也可以説從聯誼到合作,是時代的演進”。世界廣西同鄉聯誼會主席李德才認爲:“如果大家想要使世聯會更壯大、更活躍,我們的組織就要有改善的必要,尤其是將經濟上的發展和合作作爲一個相當重要的内容”。在第一届海南鄉團聯誼年會上,有人則建議“集合全世界海南人的經濟力量,在新加坡成立一家企業公司,從事經濟活動,把利潤充作海南子弟的奬學金及照顧同鄉的福利。”可見,加强經濟上的合作交流,已成爲衆多華人華僑的共識。結合經濟開展活動,這將是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的一個發展趨勢。預料經過代表的不斷推動和努力,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將會進一步朝着這個方向發展,並有可能取得顯著效果。

  (2)參與世界性組織活動的華人華僑知名人士將會增多。目前,各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都有一些知名華人華僑參與活動,有的還擔任了主要職務。但是,從總的情况看,具有較大經濟實力和較高社會地位的華人華僑參與世界性組織及其活動的還不是很多。政治上有影響、經濟上有實力的華人華僑與各方面關係密切,他們參與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的活動,對擴大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的影響無疑會起較大的作用。爲了擴大組織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以及拓寬經費的來源,估計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將會極力争取更多的知名人士參與,而知名人士也願意借此擴大自己的影響,因此,參與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活動的知名人士將會大大增加,并發揮他們獨特的作用。

  (3)與中國和祖籍地的關係將趨於正常和密切。在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中,有些組織如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國際潮團聯誼年會、世界廣西同鄉聯誼會、世界中山各中學同學懇親大會、世界福清同鄉聯誼會、世界福州十邑同鄉會等,與中國和祖籍地的關係已比較正常和密切,其中一些組織甚至已回祖籍地舉行活動。預計這類組織今後與祖籍地的關係將更密切。今後,只要我國繼續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保持政治、經濟、社會的穩定,貫徹落實各項僑務政策,加上做好有關重點人物工作,那些彼此隔閡較深,甚至對我國政府仍持敵視態度的組織也會逐漸轉變態度,實現與中國和祖籍地關係的正常化。

  三、臺灣當局和大陸開展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工作的情况及對今後工作的建議

  
(一)臺灣當局的工作情况

  臺灣當局過去將華人華僑作爲其“反共復國”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又利用華人華僑爲其推行所謂“彈性外交”服務,因此,歷來十分重視華人華僑的工作,對華人華僑的世界性組織尤爲重視,工作也十分深入細緻。其做法大體是:

  1.派官員參與一些組織的成立和活動的籌備工作。一些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成立或舉行活動,臺灣“僑委會”都派官員或國民黨在海外的成員參與籌備工作,當地受臺灣當局控制的宗鄉社團也作了許多工作。一些世界性組織曾在臺灣召開過大會,因此,臺灣勢力對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活動不可避免地會産生影響。

  2. 組織龐大代表團參加活動。對世界性組織舉行的活動,臺灣方面總是盡可能組織龐大的代表團參加,有時與會人數居各國(地區)之首。如世界客屬第九次懇親大會,與會代表500人,臺灣代表團就達167人,占三分之一,這對宣傳臺灣,擴大臺灣當局在華人華僑中的影響無疑是有作用的。

  3. 黨政要員及有關組織致電祝賀。一些較重要的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成立及舉行活動時,臺灣當局常以“總統”及黨政要員的名義發函電致賀,足見臺灣當局對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的重視。

  4. 利用在臺灣舉行會議之機進行籠絡。一些世界性組織曾在臺北舉行會議,如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曾在臺北舉行3次,國際潮團聯誼會在臺北舉行1次。臺灣當局都有官員出席會議致詞,並開展工作。

  由於臺灣當局做了大量工作,並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支持,因此,一些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過去一直爲臺灣當局所控制,有的甚至成爲臺灣當局“反共”的工具。近幾年來,由於海峽兩岸關係的緩和及我多方面開展工作,這種情况開始發生變化,但至今仍有一些組織爲臺灣當局所控制利用。

  (二)大陸開展工作的情况

  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的成立雖然已有20多年的歷史,但過去並未引起大陸有關方面應有的重視,更談不上開展其工作。改革開放以後,大陸的政治、經濟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加之認真落實了各項僑務政策,以及廣泛開展了對外聯絡,爲開展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的工作提供了有利條件。近幾年來,有關省、市、縣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積極參與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的活動,做了一些工作。在“走出去”方面:1987年10月,廣東省組派了由李氏幹部組成的“觀禮代表團”前往香港參加海外李氏宗親總會第三届懇親大會。1988年10月廣東省組織了“梅州市祝賀團”參加了在美國三藩市舉行的世界客屬第9次懇親大會。1990年6月,廣東省又組織“廣東客家祝賀團”和“廣東梅州客家聯誼會慶賀團”參加在馬來西亞沙巴州舉行的世界客屬第10次懇親大會。1989年11月,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在澳門舉行,北京、廣東、桂林等地的潮人代表參加了會議,廣東還派出了“廣東省潮汕賀慶團”以及廣東省經濟技術諮詢團、潮劇院一團和畫展小組共120人參加了會議,廣東省黨政領導及全國僑聯給大會寫了賀信。此次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活動規模之大、規格之高在大陸都屬首次。1990年8月,“世界福州十邑同鄉會”在新加坡成立,福建省僑辦及福州市各縣共組織50多位代表前往參加成立慶典。“請進來”方面:1986年11月,“世界陳鰲山宗親懇親大會”在家鄉臺山縣斗山區六村舉行懇親活動,這是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首次回家鄉舉行活動。1988年11月,世界中山各中學同學懇親大會在中山市石歧鎮舉行;同年12月,“世界客屬聯誼大會”在廣東梅州市舉行;1990年9月,“世界廣西同鄉聯誼會”在家鄉廣西南寧舉行。對這些規模較大的世界性組織的大會,當地黨政領導和僑務部門都比較重視,采取多種形式參與了其中的活動。

  從近年參與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活動的簡單情况,可見大陸開展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工作的發展軌迹,歸結起來是:(1)世界性組織的工作,作爲全國重點僑鄉的廣東省開展得較多、較廣、較活躍、較有成效,并發展到福建、廣西等省、市。(2)有關領導和部門對世界性組織工作從一般重視發展到比較重視。(3)已從主要進行鄉情聯絡發展到開展經貿交流。(4)從到境外參與活動發展到把世界性組織的活動引回國内舉辦。

  開展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的工作,已收到明顯的成效,但是,從總的情况看,無論是工作的廣度還是深度,大陸的工作都遠不及臺灣,在許多方面還有待加强和改進。

  (三)對今後開展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工作的建議

  根據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的現狀和發展趨向,筆者就進一步開展這方面的工作提出幾點建議:

  1.高度重視,積極參與。應該看到,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及其活動,有着非世界性華人華僑社團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與影響,做好這些組織的工作,對各國的華人華僑會産生重要的影響,國外僑務工作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應該高度重視、積極參與這些組織的活動。國務院僑辦和有關省、市對這些組織的活動應及早研究,統一部署,作好準備,使工作更加有的放矢。要盡力争取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回祖籍地舉行活動,以擴大我國的影響。有關部門和領導,甚至中央的有關部門和領導,可根據各組織的具體情况,用適當的方式對世界性組織的成立或舉行大會致電致詞祝賀,以增强我對世界性組織的影響力。

  2. 解疑釋惑,促使轉化。工作的重點應是那些在政治上仍親臺灣當局、與我隔閡較深的華人華僑世界性組織及其負責人。要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在做好有關國家、地區重點社團及人物轉化工作的基礎上,促使這些組織的轉化。

  3. 進一步加强經濟的合作與交流。中國潜在的巨大市場、廣東良好的投資環境,對華人華僑是有吸引力的。目前,華人華僑要求加强經貿合作的願望愈顯强烈,我們應順應他們的這一要求,在組織鄉情代表團的同時,組織一些經貿代表團參與世界性組織的活動,進行諮詢乃至洽談。這樣做,既能促進華人華僑經濟事業的發展,又可爲僑鄉的經濟建設服務,可以收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注:本文原載《華僑與華人》1990年第2期、國務院僑辦《僑務工作研究》1991年第2期等)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