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愛心總動員,僑務大檢閲



  ——2006年省僑辦組織協助僑胞港澳同胞支持廣東抗洪救灾紀實      

  正是七月流火的時節,坐在辦公室裏,眺望不遠處的母親河珠江,盡管眼下正是汛季,珠江依然是波瀾不興、水静河飛。在珠水、緑樹環抱中的廣東省僑辦辦公大樓,也没有了去年今日那種緊張和喧鬧,在夏蟬的鳴叫中顯出幾分的寧静。

  然而,正在寫作此文的我,内心並不平静。盡管時光象窗外的珠水那樣緩緩流逝,然而,去年7月組織協助海外僑胞、港澳同胞支持廣東灾區救灾重建的一幕幕,並没有隨着時光的流逝而淡忘,反而更清晰的展現在我眼前;海外僑胞、港澳同胞支持廣東灾區救灾重建的感人故事和慈愛精神,又一次在我心中激盪,令我難以忘懷。

   響應號召,迅速行動

  2006年7月中旬,突然而來的連場暴雨,使得我省韶關等地區遭遇了有氣象記録以來最大的洪澇灾害,損失十分嚴重。全省倒塌房屋6萬多間,其中韶關占了一半,而樂昌則占了韶關的一半。

  7月21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在全省領導幹部黨風廉政建設培訓班上作重要報告時,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把救灾工作作爲當前頭等大事,務必確保灾民在元旦前搬進新居。

  當天下午,吕偉雄主任召開省僑辦黨組會議,傳達了德江書記的指示精神,强調省僑辦在抗洪救灾中要有所作爲。黨組一班人統一認識,决定發揮僑辦對外聯繫的優勢,組織協助海外僑胞、港澳同胞支持我省救灾,並成立專門工作組負責,辦領導由吕偉雄主任掛帥,我協助具體抓。

  組織海外僑胞港澳同胞參與我省救灾,改革開放以來省僑辦還是第一次。考慮到政府部門不宜直接出面組織海外僑胞、港澳同胞捐贈,我們采取了幾種做法:一是以省僑辦的名義向海外主要華人社團發出灾情通報(由外聯處負責),二是以省海外交流協會的名義給海外理事發支持救灾的倡議書(由海交會辦公室負責),三是以省僑辦名義給省内部分僑資企業發倡議書(由經濟科技處負責),四是把灾情通報發給海外華文媒體(由秘書處新聞組負責),五是給地級以上市僑務部門下發通知,請他們以適當方式向僑胞通報灾情,協助我省救灾(由秘書處負責)。

  由此,省僑辦組織協助海外僑胞參與救灾的工作拉開了序幕。我們專門購買了5臺新的傳真機,秘書處、外聯處、經科處、省海交會辦公室等處室的同志加班加點,在短短兩三天内就把灾情通報和倡議書分别發送給600多個海外主要華人社團、52家主要海外華文傳媒、400多名省海交會海外理事和省内100多家僑資企業。於是,廣東部分地區嚴重受灾的情况和希望僑胞獻愛心的倡議傳遍了五洲四海,在海外華社激起了陣陣愛的浪花。

   登高一呼,全球響應

  省僑辦、省海外交流協會的灾情通報和倡議書,猶如無聲的動員令,“一石激起千重浪”,在海外僑胞、港澳同胞中産生了强烈反響,他們紛紛通過各種渠道獻愛心,捐贈的善款源源不斷流入省和各地慈善會、紅十字會和駐外使領館的帳户,也有部分僑胞親自到省慈善會、省僑辦捐款,顯示了中華民族“血濃於水”的美好品德,譜寫了新世紀海外僑胞、港澳同胞愛國愛鄉的動人篇章。

  在捐款救灾的過程中,一些人和事令我十分感動和難忘,如:

  香港中山欖鎮同鄉會監事長黄池興先生,身患癌症病重住院,仍一直牽掛着廣東灾區人民,在生命垂危的最後一刻,簽出了捐贈10萬元港幣支持灾區救灾的支票,第二天他闔然離開了人世。

  美國洛杉磯一個新華僑是個打工仔,回家探親住在白雲機場附近的家裏,專門叫兄弟開車把别人托帶的100元美金捐款送到省僑辦,他自己也捐了100美元。我會見並接受捐款,高度讚揚他的善舉。

  考慮到印尼近幾年地震、海嘯等灾難不斷,我們决定不把灾情通報和倡議書發給印尼的華人社團和海交會理事。但是,印尼蘇北地區的僑領廖章然先生在當地地震剛過,就給省僑辦打來電話,對廣東受灾表示慰問。没過多久,來自蘇北省華社的25萬元捐款匯到了廣東。

  涓涓愛心匯成河,在灾後的一個多月時間裏,海外僑胞、港澳同胞和廣東僑資企業爲灾區捐款已超過1億元,“廣東僑網”專門設立了“愛心榜”,公佈了部分捐贈者名單和金額。

  這些數字,看似簡單,其實,一筆筆捐款的背後,凝聚了多少華(僑)團領袖的辛勞,包含了多少年來廣東僑務人的心血,更反映了近幾年來廣東僑務工作的成效。

  我對“僑心居”捐款來源作了個分析,不少捐款來源於非“重點”工作國家,甚至是發展中國家和未建交國家,這些國家的工作省僑辦是在近幾年才關注和大力開拓的。如委内瑞拉,近10年經濟不景,華人經濟也受到拖累,但近1000名僑胞在短短10多天時間内就捐款110多萬元人民幣,在捐款建設“僑心居”的國家中位居第二(不含港澳地區)。表面上看是嚴重的灾情促使委國僑胞捐款,而實際上是省僑辦近幾年來爲委國僑胞服務换來的真情回報。2003年,吕偉雄主任率團到委國開展僑情調研,瞭解到委國僑胞的困境後,積極推動在省内有關市開展“打蛇(頭)捉馬(害群之馬)”的專項鬥争,遏制了非正常移民;同時,加强與駐委國大使館和委國政府有關部門的聯繫,積極推動委國解决3萬多名恩平人的合法居留問題。此後,省僑辦幾次派團赴委國聯絡,派文藝團赴委國宣慰僑胞,還邀請委國華人商會組團回廣東訪問考察。這一連串動作,打擊了邪氣,張揚了正氣,理順了僑界情緒,改善了僑胞生存發展環境,僑胞愛國愛鄉熱情高漲。今年5月我去委國訪問時,加省雜貨同業商會主席、華戀社中華會館副主席馮永賢揭示了僑胞踴躍捐款的個中原因:這幾年省僑辦關心委國僑胞,做了大量工作,委國僑胞都很感謝省僑辦,因此省僑辦一聲令下,大家踴躍響應。

  馮永賢的話可謂一語中的。近幾年,省僑辦以海外僑情調研爲抓手,派出50多個調研團到了6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僑情調研,與海外華社建立了廣泛的聯繫,大大拓展了國外僑務工作的領域和空間;同時,改變省海交會吸納海外理事的做法和運作方式,形成了一支分佈在各國,信得過、有活力、有能力,想幹事、能幹事、干好事的互動合作的骨幹隊伍。而爲僑服務工作的扎實開展,依法護僑工作的有力推進,有效幫助僑胞解决生存發展的難題、熱點,更成了關鍵時刻激發僑胞愛心的催化劑。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成功組織協助海外僑胞、港澳同胞支持我省救灾,可以説是對近幾年我省僑務工作實踐結果的一次全方位的檢閲。

   穿梭粤港澳,籌款不言倦

  親力親爲,不假手於人,是吕偉雄主任的一貫作風。組織協助僑胞支持我省救灾,吕主任不僅親自部署,還親自打電話,走僑鄉,跑港澳,做有關社團和人士的工作,參加捐款儀式。那段日子,粤港澳三地都留下了他風塵僕僕的身影。

  有兩件事,是我親眼所見,或者陪着他一起做的,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件是省海外交流協會理事、澳門立法會議員馮志强捐贈300萬元。馮志强在7月24日上午接到省海交會的倡議前,剛剛通過澳門紅十字會向灾區捐了200萬元港幣。接到省海交會的傳真後,他立即傳真回復表示捐贈50萬元。吕主任當即去電表示要去澳門接受捐款,馮志强見吕主任這麽認真,表示將捐款增加到100萬港元。吕主任説,要把其捐款100萬元事報省委省政府。馮志强聽説後,又將認捐額增至300萬港元,並馬上寫好確認書傳真到省僑辦。7月25日下午,吕偉雄主任專程前往澳門,爲馮志强先生舉行了簡短的捐款儀式。當晚,吕偉雄主任又陪同馮志强先生趕到廣東電視臺演播廳,把捐款支票送到賑灾晚會現場。馮志强成爲省僑辦協助的第一個捐款人,其捐款也成爲廣東電視臺賑灾晚會上除有關市政府和國有企業外最大的一筆個人捐款。

  另一件是加拿大僑胞霍宗杰先生和香港道德會的捐款。霍宗杰先生是個慈善熱心人士,擔任香港道德會名譽會長,過去在内地多有捐輸,但省僑辦與他没有接觸,對他瞭解不多。香港同胞蘇計成先生是吕主任的老朋友,也是霍宗杰先生的老朋友。由蘇先生牽綫和中山市僑務局安排, 9月13日晚吕主任和我到中山與霍宗杰先生夫婦見面並共進晚餐,中山市副市長韓澤生、僑務局局長盧艷紅等參加了會見。吕主任向霍宗杰先生介紹了擬利用僑胞捐款幫助灾民建設“僑心居”的計劃。霍宗杰先生當即表示,以香港道德會名義捐贈120萬元人民幣,以他個人名義捐贈80萬元人民幣資助韶關灾民重建家園。後來,他與道德會會長區廣强先生等商量後,决定道德會的捐款增加到320萬元,資助400户灾民;他自己的捐款增加到120萬元,資助150户灾民。這些捐款,委托省僑辦負責監督實施。香港道德會和霍宗杰先生的捐款成了海外社團和個人建設“僑心居”的最大筆捐款之一。

   建“僑心居”,開慈善新路

  組織捐款難,把捐款管好用好更難。在目前慈善制度不完善、慈善機構公信力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把僑胞的捐款落到實處,讓捐款者放心,受助者高興,使捐款發揮最大效益,對組織者、當政者的執政能力、工作能力是很大的考驗。如何把僑胞的捐款落到實處? 8月中旬的一天,吕主任徵詢我的看法:現在僑胞的捐款匯到省慈善總會,和其他的捐款同時撥下去,没有載體,看不見、摸不着,也没有辦法向僑胞反饋和交代,不如把僑界捐款這塊錢集中起來,用於資助“全倒户”建房。這是建設“僑心居”設想的萌芽。我想這很有道理,於是贊同他的想法。説干就干,吕主任决定馬上去韶關灾區跑一趟,親自瞭解情况,再作最後决定。

  8月17日上午,我陪同吕主任前往韶關樂昌、乳源實地考察。從乳源到樂昌,透過車窗外滚滚紅塵,損失慘重的村莊不時掠過眼前。我們來到樂昌市大木丘村,只見到處是斷壁殘垣,一些無家可歸的農户只能暫時投親靠友,或住進臨時搭建的簡易棚。我們瞭解到,元旦前讓全倒户搬進新居,除了時間緊迫,資金不足是最大的困難。當時我們計算了一下,按當地統一做的重建規劃和建房價格,建60-80平方米的房子(打兩層地基、統建一層),每户起碼需2萬元到28萬元,省市縣三級政府共給每户補貼1萬元,農民自己想辦法借貸1萬元,要把房子蓋起來也還缺口5000-8000元。

  資助5千到8千元,幫助一户灾民建設新居。韶關考察歸來,堅定了吕主任獨辟接受海外捐款渠道,建設“僑心居”的决心,實施方案也了然於胸。

  於是,我們馬上擬定了建設“僑心居”的具體計劃,選擇部分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華人社團進行通報。並於8月31日下午召集韶關、梅州、河源、清遠、潮州5個重灾區和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江門6個重點僑鄉市僑務部門負責人參加的會議做具體部署。 

  由此,利用海内外僑界捐款資助灾區“全倒户”重建住房的“僑心居”計劃正式啓動。計劃一經推出,即得到了海外和港澳社團的熱烈響應和支持。

  9月8日,84歲高齡的東莞籍港商王錦輝先生以香港金城慈善教育基金會名義,捐資309萬元給韶關乳源、曲江、樂昌等地8條重灾村309户“全倒户”重建家園的簽約儀式在韶關市政府會議室舉行,這是第一個簽約和實施的“僑心居”項目。我參加儀式並講話,充分肯定王老先生的慈善義舉。

  南非洲粤港澳總商會原已籌得善款215萬蘭特,計劃在8月25日晚舉行新聞發佈會後結束整個賑灾活動。接到省僑辦建設“僑心居”的計劃後,總結賑灾情况的新聞發佈會變成了捐建“僑心居”的動員會,結果僑領們再次慷慨解囊,當場又募得善款2475萬蘭特,該會全部4625萬蘭特善款全部捐給省僑辦用於建設“僑心居”。 

  香港(中山)欖鎮同鄉會原已捐贈款25萬元港幣,接到省僑辦建設“僑心居”的計劃後,再次動員會員,結果捐款上昇到60萬港元,用於韶關市“僑心居”建設。

  廣東灾情發生後,香港廣東社團總會積極發動會員捐贈灾民重建家園,收到廣東省僑辦建設“僑心居”計劃後,十分贊賞,會員在原來捐款的基礎上,又慷慨解囊支持計劃的實施。該會組織用於建設“僑心居”的捐款共達268萬元港幣。

  方君學等7名省海交會理事牽頭在加拿大温哥華舉辦的“卑詩省僑界爲廣東省抗洪救灾籌款晚會”,除了1000多名僑胞參加外,加拿大聯邦政府、卑詩省政府、温哥華市政府等三級政府均派代表出席,此次活動聲勢浩大,共籌得善款人民幣100萬元用於建設“僑心居”。

  9月21日,在省僑辦二樓禮堂舉行了第一批建設“僑心居”捐款簽約儀式,加拿大社區發展促進會、南非洲粤港澳總商會、秘魯中華通惠總局、香港廣東社團總會、委内瑞拉華僑華人聯合總會、香港道德會、香港中山社團聯合會、香港中山欖鎮同鄉會等僑胞、港澳同胞社團,加拿大華人慈善家霍宗杰先生,以及僑資企業中山金鷹皇制衣有限公司、中山高雅綫圈製品有限公司等,分别與韶關市武江區、樂昌市、曲江區、湞江區、乳源縣、始興縣,清遠市連州市和潮州市饒平縣等受贈地政府簽訂了捐助建設“僑心居”協議。這是繼9月8日香港王錦輝先生率先與韶關市政府簽約捐助灾民重建家園以來舉行的一次大規模“僑心居”簽約儀式。兩次簽約共利用上述華僑華人、港澳同胞社團、個人、僑資企業捐款16104萬元,資助32條自然村2188户灾民建設“僑心居”。

  時隔兩個月(11月20日),又在省僑辦舉行第二批“僑心居”簽約儀式,利用海外僑胞、港澳同胞捐款352萬元資助梅州、河源、清遠、潮州691户灾民建設“僑心居”。至此,用於建設“僑心居”的捐款累計達19924萬元,2937户灾民受惠。

   加强監管,及時整改

  組織協助僑胞捐款很重要,加强對捐款使用的監管同樣重要。在組織“僑心居”捐款的同時,我們加强對這些捐款使用情况的監管和項目進展情况的檢查督促。考慮到韶關市接受的捐款最多,我們專門在韶關市設立工作組,派出董華民等兩位同志駐紮韶關,重點加强對韶關市“僑心居”項目的督促檢查。後來,又加派肖錫權處長帶隊去其他地區檢查。我也親自到韶關、潮州等市檢查督促。

  那次到韶關檢查,發現了一些問題,主要是有的縣區政府在没有徵求省僑辦和捐贈人意見的情况下,就擅自變更協議規定事項;有的因爲村民對新村選址問題遲遲未取得共識而工程幾無進展。從韶關回來,我把情况向吕主任做了匯報,吕主任對此高度重視,决定到韶關開現場會。12月28日,現場會在韶關翁源縣温山村召開,各有關縣區領導、僑務部門領導、接受捐贈的村民代表參加。吕主任親自去作講話,對推動韶關“僑心居”建設的順利進行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愛心豐碑,永留人間

  經過各方面的努力,“僑心居”在2007年元旦前後陸續建好,村民陸續搬入居住。“僑心居”建設過程中或建成後,不少捐款社團或個人到現場考察瞭解情况,並繼續捐款支持改善周邊環境。9月19日,南非洲粤港澳總商會會長吴少康先生第一個赴該會捐助的乳源瑶族自治縣楊溪村“僑心居”實地考察,在瞭解到該村衛生站在洪灾中被冲垮,因資金短缺重建工作無法進行,影響到1000多群衆看病的情况後,吴會長當即表示由他本人捐資10萬元人民幣重建衛生站,並在事後很快匯來了捐款。這是首個續捐的項目。接着,香港汕頭商會、潮州商會等社團到饒平“僑心村”考察,香港中山社團聯會等到韶關“僑心村”考察後,也都捐款支持“僑心村”的公共設施建設。

  爲銘記僑胞的愛心奉獻,省僑辦在“僑心村”進村主要通道或明顯位置竪立統一製作的公德碑,紀念捐贈情况;並統一製作“僑心居”心型標誌掛在接受資助所建房屋的正面位置,使僑胞、港澳同胞的慈善義舉和愛國愛鄉精神永遠留在南粤大地和人民的心裏。此外還做好資料積累,建立好每個受助者檔案,把具體情况及時反饋給捐助的社團和個人,做到有始有終。

  省僑辦組織協助海外僑胞、港澳同胞支持我省救灾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張德江書記在省僑辦的一份報告上批示:“省僑辦動員各方面力量支援灾區,應當表揚,對海内外華僑華人對我省灾區的關心和捐助,請省僑辦以適當方式代表省委、省政府致謝!”2006年9月4日,省委、省政府在廣州隆重舉行抗洪救灾表彰大會,省海外交流協會被授予“抗洪救灾模範集體”榮譽稱號,成爲181個受表彰的單位之一。雖然由於各種原因省僑辦在 “抗洪救灾模範集體”名單中榜上無名,但是,省海交會畢竟與省僑辦具有十分密切的聯繫,海外的不少捐款活動是省海交會海外理事牽頭組織的,海交會海外理事也捐了不少款。對省海交會工作的肯定,實際上也是對省僑辦工作的肯定,是對海外僑胞、港澳同胞愛心的肯定。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歲月無聲流逝,然而歲月却抹不掉曾經的歷史和人們腦海里的記憶。隨着“僑心居”的落成,凝聚着廣大海外僑胞大愛的一座座豐碑矗立在南粤大地上,銘刻在灾區人民的心坎裏,這愛不會隨着時間而流逝,相反已永遠定格,注定要在僑務工作歷史和僑胞愛國愛鄉歷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而我和我的同事,爲能够親自書寫和見证這段歷史而感到自豪!

  

  (注:本文寫於2007年7月29日,刊於劉立忠主編、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情通天下——吕偉雄的僑務七年》)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