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抒寫海洋文化的輝煌
黃河文化、長江文化作爲華夏文明的兩大文化體系,源遠流長、燦爛輝煌。不久前,廣東省政府參事、廣東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文化學家、中山大學教授黃偉宗先生在有關學術研究大會上提出,珠江文化與黃河文化、長江文化具有同等的地位,中國文化是多條江河文化構成的多元一體的文化。這些觀點引起了海內外文化界的廣泛關注。
黃河入海相當蒼凉悲壯,李白的千古絕唱“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唱得中國人爲之慷慨激昂。長江入海是那麽豪邁激越,劉禹錫贊道:“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須臾却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不過張若虛的“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猶令人尋夢依依,纏綿悱惻。現代世界崇尚“水文化”,神州大地除了長江、黃河文化,當然還有珠江文化。
黃教授認爲,珠江文化最大的特色是海洋性,海上絲綢之路就是見證。作爲珠江文化研究會的負責人,黃教授組織各學科的專家經過大量實地考察和史料研究,發現廣東省也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發祥地,同時也證明中國是海洋文化大國。
廣東的海上絲綢之路出發港體系
據《漢書》記載,漢武帝統一嶺南後,派船從廣東雷州半島的徐聞和北部灣的合浦出發到印度。這是中國出海最早的歷史記載,這個時間比泉州作爲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早1000年,從現在的徐聞附近出土的漢墓和瓦當等遺存可以判斷。
黃教授等專家在對粵東進行考察後認爲,汕頭的南澳,潮州的柘林、潮州港,澄海的鳳嶺、樟林港,汕尾的白沙湖等地都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興于隋唐、盛于明清的饒平柘林港,是潮汕最早對外通商的港口,古時天津、上海、泉州通往西方和東南亞的貨船常在柘林港停泊。
潮州港的文獻記載比較缺乏,但是1953年以來,這裏先後出土了10幾座瓷窑和大量的瓷器,可以推斷,潮州港是古代瓷器出口的重要港口。
澄海的鳳嶺港和樟林港是宋代、明清時期兩個重要的商業貿易港。清康熙23年,撤銷海禁後,樟林古港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日趨興盛,成爲汕頭開埠之前粵東一個重要的海運港口和海防軍事要塞。在乾隆、嘉慶年間進入全盛期的樟林古港,其關稅占全廣東省稅收總額的1/5,史稱“粵東通洋總匯”。1972年,樟林古港遺址出土了兩艘清代雙桅紅頭船和大鐵錨。現仍基本保持原貌、作爲樟林古港全盛期的貨棧街——新興街,全長近200米,由54間雙層貨棧組成。貨船泊港後貨物由小船轉入內港直達小碼頭,然後搬進棧房。這是當時樟林古港的一個歷史縮影,它記錄了港口當時的政治、經濟、人文和民俗風情。漢、唐及明、清時代的歷史資料都充分證明,潮汕一帶的古港口是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産的一部分。
黃教授認爲,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的概念不應該僅是一兩個港口,而是一系列港口,中國沿海的各個港口交替興起、繁榮、衰落,在不同時期發揮了不同的作用。
中國是海洋文化大國
國內外學術界有人認爲中國沒有海洋文化,中國是內陸文化國家,注定落後。黃教授頗有感慨地說起他多次聽到過這樣的論調,他認爲應該匡正這一錯誤的認識。在考察廣東海上絲綢之路過程中,黃教授將視角提升到文化學角度,他認爲海上絲綢之路見證了一個事實——中國擁有豐富的海洋文明。
珠江有8個出海口,還有許多相鄰的出海口,江海一體,海外交通和文化往來歷史悠久,海洋文化便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這個載體移入珠江文化。珠江文化最大的特色就是海洋性。她敏感、創新、包容,當今廣東的改革開放程度便再次證明了這一特點。
黃教授認爲,珠江文化與黃河文化、長江文化具有同等地位。20世紀60年代粵北曲江馬壩發現了距今2萬年前的原始人頭蓋骨化石,被認爲是嶺南人的祖先。70年代末,粵西封開發現兩顆原始人牙齒化石,距今爲14萬8千年,這意味著珠江文化發祥史提前了28萬年,而對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開發更加表明,珠江文化源遠流長,足可以和黃河文化、長江文化相提幷論,中國文化是由多個江河文化構成的多元一體的文化。
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的逐步深入,越來越多的史實有力地證實,中國早就是海洋文化大國,是世界海洋國家的一個重要成員,與世界各國共同創造了歷史和現代文明。
(本文作者系《中國交通報》記者,2002年1月15日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