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9.乾安大布蘇泡子一帶第四紀地質、古生物調查報告①


  為解決松遼平原西部沉降帶第四紀地層劃分問題,我們在編制吉林省地層表的基礎上,1976年結合吉林省地質圖的編制工作組織了協作,對大布蘇泡子一帶進行了地質古生物調查。根據此次所採集的和歷年收集的化石和地質觀察,對本區地層劃分提出了新的方案。

  大布蘇泡子一帶盛產鹽、堿、芒硝和草炭等工農業原料,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為農田灌溉和防治氟中毒症所急需的優質地下水。正確解決地層劃分問題,對於發展工農業生產和闡明這些礦產形成的規律,無疑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一、地質地貌概況

  大布蘇泡子位於松遼平原西部沉降帶的中心,是松花江、嫩江和西遼河之間廣大閉流區內星羅棋佈的湖泡中較大的一個。泡子東岸所學公社一帶是一個標高150-160米的三級階地(或稱臺地)。面積廣闊,微有起伏,向東一直擴展到乾安一帶。由於不均勻的構造運動,這個檯面在泡子東岸向西緩緩翹起,形成了學字井、命字井和後人字井之間的一條崗壟,最高點標高176.6米,成為這一帶平原上突出的高地。崗的兩側明顯地不對稱,西陡東緩,西側急驟地下降20米。再向西是一條狹窄的順湖岸延伸的二級階地。前沿高差約20米,標高150余米。當地群眾所稱的“狼牙棒”就是這個階地前沿的黃土狀土被雨水沖刷後形成的“劣地”或“似喀斯特”地形。在狼牙棒西側有一條一級階地發育,高差1—2米,向西傾斜,被沖溝切割破碎。向大布蘇村、學字井南溝、後人字井南溝等地切入二級階地的溝穀中,一級階地高達5—8米,標高約140米。湖盆的北、西、南三面相當於二級階地,但面積廣闊,高度較低,標高約140余米,成為較低的臺地。大布蘇泡子水面標高122米。在北、西、南三面陡崖與水面之間有不寬的浪成斜坡。而東面與東北面卻有寬闊的洪積平原和泥炭沼澤濕地。從東岸沖溝發育,水土流失嚴重,階地數目多,高度大,分異明顯以及湖水顯著地偏居於湖盆地西側諸現象來看,本區挽近期構造運動顯示了東升西降的不對稱性質。此外,在泡子邊部、中部有一些洶湧噴出的淡水上升泉和當地群眾所稱的“大醬缸”。後者可能也是一種湧水緩慢的上升泉,其中充滿稀泥漿,但表面有時結成硬皮,人畜不慎失足,即有生命危險。這些泉水可能都是沿著構造斷裂湧出的。

  第四紀地層可劃分為:

  A、上更新統馬蘭黃土:廣泛出露於所學公社、情外公社和乾安、大安一帶臺地上,為淡黃色、灰黃色黃土,大孔隙發育,具鈣質假菌絲體,鈣質斑點(直徑1毫米左右),含少量鈣質結核(直徑2—5釐米)。顆粒較粗,主要為砂黃土。相對濕陷係數為O.048、0.060、0.075,平均0.061。近于青海和甘肅黃土的相對濕陷係數之平均值(前者0.0693,後者0.0536),可以說濕陷性特別強。厚約10-20米。為風塵堆積。據鑽探資料,本組下伏地層為中更新統大青溝組。以學字井大隊部對面陡崖剖面(第4地點)為例    ,在馬蘭黃土之下有灰色、灰黃色粉細砂3.5m和黃綠色、黃灰色亞粘土>1.8m。

  B、上更新統,顧鄉屯組,組成二級階地,下部為灰黃、灰白色砂夾灰綠、黃綠、灰黃色亞粘土和亞砂土,水準層理,斜交層理發育,屬湖河相沉積,為哺乳動物化石主要產出層位,計有:真猛獁象(Mlammuthus primigeniu Blumenbach),披毛犀(Coelodonta antiguitatis Blumenbach),河套大角鹿(Sinomegaceros ordosianus Young),原始牛(Bos primigenius Bojanus),野牛(Bison),野馬(Equus przewalskyi Poliakoff),野驢(Equus hemionus Pallas),虎(Panthera tigris),駱駝(Camelus sp.),馬(Equus sp.),牛類(Boyinae)。此外,常含有大量淡水螺類化石,厚5-7.10米。

  上部:為灰黃、淡黃色黃土狀亞砂土,亦發育垂直節理,稍具大孔和鈣質假菌絲體,但層理明顯,單層厚約1.2米,各層之間色澤稍有不同,主要為洪積成因。由於雨水沖刷,水流潛蝕和切割而成土柱、土塔、土蘑菇、陷穴、天然井等喀斯特地貌景觀,構成“狼牙棒”的主體,產化石:披毛犀(Coelodonta antiguitatis Blumenbach),牛類(Bovinae)。

  顧鄉屯鄉組舉兩個剖面為例:

  第1地點剖面:

  上覆地層:

  6.上全新統郭家店組,灰色次生黑土 0.8米

  5.中全新統坦途黑土,黝黑色黑土產細石器、圓形刮削器等 0.7米

  4.下全新統,大土山風砂,白色風砂(細砂) 0.5米

  上更新統顧鄉屯組(Q3d)上部

  3.淡黃色黃土狀亞砂土,頂部有一層黃褐色古土壤 1.3米

  2.灰綠色、黃綠色亞粘土,水準和斜層理發育,含次生鈣質結核(直徑約1釐米) 3.05米

  2、3層產小螺類和哺乳動物化石:野馬(Equus przewalskyi Poliakoff),野牛(Bison exiguus Matsumoto)。

  1.灰白色細砂含化石,虎(Felis tigris)及駱駝(Camelus sp.) >5.0米

  第3地點剖面:

  7.灰黑色土壤(附近有遼金文化遺址) 0.2米

  顧鄉屯組上部:

  6.灰黃色、淡黃色黃土狀亞砂土,具大孔隙,含粉細砂較多,水準層理發育 9.2米

  5.灰黃色亞砂土 1.2米

  4.灰色亞砂土,具垂直根孔狀鐵銹條紋和白色小斑點 0.4米

  3.褐黃色亞砂土 3.0米

  2.黃色細砂 1.3米

  1.灰綠色細砂 >1.2米

  C、全新統

  本區全新統最明顯的標誌是中全新統坦途組含新石器時代細石器文化層(石鏃、刮削器、尖狀器、石磨棒、粗紅陶等)的黑土分佈最廣。上全新統郭家店組為黃色、灰黑色亞粘土,偶夾薄層黑土,狼牙棒一帶廣泛分佈的遼金文化遺址大致產於本組。下全新統大土山組為白色風砂或灰黃色褐黃色亞砂土。全新統的劃分可以第1地點剖面上部和第6地點剖面為例。第6地點剖面的下部可能屬於古全新統。

  第6地點剖面(狼牙水庫堤下右岸):

  10.現代土壤 0.2米

  上全新統郭家店組:

  9.淡黃色亞砂土,下部夾黑土小薄 1.35米

  8.黑土,上部有機質殘體集中14C,1168±80aBP O.50米

  7.黑土和黃色亞砂土混合層 0.35米

  6.灰黃色亞砂土夾黑土條帶 1.30米

  中全新統坦途組:

  5.黑土14C,5191±1000aBP 2.10米

  下全新統上部大土山組:

  4.黃色亞砂土 O.50米

  3.黑土 0.40米

  2.黃褐色亞砂土 0.50米

  下全新統

  1.黑褐色淤泥質亞粘土 >1.40米

  大布蘇泡子東岸的草炭可能屬全新世中、晚期產物。

  二、哺乳動物化石

  1、虎(Panthera tigris)

  材料:左下頜骨附第4前臼齒(P4)    (1965年,編號350,第1地點,顧鄉屯組)。

  P4原尖特別發達,形成單一的錘形。下前尖突出,下次尖不顯。從齒槽看,P3較小,裂齒(M1)很大。

  2、真猛獁象(Mammnthm Primigenius Blumenbach)

  材料:臼齒殘片(1976年,編號大19,第7地點,顧鄉屯組下部),第3掌骨(1976年,編號大25,第8地點,顧鄉屯組下部)。

  臼齒僅保存兩個殘破齒片    釉質層較薄(1.4-1.8毫米)。水泥質層略厚於釉質層。齒板厚約l釐米,依此推測齒板頻率約為10。根據上述可定為真猛獁象。

  第三掌骨,骨體呈花方形,背、掌側面較平。與第二掌骨相接的內側面平直。

  3、野馬(Eguus przewalskyi Poliakoff)

  材料:右上頜骨附頰齒(P2一M3)(1976年,編號大29,第l地點,顧鄉屯組下部,左下頜骨附P3一M2(1974.年,編號大55,第2地點,顧鄉屯組下部)。

  右上第三前臼齒(P3)中附尖突出,右上第二臼齒(M2)附尖較大。M1、M2前窩的後緣與後窩的前緣癒合成一條線。此現象可能為幼年馬個體的特徵。馬刺在前臼齒上明顯,在臼齒上不明顯。原尖為長扁形。上頰齒測量資料列於:

  其中除去M2原尖指數稍小外,其他資料皆居於榆樹標本的範圍之內[6]。

  下頰齒P3一M2,下後尖、上後附尖呈圓形,下原尖、下次尖為扁圓形。M1的外穀已伸入下後尖與下後附尖之間。

  4、野驢(Eguus hemionus Pallas)

  材料:右下頜骨附P2一P4(1976年,編號大9,第2地點,顧鄉屯組下部)。整個牙齒窄小,瘦弱,釉質層薄,下後尖、下後附近尖呈扁圓形,外穀細小。

  5、馬(Eguus sp.)

  材料:第三蹠骨一根(1976年,編號大5,第3地點,顧鄉屯組下部),左脛骨一根

  (1976年,編號大16,第7地點,顧鄉屯組下部)。

  第三足庶骨,骨體呈圓柱狀。蹠骨隆起不發達,近端背側關節面呈半圓形。

  左脛骨,保留遠端部分,下端關節面已風化殘破不清。

  6、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 Blumenbaeh)

  材料:完整頭骨一件,附左右上P4—M3)(吉博編號0728,第9地點,顧鄉屯組下部)。上頜骨附左、右P2一M1,以及左右M3各一枚(1976年,編號大8,第3地點,顧鄉屯組下部)。左肱骨一根(1976年,編號26,第8地點,顧鄉屯組下部)。脛骨一根(1976年,編號大14,第5地點,顧鄉屯組上部)。此外,還有環錐等骨骼數件。

  鼻骨與額骨的表面上粗糙,並具有許多瘤狀突起,即兩角固定處的角痕,鼻骨前端突起並向前下方彎曲成弧形,鼻中隔較厚,石化較高。鼻骨與頜前骨構成半圓形鼻頜切跡。額骨較寬,而在兩眼之間上凸起。額骨和頂骨向上方隆起,兩者之間形成鞍狀凹面。兩側外矢狀脊自額骨向枕脊延伸形成較寬的“x”型脊區。顳窩為前寬後窄的凹陷。其上限以外矢狀脊與頂、額骨為界,外界為發達的顳脊。枕脊較厚,向上翹起,頂骨平面與枕骨平面所構成的夾角一枕骨橫脊角為89°。

  頭骨所附上臼齒外脊的外壁有2—3個明顯的褶皺;原脊與後脊近于平行,兩脊向後方微有傾斜,兩脊的內、外壁與齒底面近於垂直。P4一M3磨蝕很厲害,齒冠較低。由此可見是一個老年的披毛犀個體。

  頭骨測量[7]

  枕骨橫脊角銳 89°

  顳凹後緣——眶前緣結節間距離 383毫米

  鼻孔高 92毫米

  鼻孔長 209毫米

  最後一個臼齒(M3)後外緣間距離 168毫米

  顎骨已破碎,牙齒外壁外脊有2―3個褶曲。外脊、原脊的內外壁與底面近於垂直。P2的原尖與後尖在一條直線上。右P4的小刺明顯。M1上的前凹形成單一封閉三角形小孔。整個牙齒外脊釉質層較薄。前臼齒磨蝕較厲害。

  左上M3的前脊向後內方呈弧形傾斜,使M3呈扁三角形。右上M3系剛萌出不久的小牙。前脊呈半圓形,向後內方伸延。在前脊的後端與外脊相連成一條線,使該牙上部成三角形。

  左肱骨近端已殘破,肱骨體呈不規則的圓柱狀。骨體圍繞縱軸呈螺旋狀扭轉。下端滑車兩側有很發達的結節。肱骨中段橫斷面為扁圓形。下端掌側面有很深的鷹嘴窩,背側面有一較明顯的冠狀窩。

  脛骨:保留遠端部分。骨體呈三棱柱狀。下端斷面呈四邊形,內側邊大於外側邊。下端關節面被一個由外側向後內側的脊分成內外兩個凹陷的關節面。

  7、河套大角鹿Megaceros(Sinomegaceros)ordosianus Young

  材料:右角眉枝部分。

  角扁平,約成掌狀,與主枝近於垂直相交。角後面靠角環處微有凸起,而角前面則稍有凹陷,在向前上方延伸的中線處有較明顯的凸起。角的前後面均有縱溝。

  8、原始牛(Bos primigenius Boianus)

  材料:右下頜骨附P2一M3(1976年,編號大1,第6地點,顧鄉屯下部)。

  牙齒粗大,底柱發育。前後葉大小幾乎相等。原次尖呈圓形。M3的後座較寬。

  9、東北野牛(Bison exigus Matsumoto)

  村料:右下頜骨附P4——M3(1976年,編號大24,第7地點,顧鄉屯組下部),左上第三前臼齒(1976年,編號大30,第1地點,顧鄉屯組下部)。

  P4——M3,前葉大於後葉,M2、M3更為明顯。前、後葉呈扁圓形。M3後座小於原始牛。底柱較發育。

  右上P3,原、次尖為扁圓形。中央附尖較突出。底柱不顯著。前凹的前部向內下方傾斜。該種現象可能由P2缺失或P2病態造成的。

  10.牛類(Bovinae)

  材料:右足庶骨兩根(1976,編號大4,第3地點,顧鄉屯組下部;編號28,第3地點,顧鄉屯組上部)。

  骨體呈四方形。骨體背面中央有一縱溝,掌面中段內側稍為隆起。近端關節面中央凹陷並被一低脊分為左、右兩個關節面。

  1.駱駝(Camelus sp.)

  材料:右下頜骨附M2一M3(1976年,編號大17,第7地點,顧鄉屯組下部)。左足庶骨一根中央附骨一塊(1965年,編號348、349,第一地點,顧鄉屯組下部)。

  M2殘破,M3較完整。整個牙齒較大,齒冠較高,法琅質厚,無底柱。牙齒構造簡單,有一外脊,內有個半月形內阜。下頜骨腫厚的程度與腫骨鹿極為相似。

  蹠骨保留近端部分。骨體粗大。背面平滑,掌側面中央有一較寬的縱溝。近端關節面被中央溝分為左右兩個相對的關節面。

  中央附骨:骨體呈不規則的多面體。上、下兩面均具有高低不平的關節面,在與跟骨相接處更為明顯。

  三、結    語

  1.本區所發現的哺乳動物化石均屬於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或稱顧鄉屯動物群、榆樹動物群)的主要成分。該動物群在我省的出土地點雖有百處之多,但每一地點的種類都不甚多,除榆樹周家油坊(35種)和安圖明月鎮洞穴(15種)外,大布蘇地區共有9種,居於第3位。

  2.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是公認的冰緣動物群。猛獁象、披毛犀、原始牛、野馬、野驢都是喜濕耐寒的草原動物;虎是森林動物。當時該區應屬草原——森林環境。但駱駝是沙漠動物,與這些化石共生,似有矛盾。是不是從較遠處的沙漠地帶遷移來的或化石有個別是次生搬運的,待進一步研究。孢粉分析也許會有助於這一問題的解決。

  3.該動物群是更新世最後冰期的標準化石,所以顧鄉屯組應屬晚更新世末次冰期的地層,相當於白頭山冰期和大理冰期。

  4.以往將第一地點1—3層曾置於全新統底部,並認為新於狼牙棒一帶的地層[3]。據近年觀察結果和所發現化石情況,將之改劃人上更新統且與狼牙棒一帶的地層視為同一地層。從地貌、岩性、化石群等方面來看,狼牙棒剖面基本上可與顧鄉屯剖面對比(與學字井以東的馬蘭黃土為同時異相關係)。

  學字井南溝中馬蘭黃土下的沖積物應屬大青溝組。從地貌來看顧鄉屯組構成二級階地,大青溝組構成三級階地。它們之間屬斷層關係。

  全新統從岩性所反映的氣候標誌比較明顯。坦途組的黑土反映了中全新世大西洋期的溫濕氣候。過去曾有“新石器黑土”[5]、“新石器黑砂”[4]或“坦途黑土”[1]等名稱。坦途組含有豐富的細石器文化遺物[8]。在第6地點測黑土的14C年齡為5191±100aBP(CG—150)。在哈爾濱黃山頂上的黑土中新石器時代的陶罐在中的木炭年齡為2730±130年。因此,坦途組屬中全新統無疑。上全新統郭家店組(郭家店風砂[1])也是風砂和亞砂土可能反映了亞北方期比較乾燥的氣候,在第6地點測得14C年齡為1168±80aBP(CG-148),下全新統大土山組(大土山風砂[1])也是風砂和黃色亞砂土,約相當於北方期的乾燥氣候。第6地點剖面底部的黑褐色淤泥質亞粘土可能屬古全新統,還有待研究。

  綜上所述,結合區域資料,提出本區第四紀地層劃分的新方案:

  5.大布蘇泡子的成因,曾經提出過“殘留說”和“構造說”。從大布蘇村附近有一通道隱約與東北方的花敖泡相通看來,它很像是呼林河古河道或一個古湖的遺物。另一方面從下列現象觀察,湖盆的形成似與構造也有關係:①湖盆呈規則的六邊形,分為SN、N80°E、N35°―40°W三個方向,可能是三組斷裂帶。“大醬缸”也呈北西方向分佈。②上升泉和“大醬缸”的水都是淡水,與泡子中的鹽鹼水顯著不同,有可能是深層地下水順斷裂帶上升的表現。③前述明顯的不均勻構造運動。

  6.大布蘇泡子的鹽鹼主要是淺層地下水和地表水從四周匯人,在乾旱氣候條件下蒸發濃縮而成。但上述上升泉和“大醬缸”則可能從深部承壓水上升而來的淡水。草炭可能是全新世中期氣候濕潤時期產物。

  7.根據上述可以將大布蘇泡子的發展史作如下的陳述:

  第四紀初中期以來,松遼盆地西部連續緩慢下降,沉積厚度最大處約150米。盆地總的方向還是北北東向,但到了更新世晚期,在松花江與遼河兩水系之間,出現了橫貫盆地的北西西向微弱隆起區。大布蘇泡子正位於這個隆起區內。隆起呈弧形,向南微凸,可能與北面來的壓力有關,大布蘇泡子正位於前弧內側是產生張力的地區。

  中更新世,氣候濕潤,在廣闊的松遼平原上,沉積了灰綠色淤泥、亞粘土、亞砂土、粘土等河湖相沉積(大青溝組)。到了晚更新世,隨著區域的起隆,伴隨著斷裂活動,產生受三組斷裂控制的大布蘇泡子斷陷盆地,於是盆地逐漸積水成湖。以後隨著湖水逐漸上漲,沉積了顧鄉屯組下部的堆積物。這時大布蘇泡子還是淡水湖,湖裡生活著大量淡水螺類,湖濱生活著喜濕耐寒的草原型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更新世最末期氣候較為乾旱,湖面下降形成了大布蘇組上部的洪積黃土狀土和沖積物。而與此同時,在學字井以東的廣闊臺地上沉積了馬蘭黃土的風塵堆積。

  全新世以來,氣候可能是先較濕後乾旱,湖水位降低,加之斷裂又一次活動局部侵蝕基準面下降,引起了下切侵蝕。全新世中期,在冰後最佳氣候期,氣候溫濕,湖水上漲,形成了坦途組黑土和泥炭。湖濱一帶成為新石器時代人類漁獵活動的場所。留下了不少細石器文化遺物。全新世晚期,氣候較幹,湖面下降侵蝕加驟,形成狼牙棒地形。由於湖水成百倍地縮減,使水中鹽鹼成百倍的濃縮,形成今天的鹽鹼湖。但局部地方因深層地下淡水沿斷裂帶上升,含鹽度較低,仍能生長蘆葦,成為一種有用的資源。

  文中所引用的黃土濕陷性指標系長春市水利勘測設計處丁桂蘭同志測定,特致謝意。

  參考文獻

  1.吉林省地質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1964,松遼平原中部第四紀地質初步觀察。《中國第四紀研究委員會第二屆第四紀會議論文摘要彙編》

  2.吉林省地質局第四地質隊一隊,1970,《吉林省白城及哲裡木盟地區岩鹽踏勘普查報告》

  3.孫建中:1973,吉林省第四紀地質問題初步探討。《吉林地質》第5期

  4.呂遵諤:1960,內蒙古林西考古調查。《考古學報》第一期

  5.桑志華,德日進:1930,吉林黑龍江地質觀察。《中國地質學會志》9卷

  6.古脊椎動物研究所高等脊椎動物組:1959,《東北第四紀哺乳動物化石志》

  7.薑鵬:1977,披毛犀一新亞種《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第15卷第3期

  8.吉林省博物館:吉林鎮來細石器文化遺址《考古》1961年8期

  9.《考古》,1974第五期,336頁

  10.山西勉等:1940《吉林省大麻蘇豫報告書》

  編後語

  重新研究了這篇論文後作如下的修改與補充:

  1.在大布蘇東岸第6地點獲得了兩個14C年齡成果:1168±80aBP(CG-148);519l±100aBP(CG-150)。分別補記在剖面圖上和文字中。

  2.學字井與所字井一帶的黃土十分典型,應屬馬蘭黃土。它和大布蘇組應為同時異相關係,原命名的所字井組就是馬蘭黃土,馬蘭黃土之下,是中更新世的地層應為大青溝組。而大布蘇組完全等同于顧鄉屯組,應以後者代之。

  3.關於松遼平原眾多湖泊的成因,假說很多,如長春地質學院(1958)的“潛蝕濕陷說”和“殘留說”,以及楊秉賡(1964)的“冰川死冰說”,長春地理所三江平原隊(1976)的“不均勻沉陷說”,而白希敏則宣導“冰丘說”(1979)。我們在文中部分的承認“殘留說”,但提出了大布蘇湖是由三組斷裂斷陷而成的構造湖。現在想就此作一些補充:大布蘇湖盆是一個六邊形,由溫字井東側和學字井與中入字井之間的兩個南北向的斷裂;興字井南側與姑字井和前人字井之間的北東東向的斷裂和叔字井與姑字井和夙字井與學字井之間的北西向斷裂組成。大布蘇地區位於松遼分水嶺地區,是介於下遼河平原與松嫩平原兩個下沉地區之間的一個隆起區。隆起呈向南微凸的弧形,大布蘇泡子正位於弧形內側是產生張力的地區。隆起時產生的張應力使先期生成的三組節理張開,從而使大布蘇地塊下落,成為構造盆地。構造的活動看來在末次冰期的早期已經開始,在上升的命字井、所字井一帶沉積了典型的風成黃土,而斷裂西南側下降盤成為東邊高地沖下來的顧鄉屯組洪積物沉積之所。與馬蘭黃土同時形成的就是顧鄉屯組洪積的黃土狀土。而且斷裂的活動是與顧鄉屯組的沉積作用同時進行的,東面大青溝組下部被斷裂一面抬升著,上面一面被馬蘭黃土的風塵所加積,西面一面下沉,發生顧鄉屯組的沉積。也就是說這種斷裂是一種“同沉積”構造。全新世初又在狼牙棒的西側產生了第二道斷裂。斷裂的西側形成一系列全新世的洪積扇。湖中大量的泉水和“大醬缸”呈北西一南東向延伸,顯然與北西向的斷裂有關。夙字井北方的河流殘跡似乎說明中更新世大湖消失後,大布蘇地區原是一個河流所經之地,後因斷陷積水而成湖。

  原文中除稍作修改補充外,其他一律未動。

  參考文獻

  1.長春地理所,沼澤室三江平原考察隊,1976,三江平原地質地貌條件及其與沼澤濕地的關係,地理集刊,1期。

  2.長春地質學院水文工程地質系松遼運河總隊,1958,松遼平原地區l:200,000綜合水文地質測繪報告,開通幅。

  3.楊秉賡,1964,松遼水系變遷及其意義,吉林師範大學地理系。

  4.白希敏.1979.松嫩平原西南部古冰丘湖群的首次發現.長春地理研究所。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