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胡六點啓示 台需把握好國際關係



  胡錦濤的六點意見中,第五點專門論述兩岸如何在國際上互動的規律,這對台灣今後的國際空間是否可以打開問題,有重大的指導意義。在這段論述當中,對台灣今後需如何把握與國際的關係,特別是兩岸與國際之間的關係,有深刻的啓示。 

  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3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出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六點意見,其中第五點是:維護國家主權協商涉外事務,我們一貫致力於維護台灣同胞在國外的正當權益,我們駐外使領館要加強對台灣同胞的協助,我們瞭解台灣同胞對參與國際活動問題的感受,重視解決與之相關的問題,兩岸在涉外事務中避免不必要的內訌有利於增進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對於台灣同外國開展民間性經濟文化往來的前景可以進一步協商,對於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兩岸的務實協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國家完全統一是中國內部事務,不受任何外國勢力干涉。  

  從胡錦濤的具體意見中,可以首先看到三個重視:一,重視台胞在國外的正當權益。二,重視台灣的國際空間問題。三,重視解決相關的問題。其次可以看到解決問題目的的三個有利於:一,有利於維護國家主權。二,有利於增進中華民族整體利益。三,有利於解決台灣問題。最後可以看到三個劃清底線的「不」:一,避免不必要的內訌。二,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三,不受任何外國勢力干涉。 

  從三個大層面九個具體方面的論述來看,胡錦濤的思考縝密、邏輯清晰、概念明確。如果從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的互動角度來考察,可以引用這一句話來概述:兩岸關係大於國際關係。

  兩岸關係趨於穩定才短短的七個多月,台灣與國際的關係卻獲得大幅度的改善,台灣的國際空間視野越來越開闊。我們不懷疑,如果國民黨長期執政,台灣的國際空間問題會得到重大的改變,突破性的解決。但是,台灣的國際空間不是獨立的、不是孤立的,其與兩岸關係密切相關,形成了共生結構。 

  在台灣,無論是誰,無論是哪一個黨執政,都要面對三大關係。一是藍綠關係,二是兩岸關係,三是國際關係。如何妥善處理這三大關係,實在考驗執政者的政治智慧。而且,這三大關係互為關聯,牽一髮而動全身。 

  在三大關係中,藍綠關係是執政的基礎,處理不好,連上臺的機會都沒有,遑論執政了。至於兩岸關係則是執政的關鍵,執政之後可否穩定政權,關鍵又在於此。而國際關係的重要,則體現在能否更好地執政的層次上,是執政的面子。 

  回顧陳水扁與民進黨執政階段,我們可知他們犯下了大錯,在於他們對三大關係認識不清楚,沒有妥善地、辯證地處理好三大關係。他們的手法是割裂所有關係,走邊鋒、走極端。 

  第一,割裂藍綠關係。選舉過後,陳水扁、民進黨已經執政,但是他們沒有抓住機會推動大和解,仍把藍綠陣營進行對峙分裂的操作,最後導致中間力量式微,沒有達到中間大,兩頭小的最佳政治效果。在藍大綠小的相對固定板塊中,民進黨吃盡苦頭。 

  第二,割裂兩岸關係。陳水扁及民進黨執政8年,最大的努力就是推動台獨運動,而非為民謀利,是極端的意識形態作祟,處理兩岸關係手段粗暴且不符合實際。導致兩岸之間的最大的互信基礎「一中」原則徹底崩盤,沒有一點緩衝的空間,兩岸關係激烈動蕩,沒有寧日。

  第三,割裂國際關係。台灣與國際的關係、特別是美國的關係,從來就處在不平等的地位,台灣必須為維護美國利益、國際的利益而承擔不平等的責任。如在美台關係中,必須以美國利益為重。陳水扁及民進黨採取利用美國和國際空間,來為自己的極端意識形態服務,也就是為一己私利服務,結果失敗了。 

  事實充分說明,忽視三大關係,踐踏三大關係,破壞三大關係,不管是誰、是哪一個黨,最終就會被民意抛棄、黯然下臺。

  馬英九及國民黨執政之後,我們發現,其立即就抓住了三大關係,處理得心應手。其做法是: 

  一,儘量彌合藍綠矛盾,至少避免刺激綠營支持者的情緒。馬英九對此思考得很早,一上任及著手安排綠營人士參與政府運作。儘管因為藍營不支持,綠營不配合而打折扣,但是,不挑唆人民之間產生激烈的不可調和的矛盾的政策仍在逐步落實之中。這是有效的。 

  二,最快速度改善兩岸關係、構建兩岸關係新局面。在2005年胡連會的基礎上以及早已構建的國共平臺基礎上,兩岸關係幾乎沒有停滯,立即就啓動起來,發展速度是驚人的。馬英九對兩岸關係政策的思考胸有成竹,而且證明是對的。 

  三,及時地修補美台關係,並向全世界發出了維護和平的聲音。美國對陳水扁恨之入骨、對民進黨不做支持,最大的原因是他們的獨立運動嚴重損害了美國的國際利益。馬英九、國民黨關於「一中各表」的承諾,取信美國。美國已經明確支持馬英九和國民黨的政策,不會動搖。 

  我們深信,馬英九、國民黨在相當長的時期内,不會改變上述的把握三大關係健康發展的措施,這對台灣是利好的,對兩岸、對國際社會都是利好的。 

  但是,我們認為,在三大關係中,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之間的關係如何把握,正在考驗馬英九以及國民黨。 

  台灣競爭力論壇秘書長、台灣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彭錦鵬日前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若兩岸關係和諧進展,又兼顧台灣國際空間發展,這樣的突破會讓兩岸關係進入一個新層次。台灣不需要自我設限國際空間,二次大戰後,東、西德的分裂到統一,不管用任何角度去看,國際上雙重存在,絕對無礙最後的統一。 

  彭錦鵬的這番話仍可能引發爭議,但他與兩岸很多學者專家一樣,都在高度關注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之間的關係把握問題。如何讓兩岸關係和諧進展,又兼顧台灣國際空間發展,是新課題、也是新的難題。我們大膽預測,如果今後兩岸還會有更多的摩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個方面的。 

  在此,我們作為關注兩岸關係的媒體人,有義務也有責任提醒: 

  一,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之間的關係存在主次問題、主次矛盾。錢復對馬英九先生說:「兩岸關係位階高於外交工作」,這就是兩岸關係為主論,兩岸關係核心論。以此推理,只要先處理好兩岸關係,國際空間大門就一定會打開。這七個多月來的變化,是不是在證明這樣的理論呢? 

  二,如果可以把兩岸關係置於國際關係之下,把兩岸關係作為國際空間的「敲門磚」,那麼。我們要嚴肅指出,錯了,會出大問題,會發生關係的錯亂。 

  三,國際關係中也有不同層次的關係組合,有些是與兩岸關係對撞的,但是有些與兩岸關係是不矛盾的、是可以互動互利的。在和諧的關係方面,台灣可以積極思考,分出層次來。 

  什麼是關係,從哲學範疇來說,關係是客觀的,為事物所固有,存在於相應的事物之間。陳水扁、民進黨不作哲學思考,看不見三大關係的客觀面,一定要用主觀意圖去衝撞之,結果血流滿面。對此,馬英九、國民黨必須引以為戒。 

  胡錦濤立足於兩岸關係基礎,從三個大層面九個具體方面的對台灣的國際空間問題進行闡述,劃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切實可行的空間,值得台灣各界深刻領會。

  2009年1月7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