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兩岸軍事也應截彎取直 建立互信



  兩岸周末包機於7月4日起航,兩岸11家航空公司共開航18個來回航班,當日搭載6300多名旅客共同見證歷史。經過實踐,證明是成功的。在欣喜之餘,我們也深感遺憾,兩岸航班仍需繞經香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直航。其中原因很多,但,兩岸尚未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是無法否認的事實。也許,兩岸航班的截彎取直經過談判能較快完成,我們希望,兩岸軍事的「截彎取直」也立刻著手,兩岸急迫需要重構新的軍事關係。

  在民進黨執政時代,航線的截彎取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是冒險的事,是置台灣於軍事危機的事。在民進黨選敗之後,國民黨尚待執政之時,兩岸談及航線的截彎取直,台灣軍方有關人士立刻跳出來反對,稱因為直航會嚴重壓縮台軍的演訓空域,造成很大的壓力。至於松山機場是否開放為兩岸直航機場,更是問題爭議的焦點之一,台灣軍方認為,解放軍可能藉直航松山機場的機會攻擊台軍的中樞。

  不久前,呂秀蓮還說,兩岸周未包機起降的松山機場,附近有相當多的軍事單位,是台灣戰時指揮中心,也是台灣安全的中心,她一直反對將松山機場作為兩岸周未包機起降機場。由此可知,在恐懼的籠罩之下,民進黨執政時期兩岸之間什麼也做不成。

  然而,國民黨正式執政之後,軍隊換了人,思維立即改變了。「國防部長」陳肇敏不久前在答覆國民黨籍「立委」丁守中質詢時表示,兩岸航線截彎取直對「國安」沒有影響。軍隊呈現出一個巨大的一百八十度的轉變。現在,松山機場已經反反覆覆在降落大陸的航機,但不是戰機,是送來感情的民航。台軍的中樞,安然無恙。

  這樣的事實說明了什麼?一,兩岸執政黨的充分互信,是台灣安全的保證。二,兩岸政府的善意互動,是化干戈為玉帛的保證。三,兩岸人民的真誠交流,是結束武裝對峙的民意的保證。四,兩岸軍隊的審時度勢,是遏制軍事威脅的保證。

  很令人高興的是,雖然兩岸航線還在繞彎地飛,但是,截彎取直的日子不會太遙遠。馬英九說,未來包括截彎取直與新航路問題、貨運包機問題、以及規劃中的平日包機問題,都應按優先順序,儘快搬上談判桌,讓兩岸直航效力做到最大的發揮。馬英九這樣說,也會這樣做。看來,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趨勢推動下,台灣軍方的思維會進一步大開放。 

  軍事關係在兩岸關係中佔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兩岸軍事關係處在嚴重敵對的狀態之下,兩岸關係是無法徹底改善的,軍事關係會嚴重制約兩岸大關係。所以,我們認為,在兩岸政治關係逐步改善的同時,要考慮著手改善兩岸軍事關係。

  在這一方面,台灣已有較具體的考慮。2008年6月5日,台灣「國防部長」陳肇敏表示,「國防部」已訂出政策草案,擬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陳肇敏表示,關於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已訂出政策綱領草案,初期希望公佈「國防報告書」,預先公告演習活動,保證不率先攻擊,並遵守核武 「五不政策」,同時主動公佈海峽行動準則,軍事互信機制將分近、中、遠端三階段進行;近程上,推動非官方接觸,優先解決事務性議題;中程上,推動「官方」接觸,降低敵意,防止軍事誤判;遠程則是確保兩岸永久和平。

  在民進黨執政時期,陳水扁及台灣軍方都提出過建立兩岸軍事互信的建議。但是,在兩岸毫無政治互信的狀態之下,大陸無法肯定其真僞意圖,亦無法做出正面的回應。然而,大陸也是期盼能夠早日結束兩岸的敵對狀態的。可惜,兩岸自說自話,毫無交集。

  今天,兩岸軍事「截彎取直」、建立互信的時候到了嗎?我們認為已經到了。主要原因在於:

  一,結束兩岸敵對狀態是中共、大陸的一貫主張,而且具有緊迫性。大陸在2004年「5 ·17」聲明和2005年4月、5月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親民黨領導人會談公報中,均提出了「促進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兩岸協商,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避免兩岸軍事衝突」的主張。兩岸完全可以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儘快舉行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的談判。

  二,作為執政黨,國民黨早就著手推動建立兩岸軍事互信。2005年5月,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在與胡錦濤總書記的會晤中,就提出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胡錦濤對此也做出了正面回應。連戰稱,軍事互信機制的提法是與國民黨關於「兩岸促進和平協議」的提法配套提出的,極其重要,兩者密不可分。這一要求已經寫進國共五項共識的第二點:「促進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定。建構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的架構,包括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避免兩岸軍事衝突。」

  三,馬英九深知建立兩岸軍事互信的重要性。2006年3月,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在哈佛大學演講時表示,一旦國民黨在2008年大選中勝出,將促成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結束敵對狀態。2006年2月,馬英九訪問英國時也作同樣的表示。今年7月2日,馬英九表示,20多年來兩岸關係演變告訴台灣,中國大陸對台灣既是威脅也是機會,一個聰明、有效率、有遠見的執政者,應將威脅極小化、機會極大化,「就是我們『國家』重要的目標」。馬英九的話不好聼。但是意思很明確,將威脅極小化、機會極大化,就是要壓抑兩岸軍事對峙的危機。

  四,台灣軍方在馬英九思路的主導下,正在積極地調整路線政策。台灣「國防部長」陳肇敏上任後宣示的防務政策理念,與民進黨主政時有明顯轉變,軍事戰略從「攻勢嚇阻」調整回「守勢防禦」,備戰從「武器決定論」轉向「人員決定論」,並為建立兩岸互信機制做積極準備。陳肇敏在對「立法院」所作的首度業務報告中指出,「國防部」將修訂「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政策綱領草案,並協商「和平協定」,讓台海成為和平、繁榮的區域。台軍方也在報告書中正式宣告,台軍的戰略將轉為「守勢」。即台軍將構建「固若磐石」的「國防力量」,以守勢戰略為指導,達成「台海無戰事,人民安居樂業」的基本目標。

  不久前,我在杭州參加國務院台辦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的研討會時,親自聽到了中國軍事科學院台海研究中心主任王衛星在大會上發言指出,當務之急就是大家關注的如何構建有利於和平發展的新型兩岸軍事關係的問題。由此可知,大陸軍方雖然低調,但是也在關注和研究相關問題。

  如此種種,都透露出了可喜的跡象,兩岸軍事從對峙走向緩和,從緩和走向互信,從互信走向交流,從交流走向合作,未必沒有可能。在兩岸軍事關係已經進入緩和期的時候,如何抓住機遇,加快建立兩岸軍事互信的機制,時機對兩岸來說,都非常重要!

  2008年7月24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