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美國穩定台海唯一措施 終結模糊
美國與陳水扁及民進黨當局的較勁不會停止,台獨的挑釁力度不斷增長,美國的防禦措施就會更加嚴密。但是,如果美國一直抱著陳舊的思維不放,將一直被台獨牽制,始終處在被動的局面之中。美國的陳舊思維是什麼?那就是模糊的對台政策。
華府報道內幕消息的媒體「尼爾森報導」日前指出,美國副國務卿内格羅蓬特反對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公投,若台灣堅持完成入聯議題,包括推動聯合國大會投票案,可能傷及台灣和它當前少數友邦的關係。報道提到,民進黨持續與美國對抗還可能導致的後果,是讓美國感到必須被迫改變對台現狀的模糊描述,包括國務院官方調整當前「不支持台獨、也不反對的論述」。報道暗指美國或將直言「反對台獨」。
「尼爾森報導」這個媒體不可以忽視,這份刊物的創辦人兼總編輯克里斯多夫 ·尼爾森曾經擔任新聞記者,也曾經在政界服務,在行政部門、國會、智庫都有豐富的人脈。特別奇怪的是,「尼爾森報導」關於美國對華及對台政策的相關報道奇準,明顯得到有力人士提供消息。根據媒體驗證,「尼爾森報導」的報道的確是有過人之處,比如:
2005年5月左右,各方正期待美國國防部發佈《解放軍軍力報告》,可是「尼爾森報導」說,國防部內部有爭議,要等到7月才公佈。後來的時間點果如所說,而且也正如其所說「國防部內部有爭議」。
最為典型的是有關「布什發火」新聞,此一報道更是多次展現了權威。例如2004年春,「尼爾森報導」披露當時的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夏馨位置不穩,後來的發展證實一點都不錯。尤其「尼爾森報導」率先提及「布什總統說,我應該已經把她開除三次了」一語,受到各方廣泛引用,事後也間接獲得證實。
2003年冬天,為了對付陳水扁執意推動公投,布什派了特使持專函赴台。信中究竟說些什麼?在台北,《中國時報》率先披露;而在華府,則是「尼爾森報導」提供了內幕消息。當時尼爾森本人私下說,「如果不能平息布什的怒氣,台灣等著看」。果不其然,幾天後,布什在溫家寶面前批了陳水扁。
據知,台灣「外交部」每年花費美金7000元(新台幣20餘萬)訂閱此一刊物。
所以,「尼爾森報導」暗指美國或將直言「反對台獨」,是絕對不可以等閒視之的,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我們不能斷定美國已經做出這樣的決策,但是可以知道美國在思考這樣的對策。事實上,如果美國政府不採取這一招,陳水扁及民進黨當局制造的美台關係動亂根本沒有停息的時候,只會越演越烈,直至無可挽回。
那麼,什麼是美國模糊的對台政策呢?這樣的表述可能比較經典: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戰略模糊政策是美國發展與台灣關係的一項重要政策,它經歷了中美敵對、中美關係正常化、冷戰結束以來三個時期,每個時期,模糊政策的內容都有變化,側重點也不盡相同,但總的趨勢是美國利用台灣不統不獨的現狀,最大限度地謀求美國利益。
在此有必要重新引述本評論員6月29日撰述的社評中的一段話:美國的所謂對台政策模糊化,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實一點都不模糊。其具有兩大特點:第一,在支持台獨方面不模糊。第二,在主控兩岸關係上不模糊。而模糊的部分是什麼呢?一,在反台獨的立場原則上經常模糊。二,在台獨與台灣兩者關係上也經常模糊。一言以蔽之,對己有利則模糊,對己不利則不模糊。
由此可知,美國對台政策的模糊化,是一以貫之的,是很難改變的。但是,又要注意到,由於對台模糊政策的基礎正在受到動搖,布什執政以來美國對台政策在走向戰略清晰,所以,未必完全不存在改變的空間。如是,我們可以肯定,如果三個方面的條件被改變,美國一定會毫不猶疑地改變對台模糊政策。
第一個條件:台獨過激行為顛覆了美國的對台模糊政策基礎。因為美國之所以能夠長時期實施模糊政策,除了美國自己的戰略考量之外,最重要的因素是台灣的積極配合,絕對不衝擊美國的對台政策底線,也就是說,美台之間必須唱雙簧,才能換得模糊空間。如果陳水扁及民進黨當局徹底改變現狀,美國絕對模糊不得。
第二個條件:在台獨的挑釁下,兩岸關係緊張對峙,甚至出現武力衝突的局面,這個時候,美國的模糊政策就到了壽終之日了。美國只能面對兩個極端選擇:一,放棄模糊政策,反對台獨。二,放棄模糊政策,武裝對抗大陸。憑美國的聰明才智,一定不願意走到這麼一個山窮水盡的地步。
第三個條件:美國更加重視美中關係,更加需要美中的戰略合作,更加有賴於美中的共同利益。到了這樣的階段,美國對台模糊政策自然而然地被放棄。但是,這樣的時期還比較遙遠,還有待中美之間的長期和艱苦的努力。
所以,我們預測,在上述第一條件的主宰下,美國對台政策將被迫提升到更加清晰的地位,模糊仍然存在,但是模糊空間大量收窄。如果陳水扁及民進黨當局及時退回原地,或者衝擊力度有所控制,美國的模糊空間又將迅速擴展。
但是,美國的有識之士正在嚴肅思考去除對台政策模糊空間,這樣的呼聲越來越高,影響不可小看。其中十分突出的是湯瑪斯 ·巴奈特的主張。
據媒體介紹,湯瑪斯 ·巴奈特去年出版的新書《行動藍圖:一個值得創造的未來》,全面要求結束美國對台模糊政策,非常有力度。媒體說,巴奈特在美國軍界聲譽很高,曾被美國軍方和政府各部門邀請作了數百場「時勢報告」,系統闡述、介紹他的觀點,他幾乎像中國的諸葛亮一樣,深受美國軍方器重。
湯瑪斯 ·巴奈特在書中關於為什麼美國對台政策的「戰略模糊」已經不合時宜有自己的定義:「美國不會不惜一切代價保護台灣。如果台獨分子一意孤行,執意同大陸挑起戰端,就讓他們自己承擔後果,不要把美國牽扯進去。」他的《行動藍圖》中指出,為了台灣而同中國開戰,將對世界「核心」造成巨大的震盪。在台灣問題上同中國開戰是把美國和中國變成二流國家的最快途徑。
湯瑪斯 ·巴奈特說:「我最大的擔心是現在保留戰略模糊的話,將會讓台北在它自己選擇的時間,自己選擇的條件下,引發中美戰爭。這將極大地威脅美國在中國問題上的長期戰略利益。」巴奈特說,「現在美國應撤回對台灣的安全保證,以免除有朝一日台灣領導人突然心血來潮,採取非理性行動,將兩個核大國捲入戰端的惡果。」
湯瑪斯 ·巴奈特的書充分透露了美國思想界對美國政府繼續執行對台模糊政策的擔憂:一,美台關係的主動權被台獨分子掌握,美國主導不了局勢,極其危險。二,台獨分子有可能利用美國模糊政策挑起美中戰爭,美國不值得為台獨一戰。三,美國的對台模糊政策大有可能養虎為患,使得台獨勢力膨脹到不可遏制的地步,危害美國在全球的戰略利益。
美國,沒有到終結對台模糊政策的時期,但是到了認真思考的時候。
2007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