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對華價值觀外交 默克爾撞上南墻
中國與德國的關係看來正在越走越遠,西方輿論認為在走向冬天。德國總理默克爾不碰到「南墻」,德國不會重返與中國合作發展的道路了。默克爾正在全力構築的對華實施的價值觀外交,應該是她最終會碰上的「南墻」。
默克爾日前在國會發表施政報告時稱,德國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建立在價值觀上,因此伸張人權和捍衛經濟利益其實是一體兩面,本身並不矛盾。她說,不論在中東、伊朗或科索沃等外交事務上,德國正是因為採取這種「價值導向」的策略,才贏得國際聲望,值得所有國民驕傲。
必須注意,這是在中國對她的接見達賴的錯誤的外交行為提出嚴重的警告之後,默克爾所作的明確表態。由此我們可以知道,默克爾不會立即從危害中德關係的道路上回頭,她一定會固執己見,堅決在與華對峙的道路上走下去。
日前,中國總理溫家寶苦口婆心地勸說默克爾:「德國是中國的朋友,也是戰略合作的夥伴;朋友和夥伴也有說過錯話、做過錯事的時候,但是只要認識了、改正了,我們還是一如既往友好相待。」對此,默克爾一定會當作耳邊風,置之不理。
默克爾贏得選舉之後,關於默克爾會否改變對華政策一度成為熱門話題,懷疑者不少,尤其是西方政客,更是言之鑿鑿地認定默克爾會調整對華政策。但是,默克爾在2005年10月10日宣佈出任總理的記者會上表態說,在她領導下的新一屆德國大聯合政府將繼續保持德國政府對華政策的連續性,德國對華關係非常重要。事實上,她在就任後的兩年之中,一直在做穩定對華政策的努力。為此,中國一片釋然!
但是,默克爾驟然翻盤,頃刻變臉,做一個一百八十度的轉彎,把德中關係放置在冷凍庫中了。這是不可意料的突變。其奉行的所謂的價值觀外交,是矗立在德國與中國之間的高牆、危牆、麻煩之墻。
默克爾的價值觀外交不是憑空捏造的,其來源於冷戰後西方流行的一種國際關係理論,即「民主和平論」。簡言之,這種理論認為,民主國家之間不打仗,因此民主制度是和平的保證。美國後來又把價值觀外交玩得出了火,美國武力推翻薩達姆實現政權更迭,在前蘇聯國家格魯吉亞、烏克蘭和吉爾吉斯斯坦推行的「顏色革命」,都是這種理論的具體實踐。
布什在第二任期的就職演說中一再強調,支持世界上的民主運動、促進自由的擴展、最終結束世界上的專制制度,是美國國家安全的緊迫要求,是時代的召喚,也是美國的使命和美國的外交政策的目標。但是到了今天,美國對所謂的價值觀外交已經失去興趣,因為事實表明,這是一條走不通的路。專家指出,美國曾在發展中國家大力推行「價值觀外交」,結果導致很多國家政局動盪,經濟發展停滯,種族和民族衝突激化,人民流離失所。美國自身也因為盲目推行西方民主和價值觀念而窮兵黷武,導致國際地位嚴重下降,國際聲譽嚴重敗壞,這對默克爾來說可謂殷鑒不遠。
默克爾的價值觀外交的具體內容包含:一,要與具有「共同的民主價值觀」的國家結為夥伴。二,要增強與民主國家的關係。三,民主國家要合作起來對付非民主國家。在這樣的價值觀之上,德國的對華政策不可避免受到影響,體現在:一,與美國要走近,與中國要疏遠。二,要聯合其他國家來遏制中國。三,經濟利益未必不可以讓位,德中經貿關係不是最重要的。
默克爾毫不隱瞞地表示:「印度是重要的國際夥伴,印度是亞洲最大的民主國家,德印雙方有很強的合作空間,印度在許多全球性問題上扮演著重要角色。」 默克爾稱印度為「亞洲最大的民主國家」顯然是意有所指。10月23日,德國聯盟黨(基督教民主聯盟 / 基督教社會聯盟)議會黨團推出了「亞洲戰略」文件,其中建議「德國要增強與印度、日本、澳大利亞等民主國家的關係」,同時要「聯合歐美和亞洲的民主國家來遏制中國崛起所造成的威脅」。 德國的價值觀外交,矛頭對準中國,已經引起中德關係的緊張與不安,已危害到中德關係。
由此可知,前幾任德國政府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政策極有可能毀在默克爾的手中,為此,德國國內批評聲浪迭起。10月28日,德國外交部長施泰因邁爾公開批評默克爾「愚蠢的外交政策給德國國家利益造成損失」。但是,執意而為的默克爾不會因為批評而回頭的,不碰一個頭破血流,不可能回心轉意。
目前中國對默克爾的異常表現,還需要冷靜觀察,必須找出深層的原因,絕不能理解為默克爾的個人好惡,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德國的政治家為什麼?德國的智者為什麼?德國人民為什麼?
中國與德國的關係基礎是牢固的:一,中德經貿關係十分重要,互為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二,中國與德國在國際關係格局中具有巨大的戰略合作空間。三,中國與歐盟的良好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對穩定中德關係有利。四,中德關係具有長期性、穩定性和連貫性。應該說,上述的中德關係基礎至今仍然存在,今後也將繼續發揮作用,總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就蕩然無存的。如果默克爾用一句「民主國家」就能把上述中德幾代政治家打下的基礎全面推翻,那麼,德國真是瘋了,中國又能說什麼?
2007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