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北京奧運不可能助長狹窄民族主義

 

  日本讀賣新聞日前刊登了一篇文章,該文作者是Hiroyuki Ueba,他指中國舉辦北京奧運會是在煽動愛國火焰,中國是在玩火。對於這樣的指控,我們大可一笑置之。說實在的,類似這樣的指鹿為馬的說辭,我們已經沒有新鮮感了,姑且聽之就可以了。但是,因為讀賣新聞不是一個小媒體,而是日本國內具有一定專業水準的媒體,對於這樣的有影響媒體的不實指控,當然不能等閒視之,至少可以討論一下吧。 

  讀賣新聞的這篇文章說,北京奧運將給中國提供一個促進國家聲望的無與倫比的機會。在奧運之前,世界已經見證了一系列顯示中國人愛國主義甚至民族主義日益高漲的事件。最出名的例子就是海外華人對巴黎、倫敦和舊金山奧運火炬傳遞風波的憤怒表現。為了回敬火炬在巴黎傳遞期間的混亂,很多中國人決心抵制法國超市家樂福和一般的法國產品。 

  在此,讀賣新聞的這篇文章的觀點顯得很偏頗,只談一面,刻意隱瞞另外一面,藏獨分子的破壞,反華勢力的干擾,以及代表奧林匹克精神、代表全人類和平追求意願的奧運聖火被侮辱,這一切,是導火索,是引發問題的核心。對此,作者故意視而不見。大家看得很清楚,抵制法國超市家樂福和一般的法國產品,只是少數人的意思,並非政府的政策。憤怒過後,一切都歸於平靜,中法關係和好如初,這樣的情緒表現,與民族主義有什麼關係? 

  讀賣新聞的這篇文章說,這些民族主義最近在中國人當中擡頭。在東洋學園大學(Toyo Gakuen University)教授朱建榮(Zhu Jianrong)看來,源自中國非凡經濟增長的自信,加上對西方及其他國家對中國的懷疑感到不滿,助長了這種民族主義。美國皮尤調查中心最近的調查結果支持了這種觀點。該中心2007年的調查顯示,77%的中國受訪者認為自己的國家受到別國喜愛,而今年的調查顯示,在2006至2008年間,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和西班牙對中國抱好感的人數下降。例如,在2006年60%的法國受訪者表示他們對中國抱好感。但今年這個數字已經下降到28%。

  朱建榮(Zhu Jianrong)是何許人我們不清楚,但是,讀賣新聞的這篇文章借朱建榮的嘴來強辯中國民族主義擡頭的原因是肇始於經濟發展,卻是事實。中國經濟的增長,使得中國人脫離了貧窮的邊緣,逐步走向小康,也因此充滿了自豪,也因此獲得了世界其他國家的讚賞。這樣的感受只不過是民族自豪感的一種表現而已。試問,哪一個國家的民族沒有自豪感?民族自豪感怎麼可以與民族主義混淆一談呢?另外,至於什麼國家對中國的好感的升升降降,這樣的數字能說明什麼呢?全世界對美國都沒有好感,難道美國就是民族主義國家了嗎?全亞洲對日本都沒有好感,難道日本就成了民族主義國家了嗎?這樣的比擬可能不對,但是可以形象地說明道理。 

  讀賣新聞的這篇文章說,自鄧小平1978年引入的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中國政府就擔心多元價值觀可能觸發民主化要求,因此在1994年引入官方的兒童愛國教育。這種教育常常強調在二戰中對日本的勝利,人們認為最近崛起的民族主義與這種教育有關。

  這位作者難道是90後的日本人嗎?這麼不懂得中國的歷史。中國的愛國教育,自古就有。尤其在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之後,中國的一代人在血與火中接受了最大的愛國教育。1949年,中共主政,中國即全面貫徹愛國主義教育。恰恰是改革開放之後,中國更多的宣揚和平與發展的概念,儘量減少民眾對不愉快歷史的仇視。中國與世界、與西方的關係,終於走向了和平與理解。我們可以肯定說,最近30年,是中國人的民族主義情緒從高漲走向衰弱的過程。 

  讀賣新聞的這篇文章說,最近上演的民族主義似乎已經超出中國領導人的控制。最近的民族主義運動的一個有趣方面是,它們似乎主要是由互聯網信息和電子郵件交流驅動的。截至6月,中國有大約2.53億互聯網用戶,是世界上互聯網用戶最多的國家,而大部分的網民都是支持民族主義事業的年輕人。 

  作者在此,簡直是強詞奪理了。中國互聯網日趨發達,到今年底可能會超過3億人。互聯網與全世界緊密聯繫在一起,因為有了互聯網,中國的年青人與世界再也沒有了隔閡,中國人的國際視野是空前開闊的,超過了歷史上任何時期。我們還要注意到,中國的互聯網正在催生著特殊的中國輿論民主與政治民主,中國人的言論空間與言論自由,也是歷史上沒有過的。因為開放,極端的民族主義思潮就永遠不可能被激發出來,不可能成為思想的主宰!作者一棍子把上網的中國年輕人都打成是民族主義者,這是何等的過份。

  讀賣新聞的這篇文章說,但還是有很多人擔心北京奧運已經把民族主義火焰煽得足够高,使之可以持續燃燒一段時間,而且由於擔心遭遇逆火,政府將難以採取強硬措施應對。 

  北京奧運會當然能夠大大增長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但是,不可能助長極端的民族主義情緒。中國舉辦北京奧運會的口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最大的目的,是要發揮奧林匹克精神,推動構建和諧世界的理念。可以說,自從7年前申辦奧運成功之後,中國經歷了走向深度的改革開放、向世界更加敞開大門的心靈洗禮。我們有信心相信,未來的中國走向,最終能讓世界放心、釋懷! 

  資料表明,民族主義的一般性定義極為廣泛,其爭議遍及古今。民族主義的例子極其多樣,論及民族主義不時引致極端性的情緒,使得表述並定義民族主義極為困難。一個反覆發生的爭議是,人們以自身地區性的經驗來定義民族主義。極端類型的民族主義者幾乎全然自認為本國優於他國,而最極端的民族主義甚至會尋求摧毀非我族類的文化,導致種族滅絕以及世界性的浩劫。

  讀賣新聞的這篇文章不斷地指責中國在走向民族主義,在這樣的指責中,民族主義當然不是普通的民族主義,而是力圖要把中國與極端的民族主義掛鉤,為此,不惜指鹿為馬,亂說一通。實在令人不敢恭維。 

  如果非要相互指責的話,我們也可以振振有辭地舉出許多例子來論述日本新民族主義氾濫的危險性。如早在2001年初,日本右翼的領軍人物、發行60萬冊美化侵略戰爭連環畫《戰爭論》的作者小林善紀和他的同伴就聲言,他們不願被戴上「右翼」的帽子,更願意人們稱他們民族主義者,他們公然承認這是因為「民族主義」比「右翼」在日本更具感召力。 

  我們更清楚,中國崛起也是日本新民族主義擡頭的主要原因。但是,江河東去,在中日關係走向新的階段、新的時期,中日之間沒有必要繼續互相謾罵和指責了。大家都睜開眼睛看世界吧!不要被心中的妒嫉、仇恨蒙蔽了良知!

  2008年8月10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