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四、古道探微

  西京古道考略

  許化鵬

  本文原載《嶺南考古研究(六)》,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作者:許化鵬,簡介見本書第26頁。

  粤北是廣東的重要門户。在中國歷史上,商周以來,嶺南的越族及其先民,便與中原商周王朝,以及長江流域的吴、越、楚國,有着日趨頻繁的經濟文化往來。當時除東南面的通道外,粤北粤西地區尤其是著名的“湘桂走廊”,自古以來就有陸路和水路的南北通道。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有大批的中原人南遷。張華《博物志》記載:“南越之國與楚爲鄰,五嶺已前至於南海”。由此可見,楚國南平百越及其勢力南伸,客觀上進一步密切了嶺南與長江以至黄河流域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關係。西京古道是歷史上嶺南連接中原的古道,它不但對研究古道文化,即連接海陸絲綢之路的對接通道具有重要科研價值,同時對客家歷史和文化也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

  一、西京古道到底始於何代

  所謂的“西京古道”,首先説説它的來歷。“西京”,東漢、隋、唐時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今陝西省的西安市。五代晋至北宋的西京,是指今河南省的洛陽市。古代乳源所謂的“西京古道”,是指當地上京城的道路。

  (一)乳源在歷史上的隸屬關係。

  乳源,地處廣東省北部。春秋屬百粤,戰國屬楚國,秦屬南海郡。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置曲江縣。三國時,甘露元年(256年)屬東吴始興郡(治所在曲江)。唐屬韶州(原始興郡管轄範圍曾一度改稱廣興郡,東衡州)。南宋干道三年(1167年)劃曲江縣西境乳源鄉,崇信鄉;樂昌縣南境新興鄉設立乳源縣。縣治置於虞塘(今乳城鎮侯公渡新林屋與羅屋一帶)。元延祐六年(1319年)屬江西行省廣東道韶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屬韶州府,縣城始遷洲頭津(即今乳城鎮鷹峰中路)。清至民國,仍屬韶州所轄縣。

  (二)乳源的地理位置。

  乳源縣地屬於山區,縣内多山,地勢西北高,東南略低。西北和中部偏北地區屬高山地帶,大橋鎮的白牛坪是本縣石灰岩高寒地區,海拔700米以上。然而,從地理位置上講,南北交通經過乳源境内是一條比較近直的綫路。所以,現在的京珠高速公路,就是充分利用了經過乳源比較近直的優勢。另外,乳源土地肥沃,氣候宜人。根據考古發現,遠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境内就有先民活動,生息繁衍。

  (三)西京古道具有兩千年的悠久歷史。

  西京古道,原路綫從英德浛洸經乳源縣城至湖南宜章,全程500餘裏。乳源縣城北上湖南宜章,由縣城西大富橋上臘嶺過風門關,途經龍溪(今南水水庫)、均豐(今大橋鎮)、白牛坪(今大橋鎮)、出水岩(今樂昌市雲岩鎮)、梅花(今樂昌市梅花鎮)、武陽司(今樂昌市老坪石)等地,計程160多公里。據清康熙《乳源縣誌》、清《韶州府志》等史料記載,乳源境内歷史上的這條古道,是一條開闢較早、歷來就是乳源縣境内貫通南北的重要道路。路出縣城南門,經大富橋上臘嶺,到小梅關後折而走北,翻越縣境西北部的崇山峻嶺,到湖南的宜章,北上西京長安。《後漢書》、《資治通鑒》等史籍記載,西漢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漢武帝劉徹平定南越後,把廣東的龍眼、荔枝等嶺南佳果列爲貢品,每年定期要嶺南各地向朝廷進貢。東漢建武二年(26年),桂陽太守衛颯開鑿了一條從浛洸(今英德浛洸鎮)經乳源至湖南宜章接上直達京都的道路。此後,向朝廷進貢龍眼、荔枝及生鮮等貢品的驛馬不停地傳送。因路途遥遠而又崎嶇險峻,路途中又有惡蟲猛獸頻繁出没,許多人馬或因疲乏至病或遭毒蟲獸害而身亡。東漢永元十五年(103年),臨武縣令上奏朝廷,求朝廷免貢嶺南龍眼、荔枝等物,言明“此二物昇殿,未必延年益壽”。朝廷恩準,從此停止龍眼、荔枝嶺南佳果等物進貢。

  西京古道開鑿以後,曾經歷代多次重修。部分重修事實已可見諸有關史料。其中清《乳源縣誌》記載:唐代曾經重修。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劉浚等以石砌築路面,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知縣吴邦俊從乳源縣城至湖南宜章全程修葺。清康熙元年(1662年)知縣裘秉鈁修鑿梯雲嶺,干隆四十六年(1781年)當地鄉民重修梯雲嶺路段。路面或用石塊鋪築,或鑿山石開成,寬處三四米。

  西京古道路途險峻,“層山叠嶂,若登梯然”。縣城西南的臘嶺,高四百餘仞,“壁立峭撥”,“設險天成”,山頂有鑿山開道鑿成的過道,並築有石室凉亭(今毁),古稱“風門關”,古人有“石磴崔嵬倚碧霄,中開一竇過行軺”之句。梯雲嶺古人稱爲“萬仞梯雲之山”,“乳邑扼要之區”。並有“上出雲霄,拾級而登如躡梯”的記述。猴子嶺,當地人稱爲猴子額,即猴子的前額。猴子額更爲險峻,山坡陡峭壁立。有碑記載:“西北地最廣而險,自縣城逾臘嶺過風門五十裏許而上梯雲之山,又四十裏許至通濟橋村,其望壁立直上,崎嶇最難行者,則俗所乎猴子嶺也,行者常苦其險且峻”。西京古道又因乳源縣境内地勢高低懸殊,氣温差極大,相隔數十裏之内氣候截然不同。尤其是冬天的氣温差,猴子嶺以上的白牛坪與梯雲嶺以下的龍南儼然兩重天地。清康熙年間知縣裘秉鈁在新修縣誌序中寫道:“深源白牛坪,嶺表奇峰插天如入雲際,餘兩過其處,適遇大雪,冰凌深數尺許,行至梯下,無雨花片雪,若别一洞天。”西京古道雖然峻險,但自其開鑿至今,歷代重修,今仍保留較完整清代修築的路段有,梯雲嶺段約3公里,猴子嶺段約2.5公里的石築路面。

  二、西京古道與沿途的歷史文化遺存

  西京古道,逢山開道,遇水搭橋,沿途村莊密集,古橋樑,古凉亭,古村宅民居今仍歷歷在目。

  (一)古橋樑。

  今乳源境内西京古道沿途的古橋樑,保存完好又有代表性的當首推乳城鎮的大富橋和大橋鎮的通濟橋。

  1. 大富橋,在乳城鎮西南的臘嶺脚下,明代李立仁建,清代曾一癸重修(具體年代失考)。橋爲東西走向,長21米,寬2米,高3.5米。單跨“坦拱”,拱跨10米,拱矢5米。青石(石灰石)條石搆築,橋面以石板鑲鋪,兩端築臺階自地面順至橋上。大富橋是乳源歷史上西京古道之門檻。清康熙《乳源縣誌》載:“大富橋,在縣西南二裏”、“由大富橋上臘嶺,相傳古西京路,……臘嶺直至宜章二百餘裏許”。大富橋至今還保存完好,橋北20多米是323綫國道公路,在新的坪乳公路未開之前是乳源至坪石的必經之路。大富橋至今仍爲當地鄉民耕作行往。

  2. 通濟橋,俗稱“大橋”,在大橋鎮大橋石墩村前,始建於明正德七年(1512年),清干隆二十六年(1761年)被水冲毁,二十九年(1764年)重建。通濟橋,東枕大橋榜山(大橋村東面高山),西扺大橋鋪街,是西京古道途中首要的橋樑。通濟橋所跨的大橋河,原名叫“石窖溪”(亦叫“石高溪”),現在的大橋村,原名叫“石窖水”,村前有一渡口,名“石窖渡”。在通濟橋架起之前,往返於這裏的行人全靠舟船載渡,每遇洪水,溺水死人的事故時有發生。明代,鄉民堯仁(今大橋鎮長冲村人)在此架設一座石拱橋。橋建成之後,署縣(代縣長)李盛春題匾曰:“歷揭通登,輿徒侔濟”。因此橋屬當地最具規模的橋樑,人稱“大橋”。爾後,“石窖溪”這一河名和“石窖水”這一村莊名稱逐漸爲“大橋”這一約定俗成的橋名所替代。清干隆二十六年(1761年)通濟橋被洪水冲毁後,至二十九年(1764年)大橋村民許嗣書首倡(後未到任),當地鄉民捐資建復。

  通濟橋爲東西走向,長53米,寬6米,高7米,二墩三拱,拱跨12米,拱矢(指兩拱脚連結綫至拱頂的高度)6米。橋采用“睡木沉基”(先在立橋墩的河床上按水流垂直綫重叠埋下水桶般粗的松木,然後在松木上築墩脚)的方法築橋墩,使用拱圈石縱聯砌置法築成三個半圈形孔,在各孔關係上采用“連續橋”的結構,相鄰的兩孔是一個共同的拱脚,使各拱結成整體。橋上每孔的承載,賴全橋各孔的“支援”,參與共同作用。橋墩逆水面加築尖形分水嘴,橋面用石板鑲鋪,兩邊用條石築欄,中央築橋亭,兩端築臺階:東端爲前橋17級,西端爲後橋14級順至橋面。通濟橋是清代大橋古八景之一的“橋亭文峰”,有古詩贊曰:“石橋亭上建奇峰,勢壓江波鎮蛟龍。露透雲泉清淑氣,人文蔚起秀靈鐘”。

  新中國成立以後,1958年修建乳源至坪石的公路,拆去了橋亭,兩端臺階被填平後,加築一截混凝土引橋,橋面填上一層沙土,兩邊加築橋欄。2005年,乳源縣人民政府又在橋體内灌注混凝土以加固橋體,橋面鋪混凝土,並新築水泥柱墩橋欄。

  通濟橋至今爲止歷時240多年,依然巍然挺立,可負載10-15噸載重的車輛通行。通濟橋不但爲西京古道的正常通行起過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新中國成立後的近半個世紀中,成爲坪(石)乳(源)公路幹綫的主要橋樑之一。通濟橋,是大橋鎮歷史文明的象徵。

  (二)古凉亭。

  人們所熟悉的“亭”,常見於名山勝地和花園别墅裏那種有頂無墻的風景亭。古代建在西京古道途中專供行人歇息的“凉亭”,現在還保存完好的有梯雲嶺亭,大橋的象兑亭,烏鶉嶺的官止亭,新谷顯靈坳的續成亭,猴子嶺的心韓亭,爛泥坳的樂善亭,白牛坪的仰止亭,三元圩的壽德亭,還有核桃山老虎冲的納凉避雨亭,共計有9座。

  這些凉亭,建築形式一種是長方形石塊壘墻,梁架雙坡屋頂,兩側山墻築成高出瓦面的風火墻,也稱“馬頭墻”,門置兩山墻之中的房屋式造型亭;另一種是使用拱圈石縱聯砌置法築成拱券,兩側築墻設門,頂上覆蓋厚土的石拱橋式亭。這種造型的亭現存有梯雲嶺亭和爛泥坳的樂善亭2座。現存凉亭的平面均爲單間長方形,内空30-40平方米左右。風火山墻式和拱券式兩種造型的凉亭形成它獨特的建築特色,有别於名山勝地和園林别墅裏常見的通透式風景亭。采用風火山墻和拱券式兩種建築方法,造型美觀,建築堅固,猶存古制,能耐大自然惡劣氣候的雪壓風摧。白牛坪地處高寒,每年到了農曆十一月就進入了冬令季節,“風雨隨即凝雪,頃間深至二三尺”。爲遮擋風雪剥蝕,凉亭都采用長方形石塊砌築,而建亭處屬石灰岩地區,建築的主要材料石塊便於就地取材,避免了長途運輸之苦。

  有建亭碑記載:西京古道是古代乳源的交通要道,無論晝夜寒暑,來往客商不絶於路,且路途之中又無歇息之所,來往者常嘆“過春雨之淋漓,遭夏日之燻蒸,逢秋露之凄凉,受冬霜之觱烈”之苦。明清之際,各地鄉民紛紛在古道沿途修建凉亭,幾乎達到了五裏一亭,行人“自此風雨驟來有所避,患炎熱汗下亦可納凉”。

  凉亭的功用主要是供長途跋涉的來往行人歇息,納凉避雨。一些凉亭旁邊還設有茶亭,有專人在此燒煮茶水,供過路行人解渴。猴子嶺的心韓亭,烏鶉嶺的官止亭至今存有“施茶”石碑。凉亭除了供人歇息以外,它在建築造型上也非常講究,風火山墻的凉亭,看上去很象石牌坊,足可以其美的造型增添山川秀色。凉亭又有浮雕和石刻,從那刻在亭門上方的名稱,如“仰止”、“心韓”、“暫歇高車”、“壽德”等等,意味深長。亭門門簪和兩邊的浮雕石獅子和古人“天官賜福”圖像以及門柱兩邊壁雕傳説中“八仙”寶物、動物、植物等圖案,妙趣横生。凉亭又因其建築材料、建築方法和選擇地形配合得當的作用,亭内爽氣迎人,清風拂面,使人心曠神怡,賞心悦目。正如“仰止亭”石刻楹聯所書:“聊且停驂明月掩映懷始適,偶爾托足清風堪挹意恬然”。凉亭有抒情寫景的佳句,又有懇切真誠的忠言,在那荒丘偏野的漫漫長途,山高路險,亭中常刻有聯語告戒行人:“挑負宜息肩,何妨濡滯停步脚;來往當思路,切莫蹉跎誤前程”。亭碑文還有願行人如意吉祥,一帆風順的祝辭,實可令人大德獲壽,福蔭無窮。

  歲月流逝,一座座古亭成了歷史的陳迹遺留在西京古道上,已不爲人所睹目。然而,在它古老的軀體上,却遺留着古代建築、交通、經濟貿易等豐富的歷史文化痕迹可供今人作參考。

  (三)經濟文化和古民居。

  西京古道的開通,對嶺南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動作用。

  1. 郵鋪公館。爲方便過客歇宿,古乳源西京路沿途設有五個公館。這五個公館一是龍溪公館,在今龍南水庫。二是均豐公館,在今大橋鎮石角塘村南約1公里的地方,今此地仍叫“公館下”。三是白牛坪公館,在今大橋鎮白牛坪。四是梅花公館,在今樂昌市梅花鎮。五是武陽公館,在今樂昌市老坪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乳源縣誌》載:“縣西北舊有西京路,世久道湮,崎嶇蒙蔽,行者畏之”。“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六月李直指出境開宜章之路,西四十裏至龍溪公館,又三十裏至均豐公館,又三十裏至白牛坪公館,又四十裏至梅花公館,又十五裏至武陽公館,自武陽十五裏出宜章縣境。縣以東鋪兵有工食,其西北境公館,俱邦俊(知縣吴邦俊)給價。”

  2. 圩場集市。爲適應西京古道沿途經濟發展和人民商貿交流的需要,圩場集市悄然興起。清代,龍溪有榔木橋圩,均豐有石角塘圩,白牛坪有三元圩。尤其是三元圩,它位於湘粤交界處,每逢圩日,廣東、湖南兩省周邊的農民和商賈,雲集這裏買賣交易,這個歷史上的農貿市場,從清代到解放初期,一直都是比較繁華的集市。

  3. 學校書院。西京古道的開通推動了沿途文化教育的興起。清干隆年間,僅大橋村(今大橋鎮大橋村)就建有3間書院,這3間書院的名字叫“石溪書院”、“步蟬書院”和“觀瀾書院”,至今仍保留完好的有觀瀾書院。

  觀瀾書院在大橋鎮大橋新書房村,建於清干隆五十八年(1793年),距今210多年。書院坐落在大橋河畔,正門前方一覽滔滔奔流的大橋河水,波濤後浪推前浪,波瀾起伏,滚滚向前,故取名“觀瀾”。書院建築共分四進:一進拱秀門,門樓築成風火墻式,門上方用磚砌成菱形和方形墻欞,携“拱秀門”3字,拱秀門後面是“紫微門”;二進觀瀾門,三進明德堂,四進資深堂;三個院墀。一進院墀地板鋪鵝卵石,二進鑲石板。建築布局爲四進院落四合院式,磚木結構的懸山頂兩層樓房,廊樓、戲樓欄杆用藝術木雕裝飾,明德堂後的芸香院的樓廊欄杆雕有花艸鳥雀和圓形篆刻“福、禄、壽”等字,篆體字采用偏旁變位法,搆思巧妙。明德堂正面設隔扇與芸香院相隔,建築美觀大方,有較高的建築技藝。懸掛在觀瀾門門楣上方的“觀瀾書院”木匾,立於書院落成的清干隆五十八年(1793年),匾長1.8米,寬0.5米,紅色地,浮雕字,字金黄色,“觀瀾書院”四字爲楷書,筆力雄渾凝重。觀瀾書院是大橋許氏十四世列貢生許景發創建,具有明顯的客家建築特色。

  書院落成時,一方文人遂門擬有楹聯,這些楹聯寓意深刻。其中一直被後人沿用的有拱秀門聯:“拱南鎮北營居正,秀水佳山繞户清”。紫微門聯:“紫氣頻來多瑞景,微霞悉去近名賢”。觀瀾門聯:“觀察周聖人體段,瀾前樂智士心腸”。明德堂聯:“明從日月兮,美如去花蔭,常憑書史長年酌;德配干坤大,任雅來雲物,不宜斗牛志直捷”。資深堂聯:“心作君,志作帥,心志端方自有一善樂德;財爲膽,人爲城,財人茂盛何驚群邪侵臨”。大橋村,自明朝宣德年間立居以來,人丁一直比較旺盛,清代有一首咏大橋八景詩雲:“溪江横帶曉雲霞,曲折繞村數百家。水秀山清稱盛地,卜居斯土福邇遐”。當時,有數百户人家的大橋村,人文蔚起,大興文教之風,歷代人才輩出,到民國初,庠生、增生、廪生、監生、國學生、貢生共計150餘人,其中七品以上官數十員。

  4、民居。西京古道沿途,村莊密集,基本上都是客家居民,屬客家圍屋布局,這些村莊其建築特點是:一、以姓氏爲聚居點,一個姓氏爲一個獨立的村莊並建祖堂或叫祠堂(客家人又叫“廳厦”)和大門小門。廳厦大門必定是一個同姓同族人居住在同一個村莊的軸心,而廳厦大門是這個村莊的公共活動場所,紅白兩事均在這裏舉行。二、廳厦的正面墻上都設神龕(有的地方叫“太子殿”),神龕正中供奉觀音佛像,左右兩邊安放歷代門宗先祖的牌位。三、村里居住户必須以廳厦大門這個軸心向左右兩邊延伸,并且要按地理風水要求規劃進行建築。四、户與户之間同墻共檐,穿壁串樑。五、多數村莊的大門前面都有寬闊的大門坪,坪外設有水塘。六、每家每户的正廳都安放固定的八仙桌和大板櫈,並視這張八仙桌爲一家的鎮家之物,既莊嚴又神聖。八仙桌的桌面絶大多數用柏樹作料,從砍樹到請木工加工,到八仙桌的安放都要選日子,八仙桌安放好以後,不能隨便移動。

  西京古道沿途的這些古民居,現有的村莊歷史最長的可以上溯到明朝中葉,如大橋鎮的大橋老屋村,最初立基於明宣德年(1426-1435年)間,距今560多年。大橋鎮的石角塘村,最初立基於明正統年(1436-1449年)間,距今550多年。這些古民居是我們今天研究西京古道和客家文化珍貴的實物資料。

  三、“藍關亭”與韓文公的傳説

  至今爲止,有文字記載的,人們最早把“藍關亭”與韓文公聯繫起來的説法,可見諸於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縣誌》。藍關亭,即西京古道途中的一個凉亭,韓文公,即韓愈,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和詩人。

  (一)藍關亭的興廢。

  藍關亭,是西京古道途中的一座凉亭,位於大橋鎮的白牛坪,地名叫“天頂殻”的山坳中間。1986年文物普查時,藍關亭四邊墻還剩下條形石塊砌築的墻框,從墻框和亭内地面鑲鋪的石塊可以看出,該亭爲南北走向,内空進深7.8米,面寬4.3米,四邊墻用條石干砌築成。選址和留存殘墻的建築搆架均與現存完好的“心韓亭”、“仰止亭”、“壽德亭”基本相同,可以推斷藍關亭是一座如上述三座凉亭結構、造型相同,即四邊墻用條石干砌,梁架雙坡瓦面,山墻是風火墻,風火墻中築拱券門,門額有“藍關亭”石刻字樣的凉亭,而這個凉亭應該是清代重修的。據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縣誌》收録明朝韶州太守趙霖吉的《藍關》詩表明,藍關亭在明代以前就已經是一座很有名氣的凉亭。凉亭幾經興毁,藍關亭的建築年月已不可考,其存留的條形石塊築成的墻框和石塊地面,1986年以後全部被人拆損殆盡,只留下亭遺址西邊(今公路邊)一口永不枯竭的天然水井。

  (二)韓文公與藍關亭。

  韓文公,即韓愈(768-824年),字退之,河南南陽(今河南省孟縣)人。因他常自稱“昌黎韓愈”(“昌黎”即今遼寧義縣,韓姓是當地望族),後人稱他爲韓昌黎。又因他死後謚號是“文”,後人也稱他爲韓文公。唐德宗貞元八年(792年)進士,歷任監察御史、刑部侍郎等。唐大曆十三年(778年),10歲的韓愈隨其兄韓會(被貶)到連山。唐貞元十九年(803年),韓愈35歲,因上書《論天旱人饑狀》,被貶爲陽山縣令。唐元和十四年(819年),韓愈51歲,在京都(即陝西長安,現西安市)任刑部郎中,是年正月,唐憲宗迎鳳翔法門寺護國真身塔内的佛骨入宫供奉三日,一時京師城内王公大臣們,掀起瘋狂的迷信活動。在此情况下,韓愈上《論佛骨表》,觸怒憲宗,被貶爲潮州刺史。正月十四日,韓愈離開長安,農曆三月二十五日到達潮州。離長安時,正值寒冷季節,只見秦嶺雲封霧鎖,藍關大雪塞途,行馬躊躇。韓愈見到侄孫韓湘,寫下了《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的詩句。這首詩是這樣寫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爲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横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韓愈三下廣東,給人們留下了不朽的傳説,尤其是韓愈寫下《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這首詩,西京古道白牛坪沿途,清康熙至干隆年間,曾一度興起崇韓熱潮。民間有不少關於韓愈過“藍關”的傳説,又把天頂殻對面的一座山命名爲“文公山”,藍關亭以南幾百米處還築有“韓文公墓”讓人祭祀,白牛坪路段也被稱爲“文公路”,清代建的猴子嶺亭和白牛坪原紅雲鎮政府所在地的凉亭也因崇韓分别命名爲“心韓亭”和“仰止亭”。清干隆十八年(1753年)建心韓亭碑還叙述:“爰考古迹,嶺顛白牛坪有韓文公墓焉,公以忤上,貶粤嶺者,再爲連州牧,路經於斯”。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乳源知縣裘秉鈁還在白牛坪建韓文公祠以祭祀。清康熙二年《乳源縣誌》中摘録了部分有關藍關亭與韓文公的詩文。其中:明朝韶州府太守趙霖吉的《藍關》寫道:“昔年冒雪冲寒度,今日依然見斗山。應是聖明開瘴厲,故全賢達化愚頑。一鞭往迹迷茫裏,千古芳踪咫尺間。衣被流風深仰止,不辭拙筆賦藍關”。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乳源知縣裘秉鈁的《藍關懷古》寫道:“蕭蕭匹馬萬層梯,過客傷心武水西。再貶嶺南忠更著,一生骯臟道非迷。綿連岫嶺雲初暗,磊落岩泉雨後凄。欲洗磨崖搴薜荔,徘徊落葉數猿啼”。清代嘉興人俞正聲的《過藍關步龐瑰叟韵》寫道:“古今幽勝在青山,猶憶昌黎度此關。地以人傳名不滅,鬆因月上鶴初還。千年仰止緣非淺,一日留題分豈慳。斷草芳煙踪迹杳,仙風未許俗情攀”。這些詩句既充滿了作者對韓愈的崇敬之情,也反映了西京古道歷史的悠久,崎嶇、險峻和漫長。

  四、西京古道的歷史作用和科研價值

  西京古道是一條開鑿較早的中原通往嶺南的主要道路,它在歷史上起過重要的作用。

  (一)西京古道是連接海陸絲綢之路的對接通道。

  西京古道,作爲南北交往商道更顯突出,故唐、明、清三代均有重修記録。今沿途保留的古文化遺存,有東漢時期桂陽太守衛颯“鑿山通道”開鑿的梯雲嶺“雲梯石級”,有明清時期重修的青石板鋪築的路面和石築凉亭、石拱橋、古碑刻、古民居、古書院等。西京古道原汁原味地保留着“古道西風瘦馬”,“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的古道風韵。是一條有文字記載、歷史悠久、路綫長、有些路段還保存完好的連接海陸古絲綢之路的對接通道。資料表明,陸上絲綢之路始於西漢長安,海上絲綢之路始於西漢時嶺南的徐聞、合浦,西京古道始於東漢,是在海陸絲綢之路開通後開闢的,又延續於唐、明、清三代重修,可見一直起到溝通南北的作用。從道名到實在的歷史作用,都表明這是一條連接海陸絲綢之路的古道。

  (二)西京古道較早的爲嶺南傳輸了中原文化。

  考古發現,乳源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今乳城鎮侯公渡河頭廖屋背夫山,地名叫横石山已有人類居住。夏商之際,侯公渡澤橋山出土的文物,説明先民在經濟文化方面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西周晚期至春秋戰國,史稱青銅器時代,從散存的戰國青銅劍、青銅矛等器物表明,從這一時期起,先民開始從蠻荒時代步入文明時代。漢代西京古道的開通,並曾一度成爲“上通三楚,下達百粤”的必由之路,溝通了中原與嶺南的聯繫。中原文化的影響,加速了嶺南山區的開發和繁榮。秦漢以後,北方民族的大遷徙,大量的中原人民南遷,把中原文化帶到了南方,並與當地的土著俚人雜居,融合。同時更進一步地溝通和發展了乳源與中原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有機聯繫。南北朝(420-589年)時期,今桂頭鎮(古屬曲江)出現了輔助南陳皇帝陳霸先開國的大將軍侯安都這一叱咤風雲的人物,成爲粤北地區最早有史書記載的歷史名人。五代十國時期建立了雲門寺。宋代,干道三年(1167年)建立了乳源縣。明清之際,乳源地區經濟文化和生産力高度發展,西京古道沿途的古橋、古亭、書院、古民居等大量的歷史文化遺存,充分説明了當時乳源經濟文化商貿往來的繁榮景况。

  (三)西京古道是珍貴的文化遺存。

  西京古道及沿途的古文化遺存,是開發旅遊,研究古道文化和客家歷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貴實物資料。隨着社會經濟的高度發展,奔向高度文明的步伐越來越快速,人類社會的新舊交替,推動社會由古及今。文物是歷史的見证,是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實物資料,它以自己的真實性和形象性,幫助人民認識自己的歷史和創造力。充分利用文物古迹,研究古道文化和乳源客家源流及歷史文化,豐富和發展旅遊業的文化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西京古道及其沿途的古文化遺存,是一部重現歷史,凝聚文明,反映先民生産、生活、風俗民情,記述先民勤勞勇敢、聰明智慧和無窮的創造力的寶貴資料。因此,它是開發旅遊、研究古道和客家文化的珍貴資源,西京古道及沿途的古文化遺存應該得到充分的保護和科學的發掘,使其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巡遊古道,不勝感慨,賦詩一首爲证:

  古道悠悠兩千年,嶺南一脈接中原。

  先人開僻古今路,東風駿馬奮揚鞭。

  主要參考文獻:

  [1]《後漢書·循吏列傳》卷七十六,中華書局。

  [2]《資治通鑒》,中華書局,1976年上海市印刷六廠印刷。

  [3] 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縣誌》,裘秉鈁纂修,1957年10月廣東省中山圖書館復製。

  [4]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乳源縣誌》,張洗易纂修,1983年8月復製。

  [5]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乳源縣誌》,張洗易纂修,2001年9月乳源瑶族自治縣縣誌編纂委員會點注。

  [6] 清光緒二年(1876年)《韶州府志》段錫林等纂修,韶城萬竹園承刷。

  梯雲嶺——古道文化的畫廊

  許化鵬

  本文原載《珠江文化》,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主辦,2008年第1期,(總第5期)。

  作者:許化鵬,簡介見本書第26頁。

  東漢建武二年(公元26年),桂陽太守衛颯主持開鑿了一條從英德浛洸經乳源至湖南宜章連接北上西京長安的道路,史稱“西京古道”。在歷經兩千年的歷史變遷之後,遺存至今的已爲數不多。而自古以來堪稱“扼要之區”的梯雲嶺,却完好地保存有約3公里,而且古文化遺存累如串珠,從兩千年前鑿山開道的石級路面,到明清時期重修的凉亭驛站,宛如一條古道文化的畫廊。

  一、梯雲嶺是西京古道必經之地

  乳源地處南嶺山脈騎田嶺之南麓。梯雲嶺位於乳源西北30多公里。嶺之西是南嶺山脈核心地帶的五指山,五指山南北走向,綿亘起伏的高山大嶺,莽莽群山均在海拔千米以上,横跨廣東、湖南兩省,最高峰石坑崆海拔1902米。最高峰下西麓是湖南宜章和廣東陽山地界。梯雲嶺之東是瑶山山脈,東西走向,主峰狗尾障海拔1685米。瑶山山脈跨越樂昌峽緊接九峰山,連綿向東與南雄大庾嶺相接。梯雲嶺是介於西起最高峰下的陽山,東至大瑶山這道延綿横亘200多公里天然屏障之間的底谷山坳。

  歷史上,乳源縣地包括今韶關市曲江區的江灣,樂昌市的雲岩、梅花、秀水、老坪石等地,梯雲嶺在乳源南北交界處攔腰横亘,成爲乳源南北地域的分界嶺。因此,自古就有“梯上”和“梯下”之分。“梯上”即嶺北,屬石灰岩高寒地區;“梯下”即嶺南,屬丘陵和小平原區。梯雲嶺既是乳源南北的分界嶺,又是南北交通的咽喉要區,即古代所謂的“扼要之區”。這裏所指的“要區”,筆者認爲“要”的含義主要有二:一是惟一必經之要地。這是由梯雲嶺地理形勢所决定的。横亘於乳源西北部的高山大嶺,方圓二三百裏之内,古道從何處通過?没有比從梯雲嶺通過更近直,山坳更底谷,開鑿工程更省時省力。因此,梯雲嶺是西京古道必經之地。二是崎嶇陡峭之險要。從“梯雲嶺”之名,足以給人感到攀登斯嶺之艱難。實際上,從梯雲嶺脚下至嶺上,逶迤盤曲3公里。步步石磴,如躡陡梯,十分險要。關於梯雲嶺爲西京古道之要區的記載,自古以來,文獻、碑刻多有叙述。其中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縣誌》就有4處關於梯雲嶺險峻的記載,如:“梯雲嶺,縣西五十裏,高出雲漢, 昇躡如梯, 路通梅花”。“梯雲嶺路,嶺高百仞,盤曲險峻”。縣城“西南至於臘嶺風門關,折而走北以至梯雲嶺、白牛坪、梅遼、武陽司扺於楚之宜章三百二十裏,層山叠嶂,若登梯然。”“縣北舊有西京路,世久道湮,崎嶇蒙蔽,行者畏之”。在留存至今的古碑刻中,也有不少關於梯雲嶺崎嶇險要的記載。另外,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縣誌》還附録了多首描寫梯雲嶺的詩詞。其中明萬曆十一年至十二年(1583-1584年)任乳源知縣的趙佑卿的詩中有“層巒叠嶂路漫漫,雪嶺猶存馬迹寒”等生動之句。清順治十八年至康熙二年(1661-1663年)任乳源知縣的裘秉鈁詩中有“蕭蕭匹馬萬層梯,過客傷心武水西”的真實寫照。清康熙二年乳源縣參政任可容還專門寫了《九日上武豐梯二首》,詩雲:“九日登高躡武豐,征軺遥指翠微中。盤空共訝回車坂,陟磴繙驚落帽風。信有五丁開莽互,擬將一劍倚崆峒。離亭更酌茱萸酒,紫氣行看度嶺東。深山一逕蔽蓁蕪,復嶺猿啼怯畏途。忽報青驄馳峻坂,遂令飛鳥詫前驅。臨卭除道名堪續,單父鳴琴績不孤。行旅漫愁瀧石險,好從瀔水問康衢。”

  從諸多的古文獻、古碑刻以及古詩詞的描寫中都足以證明梯雲嶺是西京古道途中的“扼要之區”。

  二、歷史上關於開鑿、重修西京古道和梯雲嶺的記載

  梯雲嶺,是西京古道的“必經之地”和“扼要之區”。自東漢以來,歷經兩千年的漫長歲月,經歷朝歷代官府龢民間的無數次重修。據目前掌握的資料,關於開鑿和重修西京古道和梯雲嶺的文字記載,有歷史文獻和碑刻兩種。

  (一)歷史文獻中有關開鑿西京古道和重修梯雲嶺的記載。

  1.《後漢書》卷七十六,循吏列傳有關桂陽太守衛颯鑿山開道的記載:“先是浛洸、湞陽、曲江三縣,越之故地,武帝平之。内屬桂陽,民居深山,濱溪谷,習其風土,不出田租。去郡遠者,或且千裏。吏事往來輒發民乘船,名曰‘傳役’。每一吏出,徭及數家,百姓苦之。颯乃鑿山通道五百餘裏,列亭傳,置郵驛。於是役省勞息,姦吏杜絶。流民稍還,漸成聚邑,使輸租賦,同之平民。”

  2.《資治通鑒》第四册,卷四十六,關於大司農鄭弘開鑿桂陽嶠道的記載:“帝以侍中會稽鄭弘爲大司農……弘奏開零陵、桂陽嶠道,自是夷通,遂爲常路。(賢曰,嶠,嶺也。夷,平也。餘據武帝遣路博德伐南越,出桂陽,下湟水,則舊有是路,宏特開使夷通。)”

  3. 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簡明廣東史》第四章第二節之二《密林深谷的開闢和鐵器牛耕的使用》中寫道:“東漢初年,桂陽郡太守衛颯在曲江諸縣鑿山通道,全程五百多裏,沿途設驛站。章帝時,大司農鄭弘主持開鑿一條穿過臘嶺直至臨武的山路作爲運送南海貢品的通道。”“曲江諸縣鑿山通道以後,遠離縣治的偏僻地方也出現了新的村落和農田”。

  4. 清光緒二年(1876年)《韶州府志》有關西京路和梯雲嶺的記載。卷十四,輿地略:“西京路,縣(乳源縣)西大富橋上臘嶺謂之西京路,由臘嶺過風門關下至燕口,相傳唐武德間開,歲久蓁蕪,嘉慶十二年義民劉俊等以石砌坦,萬曆三十三年知縣吴邦俊斬蓁鋤石,自臘嶺至宜章計二百餘裏”。“小梅關,在縣(乳源縣)西北二十裏,地名馬頭連,舊傳開元前西京通路”。“梯雲嶺路,嶺高百仞,盤曲險峻,康熙元年知縣裘秉鈁捐資開鑿,遂成坦途”。

  5. 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縣誌》有關西京古道和重修梯雲嶺的記載。

  卷四,建置志:“吴邦俊曰:西京路,舊傳唐武德年間未必然也,唐太宗建京太原,嶺南朝貢俱從大庾至,元宗時,張相國開梅嶺。西京之名何取焉?意者元宗幸蜀南粤使臣或由此朝貢,肇此名耶”。

  關於“西京路”之名起於何代,至今尚没有準確的文字依據證明。上文是距今330多年前,知縣裘秉鈁修《乳源縣誌》時,對於“西京之名何取焉?”也只能提供作爲參考的意見。

  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縣誌》卷十二,藝文志,録自曾於清順治四年至五年(1647-1648年)任乳源知縣的郭弘纘於清康熙二年(1663年)撰寫的《梯雲嶺記》載:“梅遼上三都,尚聲教未暨,然郡城三大鎮,擁厚兵,屢趨進剿梅遼,餘惴惴然恐荼毒生齒未忍也。力止發兵之舉,議者亦以上三都崇山峻嶺,憑險恃危。如梯頭一逕,猶峭崎嶇,只身而上,傴僂而攀。害之大者,有暴負隅,丸泥可封;害之小者,往來行李,陟降爲難”。

  “餘思欲開鑿之,而有志未逮焉!私計曰:‘前之人皆避其難,後之人必有賢者以辦此也。’果於康熙改元之吉,裘明府始捐資開鑿,遂成坦途。而達其道路,則梯頭之阻,孰爲大焉!而道路之達孰爲先焉!此司土者之責也。今不佞已鏟其險而達其阻矣。是役也,有三善焉!險阻既達,不軌消萌,功在社稷,一善也;道路既平,往來自適,德在來世,二善也;催征輸納,六裏均一,便在賦役,三善也。即向所謂害之大者,丸泥可封;害之小者,陟降爲艱,今日去其害而觀其美矣”。

  (二)今存古碑刻中有關西京古道和梯雲嶺的記載。

  西京古道沿途保存有摩崖石刻碑和碑刻兩種。其中摩崖石刻碑位於梯雲嶺雲梯祠前鑿山開道石級裏邊石壁上,有3處,分别爲高55厘米、寬67厘米;高40厘米、寬38厘米;高56厘米、寬50厘米。這3處摩崖石刻碑,因年代久遠,字迹風化無法辨認。對於這3處摩崖石刻碑,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縣誌》載:“梯雲嶺,縣西五十裏,高出雲漢,昇躡如梯,路通梅花,至湖南宜章,石壁殘碑,訛不可讀”。

  碑刻,西京古道沿途均有保存,以下摘録幾段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的碑文:

  1. 今存梯雲嶺雲梯祠遺址、立於清干隆五年(1740年)的《重修梯雲記碑》,碑文載:“嘗思老子之世,九月除道,十月成樑,故其時人樂康衢而□至意也。夫雲梯者,上通荆楚,下接連陽,昔人創結,數百餘載也。路途階級不盡如舊,兼之做桁條者,請人出木,各有鎦珠所致,任意肆丢。日積月累,石磚冲脱,崩壞不堪。葱□等發薄捐金修整,外結石墻,以杜後來肆丢之人,勒石爲記”。

  2. 今存猴子嶺心韓亭、立於清干隆十八年(1753年)的《猴子嶺石亭叙》碑,碑文記載:“自縣城逾臘嶺過風門五十裏許而上梯雲之山,又四十裏許而至通濟橋村,其前望壁立直上,崎嶇最難行者,則俗所呼猴子嶺也。是嶺也,上通三楚,下達百粤,必由之路”。

  3. 今存梯雲嶺亭、立於清干隆四十七年(1782年)的《重修梯雲碑記》,碑文載:“縣治之西北,逾臘嶺而上有嶺焉,故曰梯雲,乃乳邑扼要之區。其勢巉岩峻險,上出雲霄,拾級而上如躡梯然,古人因地命名,良不誣也。昔唐昌黎韓公,宦遊嶺南,道經此地,迨後地以人傳,名賢經過之區,並其地而俱馨。至國朝康熙年間,有邑侯裘公,嘉此地之靈秀,尋名賢之芳迹,曾建祠於梯之巔。雖碑殘碣斷,殊難閲稽,而山石依然,韓迹可吊,此誠乳邑之勝景也。可勿繼前而重修歟?從前總用石填砌,僅用散石,其中或陡突崎嶇,或覆如龜背,窩如仰瓦,瞻後同道不啻如猿門聳拔,雁基逶迤,殊令往過來續舉步維艱。又梯嶺之上距亭不數步有橋曰蘆竹,岸石散碎,橋石屢折,必用磚石固結,幫大橋面,方可久遠。盛等近居善士倡募重修。一倡好善樂施,上下同心。邑侯縣尉不恤捐俸施□之資,豪士仁人慨輸寸金尺璧之費,爰命工鞭石,平其陡突崎嶇,易其龜背仰瓦,舉全梯重修之。經始於辛丑之秋,告竣於壬寅之夏,將見千層萬級焕然改觀,往來行人忘其崎嶇,樂其坦易,無憂梭足而躑躅焉。路成橋亦與之俱成,不惟登山無峻險之嘆,而且臨流免褰裳之憂”。

  4. 今存白牛坪仰止亭、立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建仰止亭碑載:“嘗謂亭者,停也。道路所舍,可以停驂而息駕也。昔衛太守鑿山通路,列亭置郵,以利行人,由來舊矣。我鄉白牛坪大路,上通兩湖,下通百粤,來者來,往者往,熙攘交錯,累如貫珠,多歷年所”。

  三、梯雲嶺路段之現狀

  梯雲嶺路段,從嶺脚“雲梯石級”至嶺上的蘆竹石橋,全程約3公里,路面基本保存完好。進入古道,“鑿山開道”古迹猶存,“西風瘦馬”遺韵宛在。古道的建築結構主要由兩大部分搆成,一是“鑿山”,一是“通道”。

  (一)鑿山。所謂“鑿山”,就是根據道路經過之需要,一是把攔路之石鑿開打平,使之與路面平整。梯雲嶺以石灰岩爲主,路途中要開鑿的攔路石多多,今沿途隨處可見經人工開鑿打平作爲路面的山石。二是在崎嶇陡峭的石壁上開鑿出如樓梯般的石級。這種石級,今梯雲嶺存有二處,古人所謂的“雲梯”,實際上指的就是這二處。二處石級一處是梯雲嶺亭南面,離凉亭20多米外,崎嶇的石壁,古道在石壁上開鑿出來。此處,因山體是砂岩岩石,石級經千百年的人行馬踏,凡脚踏處都已經嚴重磨損。磨損的石級因爲是從原山體石壁開鑿而成的,不比活動石板可以更换,因此,這些重要部位磨損下陷有的達二三十厘米,已難以區别原先那種臺階式的級别。“雲梯”石級的另一處,是在雲梯祠古廟前,即梯雲嶺脚往上攀登的第一條“雲梯”。該處是一段從懸崖上開鑿出來的石級,在山脚往上仰望時,宛如一架“天梯”斜靠在懸崖上,難怪古人攀登“雲梯”,讚嘆雲梯石級“擬將一劍倚崆峒”,寫下了“陟磴繙驚落帽風”的詩句。此處雲梯石級,其山體是石灰岩石質,從山脚至雲梯祠古廟之坪,懸崖峭壁,石級古道長200多米,大部分是從懸崖峭壁中開鑿出來的,共有300多級,步步攀援,石級最寬處達4.1米,最狹處也有2.8米。石級每個臺階的縱深,最深者50厘米,狹者30多厘米。石級的外邊是懸崖,有原山體鑿成和另取石磚砌築相結合砌成的護欄。石級臺階的立面和路内石壁,道道鑿痕雖經千百年風雨剥蝕,表面長滿層層蘚苔,但鑿痕歷歷在目。石壁中還有3處摩崖石刻碑,但因年代久遠,碑文被風雨侵蝕,風化漫漶而無可辨認。對於這3處摩崖石刻碑,早在340多年前的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縣誌》就有“石壁殘碑,訛不可讀”的記載,這説明在340多年前,先人們已經考證過這3處摩崖石刻碑,但終因“訛不可讀”而未曾留下碑文的内容。

  (二)通道。通道含有將道路接通之意,高低不平之處,將泥土剗平鋪上石板,使之成爲坦途。梯雲嶺路段,連接“鑿山”開出來的石級,全部用青石板鑲鋪。石板有大有小,大塊的一塊有達長寬1.5米,小塊的也不下五六十厘米。路面寬者三四米,狹者也不少於1.5米,平整而寬敞。梯雲嶺,雖然崎嶇陡峭,但因路面寬闊,自古以來,便於騎馬者,抬轎者,肩者,負者,商旅往來順利通行。

  四、梯雲嶺的古文化遺存

  梯雲嶺,既是西京古道的“扼要之區”,至今保存的古文化遺存,足可證明其昔日輝煌的歷史。

  (一)古遺址。梯雲嶺約3公里的古道旁邊,今發現有4處古遺址,有的尚留殘墻斷壁,有的僅存石脚屋基,從這些古遺址中,我們可以找到西京古道歷史文化和商旅往來的點點滴滴。

  1. 郵亭遺址。在梯雲嶺亭北面約1公里古道邊,遺址面積約400平方米,荆棘叢中的墻基横竪錯雜,墻基以石塊砌築,有的高出地面五六十厘米。遺址還遺存一道長20多米的青石石磚墻基,石磚以青石打制而成,每塊長一米多,寬、厚三四十厘米,有的重者上千公斤。郵亭遺址南面靠山,東面臨路,西面半月形窪地爲水塘,從遺址可見其規模之宏敞。郵亭建在梯雲嶺頂的平地裏,從厚重的石磚可見其建築之牢固。從寬敞的建築基址和牢固的建築材料推斷,郵亭的建築很有可能是兩層以上建築,至少可供路人100多人左右同時圈馬食宿。

  2. 公館遺址。據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縣誌》記載,西京古道北段沿途有5個公館。公館是專門接待官方公務人員旅途食宿的處所。梯雲嶺北面,距今石角塘村南約一公里,地名叫“公館下”的地方,就是古乳源縣城北去第二個公館“均豐公館”。均豐公館因新開公路房基倘然無存,惟一尚存的只有公館旁邊的天然水井,井水涓涓長流,至今不涸。均豐公館所在地方,地名約定俗成,至今一直叫此地爲“公館下”。

  3. 茶亭遺址。茶亭,是地方好善樂施之人建在古道邊爲過往行人無償提供茶水之處。茶亭多設在凉亭的旁邊,當路人在凉亭息肩小憩,避雨納凉時,即可到茶亭飲用熱茶水。據今存猴子嶺心韓亭的施茶碑記載,西京古道道途艱險,“昴店月斜,板橋霜重,長亭芳草,渺渺堪憐,古道驕陽,炎炎可畏”。爲解决行人“熱不息惡木陰,渴不飲盗泉水”,由地方鄉民自發設立施茶會,並捐款建立茶亭,購置或由行善者捐出部分田地,作爲施茶會的固定産業,安排專人管理,以保证茶亭的長期正常運作和開支。梯雲嶺茶亭設在梯雲嶺半山腰處,即梯雲嶺亭南面路邊,今房屋已毁,僅存殘墻斷壁。據遺存的殘墻還可分辯出原茶亭分3間,每間面寬4米,3間共12米,進深均6米,建築面積約70多平方米。

  4. 古廟遺址。位於梯雲嶺脚“雲梯石級”上面。此處是一塊平地。據當地人稱以及遺存的石碑記載,此處原有古廟,叫“雲梯祠”。遺址今存古碑7通,其中有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修造雲梯》碑,清干隆五年(1740年)的《重修梯雲記》碑等以及門墩石,四脚石香爐等遺物。據碑載,雲梯祠明代就已有之,是紀念韓愈而建。嗣後當地鄉民重建廟宇,把一位朱姓郎中(排行第七,人稱朱什七郎)“請”進廟中。因廟宇建在古道險要之處,又傳是紀念韓文公和專爲人治傷除病的朱什七郎,所以自廟建立以來,香火非常旺盛。古廟坐北朝南,背靠巍巍梯雲之山,面朝茫茫梯下之地,座鎮古道,大有爲日夜兼程的過往客商避禍降祥,迎來送往,庇佑行人一路順風之意。修造雲梯碑載:“雲梯勝境,乳地名區,青山聳翠,緑水清流。緬石壁之殘碑,依稀可認,思韓公之古廟,相像如存……嶺半有祠,顔曰雲梯祠,神威赫濯,有禱必靈。其最著者,有如七郎尊神,凡官宦旅商賈皆受庇焉”。雲梯祠毁於“文化大革命”期間,2005年,由地方鄉民集資,在遺址建起一間簡易的廟宇。

  (二)南朝古墓。在今石角塘村南公館下今坪乳公路進入梯下公路約200米處的公路内坡,墓爲單室拱券墓。墓葬於開公路時挖出墓室,大部分被毁,今存墓室一截,殘長1.7米。墓爲東西向,墓室内空寬150厘米,通高160厘米。墓拱由74塊火磚砌成拱券形。墓磚爲青磚,磚長33厘米,寬16厘米,厚6厘米。拱磚爲刀磚,除刀刃部厚5厘米外,其長、寬和磚背的厚度均與其它磚無异。磚的紋飾有葉脈紋、魚紋、幾何紋等。墓葬爲南朝古墓,位於原西京古道邊,南距均豐公館遺址約300米。墓室寬闊,造型講究,墓磚紋飾美觀,這些情况表明,墓主生前是具有一定經濟基礎或具有較高身份之人。墓主是當地富貴之人,抑或途經西京古道時死亡的他鄉過客,無從考證。但如此規模的南朝古墓出現在高寒石灰岩地區的“梯上”古道旁,却給西京古道昔日的繁華又提供了一份物证。

  (三)凉亭。梯雲嶺亭建在梯雲嶺半山腰處,是清干隆二十一年(1756年)由地方鄉民集資興建的一座石室古亭。凉亭南北走向,拱券式造型,拱圈石縱聯砌置法搆築,進深8.2米,面寬4.6米,高4米。兩端門同時築成拱券式,通高3米,寬2米。北門兩邊有行書陰刻碑聯:“挑負宜息肩,何妨濡滯停步脚;來往當思路,切莫蹉跎誤前程”。亭頂覆蓋厚土,亭内用青石板鑲鋪,四邊擺放條石,供路人休息小坐。凉亭建築材料全部使用人工打制成長80至150厘米、寬約30厘米、厚約40厘米的長方形條石,使用干砌壘築的建築方法建造而成。凉亭建築在山石峻險的梯雲嶺半山腰,西京古道從亭中通過,亭今保存完好。凉亭選址半山腰,又一律用青石石磚築成拱形,入歇亭中,清凉宜人,暑熱頓消。亭南邊又設有茶亭爲過往行人提供熱茶開水,故此,經過梯雲嶺者,此亭必爲歇脚之處。亭内今存建亭和修路石碑2通。

  (四)石板橋。西京古道梯雲嶺路段原有2條橋,一條是梯下拱橋,一條是梯上蘆竹石板橋。梯下拱橋,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重修,因1969年2月南水水庫建成蓄水,拱橋被水淹。今存蘆竹石板橋,位於梯雲嶺亭北面一公里多,此處屬梯雲嶺頂平地,叫蘆竹,蘆竹山坑水自東北流經西南。清干隆四十七年(1782年)地方鄉民連同修梯雲嶺路段重修此橋。《重修梯雲嶺碑記》載:“梯嶺之上距亭不數步有橋曰蘆竹,岸石散碎,橋石屢折,必用磚石固結,幫大橋面方可久遠……路成而橋亦與之俱成”。蘆竹石板橋長300厘米,橋面是用4條長300厘米,寬40厘米,厚30厘米的石板并排架設,橋兩岸用長約80、寬50、厚40厘米的石磚砌築。蘆竹石板橋,橋雖不長,但却爲西京古道必經之處,橋經歷代重修,今存的蘆竹石板橋,乃清干隆四十七年(1782年)重修,距今220多年。

  (五)無祀碑。無祀碑是地方善信爲過往行人遭遇不測而死亡者立的祭祀碑。今梯雲嶺路段存有2個,一在梯雲嶺亭北約300米處路的西邊,一在蘆竹橋北面橋頭。立在蘆竹石板橋頭的無祀碑是用青石雕成一條方形石柱,柱頭雕成圓球形狀,四面分别刻“東方無祀鬼神,南方無祀鬼神,西方無祀鬼神,北方無祀鬼神”字樣。立在梯雲嶺亭北約300米處路旁的是用青石雕成墓碑狀,單面刻“五方無祀鬼神壇”字樣。無祀碑意爲祭祀在路途中死亡的遊魂野鬼,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日,當地人就會到無祀碑前焚香燒紙,施茶上供以祭祀。西京古道自古以來屬於南北交通之要道,南來北往之人日以繼夜不絶於路。路途中,有遭毒蟲猛獸毒害而亡者,有病痛突發醫治不及而死者,有遭其他不測而途中斃命者。在封建傳統的迷信説法中,凡這類死亡的屬“半路亡”者,爲使這些“半路亡”者遊魂有一個固定的歸宿,有人因此在路旁立無祀碑以祭祀。除此之外,四面分别刻有“東方”、“西方”、“南方”、“北方”的無祀碑,立碑時按照字面“對號入座”,所以,這種無祀碑同時還有爲路人辨别方向之作用。

  五、梯雲嶺凝聚着豐富的古道文化

  梯雲嶺是西京古道保存至今最完整的段落,在這約3公里的古道段落,古遺址、古墓葬、古亭、石橋等文化遺存就有11處之多。這些穿越時空的文物,無不印記着歷史的滄桑,凝聚着豐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西京古道選擇從梯雲嶺經過,無論從經度或緯度而言,其地理位置都是一個最佳選擇,也是惟一的選擇。這裏除了最近直,開鑿工程量比較省時省力外,地勢十分險要,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自古華山一條路”之要。它與今天的京珠高速公路分分合合并排而走,看似歷史之巧合,實乃依勢而爲之必然。二是此路的開通,從此“中原之聲近矣,然後五嶺以南人才出矣,財貨通矣,遐陬之民俗變矣”,中原人隨之流入嶺南,許多“偏僻的地方出現了新的村落和農田”,同時他們又把當時先進的生産技術和文化帶入嶺南,從而推動了嶺南社會經濟的向前發展。2000年,在今乳城鎮侯公渡澤橋山發現並清理的125座東漢至宋代的古墓群以及在梯雲嶺發現的南朝磚室拱券墓等墓葬和出土文物,有力地證明了當時嶺南與中原商貿往來與文化交流的頻繁景况。三是西京古道梯雲嶺段比較完整的保留至今,現仍便民行往,具有永恒的實用價值。古道初爲運送嶺南龍眼、荔枝等貢品進京的通道,之後,朝廷免嶺南三鮮進貢,古道成了溝通南北商貿往來的道路。中原的絲綢一部分通過這條路源源不斷地運送到海邊上船,再運往世界一些國家和地區。從國外進口的有些商品以及嶺南的物産也經此路運往中原。西京古道曾經是“上通三楚,下達百粤”的“必經之路”,是一條連接海陸絲綢之路的對接通道。四是西京古道隨着時代的變遷,雖然失去了其往日的繁華,然而,散落在沿途的古文化遺存,仍然静静地向世人“訴説”着昔日的輝煌,極富旅遊開發價值。

  參考文獻:

   [1] 《後漢書·循吏列傳》卷七十六。

   [2] 《資治通鑒》,中華書局,1976年上海市印刷六廠印刷。

   [3] 《簡明廣東史》第四章,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4] 清光緒二年(1876年)《韶州府志》,段錫林等纂修,韶城萬竹園承刷。

  [5]清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縣誌》,裘秉鈁纂修,1957年10月,廣東省中山圖書館復製。

  [6]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乳源縣誌》,張洗易纂修,1983年8月復製。

  西京古道石景觀文化資源、價值、利用

  陳贊民

  本文原載《速寫留痕·陳贊民畫集》2005年8月出版。

  作者:陳贊民,乳源瑶族自治縣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

  如何保護龢利用西京古道呢?專家們認爲,文化遺産都是景觀資源。那麽,我試從環境藝術視角談談三點看法。

  一、西京古道是厚重的奇特的石景觀文化資源

  據《乳源調查》(譚佐賢著)一書:古西京驛道在原縣境内160多公里。從臘嶺、龍南、大橋進入梅遼四地,這段100多公里的路程,沿途是“石的世界”。作家郭福平、吴貽才等在《“寒極”春光》一書中是這樣描述的:“進入韶關市區後再往西北走,你感覺却恍惚置身於極其懸殊的另一個世界。放眼望去到處都是石頭,或突兀尖頂,或低矮圓滑,或粗獷無比,或峥嶸畢露,一個個堆着砌着,成山、成峰、成嶺,高聳入雲,連綿不斷。……”郭福平等作家的筆下,還這樣描述:“天上的太陽很毒,無遮無掩地曬着,四周的石頭這回活躍起來,像一只只石猴,面目可憎地向你做着鬼臉……。春夏時節,雨下起來,没完没了,四處是水汪汪濕漉漉的,此時是石山的節日,一塊塊石頭像玩得一身是泥的頑皮孩子,被媽媽洗得干乾净净,眨着天真可愛的大眼睛。但好日子並不長久,雨一停,石山像一個大吸盤似的,水一下子就不見了,全跑到地下去了……”。

  其實,古人在西京古道上早就留下了不少描寫“石頭”景觀的詩句。如“岩頭仙子今何在,洞口桃花亦已殘”;“蕭蕭匹馬萬層梯,過客傷心武水西”。還有“馬上荆秦見亂山,雲飛雪擁古藍關”等等。這些詩句中的“岩頭仙子”,“萬層梯”,“亂山”等都是“石”的描寫。

  從現代人、古人的筆下足可見“廣東小西北,開門見石頭”的形象寫照。

  我想,大概是山是石頭山,因而出現西京古道石景觀文化現象。

  今年春節剛過,我與縣文聯馬主席等人,在原紅雲鎮(今並入大橋鎮)黨委盧書記、鎮人大羅主席的陪同下,前前後後走了幾次西京古道,進了幾趟沿途村莊,覺得西京古道上,兩千年來的確産生了厚重的奇特的石景觀文化現象。可歸納爲以下幾種:

  一、路是石頭鋪成。西京古道彎彎曲曲,山上山下,或高或低,層巒迭嶂路漫漫,都是石頭。有一種發古之幽情“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感覺,也使人在耳邊仿佛響起“上背石壁下背坑,没門没路樣般行,鋤頭草刮在妹手,開條大路給郎行”的粤北客家山歌聲。

  二、橋是石頭砌的。西京古道的橋都是石頭砌起的拱橋。如現已列爲文物保護單位的“大富橋”,“通濟橋”等。

  三、亭是石頭建的。古稱“五裏一亭,十裏一驛。”如猴子嶺上的“心韓亭”,原紅雲鎮文化站旁的“仰止亭”等,造型各异。特别是“仰止亭”,石刻圖案精美,尤爲獨特,確實是精品。我留意一下,這些“古石亭”的建築材料,有别於在附近的樂宜古道上的磚木結搆造的古亭,也有别於省内外的其它古亭,是以大石塊爲主建造的。

  四、村莊的房屋是石頭圍的。我觀察了許多房屋,爲了防止高寒地區的風雨雪水的侵蝕,房屋的外墻大都是用石頭砌起來的,走進村莊就仿佛走進了“石頭博物館”。石頭砌的水渠穿村而過,飲水池、洗菜池、洗衣池等,分段而設,都是石頭砌的。不少村邊樹起的一條一條歷盡滄桑的“功名石”是石頭鑿的,祠堂大門口是石頭爲主雕刻成的。進入村内,巷子是石路石階,連各家各户的門坎都是石頭打的。更奇特的是家庭生活用品很多是石頭做的,有石磨、石臼、石盆、石秤砣……等等。連洗臉盆架座也是石頭製作的,雕刻有吉祥圖案,的確是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

  有一首童謡:“太陽照在山旮旯,山旮旯裏是我家。山上不長草和樹,滿坡都是石花花”。西京古道沿途最奪眼球的景觀就是“石花地”,滿山遍野都“生”滿了石頭。有人編了美麗而悲傷的故事:漢朝蘇武流放匈奴牧羊,是趕着羊上路的,西京古道沿途原是緑油油的山坡地,羊群食着鮮美的嫩草不願趕路了,蘇武只得棄羊群而去,後來由於一場大灾難,羊變成了石頭。其實這裏的山坡也有竹也有樹,都是在石頭縫裏蹦出來的。如珍貴樹種紅豆杉,已有數百年曆史了。

  西京古道沿綫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人名、村名、地名都與石有關。在人名方面,如石頭古、石匠古、石佬古、石養古等;村名有石角塘、石邊寨、石斷下、石圍寨、石角坪、歧石……就連西京古道旁中心城鎮“乳源”的地名,也因“石”而命名。據記載,石灰岩山地多岩漏鬥,其狀如俯卧之乳房,乳岩之水源源不斷……故名乳源。               

  此外,西京古道還産生了許多與石有關的神話故事,民間傳説和歷史人物。如,神仙坪(原名賴大石)的由來,瓮篤河傳説等;革命初期,西京古道上還留下了鄧小平同志率領的紅七軍浴血戰鬥的足迹等等。

  從以上情况可以説明,西京古道有着兩千年的歷史滄桑,有着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藴,有着奇特的石景觀文化現象。

  二、西京古道石景觀文化資源的價值

  在這裏,我摘鈔《南方日報》(2003年5月22日)的一篇文章:“人稱,建築是一種大地藝術。……近日,爲京珠高速粤北段的觀景臺搞景觀設計,我驅車上了坪石至韶關這一百多公里的路段,立時,便被壯麗的景色所震懾住了。並不是粤北那奇特、突兀的山體,也不是與其相映成趣的北江清澈、輕靈的流水,更不是那廣州見不着,與大地上呈現出墨緑、青碧不同層次的植被交互生輝的湛藍的長空,而是群山中凌空而起,盤旋起落的各種道路。古之驛道,今之國道,還有鐵路,尤其是貫穿南北的高速公路,一如飛鏢的閃光的痕迹;一如利劍的青鋒;一如脱弦的箭鏃……粤北的村落、小鎮大扺爲客家人的民居。過去,類似圍屋的建築不少,諸如大圍式的村落,未必是圓弧,却渾然一體,所有的青瓦與周圍的緑樹,包括樟、鬆之類,很是協調。這裏還有不少翠竹,在清洌的水邊更是顯勃勃生機。自然,民宅用的不是青磚,而是夯的熟土,與山色水光,互有愉悦之興味……這裏,畢竟有創造大地藝術的最好條件!”這篇文章作者是華南理工大學人文學院譚元亨教授。

  上述專家的點評,從古有西京驛道,今有京珠高速,其交通走向大致相同,可見古人智商之高;交通歷史之巧合,足以説明西京古道的景觀底藴價值。

  西京古道石景觀文化的價值,我歸納有如下幾點:

  1. 科研、考古價值。一是“喀斯特”地貌成因;二是古代大象臼齒化石之迷;三是北人南遷的足迹;四是一些著名的歷史人物及事件的考證,如韓愈與藍關亭等。

  2. 歷史文化價值。一是千年古驛道,歷史上作用不亞於“梅關古道”;二是西京古道不但是文人墨客之路,也是當年紅軍戰鬥的道路。據説,還有當代一位歷史人物與其母親的傳奇等等。

  3. 旅遊開發的價值。一是西京古道的石景觀資源種類繁多,内涵豐富,具有知識性、教育性、欣賞性、娱樂性、參與性等;二是便於形成一條可行的旅遊路綫,即從南嶺國家森林公園至通天籮,再走西段的西京古道才十多分鐘。從青山緑水的天地進入了一個青灰黄褐石景觀世界,另有一番韵味。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