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國際産業結構調整與轉移的機遇
戰後由於科技革命的興起,歐美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經濟迅速得到恢復和發展。實行高工資、高消費,勞動工資成本大大提高,而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大多數曾長期遭受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壓迫,經濟技術落後,人民生活貧困,勞動工資成本低廉,國際上形成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勞動工資的巨大差异,兩者相差十幾二十倍。於是發達國家致力於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産業,而將勞動密集型産業逐步轉移到勞動工資成本低廉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1973年能源危機後,發達國家又將消耗能源或資源多的、環境污染嚴重的部分重化工産業也轉移到資源豐富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亞洲“四小龍”在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利用國際産業結構調整與轉移的機遇實現了工業化,發展成爲新興的工業化國家和地區。80年代以來,不僅發達國家繼續進行産業結構的調整與轉移,而且新興的工業化國家和地區也由於工資水平上漲而失去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的優勢,也開始將勞動密集型産業逐步轉移到勞動工資低廉的國家和地區。中國大陸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力費用低廉。發達國家和亞洲“四小龍”産業結構的調整與轉移,爲中國沿海地區工業發展提供了機遇,特别是廣東沿海地區毗鄰港澳,更有利接納國際産業結構調整與轉移出來的資金、技術和設備,這是有利於廣東實行改革開放的又一有利因素。現在珠江三角洲涉外的勞動密集型産品生産,絶大部分是從香港轉移過來的,并且有力地帶動了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