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東亞經濟高速增長的原因分析



  東亞是近30年來世界上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據世界銀行《1992年世界發展報告》資料,1965~1990年人均GNP年平均增長率,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爲5.3%,比同期南亞1.9%、中東和北非1.8%、拉丁美洲和加勒比1.8%高2.5倍以上,東亞地區GNP年平均增長速度比世界年平均增長速度1.5%高3倍以上,而且一直保持着持續增長的勢頭。認真探討東亞經濟高速增長的原因,不僅在理論上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於制定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和策略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戰後東亞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

  我們要分析東亞經濟高速增長的原因,首先必須認清戰後東亞經濟發展的客觀必然趨勢。

  近代以來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是從自給自足、孤立封閉的自然經濟轉變爲社會分工和商品交换發達、對内對外開放的商品經濟,從以手工勞動爲基礎的落後小生産轉變爲以機器技術爲基礎的先進社會化大生産,即從傳統的農業社會轉變爲工業社會。當代世界經濟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下,西歐北美發達國家又進一步實現了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以及經濟管理的現代化,進入“後工業社會”。這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也是東亞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戰後東亞(日本除外)基本上都還是傳統的農業社會,仍然以自然經濟、手工勞動爲主。因此戰後東亞經濟發展的客觀必然趨勢就是將自然經濟轉變爲商品經濟(特别是廣大農民要衝破自然經濟的束縛,在市場需求的引導下大力發展商品經濟並成爲農村的主要經濟形式),以手工勞動爲基礎的落後小生産轉移到以機器技術爲基礎的現代化大生産上來,使東亞各個國家和地區實現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提出和實施一切社會經濟發展戰略都必須符合這種客觀趨勢的要求才有可能成功。

  二、面向出口戰略的優勢

  戰後東亞經濟發展的總趨勢是向商品經濟過渡,向社會化大生産過渡,向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目標前進。問題在於,爲什麽東亞經濟能够持續、穩定、高速增長,而亞、非、拉其他地區没有能够做到這樣呢?80年代以來,國内外不少學者從經濟學、歷史學、文化學等各個不同層面、不同角度進行探討和闡述。有的學者認爲是“面向出口戰略推動了東亞經濟的高速增長”〔1〕。筆者認爲這是有一定道理的。縱觀戰後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比較自然經濟、市場經濟、計劃經濟(産品經濟)等不同類型的經濟體制,可以看出實行面向出口戰略國家和地區擁有下述幾方面的優勢。

  1. 市場經濟優勢

  當今世界存在自然經濟、市場經濟、計劃經濟等幾種不同類型的經濟體制。各自的成效如何?哪種先進,哪種落後?戰後世界經濟發展的實踐,特别是計劃經濟國家與市場經濟國家之間經濟競賽的結果是市場經濟繁榮,産品經濟落後,市場經濟優越於計劃經濟。〔2〕因爲,從根本上來説,市場經濟體制適應商品經濟發展趨勢的客觀要求,適應社會化大生産發展趨勢的客觀要求。不論是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發展社會化大生産的商品經濟都必須實行市場經濟體制,自然經濟、産品經濟的運作方式都不可能適應商品經濟發展的要求。具體來説,市場經濟能够比較好地體現社會生産中各行各業衆多生産者、經營者的自主權。通過市場需求的引導,可以較好地配置社會經濟資源。市場經濟中的利益機制、競争機制、價格機制更是像發動機一樣調動着勞動者、經營者的積極性、創造性,推動着生産技術革新和科學技術革命,改進落後的生産管理方法,因而能够使社會經濟獲得較快的發展。許多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中國的改革開放都證明瞭市場經濟的優越性。面向出口戰略是以市場經濟爲基礎的,因而擁有市場經濟促進經濟迅速發展的優勢。

  2. 對外開放優勢

  按照各國家各地區經濟上的相互關係來看,有封閉型經濟和開放型經濟之分。然而世界近代以來,特别是當代經濟發展的實踐證明,開放型經濟發展快於封閉型經濟,開放型經濟優越於封閉型經濟。因爲,從根本上來説,對外開放適應了商品經濟發展的要求,適應了社會化大生産的要求。具體來説,開放型經濟允許商品(包括生活消費品和生産資料商品)、資金、技術、勞力等各種生産要素的自由流通,允許它們在地區之間、國家之間的自由流動,因而可以促進生産要素的自由組合,特别是促進閒置的生産要素在地區之間的流動並結合起來成爲現實的生産力,促進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生産要素的優化組合,可以把潜在的生産力變爲現實的生産力,從而創造出更多的産品、更多的財富,社會經濟得到更快發展。可見對外開放比孤立封閉擁有明顯的優勢。面向出口戰略要求並實行對外開放,因而擁有對外開放促進經濟發展的優勢。

  3. 國際分工的優勢

  實行對外開放,允許生産要素在國家和地區之間的自由流動,以及在市場競争機制的推動下,促使各國家各地區按照本地的優勢來發展生産,從而促進生産地域分工、國際分工的形成和發展,推動社會經濟得到更快的發展。由於世界上各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的資源、勞力、資金、技術等生産要素的巨大地域差异,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擁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 當今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僅僅依靠本地的資金、技術、資源、勞力、市場發展起來。社會經濟發展要求各國家各地區實行優勢互補、分工合作,求得共同發展。正是這種發達的國際分工,利用了各自的優勢,從而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推動有關國家和地區經濟的迅速發展。面向出口戰略是以國際分工爲前提又不斷促進着國際分工的發展,因而擁有國際分工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優勢。

  4. 先進技術的優勢

  面向出口戰略,通過産品出口,原料、技術設備的進口以及資金、勞力、人才等生産要素的不斷流動,從而帶動先進技術在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流動和擴散。一方面,産品要面向出口、擴大出口,就必須提高産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争力,就必須努力學習、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特别是引進外資興辦的“三資”企業(獨資、合資、合作企業),往往同時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先進管理方法,不僅比本地原有企業技術水平高,而且比孤立封閉型國家的技術進步要快得多。另一方面,面向出口創收的外匯,爲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提供了資金條件。孤立封閉是死水一潭,而生産要素的流動,特别是勞力、人才的流動,使人們的視野開拓,見多識廣,大量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最新科學成就,促進本國生産工藝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無疑面向出口的國家和地區經濟比之孤立封閉的自然經濟、産品經濟擁有技術先進的優勢。

  5. 擁有産業結構高級化的經濟技術優勢即産業結構優勢

  面向出口,實行市場經濟管理體制和對外開放的方針政策,大量吸收國外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從而推動本國社會生産力迅速發展,經濟效益好、資金積累多,這就爲提高本國本地生産技術裝備水平提供了必要資金,爲進行公路、鐵路、港口、機場等大型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了大量資金,從而推動本國本地區生産技術水平的提高和産業結構的昇級换代。從東亞經濟迅速發展國家和地區的産業結構演變來看,一般都經歷傳統農業——勞動密集型輕紡工業——資金、技術密集型的重化工業——知識密集型的高科技産業以及金融、貿易産業的發展歷程。一般來説,技術裝備水平高的産業經濟效益比較高,産業結構愈高級,經濟技術水平愈高,經濟效益也愈高。面向出口參與國際競争,就要求不斷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和産業結構水平,促進産業結構的高級化。因而實施面向出口戰略的國家和地區比封閉型、内向型國家和地區的産業結構昇級换代要快得多,從而擁有産業結構高級化的經濟技術即産業結構優勢。

  綜上所述,面向出口戰略的國家和地區擁有市場經濟、對外開放、國際分工、先進技術、産業結構等五大優勢,因而它比封閉型、内向型的自然經濟、産品經濟發展要快得多。所以成功地實施面向出口戰略使東亞經濟獲得高速增長。

  三、東亞經濟高速增長的歷史地理因素

  那麽,爲什麽東亞能够成功地實現面向出口戰略,而過去有相同經歷遭遇的南亞、西亞、非洲、拉丁美洲這些地區却没有能够成功實現面向出口戰略呢?有的學者認爲:“東亞各個社會都是以體現爲儒家學説的古老中國文化傳統爲主流的。因此儒家學説的準則以及類似的文化特性便輕易地被用來作爲上述問題的可能答案。”〔3〕其實文化因素作爲經濟發展深層次的原因固然不可忽視,但也不能忽略歷史、地理條件因素的作用,特别是戰後國際産業結構調整與轉移的歷史機遇和東亞沿海的區位優勢以及這兩者的結合在東亞成功地實行面向出口戰略獲得經濟高速增長中最直接的作用。

  (一)東亞經濟高增長的歷史地理背景

  1. 近現代世界先進經濟技術自西向東、從沿海向内地的地理擴散方向

  世界近代先進的經濟技術首先是在西歐、北美發展起來。自從18世紀中葉英國開始的産業革命之後,商品經濟和以機器技術爲基礎的社會化大生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向前發展,英、美、法、德等國先後相繼成爲工業化國家。戰後西歐、北美在市場經濟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下,又先後實現了國民經濟的現代化,成爲世界上技術最先進、經濟最發達的地區,而亞、非、拉大多數國家都由於曾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列强的侵略,淪爲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屬國,社會生産仍然停留在傳統農業階段,經濟文化十分落後。因此從近代開始,世界先進經濟技術的地理擴散方向是自西向東,從西歐、北美向亞非拉澳擴散。而國際間經濟技術交流與擴散主要又是通過方便的海上通道,通向世界各國各地區。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的擴散在亞非拉澳則呈現從沿海向内地推進的態勢。當代世界經濟技術的發展,使西歐、北美發達國家與亞非拉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差距不斷擴大。1990年人均GNP,西方高收入國家2萬多(最高的日本26040美元,瑞士32680美元),而低收入國家平均只有350美元(最低的莫桑比克只有80美元,坦桑尼亞、埃塞俄比亞、索馬裏等在120美元以下)。因此當代世界先進經濟技術的地理擴散方向基本上仍然是自西向東,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在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則是從沿海向内地擴展。

  2. 戰後國際産業結構的調整與轉移

  由於世界各國各地區擁有的資金、技術、勞力、資源等生要素的巨大地域差异,使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都面臨挑戰和機遇。一般來説,發達國家擁有雄厚的資金,先進的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法,但由於工業開發歷史較長,自然資源相對不足,特别是工資成本高,發達國家的勞動工資成本比低收入國家高十倍至幾十倍。爲了降低産品成本,提高産品競争力,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特别是由於科技革命産生的新興産業,可以獲得巨額利潤,於是發達國家致力於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的産業和發展高科技的新興産業,不得不將其國内的勞動密集型産業向資源豐富、勞動力多且工資成本低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轉移。爲此發達國家給發展中國家提供一定的關税優惠,廉價轉讓技術裝備並給予低息貸款,以便發達國家産業結構向更高級方向發展。由於戰後船舶大型化、專業化、現代化,大大降低了海運成本,爲貨物的海上遠距離運輸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於是戰後出現了國際産業結構調整與轉移的大趨勢,發達國家的資金、技術,特别是勞動密集型産業的資金、技術大規模向發展中國家轉移。這就爲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工業發展和經濟增長提供了歷史性機遇。

  近現代世界先進經濟技術自西向東、從沿海向内地擴展,特别是戰後國際産業結構的調整與轉移,是東亞經濟高速增長的基本歷史地理背景。

  (二)東亞經濟高速增長的歷史地理條件因素

  其實不僅東亞,整個亞洲、非洲、拉丁美洲都處於上述共同的歷史地理背景條件下,爲什麽東亞能够成功地實行面向出口戰略獲得經濟的高速增長呢?這是由於東亞較之南亞、西亞、非洲、拉丁美洲具有較優越的地理條件和特殊的歷史機遇。

  1. 東亞沿海區位優勢及其他優越條件

  東亞地處太平洋西部沿海,在當代先進經濟技術從沿海向内地擴展和戰後國際産業結構調整與轉移過程中,處於接納發達國家先進經濟技術輻射的最前沿,因而最易於吸收發達國家向外轉移的資金和技術,最易於接受世界先進經濟技術的輻射,建立、發展以機器技術爲基礎的社會化大生産和外向型經濟,成爲向内、向外兩面輻射的樞紐。東亞沿海地區的這種區位優勢是東亞經濟高速增長的最基本條件之一。除此之外,東亞還有下述這些優越的地理條件:東亞季風氣候,水熱條件有利於種植水稻等農作物,農業基礎條件較好;東亞人口衆多,勞動力多且工資低廉;東亞(日本等國家和地區除外)資源豐富、有待開發;東亞海岸綫長且曲折,島嶼、半島、港灣衆多,有利於海上交通和對外貿易。東亞區位優勢再加上這一系列優越地理條件的配合,無疑十分有利於接受世界先進經濟技術的輻射和發達國家勞動密集型産業向外轉移的資金和技術,發展本國、本地區的社會化大生産商品經濟,從而獲得經濟的高速增長。其中還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東亞太平洋對岸是世界上技術最先進、經濟最發達的超級大國美國,太平洋東西兩岸(東亞與北美)的優勢有明顯的互補性,中間又没有大陸國家的阻隔,因而東亞沿海地區十分容易接受美國先進經濟技術的輻射,吸收美國向外轉移的資金、技術,成爲美國等發達國家向外轉移的勞動密集型産業的最好生産基地。事實上東亞的日本、四小龍、東盟四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都曾大量吸收美國向外轉移的資金、技術,並利用美國向外轉移産業空出的國際市場。美國長期來是東亞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伙伴。

  東亞經濟高速增長的國家和地區實際上都是地處東亞沿海,利用了東亞沿海地區的區位優勢從而實現經濟的高速增長。而地處内陸、没有沿海區位優勢的蒙古、老撾這兩個東亞國家經濟仍然停滯不前、起步艱難,以及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沿海與内陸經濟發展的差异,都從另一個角度説明沿海區位優勢在東亞經濟高速增長中的重大作用。所謂東亞經濟高速增長實際上是東亞沿海實行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國家和地區的經濟高速增長。東亞沿海也有三個國家(柬埔寨、緬甸、朝鮮)經濟發展緩慢,那是因爲長期戰亂或者經濟管理體制尚未走上改革開放道路,沿海區位優勢没有得到發揮。

  2. 東亞歷史、地理條件的差异與各國(地區)經濟發展的進程

  戰後世界政治地理形勢出現東西方對峙、美蘇争霸世界的格局。雖然戰後美國的戰略重點長期在西歐,但東亞仍然是美蘇争奪的重要場所,特别是日本、南朝鮮、臺灣、香港、新加坡、菲律賓、泰國以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是在西方資本主義體系與東方社會主義體系接近的邊緣地帶,是美國東亞戰略中重點扶持地區。東亞戰後的政治地理格局對東亞戰後經濟發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響。

  在東亞沿海區位優勢和戰後東亞政治地理格局的共同背景下,由於東亞各國家(地區)歷史地理條件的地域差异和各自不同的國情,因而又有不同的經濟發展進程。

  東亞經濟起飛最早的是日本。這與日本戰後初期的歷史地理條件有密切關係。日本是太平洋沿海的島國,港口衆多,海運方便,戰前商品經濟和工業、交通運輸業比東亞其他國家發達。但戰敗國地位却使它處於美軍佔領與控制之下。戰争使日本經濟崩潰,大批工人失業,振興經濟急需資金,恢復工業生産需要原料和技術。正是這些因素使它比東亞其他國家和地區更加需要和更加容易接受美國向外轉移的資金和技術。事實上戰後第一次國際産業結構調整與轉移主要就是發生在美國與日本之間。美國要以軍工技術帶動重化工進一步發展,其勞動密集型輕紡工業開始向國外轉移,而這時日本經濟恢復發展正需要從勞動密集型的輕紡工業開始,兩國互有需要,於是美國與日本之間出現了戰後第一次國際産業結構的調整與轉移。加之當時美蘇争霸和朝鮮戰争爆發,美國很快由對日本的打擊、控制轉變爲大力扶持。日本戰後初期就得到美國23億美元的“援助”和貸款(相當於日本1949年出口額的4.5倍)。1950~1953年,美國從日本購買24.7億美元的軍火、軍需器材和給養,這就爲日本工業發展提供了市場。美國爲日本提供的大量資金、技術設備、工業原料和巨大市場,成爲日本戰後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的天賜良機。日本面向出口戰略無疑也是符合這個資源貧乏、市場狹窄然而港口衆多、海運方便的島國地理條件特點的。總之,戰後國際産業結構調整與轉移,日本地處東亞沿海島國的地理條件特點,以及美日之間的特殊關係,這些都是日本得以最先成功地實現面向出口戰略,獲得經濟高速增長的重要因素。

  亞洲四小龍(新加坡、香港、臺灣、南朝鮮)經濟高速發展都是處於戰後國際産業結構調整與轉移和東亞政治地理格局的共同歷史地理背景,它們又都是地處沿海的港口城市(新加坡、香港)或島嶼(臺灣)、半島(南朝鮮),本地資源貧乏、市場狹窄,但海運方便,擁有地處沿海易於接受世界先進經濟技術輻射的優勢(區位優勢),它們又都處於西方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之中,易接受市場經濟理論的指導。這些都是四小龍能够成功地實現面向出口戰略獲得經濟高速增長的重要條件。只不過它們在東亞的機遇中比日本晚一步,但它們的發展都與美國的東亞戰略有密切關係。臺灣、南朝鮮都得到美國的軍事、經濟援助和貸款。新加坡、香港、臺灣都受惠於朝鮮戰争和越南戰争(美軍遠東給養和渡假基地)。這些也是四小龍經濟起飛中不可忽視的因素。再是日本首先受惠於美國的東亞戰略先行一步發展起來,而四小龍鄰近日本,産業結構比日本低一個層次,因而與日本之間形成一定的梯度,容易接受日本的經濟技術輻射,吸收日本向外轉移的資金和技術。這也是促成四小龍經濟迅速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

  若從文化地理的角度來分析,日本、四小龍都是地處東亞沿海,它們從近代開始就是東西方經濟貿易和科技文化交流的前沿地區,比内陸地區較快地發展了商品經濟和近代工業。無論其近代經濟發展或戰後經濟高速增長,都是東西方文化交流和優秀成果結合的産物。東方儒家文化倫理道德所强調的勤儉、耐勞、社會和諧和社區行爲以及對教育的尊重,固然被吸收到當代日本和四小龍的文化之中並在經濟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它們在商品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産發展中同時也吸收了西方文化中競争、拼搏精神,更不用説是吸收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市場經濟管理體制。再有一點,由於歷史的和現實的原因,日本、四小龍以及東盟國家英語水平在東亞比較高,是這些國家和地區文化地理上的一個優勢,這也是它們與西方國家保持密切的經濟貿易往來和科技文化交流,較快吸收西方先進科學技術,較易吸收西方發達國家的資金來投資辦廠的一個重要文化因素。僅僅看到東方儒家文化傳統在日本、四小龍經濟高速增長中的作用,而忽視西方文化優秀成果的作用的觀點是不全面的。全面的看法應當是東西方文化交流和優秀成果結合的産物。這樣看並不防礙我們繼承東方儒家文化中的精華、扺制西方文化中的糟粕,防止西方國家出現的種種社會問題。

  東盟四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首先,它們的國土都是亞洲東南部的群島或半島,都擁有地處東亞沿海接受西方先進經濟技術輻射和發達國家向外轉移産業資金、技術的前沿的區位優勢。第二,它們又處於太平洋與印度洋、亞洲與澳洲之間海陸交通的十字路口,特别是其間馬六甲海峽是歐洲通往遠東的捷徑,這十分有利於它們商業、航運業的發展,有利於它們吸引外商前來投資。第三,它們歷史上都曾遭受西方殖民統治,戰後相繼獲得獨立,但仍在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之中,比較容易實行市場經濟管理和對内對外開放。第四,它們勞力衆多、工資低廉,資源豐富,有待進一步開發。上述四個方面使東盟四國容易接受發達國家向外轉移的資金和技術,促進本國經濟不斷發展。最後一點是,東盟國家是美國戰後東亞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程度上都得到美國的扶持和援助,特别是菲律賓和泰國都曾得到美國的軍事和經濟援助,修建港口、機場、公路,爲日後吸引外商投資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這些都是東盟國家實行面向出口、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但它們的發展比日本、四小龍晚,是在日本、四小龍的影響和帶動之下逐步發展起來的,産業結構和經濟發展水平又低一個層次。日本——四小龍——東盟四國形成梯度差异,有利於東盟四國接受日本和四小龍向外轉移資金、技術,促進東盟四國的發展。另一方面,東盟四國也爲日本和四小龍提供原材料和廉價勞動力,提供商品市場和投資場所。兩者之間逐步形成一種相互促進的關係。

  中國是亞洲太平洋西岸的大國,有廣闊的沿海地區和許多優良港口,資源豐富、人口衆多,且歷史悠久。近代以來沿海港口城市被迫開放,工商業有一定發展,但淪爲殖民地半殖民地。抗日戰争、解放戰争的勝利,使中國走上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然而由於美國帶頭封鎖禁運,以及否定市場機制的計劃經濟體制阻礙了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坐失戰後前兩次國際産業結構調整與轉移的機遇,經濟發展較慢,人民生活貧困落後。從1979年以來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逐步走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現代化建設軌道,通過吸收境外大量資金和先進技術,與本國廉價勞力、豐富資源相結合,沿海區位優勢得以充分發揮,從而使中國經濟主要是沿海地區經濟迅速發展,特别是1992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居東亞、世界之冠。

  以上具體分析東亞十個國家和地區經濟高速增長與歷史、地理條件之間的關係,都説明東亞沿海國家和地區通過市場經濟體制和對外開放政策,適時利用戰後國際産業結構調整與轉移的歷史機遇,以及東亞的一些特殊歷史機遇,吸收國外資金和先進技術進來,與本國本地區豐富的資源、廉價的勞力相結合,有力地促進了商品經濟和機器技術爲基礎的社會化大生産的發展,較充分地發揮了沿海區位優勢以及其它一系列優越地理條件的作用,從而實現了經濟的高速增長。

  以上分析説明,東亞經濟高速增長的國家和地區,都是按照商品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産發展規律的要求,實行改革開放,並利用世界現代先進經濟技術的地理擴散和戰後國際産業結構調整與轉移的機遇以及其它歷史機遇,發揮東亞沿海區位優勢,從而實現經濟的高速增長。這些對於我國經濟高速增長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注釋:

  〔1〕〔3〕(新)黄朝翰:《東亞經濟迅猛增長的啓示》。厦門大學南洋研究所編輯出版《南洋資料譯叢》1993年第4期,第16頁。

  〔2〕熊映梧:《市場經濟:我們面臨的新課題》,黑龍江省社聯主辦《學術交流》1993年第1期;何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場偉大的革命》,《羊城晚報》1993年6月2日第6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