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地理區位理論及其意義



  地理區位理論是近代經濟地理學的重要科學成就,一百多年來不斷豐富和發展,成爲現在經濟地理學中的重要理論内容,並在歐美一些國家的經濟實踐中得到實際運用。可是,五十年代我國學術界曾對區位論持否定態度,未能對區位論作出正確評價,影響了對地理區位理論的深入研究。最近幾年來,解放思想,冲破禁區,對區位理論的研究有了新的進展。1978年楊吾揚同志指出區位理論“已成爲經濟地理學的一種普遍應用的原理和方法”〔1〕。現在深入探討區位理論的基本原理,對掌握和運用地理區位的理論和方法具有重要意義,對我國四化建設中生産布局和經濟地域組織的實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距離衰减原理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種因素的相互關係及其地域差异和地域結合規律性的科學。我們應當以唯物辯證法關於事物普遍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的原理爲指導,探討各種地理因素間的相互關係,特别是人類經濟活動與各種地理因素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地理因素的相互作用與它們之間的距離是什麽關係?一般來説,地理因素相互作用量隨着它們之間距離的增加而逐步减弱。這就是距離衰减原理(Distance Decay)。

  地理因素相互作用量隨着它們之間距離的增加而逐步减弱,這在地理現象中是大量存在的。例如,季風區海洋對大陸降水的影響,一般趨勢是隨着距離的增加而逐步减少;城市對外圍地區的影響隨着距離的增加而逐步减弱;資源、市揚、交通對周圍地區經濟活動的影響也是隨着距離的增加而逐步减弱。距離衰减原理在地理學中特别是在經濟地理學中具有普遍意義。

  二、經濟活動區位

  經濟活動與許多地理因素發生密切關係,特别是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地區經濟聯繫擴大,經濟地理因素之間的相互聯繫、相互作用增强;地理因素之間的距離也成爲影響經濟活動的一個重要因素。如生産地與原料地之間、生産地與市場之間的距離成爲影響産品成本乃至整個經濟活動的重要因素。在商品生産和一切社會化大生産條件下,也就是在地域分工條件下,經濟活動必須重視産品(包括初級産品、半成品)運輸到市場消費區所牦費的勞動量,付出的運輸費用,及其對産品成本、價格和銷售量的影響,對利潤大小的影響。空間距離對經濟的擴散和集中,對經濟活動的地域組織起着重要作用。

  人類經濟活動與自然地理現象的一個重要區别,在於它是在人類意志支配下進行的一種活動,因而人們可以據據經濟活動目的來選定經濟活動區域。由於地理因素相互作用隨着距離的增加而逐步减弱從而産生(或確定)的經濟活動地理區域位置(地域範圍),稱爲經濟活動區位。經濟活動内容不同(經濟部門不同),相關的地理因素也不同,因而有不同的經濟活動區位,如農業區位、工業區位等。不過地理區位研究的内容並不限於這些。例如,居住在A地的居民,距離市場B爲1公里,距離市場C爲2公里,A地居民去購物時就要考慮市場的性質特點(商品的種類、數量等)、距離的遠近等因素。一般來説,距離市場愈遠,市場的吸引力就愈小。經濟活動與相關地理因素距離的遠近及由此而引起的經濟地域差异——經濟活動區位,是影響經濟效果的重要因素,因而是人們經濟活動和國家經濟建設中經常需要考慮的問題〔2〕。

  三、農業區位

  在商品經濟條件下,農業經濟活動與農産品銷售市場、農業用地以及這兩者之間的距離有密切關係。城市、農業用地及兩者之間的距離便成爲影響農業區位的三個最主要因素(主要的農業區位因素)。根據農業區位因素的作用及其變化規律而産生(或確定)的農業地域類型(農業地域差异)及其相應的地理區域位置便是農業區位。一般來説,在近代技術經濟條件下,農業區位的基本模式是以城市爲中心,農業地域差异(農業地域類型)呈若干個同心環狀結構。不過,農業區位模式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着技術經濟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農作物生長與氣候、土壤、地形諸種自然因素緊密聯繫,農業經營活動與勞力、技術、水利、交通等社會經濟因素又有密切關係。農業地域差异是自然、技術、經濟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農業區位主要是根據農産品銷售市場、農業用地及這兩者之間的距離等區位因素確定的,因而農業區位只是反映農業地域差异的部分規律性,而不可能反映農業地域差异的全部規律性。它主要表現在城市郊區,而且必須和當地的其它自然、經濟因素緊密結合起來進行研究。

  我國一些經濟地理學者,根據國内現在大中城市郊區農業結構地域差异的一般變化趨勢,把我國現在城市郊區農業區位概括爲下列基本圖式。

  1. 近郊:以葉類蔬菜生産爲主,并發展乳牛業、猪、禽、花卉等。

  2. 遠郊:以生産非葉類蔬菜及加工菜爲主,并發展果樹。

  3. 市轄縣及相鄰縣境:以糧、油、猪生産爲主,並根據自然經濟條件發展經濟作物和林牧業。〔3〕

  而且郊區面積的大小可以根據城市人口規模和周圍地區農業用地運用一定的計算公式確定其理論值(理想規模)。當然這樣計算出來的理論值,還必須根據當地地形、河流、交通、居民點等自然、經濟因素的實際地域差异加以修正。但農業區位理論可以爲城市周圍地區農業地域組織(專業化、區域化)的確定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則是確定無疑的。

  農業區位模式是與一定的技術經濟條件相聯繫的,它將隨着技術經濟條件的改變而變化。戰後經濟發達國家經歷了一場深刻的科學技術革命,使農産品的生産、運輸、冷藏保鮮技術現代化,這就使一些質優價高的鮮活農産品,有可能從遥遠的條件最適宜地區生産和供應。總之,研究農業區位必須注意技術經濟條件變化帶來的影響。

  四、區位理論的歷史回顧

  近代西歐資本主義商品經濟迅速發展,十九世紀初英國進入工業革命高潮,德國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也有了巨大發展。德國經濟學家杜能(Thünen 1783~1850)根據他自已長期的農場經營經驗和調查材料,於1826年在《孤立國對於農業及國民經濟之關係》一書中提出了農業區位理論。

  杜能提出的農業區位模式一般稱之爲以城市爲中心的同心圓原理。其具體内容雖然由於後來技術經濟條件的發展變化而不可能完全適用了,但其中包含的距離衰减原理和經濟活動區位思想具有普遍意義。爾後西方學者在杜能農業區位理論的啓迪下又研究了工業區位,産生了以韋伯(A·weber 1868—1958)爲代表的工業區位論。西方工業區位論在韋伯最低成本學派的基礎上又不斷創新和發展,産生了運輸費用學派、市場區位學派、邊際區位學派、行爲區位學派,以及集區位論大成的區域科學。杜能在區位理論的研究上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被國際學術界公認爲區位理論的創始人。鄧小平同志指出:“資本主義已經有了幾百年曆史,各國人民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所發展的科學和技術,所積累的各種有益的知識和經驗,都是我們必須繼承和學習的。”〔4〕我們應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和發展杜能、韋伯創立的區位理論,爲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

  五、工業區位

  這裏所説工業區位僅指加工工業即製造業區位。原料地和市場是影響工業區位的兩個最基本因素;研究工業區位也就從這兩個因素開始。當一個原料地(R)、一個市場(M)的情况下,工業區位(P)在原料地和市場這兩點之間的直綫上(可謂區位直綫形),因爲兩點之問的直綫距離最短,一般來説運輸費用較少。當工業區位因素原料地(R1)、燃料地(R2)、市場(M)分别在三個點的情况下,根據幾何學原理,與三點直綫距離最短的點在這三點相連搆成的三角形内。爲了節約運費,工業區位(P)應選在三角形内。這就是區位三角形,如圖3所示。當原料地、燃料地、市場分别在三個以上的點的情况下,就搆成區位多角形,同理,工業區位應選在區位多角形内,如圖4所示。

  生産成本最低的工業區位究竟應當選在區位圖形(區位直綫形、區位三角形,區位多角形)内的哪一點上?這取决於各個區位因素的“引力”大小。所謂引力是指區位因素的作用力,由運輸量和運輸距離等因素搆成。爲了節約總的運費,就應當縮短運輸量大的運輸距離,工業區位(P)就被引向運輸量大的區位因素這一邊。如何根據各個區位因素作用力的大小來確定工業區位,這可用數學方法求解。

  各地工資水平有高有低,勞動力費用、勞動生産率存在地區差异。這也是影響工業區位的一個重要因素。但它與原料地、市場這些區位因素的作用有所不同,它不是通過運輸費用影響工業區位,所以它不能與原料地、市場這些因素直接搆成區位三角形或區位多角形,而必須在原料地、燃料地、市場這些區位因素確定的運輸費用等值綫的基礎上,再考慮勞動力費用的地區差异這個因素,從而選定生産成本最低的工業區位。這就需要用等費綫結構(如圖5所示)來求解。我們已經知道,按照距離衰减原理,原料地、市場等區位因素的作用隨着距離的增加而逐步减弱,就是説運費增加、引力减小,其引力變化趨勢呈以它爲中心的同心圓等值圈向外圍遞减。環繞原料地、市場這些因素的同心圓等值圈相交産生許多數值不等的點,把數值相同的點聯結起來就成爲總運輸費相等的綫稱爲等費綫。有了等費綫就爲尋找勞動力費用節約大於追加運輸費的工業區位提供了可能,從而達到選定生産成本最低的工業區位的目的。

  生産規模的擴大,近便的協作條件,將帶來生産費用的節約。這也是影響工業區位的另一個重要因素,稱爲集聚因素。當集聚帶來生産費用的節約這一因素加進來考慮,其分忻、求解的方法仍可采用等費綫結構,從而確定生産成本最低的工業區位,如圖6所示,“三個區位三角形,圍遶三個最優點搆成等費綫。臨界等費綫就是那些由集聚所節省的費用相等於離運費與勞動力費用最小點P1、P2、P3,需追加的運輸與勞動力費用的等值綫。如果由集聚所得到的利益爲3,則等值綫3爲臨界等費綫。在需增加的運輸與勞動力費用小於3的情况下,工廠企業的集聚則將發生在由三條臨界等費綫交叉形成的重迭部分(陰影部分)内”。〔5〕

  以上就是韋伯工業區位論的一些主要原理。其目的是尋求生産成本最低的工業區位,故被稱爲最低成本學派。

  在區位理論研究早期,無論杜能、韋伯都把運費看作與距離成正比例地增加。這在計算同一運輸方式的綫路運行費時是正確的。然而胡佛(Hoovev)在《區位理論與皮革制鞋工業》(1937年)、《經濟活動的區位》(1948年)等著作的進一步研究,則指出運輸費用是由裝卸費和綫路運行費兩部分組成(稱爲運輸費用結構),而裝卸費並不隨運輸距離的增加而增加,相反,隨着運行距離的增加,平均里程運費下降,整個運費就出現隨運行里程的增加而遞减的現象。此外各種運輸方式(如鐵路、公路、水運等)的運輸費用結構和運費曲綫是不相同的。研究運輸費用結構對於尋求最優工業區位具有重要意義。胡佛通過運輸費用結構研究工業區位的理論被稱爲運輸費用學派。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爲,生産過程創造商品價值,流通過程實現商品價值。商品只有銷售出去,才能最終實現商品價值和獲得利潤。所以工業區位的進一步研究,便從以生産爲中心尋求最低成本的區位轉向以市場爲中心尋求最大利潤的區位。德國經濟學家廖士(A·Lsch)認爲“只有尋找可獲得最大利潤的地方才是正確的”。韋伯把商品需求看作是無限的,銷售市場也只是一個。廖士的研究指出,市場的需求量是隨着商品價格的上漲而减少的,而商品運輸距離的增加,意味着成本提高,價格上漲,商品銷售量隨之减少直至到零爲止。所以每個工廠的市場區都是有一定的。廖士用需求圓錐體的方法求出市場區的半徑。圖7所示的需求曲綫表示價格與銷售量的關係,OP表示商品出廠時的價格,PQ表示P點的商品銷售量。從P往遠處去,價格提高,銷售量减少,RS小於PQ,到F處由於運費增加,使價格上漲到不能再銷售出去。FT就是商品需求曲綫。以PFQ爲平面繞PQ軸旋轉便産生一個需求圓錐體,如圖8所示。PF在圖7是運費,在圖8表示距離,也就是市場區半徑。從需求圓錐體得出的市場區是圓形的。通過商品競争,最終將使圓形的市場區縮成六邊形。廖士認爲六邊形是理想的市場區形狀。廖士以市場爲中心尋求最大利潤的工業區位理論,稱爲市場區位學派。它是不同於韋伯的以生産爲中心尋求最低成本的又一種工業區位模式。

  工業區位理論是在多種工業區位因素作用下,運用數學求解方法尋求最優工業區位的理論和方法,也就是工業配置的優選方法。這些理論和方法,都是以一定假設條件爲前提的,它只反映一些經濟地理因素空間關係的部分規律性。具體運用時必須結合當地自然、技術、經濟各種因素的地域差异,才能得出關於工業配置的比較切合實際的結論,但它畢竟是可以爲工業配置,工業的地域組織的决策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

  六、商業服務業區位

  商業服務業是從事商品流通,把工農業生産出來的物質産品轉移到消費者手中,爲消費者提供服務或勞務的産業部門。它通過爲社會上衆多的居民的服務(包括勞務),從而獲得一定的利潤、收入。影響商業服務業區位的最基本的因素是居民數量及其分佈、商業網點和居民點之間的距離。當然居民需要的商業服務是隨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斷變化的。空間距離在不同的交通運輸條件下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因而商業服務業區位也不是固定不變的。

  德國地理學家克裏斯塔勒(Christallcr)最先對商業服務業活動區位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他在1933年《南部德國的中心地》一書中提出了系統的理論模式。〔6〕

  克裏斯塔勒創立的中心地理論(Centrl Place Theory是根據其市場銷售原理(商品服務範圍、臨界值等)建立起來的,基本模式是以城市爲中心的六角形市場區的重叠關係。這種理論模式是以一定假定條件爲前提的,即自然和文化環境的一致性;不受限制的單元地區;從各方面扺達中心地區的均等機會;合理的消費行爲等。可見,它和農業區位、工業區位的各種模式一樣,是一種抽象分析方法。它主要是根據商業服務業經濟活動特點、居民分佈和空間距離等因素提出來的。因此它只反映商業服務業空間分佈的部分規律性。運用它時必須和當地的各種自然、經濟地理因素的實際狀况結合起來,才能爲商業服務業網點設置得出合乎實際的可靠結論。但它可以爲商業服務業網點的設置和調整提供一定科學根據,則是肯定無疑的。

  廣義的商業服務業(第三産業)是搆成城市職能的主要項目之一,商業服務業就業人口也是城市人口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因此商業服務業網點區位與居民點及城鎮體系是密切聯繫在一起的。所以,克裏斯塔勒的中心地學説,又被看作居民點區位,即關於居民點的等級——大小分佈體系的理論,有的學者又把它看作關於一定區域城鎮職能、大小及空間分佈的學説。

  我國地域遼闊,自然條件極爲復雜,歷史悠久,已形成了衆多的居民點和一定的城鎮體系,地區經濟發展很不平衡。這些都是影響城市今後發展及其分佈的重大因素。居民點和城市分佈的實際狀况當然不可能完全象克裏斯塔勒的六角形模式那樣。但可以根據克裏斯塔勒理論對現有居民點、城鎮職能及分佈體系的合理性進行分析,爲區域規劃和城市規劃、調整提供一定的科學根據。〔7〕因此它對我國四化建設,對城鄉居民點和城鎮體系的調整、商業服務業的地域組織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注釋:

  〔1〕楊吾揚:《經濟地理學的性質、任務與方法論》,《中國地理學會1978年經濟地理專業學術會議論文選集》,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第19頁。

  〔2〕例如我國四個經濟特區的建設與地理位置、港口、僑鄉地區因素關係密切。特區的選址及其發展都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請參閲鄭天祥、魏清泉:《我國經濟特區》,《經濟地理》1983年第4期,第349-351頁。

  〔3〕鄭天祥、魏清泉、朱劍如:《深圳市農業布局的探討》,《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2年第3期。

  〔4〕鄧小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鄧小平文選》(1975~1982年),人民出版社1983年舨,第154頁。

  〔5〕引自胡序威譯,賴利著:《工業地理學》,譯文載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1979年編印《工業及城鎮布局理論方法》。

  〔6〕轉引自聯合國亞洲太平洋社會經濟委員會編:《農村中心規劃指南》(中譯本)1979年版,第55頁。

  〔7〕徐放:《北京市的商業服務地理》,《經濟地理》1984年第1期,第40—46頁。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