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亞太地區經濟合作的基礎



  亞太地區經濟合作已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支持和參與,已經成爲不可逆轉的必然趨勢。那麽亞太地區經濟合作的客觀基礎是什麽?本文從下述五個方面論述亞太地區經濟合作的客觀基礎。

  一、從東亞與北美經濟關係的歷史演變看亞太地區經濟合作

  亞太地區經濟合作從廣泛的意義上來説,它的地域範圍包括太平洋沿岸的亞洲、大洋洲和美洲國家和地區(廣義的亞太地區),合作的中心區域是亞洲太平洋沿岸的國家和地區(狹義的亞太地區),合作的雙方主要是東亞和北美的國家和地區。雖然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在1989年才正式誕生,但其淵源最初可追溯到50年代美國與日本、臺灣、南朝鮮、新加坡、香港、菲律賓、泰國等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緊密經濟關係。當然1950年代美國與上述東亞國家和地區的密切關係,主要出於美國東亞戰略的需要,但也包含着經濟上的基本原因。當時美國是世界上唯一不受戰争破壞的超級經濟大國,其出於稱霸世界的需要,要發展軍工帶頭的重化工,而民用工業發展緩慢,特别是勞動密集型的輕紡工業開始向國外轉移。而日本、臺灣、香港、新加坡、南朝鮮等東亞國家和地區正需要接納美國向外轉移的勞動密集型産業的資金和技術。美國在給上述東亞國家和地區資金援助的同時還提供工業原料和技術,以及貿易上的優惠。戰後美國與東亞存在多次産業結構調整與轉移,這是日本、亞洲四小龍經濟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日本是最先得益於美國的東亞戰略和産業結構調整與轉移,因而首先發展起來。接着是亞洲四小龍,然後是東盟國家。因而形成美國——日本——亞洲四小龍——東盟産業結構逐級遞降的等級層次。正是居於這樣的客觀事實,日本最先提出東亞和太平洋經濟合作的倡議。當然今天日本已成爲可與美國並駕齊驅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世界形勢也已從冷戰時代的對抗轉變爲對話、和平與發展的新時代。美國與東亞的關係,經濟已成爲主要方面。近30年來,東亞成爲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美國與亞洲的貿易額從1980年開始超過了美國與歐洲的貿易額,至1994年前者已爲後者的二倍。美國對外經濟戰略重點已轉向亞洲。中國由於從70年代末期開始實行改革開放。80年代以來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於是不僅有日本、亞洲四小龍、東盟等國家和地區,而且還有中國、美國參加一共17個成員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於1989年正式成立。今天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可以説是從50年代開始的美國與東亞部分國家和地區緊密經濟關係的進一步擴大與發展。

  二、從東亞與北美社會經濟發展進程的差异看亞太地區經濟合作

  綜觀戰後世界各國各地區社會經濟發展進程,美國已是實現瞭高度工業化、城市化的國家,在戰後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下,又實現了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的現代化,開始向後工業社會(信息社會)邁進。然而戰後初期東亞國家和地區大都還停留在傳統農業社會。日本工業雖然較東亞其他國家和地區發展早一些,但遭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嚴重破壞,戰後初期仍須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輕紡工業開始。其他東亞國家和地區由於殖民統治和戰争破壞,經濟更爲落後,基本上還是以手工勞動爲基礎、自給自足的傳統農業。擺在東亞國家和地區面前的任務仍然是要實現社會經濟的商品化、工業化、城市化,進而實現全面現代化。

  北美和西歐經過戰後短期恢復和近20年的高速發展已成爲發達國家。但從1973年能源危機之後,這些先發展起來的發達國家大都轉入經濟緩慢發展乃至停滯階段,他們的産品、資金、技術要尋求出路。而東亞國家和地區在獲得政治獨立和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之後,邁向工業化、城市化階段,經濟開始迅速發展。但是開發資源、衆多人口就業以及基礎設備建設,需要大量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東亞社會經濟向商品化、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方向發展過程中,藴藏着巨大的發展潜力和展示出廣闊的發展前景,從而吸引着世界各國的投資者和企業家。經濟先發展起來的北美與經濟後發展的東亞的經濟合作是雙方經濟發展的需要,有利於亞太經濟的共同高漲。

  三、從東亞、北美生産要素、産業結構互補看亞太地區經濟合作

  東亞太平洋沿岸的國家和地區一共有13個(蒙古、老撾是東亞内陸國,緬甸是東亞印度洋沿岸國家,未計在内)。整個東亞土地遼闊、人口衆多,自然資源豐富。中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越南、柬埔寨等7個國家是這方面的典型。日本、臺灣、香港、韓國、新加坡、澳門等6個國家和地區雖然地域狹窄、資源貧乏,但都是東亞大陸邊緣的海島或半島,有海港可通往世界各地。可利用境外資源、市場、補充本身之不足。

  地處北美的美國自本世紀20年代以來一直是世界上第一經濟大國,至戰後初期達到頂峰,雖然從70年代開始走下坡,但至今仍然是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强大、科學技術最先進的超級大國。日本戰後迅速發展起來已成爲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從1980年以來積累了大量外貿剩餘,具有與美國相同的資金雄厚、技術與管理先進的共同特徵。美國、日本和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發達國家以及臺灣、香港、新加坡、韓國等中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資金、技術、管理經驗與中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越南、朝鮮等發展中國家遼闊土地、衆多勞力、豐富資源等生産要素互補以及産業結構互補,特别是通過地區經濟合作組織,促進彼此生産要素和産業結構互補,必將實現東亞與北美乃至整個亞太地區經濟的共同高漲。

  四、從太平洋在當代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看亞太地區經濟合作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約占世界海洋面積的一半,約等於大西洋面積的2倍、地中海面積的70倍。浩瀚的太平洋在靠人力、風力進行海上運輸的古代,東西兩岸的經濟貿易往來是極其困難的。近代興起以機械爲動力的輪船運輸以後,大西洋時代便取代地中海時代。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下,戰後海上運輸技術取得了巨大進步,遠洋運輸船舶實現大型化、專業化、現代化。戰後初期遠洋船舶載重量不過幾萬噸,如今已增大到幾十萬噸。現已有載重量超過50萬噸的油輪。無論運量之大、成本之低,都是戰前不可企及的,與陸上運輸成本相比更是低廉,平均每噸公里運輸成本只有鐵路運輸的二十分之一。在海運發達的今天,浩瀚的太平洋不僅不再是經濟發展與往來的障礙,反而成爲當今經濟發展的資源寶庫,成爲促進世界經濟特别是亞太地區經濟發展與貿易往來的有利條件。亞太地區經濟合作正是以太平洋及其沿岸國家和地區爲前提條件提出來的。

  太平洋海域浩瀚,周邊國家和地區衆多,土地遼闊、人口衆多、資源豐富。太平洋海域大部分在赤道兩側,氣候温和,暖流廣布,絶大部分海港是不凍港,爲周邊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海上運輸和貿易往來提供了便利條件。况且和平時期是海洋時代。1950年代以來東亞和北美經濟聯繫的加强,特别是80年代以來隨着東西方冷戰的緩和乃至最終結束,海上經濟貿易往來更加蒸蒸日上,這就不難理解爲什麽從1980年開始太平洋東西兩岸的貿易超過大西洋東西兩岸的貿易額,而且差額不斷擴大。這標誌着世界經濟重心逐步從大西洋移向太平洋,并且引起世界大國政要的極大關注。法國總統密特郎1982年説:“世界的重心正在離開我們的海岸。太平洋是二十一世紀的地中海。”1984年日本首相中曾根發表題爲“太平洋時代正在到來”的演説。美國總統裏根曾多次發表演説宣稱“世界的未來在太平洋地區”。看來人們在不約而同地驚呼太平洋時代的到來。太平洋時代的到來無疑是推動亞太地區經濟合作的强大因素。

  五、從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擴散看亞太地區經濟合作

  西歐是世界近代先進經濟技術的發源地。就是説,以機器技術爲基礎的商品化、社會化大生産首先是在西歐英、法等國發展起來,然後向世界各地擴散。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轉向以分工、交换爲基礎的商品經濟——社會經濟商品化、市場化;以手工勞動爲基礎的個體小生産轉向以機器技術爲基礎的社會化大生産——社會生産機械化、工業化,並進一步轉向以微電子技術爲基礎的電腦操縱與管理——社會生産自動化、現代化,這是世界近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世界先進經濟技術的地理擴散最初是從西歐向世界各地擴展的。主要有兩個方向:一是從西歐經過大西洋向北美大陸擴散——向西擴散方向。二是從西歐向東方向擴散,向東歐、向遠東方向擴散。在大西洋時代,西歐向北美的擴散自然快於向遠東的擴散。於是北美先於東亞實現社會經濟的商品化、工業化、城市化,東亞遠落後於北美。

  世界先進經濟技術地理擴散的另一個特徵是以海洋爲主要通道,就是説主要通過海洋通向世界各地。由於地球表面70%是海洋,世界上160多個國家中沿海國和島國共130多個,約占國家政區總數的80%,而内陸國僅30多個,約占20%。通過海洋不須經過第三國就可直接通向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和地區。所以除了西歐向東歐的擴散主要是經過陸上之外,西歐先進經濟技術向世界其它各地——北美洲、南美洲、非洲、亞洲、大洋洲的擴散主要是通過海上通道;在亞、非、拉、澳大陸則是從沿海向内地擴展推進。所以沿海地區在接受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的擴散過程中比内地擁有巨大優勢。東亞(遠東)距離西歐最遠,接納西歐先進經濟技術較晚,但沿海港口城市從近代開始就逐步成爲接受世界先進經濟技術擴散的前沿據點。在獲得政治獨立和實行改革開放之後,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更爲迅速。如今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向遠東的擴散在東亞一些國家和地區(日本和亞洲四小龍)已接近甚至超過西歐。西歐先進經濟技術向北美大陸的擴散也已從東海岸推進到西海岸,美國經濟重心從東部大西洋沿岸向西部太平洋沿岸轉移。現在世界近現代先進經濟技術的地理擴散從東、西兩個方向經過200多年的擴展已交匯於太平洋、交匯於亞太地區。東亞接受來自東、西兩個方向的輻射,成爲世界近30年來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從近現代世界先進經濟技術的地理擴散來看,太平洋時代的到來是完全合乎規律的,亞太地區經濟的發展與合作是歷史的必然趨勢。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