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南海Ⅰ號沉船本身的價值超過船上物品
2007423《陽江日報》
張文兵 許曉峰
再過兩個多月,南海Ⅰ號將被整體打撈上岸,從沉埋了八個多世紀的深海遷入漂亮的新居“水晶宫”。這位“新娘”是否能够適應新的環境?
20-22日,應市政府邀請,國内一批文物保護專家登上海陵島,參加南海Ⅰ號文物保護研討會。南海Ⅰ號打撈的最新進展和文物的保護工作,牽動着專家們的心。他們一致提出,南海Ⅰ號沉船本身的價值超過船上裝載的物品。光照、海水鹽度、水温、承載平臺等因素的變化,都有可能對沉船産生很大影響,必須本着最審慎的態度,采用最先進的科技手段,制訂最周全的工作方案,確保沉船打撈和文物保管萬無一失。
沉船承載着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
在南海Ⅰ號前期打撈過程中,金手鐲、金絲、漆器、銅錢、銅鏡等一批珍貴文物相繼出水,引起了不少人的猜測:船上到底有多少寶貝,價值幾許?
全國政協委員、社科院學部委員、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長劉慶柱指出:“最有價值的不是船上的一兩件物品,而是整體的沉船。因爲它裏面藴含着豐富的文物價值和文化信息。”他談到,金器、金手鐲當然很好,但它們的價值比不上這條完整的船。南海Ⅰ號是一個流動的文化載體,它包含着大量的信息。文物是有形的,相對容易發掘的,但更重要的是隱含的文化信息,而越是重要的信息,越是不容易保存。大量的文物信息,對研究海上絲綢之路歷史、造船史、陶瓷史、航海史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國家陶瓷專家、文物保護理論研究專家劉蘭華教授也指出,船上的文物是載體,承載着大量的、我們看不到的無形的文化信息。科學的研究,就是要通過有形物質,研究非物質文化的内涵。很多問題,如船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沉没原因是天灾,還是人禍;當時中國瓷器的外銷途徑怎樣,都要從船上找綫索,通過研究得出結論。
對此,全國政協文史委員會副主任、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李仁臣大聲疾呼:不要以爲水下考古就是打撈寶貝,要把公衆的注意力從文物本身轉移到無形的歷史文化遺産上來。
打撈南海Ⅰ號,要確保萬無一失
“南海Ⅰ號太寶貴了,沉船隻有一條。我們没有試驗和預演的機會,不能够‘摸着石頭過河’,只許一次成功。所以,必須充分考慮可能對船體産生影響的各種復雜因素,制訂最周全的保護方案。”劉蘭華教授在討論中指出。她的發言引起了在場專家的共鳴。
劉蘭華説,南海Ⅰ號的打撈和文物保護,要把握好三個環節。首先是打撈出水和文物出船前的保護。這個階段的工作非常重要,如果保護不好,很難想象搬進博物館裏,會出現什麽情况。爲確保文物的安全,打撈前要把文物擺放、堆積的情况,藉助高科技的儀器和技術一一弄清楚,準確定位。其次是在文物出船的過程當中,要小心操作,確保船體和文物的安全。再次是做好文物出船後的保護,就我國目前的文物保護技術和能力來説,這應該不成問題。
劉慶柱提醒道,要盡量細化方案,制訂應變的措施。此外,沉船打撈時間與進博物館的時間要銜接好。打撈上來後,要盡快擱到“水晶宫”裏去。
中國文物研究所文物保護與修復委員會主任詹長法認爲,打撈是一個技術含量非常高的課題,不單單是發掘船上所裝載的瓷器等物件,更重要的是要保護這條船。打撈方案要非常非常慎重,把一切可能産生的影響降到最小。
謹防南海Ⅰ號入館後水土不服
800多年來、南海Ⅰ號和它所裝載的文物處於自然海水環境中,移上岸後,微觀和宏觀環境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會對船體産生什麽影響,專家們對此十分關注。
詹長法認爲,從海底轉移到水晶宫,模擬的條件不可能百分之百復原沉船先前的“生活”環境,從流動的海水環境變成相對静止,從能見度極低的海底到可供人觀賞的室内場館,海水温度、咸度和壓力都有所不同。此外,沉船以前擱在泥沙混合的海底,就像放在一塊千百年來自然形成的海綿體上,得到很好的保護,而入館後新的承載平臺將變成剛性,船體的受力有很大變化。雖然船底部的木頭看起來狀况良好,但實際上可能發生了結構變化,是否還能承受船體重量?這些因素,都要充分考慮到,除了從考古學專業角度着眼,還要結合海洋動力學,海洋工程學、海洋化學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多學科協作,開展打撈保護工作。
詹長法還提到,河北滄州有一座40噸的鐵獅子,是國内最大的古代鑄鐵藝術品,從海邊的泥沙中挖起放到水泥臺上,還搭上棚駕遮風擋雨,但很快就出現了開裂。這樣的事件在考古和文物保護中並不鮮見,南海Ⅰ號要吸取類似的教訓。
會議期間,專家學者參觀了探海樓展示的出水文物,實地瞭解南海Ⅰ號博物館建設進展情况。市領導林少春、鐘毅、陳宜昌等會見了專家學者一行,馮桂雄、陳芝岳陪同考察並出席了研討會。
馮桂雄在總結講話中表示,南海Ⅰ號是陽江重要的文化品牌,沉船打撈出水後面臨着一系列的文物保護新課題,我們要充分利用這次研討會的成果,吸收專家學者的意見和建議,認真研究抓好南海Ⅰ號的保護與開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