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南海Ⅰ號讓陽江名揚世界



  ——市博物館館長、中國水下考古隊隊員張萬星專訪(下)

  2007625《陽江日報》

  張文兵 樂之

  南海Ⅰ號的打撈,帶來了多方面的良性效應,陽江的知名度和影響逐步擴大到了世界範圍。張萬星説,在某種意義上,南海Ⅰ號的知名度就等同於陽江的知名度。而作爲一名文物考古工作者,他本人的研究事業也從中受益。

  辛苦保存試發掘文物標本

  記者:2002年那次試探性打撈,發掘出了很多文物,一部分收藏在市博物館,都是你辛苦保存下來的,具體情形怎樣?

  張萬星:那次共打撈上來4500餘件珍貴的文物,主要是瓷器。其中完整的文物基本被運往北京,存放在國家博物館内。現在保存在市博物館、大家看到的這些文物,是我們努力争取、辛苦保存下來的那批試發掘文物中的很少一部分,完整的大概七十餘件,都是各種釉色、紋飾的標本。很長一段時間,國家文物局和省等各方面的領導、專家來到陽江,瞭解南海Ⅰ號,都是基於這些標本。

  2002年10月,時任副省長李蘭芳主持會議,就南海Ⅰ號的打撈、整理、保護等工作協調各方面達成共識,提出“原地打撈、整體保護、就地展示”的原則,决定以後南海Ⅰ號上的一切文物都不能離開陽江。按照協調意見,南海Ⅰ號沉船出水後,船體和所有文物將永久保留在陽江。

  完整記録古沉船打撈過程

  記者:接觸南海Ⅰ號以來,你的生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張萬星:南海Ⅰ號被發現後,我的生活就都是圍遶它。我有個記日誌的習慣,以前用筆記本記,近兩年用電腦記。現在,翻開筆記,打開電腦,發現近年來自己幾乎每天都圍遶着南海Ⅰ號在轉。

  從接觸南海Ⅰ號到現在,我努力把全部過程,通過文字、照片完整記録下來。日記我記了幾年,較完整記録了整個工作過程,是流水賬式的東西。在打撈平臺上,我一直是相機、攝像機不離手,現在已經拍了幾十個G内存的相片。我想,以後如果要做相關的研究,打開這些記録,會容易回到當時的工作場景。

  記者:這些資料很珍貴。

  張萬星:經常有人問我,在船上是不是能夾帶一些珍貴文物啊。可以肯定地説,我對這些東西完全没有佔有的欲望,這些文物都是國家的東西,這是對一名文物考古工作者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我們有一個《文物工作人員守則》,其中一條就是:不得爲自己或自己的親友收買文物。我個人也從來不收藏任何東西,我的東西都在博物館裏。

  南海Ⅰ號是陽江走向世界的名片

  記者:南海Ⅰ號的打撈和發掘,將對陽江産生怎樣的影響?

  張萬星:南海Ⅰ號的效應是多方面的。我們首先能感受到的是它的宣傳效應,這是顯而易見的,全世界的目光都可能因此聚焦。它將大大提昇陽江的文化底藴,特别是擴大陽江在海外和世界範圍内的知名度,是陽江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不久前到陽江視察工作時曾指出,遊客到一個地方,最先看的景觀就是博物館,通過博物館可以瞭解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和個性。將來世人要瞭解陽江,通過的一條途徑就是南海Ⅰ號和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從這種程度上説,陽江的知名度就是南海Ⅰ號的知名度。我身邊一個最好的證明是,許多很多年没有聯繫的同學和朋友,又紛紛打電話過來,他們都向我詢問南海Ⅰ號的情况。其他很多人也都是因爲南海Ⅰ號而瞭解了陽江。

  南海Ⅰ號讓我的研究獲益匪淺

  記者:能够參與南海Ⅰ號的打撈,對一名考古工作者説,應該是件很幸運的事情。

  張萬星:南海Ⅰ號是千年一遇的考古大項目。人的一生中,能經歷這麽一件大事情,無論誰都會覺得非常榮幸。多年來,我把研究和工作的重心與南海Ⅰ號緊密聯繫起來了,近幾年在研究這一塊有些小收穫。《中國文物報》曾經刊登過我的兩篇文章,一篇是“文化遺産週刊”欄目整版的《南海Ⅰ號:發掘、保護與研究》,一篇是《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展覽設計》。另外,《廣東文物》也刊登了我的論文。2002年底,我參加了在湛江舉行的“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國南方港”學術研討會,對陽江在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上的地位和作用進行了一些闡述。之前有專家提出,陽江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上的一個中轉港。通過我的一些研究論证,對這個觀點作了證明。去年,我被“廣東省文物博物館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專家通過評爲副研究員。這些也得益於南海Ⅰ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