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打造百年精品



  ——廣東海上絲路博物館建設技術攻關記

  2007716《陽江日報》

  張文兵 阮雪楠

  一組巨大、起伏的波浪,凝固爲十裏銀灘上的壯麗景觀。從2006年1月打下第一根樁基至今,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從圖紙走進現實,最爲關鍵的“水晶宫”本月底即將封頂,博物館主體結構8月中旬可告完成。

  瞄準世界一流博物館目標,廣東海上絲路博物館將打造爲管用一百年的精品。博物館的建設,不僅浸潤了汗水,更凝結着智慧。日前,筆者專程來到博物館工地,向工程人員瞭解攻克技術難關的經過。

  工程難度之大“超出想象”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主要用來保護、展示和收藏南海Ⅰ號沉船船體和船上數萬件文物。與南海Ⅰ號的價值和意義相匹配,博物館由國内頂尖設計機構設計,風格世界獨一無二。其立面由五個大小不一、不規則的橢圓體連環相扣,整體如同起伏的波浪。方案剛出臺,就獲得了省優秀建築創作奬。

  博物館由廣州市第三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中標承建。公司方面表示,建設難度“超出想象”。因爲技術太復雜,普通工人看不懂圖紙,每個部位的施工,都得安排管理人員直接指導。許多施工單位進場承包分項工程,由於工人無法勝任而退出。一年多來,工地流動工人在3000人左右,是目前工人數的近8倍。

  下面幾組數據,更形象地説明瞭工程的高難度。

  工地需要製作30萬塊竹排,標準是長3米、寬30厘米,爲此,鄰近兩個鎮的竹子幾乎全被采伐。由於所有材料都是一次性使用,博物館19萬平方米的建築面積,建築模板的需求數,超過常規建築30萬平方米的投放量。工程曲面多,80%的鋼筋需制成弧形,且弧度不一,一些鋼筋的規格爲直徑36毫米,一般房地産項目根本用不上,在陽江找不到這種鋼筋,施工方得從韶關鋼鐵廠等地專門訂制。投標清單顯示,工程預計需要3000多噸鋼筋,而到目前爲止,施工現場已經使用了鋼筋6000多噸。

  廣州三建項目副經理鄧日開説,省内一些房地産企業和建築單位曾組織人員前來工地參觀,許多資深建築師驚嘆:博物館的設計和建設,超出了常規建築理念。攻堅莫畏難!秉承這種信念,海上絲路博物館籌建辦及施工、監理單位各方通力合作,將許許多多“不可能”和“難以想象”變成現實。

  精研“配方”破解行業課題

  和衆多博物館不同,廣東海上絲路博物館臨海而建,地理環境特殊,需防酸碱腐蝕,防風化,並有很强的耐紫外綫和抗氧化性能。依據方案,要采用耐久性清水混凝土技術。

  清水混凝土技術,就是不經任何抹灰和涂料工藝,由混凝土一次澆築成型,使建築呈現渾然天成的簡約美。這一項技術雖然已有使用,但是現行國家規範没有明確統一的質量標準。由於博物館坐落位置條件復雜,以往的耐久性清水混凝土技術配方並不適用。

  一切都得摸索。施工方委托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和中港四航局挑起重任,博物館正式動工後,一批專家就在廣州的試驗室裏展開研究。試驗室推算出配合比數據後,閘坡的工地現場試驗。組成這種特别的混凝土,原料主要有水、水泥、粉煤灰、礦渣粉、减水劑,合適的“配方”必須兼顧脱模效果、使用壽命長和防腐蝕風化等特性。原料比例稍作調整,使用效果就可能差之千裏。

  專家們提出30多種配合比,先選擇其中12種在工地進行試驗。觀測試驗效果,再從12種配合比中選擇7種各製作四塊混凝土梁架。又從7種配方製作的各四塊梁架中,篩選一種做交叉部位的試驗。通過半年的研究試驗,終於選定最佳配合比作爲采用方案。

  清水混凝土和耐久性混凝土配方的成功研製,使博物館的質量在技術上獲得保障,更爲今後國内類似工程建設提供了範例。專家認爲,廣東海上絲路博物館建成後,顔色和造型與海景融合無間,將成爲海陵島和陽江的重要標誌,並躋身國際著名博物館之林。

  以“變”爲主題調整優化工序

  現場參與省内外大項目建設的工程師反映,廣東海上絲路博物館的建設,是他們所罕見的復雜項目:地質條件復雜、工種關聯度高、工期十分緊張。針對不斷出現的新情况,現場工序一直不斷優化調整。

  研製出耐久性清水混凝土配合比後,實際澆築中遇到新難題。與普通混凝土相比,這種新型混凝土粘性大,而且沉澱快。由於博物館弧度大,交叉點多,大面積澆築的辦法無法實行,技術人員指導工人進行小段的澆築。“水晶宫”封頂,則采用從立面第一根樑開始,17根樑逐一遞進澆築混凝土的辦法。

  工種的配合影響進度。時下,高温酷暑不利於施工,工地上調整了作業安排。白天氣温高,安排模板工、鋼筋工作業,晚上較凉爽,安排澆築混凝土。目前,工地上每天約400人輪番作業,晝夜進行拱頂混凝土施工,工程進展加快很多。

  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博物館籌建辦主任馮紹文介紹説, “水晶宫”現已啓動封頂,7月下旬可以完成,能够確保南海Ⅰ號沉船出水後第一時間入館。此前博物館4號拱4月已完成封頂,1號、2號、5號拱則將在8月封頂。

  7月4日,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張德江到工地視察時,要求將博物館建設成爲標誌工程、樣板工程、優質工程。工程人員對此滿懷信心,表示將創建省優工程,衝刺我國建築行業工程質量最高奬“魯班奬”。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